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0世纪90年代,在中国文坛掀起了一股文学热潮,那就是"官场小说"的繁荣。其中最有影响力的"官场小说"当属晚清"谴责小说"。新时期,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官场腐败等不良现象屡禁不止,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话题,"官场小说"再次"浮出水面",并以"蔚为壮观"的创作景观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2.
通过美国社会暴露小说的成功反思中国官场小说创作的不足,并以王晓方的《驻京办主任》为例,指出中国官场反腐小说必须突破原有框架,创新创作手法,才能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3.
政治文化对官场小说有着深刻的影响。当代反腐政治文化在题材和主题上规约着当代官场小说,表现为题材的新闻性和主题的反腐性。同时,传统政治文化包括“官本位”观念、道德自律和权术文化等,也对当代官场小说创作产生了影响,使当代官场小说成为折射传统政治文化的一道不可或缺的风景。  相似文献   

4.
编者按:理论研究应该期待与实践对话,由此而延伸出来的实践意义远远超过了理论本身.在小说泛滥的当下,人们思考消费时代小说生产的前景和出路问题,更对小说创作理论研究怀有一种强烈的期待,希望小说创作理论和创作实践之间开展真正有效的对话.有鉴于此,本期刊发涂昊博士和任东华博士后之间关于中国小说创作理论的对话,以期学界能进一步加强中国小说创作理论的研究,促进中国小说创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王跃文的官场小说可谓是世纪之交小说创作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王跃文以敏锐的洞察力,犀利的笔触对宦海沉浮、权力争斗中的矛盾冲突和人物性状作了极其深刻的灵魂审视和道德评判,而且从湖湘文化、官场文化、佛教文化等方面对其蕴含的文化意味和存在的文化根源进行了深层的发掘与思考,既写出了社会的官场,也写出了文化的官场,显示出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6.
王跃文一直被称为官场小说第一人,其实是一种误读王跃文的小说创作既包括官场小说,也有乡土小说.尤其是近期中短篇小说集《漫水》的出版,更显示出王跃文乡土小说创作的实绩、就官场小说来说,王跃文的创作无论是思想内涵还是审美艺术均明显高于时下流行的其它官场小说,并且达到优秀政治小说的高度《漫水》则承接五四以来乡土文学的传统,以鲜明的现代意识与忧患意识对现代文明是如何破坏和影响传统乡村文明进行了深刻揭示.尤其是对乡亲们的美好人性的书写以及对压抑人性破坏人性的时代、政治、历史、文化等等作出了有力批判。因此,对王跃文及其小说创作进行全面认识与把握,不仅可以避免对其误读,某种意义上也具有一定文学史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政治文化角度论述当代官场小说,探讨政治文化对当代官场小说的影响,对清末官场小说和当代官场小说进行对比,认为传统政治文化对当代官场小说创作影响较大,许多作品在一定程度上成了传统政治文化的演绎和诠释,然后对当代官场小说从官本位、官员道德自律与民众清官期盼、权术文化观念等方面进行了政治文化解读。  相似文献   

8.
官场小说:在世纪之交兴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凡静 《唐山学院学报》2005,18(4):71-72,99
官场小说的出现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它是世纪之交社会与体制变革调整磨合的文化投影。官场小说中的腐败者的形象也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是世俗社会中的丑恶的代表。官场小说深入开掘了产生腐败的历史和文化原因,并寻求根除腐败的方法和途径,引发人们更深层次思考。  相似文献   

9.
官场小说是以官场生活为表现内容或题材的小说。这类小说自古就有,现当代更是层出不穷。官场小说长盛不衰与中国社会官本位体制的影响有关。人们通过阅读官场小说来了解政治社会。此外,情节的丰富多彩也是官场小说吸引人的因素之一。官场小说可从三方面解读,一是权术,二是官场“游戏”规则,三是政治大智慧。  相似文献   

10.
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的新时期官场小说已成为目前文学创作中的独特现象,形成了一股不可忽视的创作和阅读热潮.世纪之交的官场小说其实不是新鲜题材,官场作为文学表现的对象,已经有了一千多年的漫长历史.本文在考察文学史的基础上梳理了官场小说的渊源与流变,探讨官场小说的发展流程.  相似文献   

11.
论澳门小说的文化属性——兼论澳门文学形象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澳门特殊的历史化背景,澳门的小说创作显得有些“贫弱”,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澳门学形象的建立。而由于化上的内在一致性,澳门小说尤其是短篇小说表现出鲜明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在创作观念上,澳门小说强调学的教化作用,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识,与中国传统学一脉相连。小说所表现的风土人情和价值观念,也呈现出浓郁的中国化底蕴。  相似文献   

12.
晚清乌托邦小说创作曾经出现过短暂的繁荣,将此阶段的乌托邦小说与当时的域外小说进行比较,便可发现晚清作家的这部分作品受到了西方乌托邦小说和日本政治小说的共同影响,其中又以《回顾》的影响最大。在列强环伺、国运衰微的特定历史语境中,《回顾》中的“拟乌托邦”思想由于切合了晚清知识分子急切渴望翻转现实的心态而在晚清知识界引起广泛关注,其创作模式更因此而成为一时圭臬,对晚清乌托邦小说的时空结构、叙述方式皆有决定性影响。而由于日本政治小说对晚清作家的直接影响亦同时发生,客观上便使得当时的政治小说、理想小说、科学小说等文类概念相互混杂。  相似文献   

13.
明朝末期,长久积累的矛盾集中爆发,出现了严重的社会危机。受危机影响,当时的社会精英特别是文人们产生了强烈的救世心理。拟话本作家出于这种心理,非常强调小说的教化功能,注重在作品中宣扬封建伦理道德,使拟话本创作在题材、形式、艺术水平等方面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与前期的“三言”“二拍”等作品相比,思想、艺术水平都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4.
明清辽东时事小说作为一种特殊题材的小说,尤其是与其他时事小说相比,在创作上具有自己的特色。主要表现在题材的军事性、类型单一、形象单薄的人物、强烈的主观表达、大量引用"公文"、写实与虚构并用等,使它在明清小说发展史上,特别是明清时事小说发展上,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5.
论路翎小说的生命意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路翎建国前的小说创作首先在现实主义上取得了杰出成就 ,但路翎并没有止于传统的现实主义 ,较之中国现代文学其他作家 ,他的更深刻处在于写出了形形色色的人物那种以生命价值感为核心的生命意识 ,这种生命意识集中体现在小说中所一再渲染的原始强力 ,漂泊流浪情怀以及个人英雄主义情绪等方面。本文试图抓住路翎小说中这种不同于新文学其他作家的独特个性 ,以路翎小说中大量的人物形象和人物性格为依据 ,具体分析了内含在路翎小说中生命意识的类型、成因及其社会学意义 ,并有意将这一特色提升到人的生存方式这一层面 ,在深刻揭示路翎小说创作的现实社会背景的同时 ,也揭示了路翎小说创作的西方人本主义哲学背景  相似文献   

16.
《金山》以其强烈的情节表现出张翎在小说创作中对于故事的重视,展现了当下一批颇具影响力的严肃作家共同的创作风貌,一定程度上昭示了当代小说向传统情节小说的回归。在小说诗学几经嬗变的今天,能否在唤醒小说原初功能的同时,很好地规避传统情节小说固有的局限,成了这类小说成功与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五四时期的"问题小说"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潮流,是研究中国现代小说发展史的重要一环。在五四运动从高潮到落潮的这段时间,以冰心、庐隐、叶绍钧、王统照等为代表的"问题小说"作家通过其小说创作,表达了对人生问题和社会问题的深切思考。以五四"问题小说"中的家长形象为切入点,将小说中的家长形象进行了类型划分。在细致的文本分析中梳理和分析家长形象在五四"问题小说"中的独特作用及其背后的文化意蕴。透过这一新的视角能够更好地理解五四时期"问题小说"的内涵和价值。  相似文献   

18.
易代小说的产生、繁荣与易代时局关系密切。元明易代时局,是第一批易代小说《三国演义》、《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传》产生的直接诱因。明亡前夕的社会政治局势间接催生了《两汉开国中兴志传》、《隋炀帝艳史》等小说,而明清鼎革之变则直接催生了《剿闯小说》、《海角遗编》、《铁冠图全传》、《樵史通俗演义》等小说。可以说,易代小说产生于元末明初的易代时局,在明清易代之际蔚为大观。  相似文献   

19.
关于玄幻小说的特点和定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玄幻小说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新兴的一种故事类文本。然而相对于现在玄幻小说创作和接受的繁荣状况,专业评论似乎显得有点缺席。为了便于人们认识和把握这一文学类型或者说文学现象,文章探讨了玄幻小说的一些基本特点,并立足于其基本特点,给出了玄幻小说的定义。  相似文献   

20.
张一弓的小说创作始终立足于社会现实,从对昨日农民命运的历史反思到改革后农民新生活的反映,从表现农民的觉醒到开掘民族文化中的精魂,这些内容构成了他具有时代色彩的创作轨迹。小说致力于发掘普通人的英雄品格,具有崇高悲壮的美学风格。但由于小说存在浓厚的政治意识和盲目乐观主义,对历史和文化的反思总是难以达到应有的深度,留下了明显的缺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