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姚家明,商洛作家群中的佼佼者,当代陕西实力派青年作家,商洛学院优秀学子。现任商南县文联主席、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新世纪以来,家明显示了不凡的创作实绩:先后在《北京文学》《延河》《人民日报》等发表小说、散文等百余万字。出版长篇小说1部,中短篇小说集3部;荣获全国性文学奖2次。其作品多取材于社会底层,具有鲜明的秦楚地域文学风格,语言清丽自然,人物个性突出。现刊发著名评论家常智奇等研究姚家明作品的文章3篇,供大家学习和研究时参考。  相似文献   

2.
姚家明,商洛作家群中的佼佼者,当代陕西实力派青年作家,商洛学院优秀学子。现任商南县文联主席、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新世纪以来,家明显示了不凡的创作实绩:先后在《北京文学》《延河》《人民日报》等发表小说、散文等百余万字。出版长篇小说1部,中短篇小说集3部;荣获全国性文学奖2次。其作品多取材于社会底层,具有鲜明的秦楚地域文学风格,语言清丽自然,人物个性突出。现刊发著名评论家常智奇等研究姚家明作品的文章3篇,供大家学习和研究时参考。  相似文献   

3.
2012年秋天,文学也跟着得了诺贝尔奖的莫言热了起来,像商洛山上高高柿树上熟了的柿子,红得让人陶醉。不管怎么说,莫言为文学重新赢得了尊严,也为像姚家明一样的文学守望者赢得了寂寞里坚守的勇气。这一年,也是姚家明创作凤凰涅槃的美好时光,他的长篇小说《守望》作为陕西精品小说丛书"西风烈"之一横空出世,以黑嫂为代表血肉丰满的人物跃然纸上,树立  相似文献   

4.
文学传播接受的状态取决于该作家及其作品的生存环境.影响唐宋柳宗元文学传播接受的环境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他的政治生涯;对待儒、释、道的态度和他的诗文主张.这也是柳宗元文学在其漫长传播接受历程中,为后世读者所特别注意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5.
在长达40余年文学创作生涯中,菲利普·罗斯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不懈地探索文学表现的新方法.他从一个现实主义作家过渡到现代主义再进入后现代主义作家之列,尝试了各种前卫的写作技巧,为读者提供了广阔的阅读空间.他先后发表了28部小说,几乎每一部都有崭新的面目,艺术形式上的新颖独特和标新立异,令读者有目不暇接之感,也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小说深邃的主题.这是罗斯拥有大量读者,引导大众想像力的主要原因,是他小说创作最鲜明的特征,也是当代美国文坛上一个不同寻常、值得关注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6.
<正> 作家研究是文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式,同时又是文学研究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它虽不等同于文学研究,但又与文学研究密不可分。 作家之所以称为“作家”,是因为他写有作品,所以作家离不开作品。而作家要写作品,又总要表现一定的社会生活,因而作家又离不开现实。作家创作的目的是要让读者看,使读者得到教益,得到美的享受,因而作家离不开读者。因此,研究作家离不开研究作品、研究现实、研究读者。在这点上说,作家研究是与对文学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思考紧密相关的。但作家毕竟是整个文学  相似文献   

7.
在文学本体论上,郁达夫是一个“唯真唯美”说的倡导者。他的文学观念的最基本内涵是情绪表现论,认为是不可遏制的情感“逼迫”作家写作,认为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他认为,文学具有宣泄情绪、净化情绪,能为读者作者寻觅知音、为读者提供审美享受的作用,但他否认文学的社会功用。  相似文献   

8.
在20世纪初的美国现实主义文学发展过程中,有一位来自社会底层的作家异军突起,他的作品以其清新的内容,独特的风格吸引了大批的读者,促进了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繁荣和发展,这位作家就是独树一帜的杰克·伦敦。杰克·伦敦是一位来自社会底层和靠个人奋斗成名的作家。他的许多作品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自己传奇般的生活经历和矛盾、复杂的精神世界。他于  相似文献   

9.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文学趋于活跃,作家们表达了对城市的感受与反思.同时,"逆城市化"凸显于文学写作中.它反映了作家与读者在创作、阅读中对城市的厌弃、批判、逃离和对乡土的渴望与回归."逆城市化"使作家与读者重新发现乡土这一审美领域,丰富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城市文学为主的文学写作,使文学回到了文学自身.  相似文献   

10.
约翰·厄普代克的创作思想和他的“兔子四部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约翰·厄普代克是当代美国文学史上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他出版了许多小说 ,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他在美国小城镇的中产阶级的家庭生活找到了自己文学创作的素材 ,通过自己的小说把读者引向了一个全新的天地。在他的作品中 ,他向读者展示了现代人所面临的精神困境。“兔子四部曲”是厄普代克的经典之作 ,代表了他的最高文学成就。  相似文献   

11.
文学文本对地域形象的塑成和传播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载体.对本区域内的作家而言,这是一种"自我"形象的塑造,而从域外作家的视角来看,这又是一种"他者"形象.河南人形象在不少外省作家作品中多有呈现,在三秦作家的文学实践中,突出地表现在路遥、贾平凹和陈忠实的作品中.在其文学想象里,河南人形象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老百姓,一类是兵匪形象.尽管作家们所塑造的地域形象是一种关于"文化他者"的幻象,是他者想象与他者书写的一种方式,并不一定是现实本身,但一定是所描写的地域人自我审视、自我反思的一面镜子.  相似文献   

12.
人所共知,虽然文学离不开逻辑思维和理性指导,但文学更是形象的艺术.别林斯基说,哲学家和诗人说的都是同一件事.但是哲学家用三段论法,诗人则用形象和图画说话.美国当代文艺学家艾布拉姆斯认为,文学有四要素:作家、作品、世界、读者.其中,作家与读者是站在同一直线上的两端,一个授予,一个接受,授予和接受的对象是同一的,即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13.
1 赞恩·格雷(1872—1939)是美国通俗文学史上一个争议颇多的人物。在西部文学家中,没有一位象他那样拥有大量读者,但又不被人理解;第四版《牛津美国文学指南》中说他是“一角钱小说”在二十世纪的继承人;中国出版的《世界文学大辞典》中称他为“西部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有些学者认为在1890—1930年间,他对西部文学广为流行所作的贡献比其它任何作家都多,还说当很多读者被问到如何对西部文学下定义时,他们都以格雷的作品来概括公式化的西部小说的因素;而美国学者John George-cawelti(1929—)在他的“通俗文学研究中程式概念”一文中就多次以格雷的程式化小说  相似文献   

14.
陕西因其各不相同的地理形态和历史文化积淀而在小说文本中呈现出陕北、关中和陕南风格迥异的文学姿态.陕南农村是王蓬长期生活过的地方,也是其小说创作的地域背景.深入农村的生活经历为作家的小说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真切的体验.在王蓬的小说文本中,关于陕南的农村风景、乡风民俗和地域历史文化渗透在故事之中并且无处不在,作家借用这些写实性的表达不仅向读者展现出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文学景观,而且也建构着他内心的乡土世界.  相似文献   

15.
骆宾基是东北作家群的后起之秀,是抗战文学的重要作家之一,他的创作紧随时代步伐,深刻地多角度地反映了抗战时期各色人等的心路历程,为读者提供了别开生面的抗战文学作品和脍炙人口的阅读兴趣。他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颇有深度和独具特色的作家。  相似文献   

16.
“意识流”小说是有影响的文学流派.本文以“意识流”文学的代表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作品为主题.探讨和总结其艺术手法,无论对于指导读者的鉴赏还是作家的创作,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文学是一种语言现象,语言是文学的主体形式.作家在创作过程中,必须依赖语言和叙述将自己的审美感受、心理活动以及作品人物的喜怒哀乐等直接传递给读者,以引起读者的共鸣.没有语言的叙述,就不可能存在可供读者欣赏的文学作品.所以高尔基说:“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作为文学大家族中最主要成员之一的小说,就是语言加叙述的艺术.当我们在谈论一部小  相似文献   

18.
美国19世纪作家埃德加.爱伦.坡的作品向来因其离奇、恐怖的情节和悲观的思想而受到读者和评论家们的关注和争议。本文将从小说中的哥特文学元素、不可靠的叙事者的模糊叙述等角度,分析爱伦.坡是如何在他的短篇小说《厄舍古屋的倒塌》中通过并超越恐怖叙述引领读者关注人的精神世界的黑暗一面。  相似文献   

19.
读者不仅是文学接受活动的中心,而且作为历史性存在他也是对文学文本进行创造性解读的一支重要力量。文学接受中读者的二度创造是通过四种主要形态得以实现。从对这四种形态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文学接受中读者的二度创造对整个文学活动具有积极而巨大的建构作用。所以,欲论及作家文学创造推陈出新的根源,从文学接受活动中的二度创造入手应是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20.
2014年4月17日,哥伦比亚文学大师加西亚·马尔克斯在墨西哥的家中去世,享年87岁.对于大多数中国读者来说,马尔克斯绝对是20世纪世界文学中威望极高的国王级人物.1982年,他凭着《百年孤独》荣获诺贝尔文学奖,赢得了全球读者的顶礼膜拜,也影响了当今活跃在中国文坛上的实力派作家,他们中许多人甚至承认,在自己的创作中曾一度情不自禁地模仿过《百年孤独》.而《百年孤独》开篇那个具有魔力的句子——“许多年之后,面对行刑队,奥雷良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他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影响了很多作家的重要长篇作品,比如陈忠实的《白鹿原》、李锐的《旧址》、余华的《兄弟》等小说的开头,仿佛是马尔克斯的经典语式,引导他们找到了进入自己小说世界的路径.如作家莫言多次所讲:“马尔克斯就像磁铁,我们无法抗拒他的吸力,只能跟着他走.他就像一座灼热的高炉,而我们是冰块,必须要远离、摆脱,否则会被融化.所以在长达二十几年时间里,我一直在跟马尔克斯搏斗,这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而他的《百年孤独》,则是中国文学从伤痕叙事转型的教科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