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一。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十分注重诚实守信。古代先哲认为,信与忠、孝、仁、爱、礼、义、廉、耻一样,是做人的根本道德准则。孔子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墨子说“: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庄子认为“: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清代顾炎武也曾赋诗言志:“生来一诺比黄金,那肯风尘负此心。”诚信是一个人立身做人的基本准则。一个人在社会交往中是否讲诚信,直接体现着其对社会、对他人的基本态度。不讲诚信就是对社会、对他人不尊重,当然也就不可能获得别人对自己的信任尊重…  相似文献   

2.
文明礼仪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是表现对他人尊重和理解的过程和手段。古人云:“不学礼,无以立。”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博大精深,历史上出现的孝敬父母、  相似文献   

3.
柯小青 《湖南教育》2004,(12):32-33
在我国,“道”“德”二字连用始于《荀子》《劝学》等书。荀况说:“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意思是说,学习到礼,并按照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达到了道德的最高境界了。历史车轮滚滚前进,道德概念的内容也不断丰富和发展,现代人的道德是我国千百年来传统道德的延伸和  相似文献   

4.
礼仪是道德品质的集中表现,礼仪教育是提高全民族道德素质、振兴民族精神的基础。 一、礼仪与道德的关联 字典上的意思,“礼”是根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形成的,它是每个人所必须共同遵守的礼节。《礼记》中说:“礼也者,理也。 ”  相似文献   

5.
王静 《中国德育》2007,2(5):64-66
以“仁、义、礼、智、信”为基本内容的儒家伦理体系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仁”,要求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形成相亲相爱的和谐人际关系;“义”,强调个人对他人、对社会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要求依据道德义务确立人生价值目标,在处理义与利关系时,坚持“以义为先”、“以义为上”、“以义制利”,在义利矛盾时更主张舍生取义;“礼”,  相似文献   

6.
命题有两层含意:被尊重者的生命,因被尊重而精彩;尊重他人者的生命,因尊重他人而精彩。从正文看,着重阐述第一层意思。为着使这一层意思更加鲜明地凸显出来,第二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宜对调位置,从而在阐述“尊重是什么”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怎么样尊重”——文意向纵深开掘。  相似文献   

7.
儒家礼文化主要是对五帝时代的社会礼文化的继承,儒家的礼乐文明使中国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步入了伦理社会。儒家礼文化的特点是“仁”、基础是“中庸之道”、主要内涵是“礼”和“乐”。宽容他人、尊重他人,为他人考虑,是儒家礼文化的基本规范和标准,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的和谐是儒家礼文化的最高追求。  相似文献   

8.
吴莹霜 《教育探索》2001,(11):84-84
何为礼貌?礼貌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文明的社会活动,是语言动作谦虚恭敬的表现。古人云:“礼者,法之大也,类之纲纪也,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意思是说,如果一切都能按礼的规定去做,就算达到了道德的最高境界。我国封建社会的道德教育是以礼教为中心的。对上讲礼就是忠君孝亲,对同辈及下辈讲礼就是“仁”、“爱”。因此,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教师要教育学生将这一民族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使学生在日常交往中,讲文明、讲礼貌,力求语言美、行为美、心灵美。一、礼貌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需要对学生进行礼貌…  相似文献   

9.
尊重--鉴别两种道德教育的核心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育实效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是长期推行一种重在“教道德”,热衷灌输,轻视甚至反对“学道德”的道德教育。实施重在“学道德”的道德教育,关键是要把尊重作为道德教育的基础。尊重包括自我尊重和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的尊重。尊重是道德需要的核心,尊重是道德学习的基础,自尊是自我调节系统的动力。尊重基础上的道德教育特点是:确信道德潜能,发现道德需要;保护道德潜能,培养道德需要;发展道德潜能,引导道德学习。  相似文献   

10.
礼仪是道德品质的集中表现,礼仪教育是提高全民族道德素质、振兴民族精神的基础。一、礼仪与道德的关联字典上的意思,"礼"是根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形成的,它是每个人所必须共同遵守的礼节。《礼记》中说:"礼也者,理也。""礼也者,理之  相似文献   

11.
千百年来 ,孝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 ,在我国最早的一部论述家庭道德的专著《孝经》中有这样一句话 ,叫作“孝者德之本” ,意思是说 ,孝敬父母是一切社会道德的根本。试想一个人如果连生养自己的父母都不孝敬 ,又怎么能谈得上爱祖国、爱人民呢 ?因此 ,我们首先应把孝心献给父母 ,为了能够更好地做到孝敬父母 ,我和学生们共同设计了一堂名为“悠悠寸草心”的活动课。现把活动课中的几朵花絮摘给大家 :花絮一 :尊重学生尊重信任学生是赢得好的教学效果的动力之源。当我在班里说明了搞这节活动课的意图后 ,学生们竟然没等老师把有关的计…  相似文献   

12.
论礼仪教育的现实意义及实施李乐琳,郑培湘“礼仪”一词由来已久。“礼”的原意是“表尊敬、崇敬之意”,多用于对他人的尊重;“仪”,是“礼”的形式,它包括礼节、仪式,以及容貌、举止。“礼”、“仪”合在一起,就是以审美的方式表达崇敬之意。近年来,教育界的一些...  相似文献   

13.
礼是荀子承继孔子之道的一个重要方面,但二子对如何推行礼有不同考虑。孔子在治教分离之际以“仁”说礼,将“仁”扩充为礼的精神内核,诉诸人的道德自觉,为恢复传统制度确立内在的道德根据。荀子说礼则强调礼法、君师,试图提供一种弥合治教、重归“治教合一”的方案而使大道遂行。二子说礼所以存在这种差异,在相当程度上是由于他们面临不同的政、教环境,因势而为说。  相似文献   

14.
师:请大家先看一道作文试题——孝顺父母为中华民族传统之美德,《荀子·大略》中指出:"礼也者,贵者敬焉,老者孝焉。"《礼记·中庸》中也载:"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意思是说,孝顺就是善事父母,尽心侍奉父母,顺从父母,尊重父母,关心体贴父母。由此看来,孝顺父母是儿女的本分,是晚辈应尽的义务。请你以"孝顺父母"为题,写一篇450字左右的文章。生:这是一篇要求我们写家庭生活的作文。  相似文献   

15.
陆常波 《教书育人》2009,(12):28-30
“感恩”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里解释为“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感恩是人类精神生活中的重要主题,是一个人正常的、被世俗社会所认可的一种思想感情状态。“感恩”是尊重的基础。在道德价值的坐标体系中,坐标的原点是“我”,我与他人,我与社会,我与自然,一切的关系都是由主体“我”而发射。尊重是以自尊为起点,尊重他人、社会、自然、知识,在自己与他人、  相似文献   

16.
夏发祥 《教育文汇》2010,(11):45-46
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应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准则。“礼”的核心是尊重,是一种待人接物的道德要求;“仪”是规则,是表现内心尊重的外在形式。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曾说过:“良好的礼仪只是使得那些与我们交谈的人感到安适和满足,没有别的。”  相似文献   

17.
中华民族素被誉为“大仁大义”的民族。早在二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稍后的孟子创立“性善论”,将“仁义礼智”四德并提,并作了集中的充分的阐述发挥,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对孟子的“四德说”,评论者多半简单冠以“地主阶级先验主义道德论”,作具体分析评论的并不多。伦理道德既是阶级社会的产物,也是民族精神的基础。我国传统伦理道德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特点。如果不只是拘囿于我国传统伦理道德范围内,而把眼光放到世界范围,以别的民族伦理道德作为参照,揭示我国传统伦理道德的  相似文献   

18.
孔夫子曾经说过:“不学礼,无以立。”就是说一个人要有所成就,就必须从学礼开始。那么什么叫礼仪呢?“札”是由一定社会的道德理念和风俗习惯形成的,大家共同遵守的礼节。“仪”是指人的容貌、举止。“礼仪”指的是人类社会交往中应有的礼节仪式,它可以使人充满自信,胸有成竹,表现出良好的道德修养和精神气质,而且可以通过优美的仪表、典雅的举止、得体的谈吐、翩翩的风度,更好地把对他人的尊重、敬佩、  相似文献   

19.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形成并延续着许多优秀的道德传统,这些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精神”的主要内容。推己及人 这一思想一直是古人道德伦理的最低起点。中国人做事.自古就反对以自我为中心、只从自己出发.而主张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尊老爱幼中华民族一贯提倡“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尊长爱幼”。和睦亲善 中华民族自古提倡人际之间要亲善和睦,相互帮助;国家之间要睦邻友好,平等共处。谦虚谨慎 古语云:“满招损,谦受益。”中华民族提倡谦逊,虚怀若谷,兼容他人,反对孤傲、轻狂,刚愎…  相似文献   

20.
浅议赔礼道歉责任的适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小娟 《考试周刊》2009,(18):238-239
赔礼道歉兼具法律与道德的双重属性,但正本清源,其仍是一项具有法律外壳的道德,是一种必须依靠加害人自身行为完成的身份行为,不可由他人替代,也不能强制执行。若完全不尊重加害者的意思自由,强迫一方向另一方作出赔礼道歉的意思表示,则与社会所尊崇的意思自治原则相悖,社会也因此可能会陷入法律信仰的危机。因此,本文认为,赔礼道歉必须是加害人自愿的,司法实践中需格外慎重地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