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话题作文特点要写好话题作文,必须首先研究话题作文的特点。话题作文题一般由“话题材料”、“提示语”和“注意点”三部分组成。“话题作文”的命题,只是为考生提供了一个既开放又有约束力的“话题”。人们称之为“三自”: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考生可以自由选择、自由发挥,写法更是灵活多样;其命题目的,主要是激发考生的创造性和想像力。“话题作文”提供的“材料”,不像以往“材料作文”那样,是立意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它只是命题者所做的“作前指导”,是引发考生思考的一个“由头”,是启发考生打开思  相似文献   

2.
有人做了一个概括,颇能说明问题:“话题作文”的命题,只是为考生提供了一个既开放又有约束力的“话题”,往往文体不限,题目自拟,考生可以自由选择、自由发挥,写法更是灵活多样。其命题目的,主要是激发考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话题作文”提供的“材料”,不像以往“材料作文”那样,是立意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它只是命题者所做的“作前指导”,是引发考生思考的一个“由头”,是启发考生打开思路的一个“例子”,是“举一反三”的“一”。“话题”本身也不是“题目”,它只是规定了一个写作的“范围”。所以“话题作文”,即是用一段…  相似文献   

3.
最近几年,高考作文命题的形式都是“话题作文”。如,1999年关于“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的话题,2000年的关于“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话题,2001年关于“诚信”的话题,2002年关于“心灵的选择”的话题。写作这一类作文,既不是让你从材料中引申出一个哲理来加以论述,也不是让你就材料讲的生活故事来谈思想方法等问题,所谓“材料”,其实只是给你一个引  相似文献   

4.
为推进素质教育,近几年高考作文的命题思路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命题者为考生提供一个开放性的话题。这种话题作文往往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确实,为考生提供了“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写作自由,考生的佳作可谓“丰富多彩”。但同时我也注意到,不少内容和表达上令阅卷老师击节赞赏的佳构妙作,在拟题上却缺乏新意,不少考生将材料中提供的话题简单地移用做文章的标题,未免美中不足,读后多少给人留下些缺憾。那么,话题作文如何为自己的“文章”巧施“脂粉”,使其呈现富有表现力和吸引力的清新面孔呢?  相似文献   

5.
所谓话题作文,就是命题者为考生提供一个话题中心(即话题),让考生在规定的写作范围之内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的作文。 话题作文具有以下特点:1.命题中一般有一个比较明确的“话题”,作为考生写作构思所依赖的大致范围。2.“话题”出现之前(或之后),一般都要给出一段提示语(或材料),目的是为了引出话题和拓展写作思路。  相似文献   

6.
为推进中学素质教育,近年来高考作文的命题思路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开放性的话题,为考生提供了“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写作自由,考生的佳作可谓“丰富多彩”。但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因为话题作文一般是“题目自拟”,不少高考佳作,在拟题上却缺乏新意,不少考生将材料中提供的话题简单地移用作文章的标题,未免美中不足,多少给人留下一些缺憾。  相似文献   

7.
从近两年中考“话题作文”的形式来看 ,话题作文大致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种类型。一、命题式话题作文。这是一种最简单的话题作文 ,有人称它为话题作文的雏形。命题者直接指定一个“话题” ,让考生围绕它作文。如黑龙江省 2 0 0 0年中考作文试题之一 :以“水”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自拟 ,除诗歌、戏剧外 ,文体不限。二、导语式话题作文。有人叫它“引语式”话题作文。命题者先铺叙一段话 (这段话不是材料 ) ,把考生引到话题上 ,这比命题式话题作文多了些情境、意象 ,它有利于考生开阔视野 ,拓展思维 ,从而使考生做到人人有话说 ,个个有文写。…  相似文献   

8.
高考作文命题,已由传统的“标题命题”和后来的“材料命题”,走到今天“话题命题”、“标题命题”、“材料命题”并举。话题作文(包括只给范围的其它类型的作文)之所以被广泛采纳,自有其优点:首先,这类作文给学生的思维是发散的。命题人提供的话题是一个思维的触发点和引爆点,它鼓励考生由此进行纵向、横向、顺向、逆向、侧向等多方面的思考,充分挖掘考生的发散思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的全国高考作文出现了话题作文。话题作文的命题 ,只是为考生提供了一个既开放又有约束力的“话题” ,往往文体不限 ,题目自拟 ,考生可以自由选择 ,自由发挥 ,写法更是灵活多样。其命题的目的主要是激发考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考生可以按命题的要求 ,结合个人的写作实际发挥特长 ,力争使文章写出“个性”。什么是话题作文的“个性” ?在“发展等级”中明确了四个大项 ,即深刻透彻、生动形象、有文采和有创新。为了更直观更明确地说明这个问题 ,为了便于评价作文 ,也为了今后的作文指导和训练准确到位 ,我们不妨将四个大项进行更加具体…  相似文献   

10.
话题作文,是指考试命题只为考生提供一个“谈话的中心”,这是作文写作的基点,考生作文内容只要与题目阐发的思想感受有关即可。通常,命题人用一段揭示语引出一个话题,启发思考,考生可以在限制的范围内选用一定文体形式进行写作。“话题作文”具有鲜明的特点———“自由”,表现为:从内容上看,审题难度降低,写作内容宽泛,只要围绕话题立意构思,阐发个人的见解即可,为考生写作提供了极其广阔的天地;二是从体裁角度讲,淡化了文体观念。考生可以根据写作内容选定适当的表达方式,不必拘泥于某种或某几种较常规的固定的文体。阅卷…  相似文献   

11.
所谓话题作文,就是文题为考生提供一个宽泛自由,同时又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和具有一定约束力的话题,考生以“话题”为思想感受的引发点,是放飞思绪和多角度构思联想的一种作文命题形式。  相似文献   

12.
一、从1999年起,高考作文进行了较大的改革,“话题作文”也变成了一个广泛的话题,您如何看待这种作文形式?答:“话题作文”的出现,是高考作文命题形式改革之必然。20多年来,高考作文以材料作文为主,以考查议论文体为主,对考生的束缚较大,不利于考生的自由发挥和才华的展示。“话题作文”给每个考生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为他们张扬个性、一展才华创设了自由飞翔的空间,因而受到师生的欢迎。二、“话题作文”之所以成为高考作文的命题方式,并在近几年的高考语文试卷中固定下来,其根本的原因是什么?答:高考作文命题的生命线,在于…  相似文献   

13.
概述宽泛型话题作文也提供“材料”,但不像以往材料作文的“材料”是立意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它只是命题者引发考生思考的一个“由头”,是启发考生打开思路的一个例子,是举一反三的“一”。“话题”并不是题目,它只是规定了写作的范围。面对这样的话题作文,同学们  相似文献   

14.
所谓话题作文,就是文题为考生提供一个宽泛自由,同时又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和具有一定约束力的话题,考生以“话题”为思想感受的引发点,是放飞思绪和多角度构思联想的一种作文命题形式。[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无论是高考,还是中考,作文命题的思路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命题者为考生提供一个开放性的话题,提供了“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写作自由,让考生自拟题目,自选题材。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拟出更好的题目呢?现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高考采用“话题作文”的形式,就是命题者提供一段材料,为考生展开想象、联想提供一个开放的、灵活的“话题”。话题作文以其“自由性”“开放性”“创新性”等特点为人们所肯定,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看到话题的“开放”和“限制”是相对的,话题作文也存在着限制的因素。  相似文献   

17.
2004高考辽宁作文题沿袭了1999年以来话题作文的命题方式.即:提供一段材料——简要评论材料——提出话题——提出写作要求(或注意事项)。从命题者的意图来看.“平凡与自豪”的话题就是要考生明确二者的关系而最终歌赞平凡。正是这样.提供的材料里.母亲为“正在地里挖土豆”的儿子.同样“感到自豪”.  相似文献   

18.
从近几年中考作文命题情况看,话题作文仍稳坐“霸主”地位。预计今后数年内中考作文命题,话题作文将继续保持这个态势。从阅卷老师提供的考生审题情况来看,有相当一部分考生对文题缺乏正确、足够的解读,以致偏题、离题,步入话题作文的误区,留给考生永远的遗憾和叹息。下面从材料、提示语、话题、注意事项四方面进行一番解读,希望对广大考生在审题上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考生大都以为话题作文“好写”,但落笔后又出现了种种问题。据笔者了解,2002—2004年高考全国卷考生作文的弊病主要有: (一)审题不严,偏离题意2002年高考作文的话题是“心灵的选择”。在引出话题前,命题人提供了一则登山者救人的故事,这段材料本身确实蕴涵“救人亦救己”“助人亦自助”的“双赢”含意。  相似文献   

20.
[真题再现] 任选下面一题作文. (1)题目:美丽的插曲 要求:①以记叙、描写为主,兼用其他表达方式;②内容充实,表达真情实感,行文流畅;③不要使用网络语言,全文不少于600宇,但不要超出所给字格;④文中如出现校名、人名,请用育英学校、思齐学校,小王、小李、小芳、小晶代替. [命题解读] 大连市延续了“全命题作文+话题作文作文”式“二选一”作文命题形式,保持了命题形式的稳定性.全命题指向明确,便于那些习惯依题写作的考生展现能力;话题作文开放性大,便于那些思维活跃的考生发挥水平.“美丽的插曲”引导考生在生活中发现真善美,话题“较劲”引导考生学会做人、提升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