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先说两件发生在新闻出版界的事情:一家报社的记者,找到某县农业银行行长说:“你们信贷支持乡村小水电很有成效,我们打算集中报道。”行长一听喜上眉梢,又是接待又送纪念品,忙得不亦乐乎。很快,稿子见报了,整整一版。随即记者寄去样报还附有一信:“按规定,请贵行汇款8000元。”行长傻眼了:早知今日,何必当初。是广告为何事前不明说?他想不通,可白纸  相似文献   

2.
在上海,的哥臧勤俨然成了“草根偶像”。开了17年出租车,多年始终维持每月8000元收入的水平,这让他成为了“传奇”般的人物,“神奇的哥”的成功之道究竟是什么?记者与臧勤进行了一次面对面的交谈。据了解,每天凌晨,臧勤都会取出出租车计价器研究一天的详细记录。“平均每次载客之间的空驶时间是7分钟,10元起步价要10分钟。也就是说,每收入10元要花17分钟的时间成本,那么,一小时的成本就是34.5元。”臧勤向记者解释。在上海,多数的哥月收入不到3000元。“海博”出租司机小程说,自己每天劳碌近20个小时,收入最多的一个月也不过3500元,“8000块…  相似文献   

3.
2003年9月,武汉市一家报纸登出一篇人物通讯引起我的注意。因写的是我的亲戚,通讯中描述的事我知道来龙去脉。当看到一些情节无中生有,我非常生气,打电话质问亲戚:“你怎么能向记者说瞎话?”亲戚委屈地说:“记者没有采访过我,我没看到报纸,也不知道哪个记者写了稿子。”不久,又见一家报纸登出一篇人物通讯,写的是我的朋友,事情经过我很清楚,发现有几处明显失实。我问朋友是怎么回事,他说:“署名的记者、实习生没有一个人采访过我,也没采访过我的家人。”我不禁想,这两家报纸登出的其它人物通讯,还有多少属于类似情况?记者写我的亲戚、朋友的…  相似文献   

4.
刘保全 《今传媒》2003,(6):31-32
某报刊登一篇文章,介绍一家报社的一位专栏主编在清华大学向学生们介绍他从事新闻工作的“理念”和“诀窍”。当学生问:“怎样才能做一个好记者”时,这位主编说:“没事跑图书馆的人,对不起,你别当记者。”当学生再问:“你受过新闻教育吗?你的新闻素质是怎样培育的”时,这位主编回答说:“我没有受过任何新闻教育,甚至没有受过大学教育。刚刚扫盲而已……新闻是做出来的,不是学出来。”如果我没有理解错的话,这位主编成功的“理念”和“诀窍”是当记者用不着到图书馆去看书,用不着受任何新闻教育,用  相似文献   

5.
在一次浙江大学举办的科技成果鉴定会上,某报一位记者的“报道原则”,令我大大地吃了一惊。 那天的鉴定会原定8点半开,却足足拖延了一个小时,原因是被邀的某报记者未到会,主办人急得团团转,专家们窃窃私语,这吋,一教授嚯然立起,大声地对手办者说:“我们还是开会吧,等下会议结束的时候,记者准来。”果然,将近十一点,  相似文献   

6.
经济要讲效益,工作要讲效益,新闻也要讲效益,但时下有些记者把“效益”这词接了过来,为己所用,遇事先掂量一下,采访对自已有多少“效益”,及如何去取得“效益”。比如,有些记者接到会议的通知,首先关心的是会议有没有宴席,有没有纪念品,有则去,没有,就对不起了。有的记者外出采访,兼顾广告,也有以拉广告为主,采访次之的,甚至只做交易,“不见兔子不撒鹰”。此外,诸如盛夏之际访一访啤酒厂,地毯紧俏时刻去地毯厂抓点“题目”,化妆品用完了去日用化工厂搞条消息,这都是目的明确,讲求“效益”的。把商品交换的原则引进到新闻报道领域,可说是新闻记者的末路,也是新闻报道的悲哀。当新闻采访写作被当成某种交换筹码时,记者的人格、身份也就被降低到筹码的地步了。我曾听到一位厂长十分轻蔑地说,某某记者也就值一瓶雪花膏钱,给他一瓶雪花膏,他就给你报道。此话令同行汗颜。  相似文献   

7.
去年,我应东北某广告报之邀,采访了本地一家有地方特色的工厂,并写了一篇报道。几个月之后,我又到这家工厂采访,厂长突然对我说:“××广告报的报费我们寄去了。”这使我大吃一惊!细一问,原来是这家广告报,在发表我的报道后,向厂里寄了一千份报纸,索款一百元,美其名曰:这些报纸可供该厂作宣传用。可是,一个只有一百来人的小厂,哪  相似文献   

8.
千河 《今传媒》2005,(9):38
从8月23日《华商报》上看到这样的消息:在河南汝州煤矿事故调查中,主管部门为了掩盖事实真相,便向记者“示好”,一个上午就发出去20万“封口费”,有一百多家媒体四百八十多名真假记者大发矿难财。更叫人揪心地是,有记者还嫌给100元太少,公然当众讨价还价,工作人员无奈地说:“每  相似文献   

9.
6月2日的《新闻出版报》头版有一则小消息,说在西安的某一新闻发布会上,一假记者因冒名领走多份会议纪念品被随后来领纪念品的真记者识破,然后被公安部门带走。 假记者被捉当然令人高兴,可高兴过后却生出了一些感慨。 感慨一:假记者所为何来?不就为礼品和款待嘛?札品的份量足以让人以身试法,可见真记者也不是“吃素的”。 感慨二:但愿真记者是为采写新闻而去的,礼品只能算顺便得到的“好处”吧!可笔者偶然的一次见闻是:某网络公司欲主办一次会议,在其媒介公关策划方案中,把所请记者的支出列为专项预算,招待费多少元,红包(现金)多少元,几百名记者平均每人支出近千元。策划者说,这是按“行规”办事,按“行情”给钱,否则那些“爷们”不会来的。笔者实在不明白:那“行规”是谁订的?“行情”的涨跌又以何为据?  相似文献   

10.
读到一条“善哉”消息,标题如下:《善哉!粮管所卖皇冠车杜绝白条》。请看这则“善哉”消息的内容:“5月4日,湖北省枣阳市吉河乡粮管所以25万元的价格将本所一辆崭新皇冠牌轿车对外开价出卖。至此,该所今年夏粮收购工作中近20万元缺口资金有了着落。”不管您怎么看,我读了这则消息是一点“善哉”的感觉也没有的,倒不是我刻意地要“反弹琵琶”,而是想到一些实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记者,是“跑码头”的。尽管有“红派司”,有优先购买车船票的规定,但也未必时时畅通无阻。有一位资力不算浅的记者不久前告诉我,一次因急事必须赶往某地,但就是用记者证也买不到当班的船票。为了不耽误公事,只得出高价向票贩子买了一张船票,匆匆登船而去。记者本人买高价船票,也许是个別的;至于记者所见所闻,这就更多了——在开往苏北青龙港的客轮上,一位坐在五等舱(即散席)的老大爷自言自语地说:“总算回去了,搞张船票真不易啊!”旁边一位妇女听了凑上前问:“老伯伯,你这船票是‘黑市’买来的?”“是啊!”“多少钱一张?”“15元!”  相似文献   

12.
今年1月份,乌鲁木齐某公司准备给一位瘦高个的记者发“红包”(120元,说是奖金)。这位记者说:“我在本单位拿了奖金,不能再拿外单位的奖金。”“这不是奖金,是信息费。”公司的干部解释说。  相似文献   

13.
去年,我应东北某广告报之邀,采访了本地一家有地方特色的工厂,并写了一篇报道。几个月之后,我又到这家工厂采访,厂长突然对我说:××广告报的报费我们寄去了。”这使我大吃一惊!细一问,原来是这家广告报,在发表我的报道后,向厂里寄了一千份报纸,索款一百元,美其名曰:这些报纸可供该厂作宣传用。可是,一个只有一百来人的小厂,哪  相似文献   

14.
(一)今年两会期间,在多个记者包抄部长们的镜头中,有记者堵住央行行长周小川大声问:周行长,什么时候加息?周小川笑而不答,做了个复杂的手势,快步闪开。这位同行敬业精神可佳,但犯了个大忌,问了一个不可能有答案的问题。加息这么敏感的问题,周小川能随意回答你吗?  相似文献   

15.
据1月5日新华网报道:一段时间以来,“应对记者,,与“应付记者”的提法同时见诸媒体,见诸一些地方的红头文件,甚至有的地方还举办应对塔训班。许多报纸对“应对记者”打了呵号,认为“应对记者’卜就是“应付记者”。就记者而言,他需要的是在你的岌言或他的提问中获取真实信息以告知读者,仅此而已。而真实,是容不得半点虚假,也是培训“应对”不了的。怎能如此"应对记者"@俞柏鸿~~  相似文献   

16.
“特约记者”,顾名思义,应特约做记者的工作,采访、写作,提供稿件,无疑是题中应有之义。然而,目下有相当一批小报的“特约记者”,却是基本不务正业。有人曾对十三名小报的特约记者作了调查,发现特约记者所担负的任务首先是拉广告,其次是报纸的宣传发行,再其次才是写稿。在十三名特约记者中,刊登过一篇稿件的只有五个,有四个“特约记者”对新闻报道几乎一窍不通。“特约记者”的声誉,被这些小报严重破坏了。聘请特约记者,原来是报纸扩大信息量、组织一批优质稿件的重要手段之一。“特约记者”,原是报社冠以有较高写作水平的作者或作家的一种荣誉称号。特约记者的主要任务应是采写报纸所急需的重要稿件。  相似文献   

17.
读到一条“善哉”消息,标题如下:《善哉!粮管所卖皇冠车杜绝白条》。请看这则“善哉”消息的内容:“5月4日,湖北省枣阳市吉河乡粮管所以25万元的价格将本所一辆崭新皇冠牌轿车对外开价出卖。至此,该所今年夏粮收购工作中近20万元缺口资金有了着落。”不管您怎么看,我读了这则消息是一点“善哉”的感觉也没有的,倒不是我刻意地要“反弹琵琶”,而是想到一些实在的问题。这辆皇冠车既然“崭新”,可知是刚刚买来或买来不久。卖的时间是5月4日,想必买的时间当在今年之内。记得春节之前,从上到下兑“白条”是大动了一阵干戈的。同时,又颁布了一系列“精神”和“政策”,明确宣布,要减轻农民负担,再不许打白条。然而这个粮管所又胆敢在夏粮收购款并无着落的情况下先把车买来,而且是价值数十万元的“皇冠”。  相似文献   

18.
说长道短     
在1991年12月10日《新华社新闻稿》上,有一篇《信筒里“开出”8000元汇票》的新闻。说的是沈阳市盛传着一桩从信筒中“开出”8000元汇票,邮政职工想方设法帮助找到汇款单位的故事。稿中还披露从邮电部门获悉的一个情况,全国各地每年从信筒中开出款物(包括金条、首饰)达万件以上,基本上都通过绿衣使者送还了失主。读罢这篇表扬稿,笔者不禁对此“故事”产生的原因生出许多疑问:往信筒里放非正常“邮件”,是汇款寄物者不知邮政部门的分工、职能呢,还是  相似文献   

19.
立定脚跟一次,议论到记者的修养问题,我请教邓拓同志:作为一个记者,最重要的修养是什么? 他想了想,说了四个字:“立定脚跟。”他说:“我说记者要立定脚跟,是说记者一定要做一个有原则性的人,一个正直的人。作为一个党报的记者,要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敢于讲事实,讲真理。要做一个敢于坚持真理,敢于为真理而献身的人。”他说:“我们记者的职业特点,就是不能回避现实生活提出的问题。记者天天面向现实生活,而且经常要站在斗争的第一线。对于现实生活提出的问题,记者几乎每天都要表明自己的态度。这就要求记者一定要立定脚跟,要善于进行独立思  相似文献   

20.
日前,一名摄影记者去外地采访,深夜归来,自火车站存车处取出临去时存放的自行车,发现车轮没气了,推车至附近警亭,心想:有困难找民警,兴许警亭里有气筒.谁知,被警亭里的三名民警盘问不休:“你是哪里的?干什么的?”,记者照实回答:“是记者”“采访归来”.“记者有什么了不起?”民警吆喝:“把工作证拿出来.”看过记者证、身份证后非要“工作证”,记者说:“记者证就是工作证”,民警说:“记者证是假的,没有钢印.”此刻,又困又累的记者被纠缠得好不委屈,真是“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只好说了一句:“钢印绝对有,没有我负责.”一民警听后,当胸就一拳,随后按着记者的肩膀让他蹲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