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天晚上,在漆黑偏僻的 公路上,一个年轻人的汽车抛 了锚,汽车轮胎爆了! 年轻人下来翻遍了工具 箱,也没有找到千斤顶。怎么 办?这条路半天都不会有车辆 经过,他远远望见一座亮灯的 房子,决定去那个人家借千斤 顶。 在路上,年轻人不停地在 想:要是没人来开门怎么办?要  相似文献   

2.
童剑和 《小读者》2010,(11):65-66
[典型案例] 小海今年才上初三.但是他却不想继续读书了。他爸爸妈妈经常说他脑子笨.搞得他也觉得自己可能有些先天不足.不是读书的料.每次考试的时候.他的成绩都在班里的后十名。  相似文献   

3.
暗示     
智慧兔 《高中生》2013,(11):7-7
积极的暗示可能使蠢材变天才.消极的暗示可以使天才变蠢材。  相似文献   

4.
张岭 《学周刊C版》2011,(10):66-66
心理学认为.暗示是指在无对抗的条件下.通过语言、行动表情或某种符号影响他人的心理和行为.使其接受暗示者的观点、意见.或按暗示的一定方式活动。近年来,心理暗示对学生学习和个性发展的影响.越来越被心理学界和社会各界关注。而青少年期是一个人身心发展、变化的关键时期.也是进行情感教育的最佳时期。随着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在中学中的日益完善.如何为青少年提供系统、有效的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辅导对象:高一年级辅导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有关心理暗示的知识。2.通过活动让学生体验不同的暗示所带来的不同感受,从而激发起学生运用积极暗示的内在动机。3.促进学生掌握积极心理暗示的技巧和方法。辅导准备:1.影音作品《卖拐》的片断。2.多媒体设备。3.全班学生每人一张画有心形图案的A4纸。辅导过程:  相似文献   

6.
杨永龙 《高中生》2012,(12):50-50
1.简单化 在一次重要的比赛上。一位国内跳高运动员面临冲击金牌的最后一跳。教练对他说:“跳过这两厘米,你的房子就到手了。”结果.他就是没跳过这两厘米。在洛杉矶奥运会上,当受了伤的跳水王子洛加尼斯同样面临着冲击金牌的最后一跳时,教练对他说的是“你的妈妈在家等着你呢.跳完这轮.你就可以回家吃你妈妈做的小馅饼了”。  相似文献   

7.
【典型案例】小海今年才上初三,但是他却不想继续读书了。他爸爸妈妈经常说他脑子笨,搞得他也觉得自己可能有些先天不足,不是读书的料。每次考试的时候,他的成绩都在班里的后十名。  相似文献   

8.
让暗示随风     
班上有个女孩小F,由于父母常年在外工作,渐渐地对年轻的班主任产生了好感、依恋。每天放学,她总是挨到最后一个走;一有问题,她就打电话向老师询问;教师节那天,她还特意赠送老师一份礼物,一只晶莹剔透的玻璃瓶.里面装满了她亲手制作的五颜六色的小星星……所有这一切年轻的班主任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把心里的不安、烦恼告诉了搭班老师——省优秀班主任顾老师。  相似文献   

9.
2012年,我获得了“全国十佳教师作家”称号。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免不了面对“你是怎样走上文学创作道路的”这个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我没有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或者说来不及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便一律用“喜欢”这个简洁的词搪塞过去了。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几例暗示信息给予题的归纳总结,分析了暗示信息的存在形式,阐述了善于发现、利用暗示信息,挖掘出题目的隐含因素,确能为解题提供捷径.  相似文献   

11.
心理暗示是最常见的一种心理现象.它是指人或周围环境以言语或非言语的方式向个体发出信息.个体无意识地接受了这种信息.从而做出一定的心理或行为反应。俄国心理学家巴甫洛夫认为:“暗示是人类最简单、最典型的条件反射。”语文教学中运用心理暗示.会明显提高课堂效率。运用心理暗示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2.
刘丹 《父母必读》2012,(2):126-127
如果家长希望孩子更健康地发展.可以尝试在与孩子的交流中,用传递积极、健康取向的观念替代疾病取向的暗示。  相似文献   

13.
骆思妃 《红领巾》2010,(10):46-47
现在.我看见残疾人,总会心生怜悯.而不会像一些人一样哈哈大笑。将心比心,如果有一天,他康复了,而你却残疾了.他指着你哈哈大笑.你心里会怎么想?  相似文献   

14.
龙璇 《文教资料》2010,(13):144-146
在实际教学中,暗示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可以被积极地引入思想品德教学中并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案例分析.阐述了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应恰当运用环境暗示、语言暗示、行为态暗示、活动暗示和自我暗示.从而激活新课程背景下的思想品德课堂,实现有效学习。  相似文献   

15.
暗示     
"暗示是一种很神奇的力量,它会引着我们去我们不想去的地方."一名精神分析师说.美国某棒球队一名伟大的投手,正准备给对手投球,他的队友走过来对他说:"千万别给他出界的高球."接着,这名伟大的投手出手了,球不仅飞得很高,而且还出界了,甚至飞到了看台上.  相似文献   

16.
暗示     
暗示你仅仅给了我稍微的风吹千山嘴角翘了翘而你眉微颤草动风动窗外秋声若泉流隔着重重雾 示意你要静 食指压住嘴唇勺诵给你会不会过时哪现在捡起一首古诗暗示@刘清政  相似文献   

17.
暗示     
在我的班上,有一位女生,她是班级的宣传委员,学习成绩很好,各方面的表现也不错。而就在这学期初,我发现她有些不对头,神情恍惚,情绪很不稳定,像是生病的样子。通过侧面了解,她和高三年级的一位男生恋爱了。可以看得出,她爱得还很投入,以致学习和班级工作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孟媛 《辽宁教育》2007,(9):30-30
一位化学教授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他在讲台上打开瓶子。把一种无味的溶液倒在棉花球上,并作出难闻的厌恶表情,然后离开讲台。靠近讲台的前排学生很快报告嗅到难闻的气味,甚至后排的学生也说闻到了。本来无味的溶液,可学生为什么却说有味呢?原来.这是由于教授权威的动作暗示引起了学生的嗅幻觉.这就是一种心理暗示现象,是用一种含蓄、间接的方法对人的心理状态产生迅速的影响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暗示     
正相对于短暂的个体生命而言,死亡显得更为恒久、冷静、隐匿。一座孤独的坟茔总是闭口无言,任凭岁月的野草在头顶疯长,在时间深处带给人缠绵的哀思和无尽怀念。一切抵达预示着新的开始,死亡留给我们的窥探总是不可言说。事实上,我一直相信,县城后山满地的坟茔是一种暗示,它未说出的话语同样意味深长。后山是高于现实的一只眼睛,它无所不知的洞悉力神秘而广袤。从某种意义上说,后山提供了县城人们的最终归宿。  相似文献   

20.
暗示心理学研究在中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暗示心理学研究在中国傅荣一关于我国暗示心理的研究,老一辈科学工作者们进行了许多卓有成效的研究,并把国外有关暗示研究的成果翻译介绍到国内,诸如何林华、蒲分白著《庄泽宣译)《应用心理学》(1924,商务版).布拉文著(华超译)《心理学与精神治疗法》(1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