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尺水兴波     
写文章应做到“尺水兴波”,意思是文章的篇章结构要错综复杂变化,故事情节要波澜曲折。怎么样才能做到尺水兴波呢? 一、改序法。事情的发展是有规律的,也是有顺序的。一般情况下,我们写文章都是按事情发展的原有顺序来写的,这样往往把文章写得平淡无味。如果不按事情本来顺序叙述,而用倒  相似文献   

2.
张缎 《快乐阅读》2012,(12):108
文贵曲。一篇记叙文写得太平直,便索然寡味。太平直的作文往往写不具体,写不具体,内容就肤浅。而生活有曲折,有波澜,文章在反映生活时应该曲折有致,波澜起伏。因此,文章在情节的展开和场面的刻画上有些变化,写得波澜起伏,摇曳多姿,做到尺水兴波,风生浪涌,才能激起读者强烈的阅读兴趣。  相似文献   

3.
[升格导语]清代学者评论《聊斋志异》时说:“文忌直,转则曲。”意思是文章忌讳平铺直叙,转折跌宕才能曲折有致。刘熙载在《艺概》中说:“短至绝句,亦未尝无尺水兴波之法。”记叙文一般是800字左右,文章并不长,所写的事情也不太复杂;但如果处理得好,借助情节的运行、发展及陡转,或叠加使用误会和悬念等手段来兴起波澜,就能使这种“绝句”类文章产生出波澜起伏而又耐人寻味的变化美。  相似文献   

4.
<正>“尺水兴波”,现代汉语词典给出了这样的解释:“本来只有一尺见方的水,却能让它掀起波澜。比喻在短小的诗文中,可以有大起落、大开合的描写。”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尺水兴波”这个成语也代表了考场记叙文写作的最高境界。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篇匠心独运、尽显功力的考场记叙文是如何做到“尺水兴波”。  相似文献   

5.
尺水兴波法     
尺水兴波,即在面积很小的水域兴起波澜。在写作上说起尺水兴波,就是使很短的文章起伏多变,腾挪跌宕,是一种写作技巧的比喻说法。  相似文献   

6.
忽然之间     
这篇文章的亮点至少有以下两点:一是尺水兴波。不要以为尺水兴波、跌宕生姿是记叙文的专利.任何文章只要构思得法,组织精巧,都可以尺水兴波.摇曳多彩。像这篇书信。文章开头写田鼠家族为如今的处境而欢呼雀跃.最后写田鼠为人类的愚蠢而悲哀.由高兴到悲哀,大起大落,启人深思。在这种其他考生很难做到曲折跌宕的书信中,也能极尽曲折之能事,更见构思之精巧。  相似文献   

7.
<正>"文如看山不喜平",记叙文要能在有限的篇幅里收到尺水兴波、引人入胜的奇效,巧设悬念,制造波澜是一种好方法。如何设置悬念呢?一、以"节外生枝"法设置陡转的情节要敢于打破事件叙述的既定的思维流程,不再沿着现成的行文思路走,而是采用"节外生枝"的方法,设置令人意想不到的陡转情节,造成悬念,形成曲折波澜。请看梅雨《白老师的大海》的开头三段:白雪梅老师来到大青山深处这所乡村中学教初二  相似文献   

8.
一.尺水兴波,扣人心弦。阿·托尔斯泰认为:“小小说是训练作家最好的学校。”小小说作家袁炳发也曾说过,小小说的“小”“只是一种形式,而不是它的分量”。是的,一篇优秀的小小说只要容量厚重,它的分量就绝不低于一部长篇小说,80后的写作新锐叶孤的小小说《侯琢玉》就是这样的一个容量厚重的作品,虽然篇幅才1600多字,但是尺水兴波,扣人心弦,在简短的篇幅里概括出了普通长篇小说应具有的全部情节。这篇美点赏析  相似文献   

9.
“似看山不喜平”,怎样使记叙的故事情节生动曲折、波澜起伏,下面,笔介绍几种记叙尺水兴波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张丽平 《高中生》2008,(15):64-65
作文的结构要生动有趣,情节即要像波浪,也要像山势。文章如果平铺直叙,一览无余,则索然寡味;如果有起伏,有变化,有曲折,有波澜,则能引人入胜,耐人寻味。一篇曲折有趣、波澜起伏的文章,就像幽深壑谷、起伏峰峦,能给人以新、奇、美的感觉,引人探胜访幽,充满无穷的诗意美。那么,怎样才能使文章意味深长呢?一、抑扬顿挫。这是一种褒扬和贬抑互相交错的手法。对要赞美肯定的人或事,先贬责、否定,是为欲扬先抑;对要贬责、否定的人或事,先赞美、肯定,是为欲抑先扬。如果要赞美什么,一开笔就连篇溢美之词,或要贬责什么,一下言则横加指责,那么,文章就是一褒到底,或者满篇贬言,波澜不兴。采取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的方法,就能使文势跌宕曲折,起伏变化,给读者以新、奇、美的享受,文章也因此有了生气。二、尺水兴波。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深文隐义,余味曲笔。"这就是说,文章不宜平铺直叙,快人快语,而要讲究"隐义"和"曲笔",要把故事写得曲曲折折,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出人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似潮涨潮落,扣人心弦。请看下面这篇以"人与路"为话题的作文。  相似文献   

11.
好奇心     
[简评]奶奶的言行,的确让孙女好奇。于是,调皮的“丫头”对奶奶进行了一番“侦察”,结果“侦察”到了“人世间最最美丽的风景”濡湿了人们的心,美得如“花蕊中的一滴露”!此文是叙写日常生活的规范的记叙文,能在“尺水”中“兴波”,能用鲜活的细节描写展示澎湃的内心波澜,读来意味无穷。这是2008年高考记叙文的拔尖之作,相当难得。今年的记叙文特别少,这种冷落“记叙”的动向,值得下一届高三师生警觉和深思。  相似文献   

12.
寻人启事     
“文似看山不喜平”。这篇小小说文字平实,篇幅不长,但却能构建曲折的情节,造成起伏的波澜,从而带给读者美好的阅读感受。这告诉我们.文章不一定只有靠优美的语言取胜.曲折的情节设计、精心的结构安排,有时也能带来奇妙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枣核》一文真切地表达了游子对故土的深深思恋,亲切动人。文虽短小,然于自然中有波澜,平实之中有起伏,真是尺水兴波,一波三折,牢牢地吸引着读者。这种效果的取得,就在于作者在文章中巧妙地设置了悬念。文章一开篇就出现了一个悬念,“一位旧时同窗写来航空信,再三托付我为他带几颗生枣核”“用途却很蹊跷”。一颗生枣核还值得“再三托付”?确实令人难解。  相似文献   

14.
通常所说的“尺水兴波”、“文似看山不喜平”无非要求我们叙事时候不要平铺直叙,呆板布文,力求让文章波澜起伏,引人入胜,以增强可读性。正如清朝桐城派代表人物姚鼐所说:“大体文章之妙,在驰骋中有顿挫,顿挫中有驰骋”。其实我们在抒情的时候为了充分地表情达意。也同样要“尺水兴波”、让其“不平”,引领读者的情绪与我们一起“入胜”,一番曲幽通径。然后给人以豁然开朗、畅快淋漓之感,使我们所抒发的“情”尽可能出“彩”。  相似文献   

15.
本期我们结合两篇高考考场作文,谈谈“文章亮点的设置”。对写作高手来说,设置文章亮点不是一个问题,因他笔下流注的文字都有灵光照耀,通篇文章就自然闪闪放亮。而对一般写作者来说,巧妙地设置两三个亮点,却不失为增加文章亮色的好方法。△警言居要———锤炼一句精警的语言,置于显要的地方(或开篇,或中间,或结尾),成为照亮全篇的光源。△金线贯穿———用一根“金线”将看似散乱的材料贯穿起来,这些材料就可能因“金线”闪亮而一齐生辉。△尺水兴波———千字短文起波澜不易,若能在后半部分掀起波澜,必然成为文章的一个亮点…  相似文献   

16.
中国有句古话:文似看山不喜平。这句话的意思很清楚,是说文章像山一样,须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才能给人以审美享受。平铺直叙,没有变化的文章是使人不忍卒读的。正因为如此,作家无不刻意构思,精心安排,力图使文章峰回路转,波澜迭起。一般小说由于没有篇幅的限制,若做到这一点似乎还不甚难,而微型小说常常只有几百字甚至百十字,在这样短小的篇幅里若想达到峰回路转的艺术境界实在是不容易的。《三封电报》之所以有着迷人的魅力,就在于它能尺水兴波,一  相似文献   

17.
通常所说的“尺水兴波”、“文似看山不喜平”无非要求我们叙事时不要平铺直叙、呆板布文,力求让文章波澜起伏、引人入胜,以增强可读性。正如清朝桐城派代表人物姚鼐所说:“大体文章之妙,在驰骋中  相似文献   

18.
文章针对写作中常见的平铺直叙、见头知尾、见始知终等弊端,提出了现实生活的复杂多姿决定着文章叙事方法的曲折多变的观点,以经典著作为案例,以巧设悬念、抑扬兴波、出人意外、巧合妙胜、欲擒故纵等典型的"尺水兴波"叙事方法为重点,通过对其内涵的解读,介绍了上述方法的运用技巧。  相似文献   

19.
美点赏析阿尔吉尔装电话,本是一件平常小事,但就是这件日常的小事,引起了波澜起伏的情节,成为小说情节的生发点、推动点。前苏联作家马里纳特的小小说《装电话》值得品味的地方主要有以下两点。一.尺水兴波,引人入胜。小小说创造的重点和难点就在于情节营构的巧妙合理,因为篇幅短  相似文献   

20.
同学们写作文,特别是写记叙文,往往平铺直叙如白开水,淡而无味,让入不忍卒读。那么我们在写记叙文时能否打破平淡,让小小文章尺水兴波,增强叙述的生动性,使读者读起来身心愉悦,收到强烈的艺术效果呢?能否起一点波澜,设一点悬念,来增加文章的可读性呢?答案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