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材解读 本课选自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材,是科学过程与方法显性化的重要单元内容之一。原教材为学生设计了一系列的科学探究活动,希望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对“解释与模型”有一个比较明晰的认识,对“解释与模型”这一科学方法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考虑到教学的实际,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我对教材叉进行了部分的调整。教学由以下环节组成:第一环节,引导学生初步感知什么是事实,  相似文献   

2.
曾庆丰 《数学教学》2005,(5):21-23,13
在“制作一个五角星”这节活动课里,教材只是介绍了五角星的画法和制作一个五角星的步骤,内容既单调又趋于“程序”化.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进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呢?我们采用下述教学模式,即以《新课标》为指导,以“活动中体验一体验中探究一探究中创新”为活动过程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3.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中,每个单元的首页都设计了一个与该单元内容相配套的“主题探究”。这一部分内容的设计有利于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促使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从而进一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文以人教版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为例,联系课改实验区江苏省常州市近一年来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实际,谈谈如何搞好初中思想品德课的“主题探究”教学。一、初中思想品德“主题探究”的分类对“主题探究”进行科学分类,有利于我们根据各类型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从活动方式上看,教材中提供的“主题探究”…  相似文献   

4.
一、“弱”教材探究的主要观点 “弱”教材探究,就是学生在没有教材暗示和引领的前提下,进行探究学习活动,给学生真正的探究体验,从而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学生在探究学习前,不需要对教材中的内容有比较具体的了解,在系统的认识、探究学习中,也不允许学生从教材中读取信息。  相似文献   

5.
吴文荣 《生物学教学》2006,31(10):29-29
八年级学生对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及植物具有向光性等科学的知识的学习,具备了一些有关植物生理的基础知识,这为做一些简单的探究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哪些因素的影响提供了良好的背景。我和研究性学习小组的部分学生选取了“光照对石榴扦插苗影响的探究实验”的课题,进行了探究性的实验活动。  相似文献   

6.
陈景生 《福建教育》2005,(7A):49-50
在一次全省的科学教学培训活动中,我代表厦门市在现场上了观摩课《鹌鹑蛋浮起来的秘密》(苏教版三下教材)。本节课比较突出地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科学探究特点,受到与会老师的充分肯定。这节课教材意图是让学生探究“水中加盐加大水浮力”的问题。由于学生平时对于“盐水能使沉到水里的物体浮起来”的现象太熟悉了,学生求知欲不高,学生被迫接受的活动探究徒具形式。通过反思,我决定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为突破口,改变原有教材的探究内容,  相似文献   

7.
一、教材分析 《设置放映效果》应是Power Point最吸引人的一部分内容。笔者所用教材对它的讲解只是一带而过,实际上这部分内容却深藏着不少知识点及恬学活用方面的知识,若单纯为让学生掌握书本上的知识而教,容易背离教学的原则,造成学生只台照本宣科,探索和创新能力将受到抑制。因此,教学这部分内容的关键是使学生在掌握“设置放映效果”之后.能利用“设置放映效果”进行探究创新。  相似文献   

8.
周智 《教学月刊》2007,(2):35-36
高一年级教材《经济生活》的正文包括宋体和穿插其间的仿宋体两部分。其中仿宋体部分属课堂探究活动,它以问题情境为载体,一头链接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另一头链接教材的概念和原理,凸显着新教材的特色和亮点,引领着学生进行思维、探究和学习。本文拟通过对这部分内容的分析,提请广大同行在教学过程中关注探究活动的若干作用。  相似文献   

9.
“探究人体内的气体交换”一课选自人教版初二生物“体内气体交换和运动”一节的教学内容。这节课的内容通常是采用讲授法,借助挂图、模型和部分录像资料进行教学,教师讲授用的时间较多,学生探究的机会少,参与性不强,学生学习枯燥乏味。我们在研究教师、学生、教材和媒体关系的基础上,结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把本课定位于探究型实验教学课,牢牢把握住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这个重要环节,摸索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探究式教学。1教学过程a.引入新课:教师设疑,学生对身边的事物进行思考、探究。b.提出假设、实验验证:①学生通过实…  相似文献   

10.
在新地理教材中,几乎每节课中都有一个“活动”部分。有些老师对这部分内容视若不见,学生自然也熟视无睹,但这部分的内容是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在任务群活动的展开过程中,师生对教材部分内容的心生畏惧而导致实施过程浅白化,尤其是“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任务群中一些经典作品因艰涩而产生的陌生化,和“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任务群中对部分作家望而生畏的距离感,导致难以实现真正的“双向奔赴”。本文以《屈原列传》《记念刘和珍君》群文读写教学设计为例,探究学习探究内容的重组、学习素养目标的界定以及学习方法维度的建构,思考学生与教材、古人与今人、课堂与课外等,甚或是学生与老师“双向奔赴”的契合点,让课堂变得既充实深刻又生动立体。  相似文献   

12.
高中信息技术教材中对探究活动非常重视,几乎每一节课都包含探究内容。探究包含了探索和研究两重意思。因此,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开展探究活动时,应分步骤进行。一、个人探索根据教材的探究内容进行自主学习,学生个人利用计算机进行探索,自行解决教材探究内容。学生首先要理解教材探究内容所提出的问题。例如:高中信息技术课教材第一册第二章第一节有一个探究内容:我们知道,双击桌面上的图标就可以启动相应的应用程序,这种方法简便快捷,  相似文献   

13.
“通分”是小学数学第十册教材上的一个教学难点,由于这部分内容属于“纯数学”,学生学习时感到比较枯燥:如何让这部分数学知识“活”起来?我们在教学中进行了尝试,现以课始的教学实录为例具体谈谈。  相似文献   

14.
人教国标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下两册,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出台为我国编写适应时代和社会需求的初中历史课本做了有益的探索。实验教材的最大特色在于体现了“活动与探究”。教材中的“动脑筋”“活动与探究”和“活动课”等栏目,不仅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环境,同时也给教师组织学生参与教学提供了条件。结合这三个栏目的教学,谈一谈学生参与“活动”的课堂组织。  相似文献   

15.
“要让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功,在各种交际的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初步掌握学会文明的进行人际沟通和交往,发挥合作精神。”这是新课改对语文提出的新要求。苏教版语文第十一册,教材中七课次口语交际内容,均分插在各“语文园地”里,粗略看不成一系列,但实际上是一个综合性的整体,我们应该在总体上进行把握、探究。  相似文献   

16.
笔者对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中“活动与探究”这一栏目的使用过程中有几点质疑。 1“活动与探究”的数量编设偏多 教材上下两册共编设了29个“活动与探究”,按常规组织好一个“活动与探究”至少要用一个课时,共计要用29课时。理想状态下上完教材所有内容至少需要72课时(含单元小结),减去“活动与探究”的29课时,只剩下43课时。  相似文献   

17.
在新课标生物必修模块3“植物的激素调节”的内容中,有“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的作用”活动安排。这个探究实验只要采取正确的实验方法,选取适合的实验材料,是应该取得好的实验效果的。现将我们的做法提出来,供大家教学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以人教版教材“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一章内容为基础,以玫瑰种子为材料,进行探究实验“植物激素破除种子休眠”的设计与实践,通过探究不同激素处理对玫瑰种子休眠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在活动过程中促进教材基础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实践与综合分析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在“制作一个五角星”这节活动课里,教材只是介绍了五角星的画法和制作一个五角星的步骤,内容既单调又趋于“程序”化。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进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呢?我们采用下述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0.
科学教材在问题聚焦、材料选择、图像信息、单元总结等板块中精心设计了“留白”,这些“留白”为学生的思考、研讨、交流及运用证据解释等探究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比教材中“实体”部分的教学更具有活力。教师在深入研读和实践教材“留白”内容的基础上,巧妙地设计与应用,指导学生开展想象实验,有助于完善学生的实验结构,深化对科学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综合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