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具身认知走在认知科学研究领域的前沿,激发了许多学者对于具身的研究。具身认知强调人的视角、移情,主体间性以及物体的动允性在认知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为以后语言现象及心理活动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是认知科学的一个重大突破。然而,具身认知也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杂交棉产量的增加,除单株铃数外,铃重增加和衣分也是重要因素。目前棉花杂种优势的利用途径主要有人工去雄授粉、化学杀雄、雄性不育系的利用和棉花指示性状的利用等。解释棉花杂种优势的遗传机理的假说主要有显性假说、超显性假说、染色体组-胞质基因互作假说、上位性效应假说和基因网络假说。显性假说、超显性假说和上位性效应假说占主导地位,学者们倾向于认为,杂种优势的产生是显性效应、超显性效应和上位性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威廉姆斯综合征儿童对低频词的使用这一词汇的特征引起了语言学家的关注,对于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也出现了多种不同的解释。梳理为此现象提供解释的两种假说——内部词汇假说和外部词汇假说以及相关词频研究的实验范式,并提出了假说和实验范式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智障儿童的情绪识别能力存在基本情绪识别困难、各类识别任务表现不同、情绪加工方式偏好和特定性综合征差异四个主要特征.在解释智障儿童情绪识别主要特征时,传统认知理论的认知-智力局限假说和情绪特异性假说均孤立地看待身体与大脑,属于身心二元论.具身认知理论则强调身体及所处环境在情绪识别中的重要作用,从情绪体验、情绪刺激和加工方...  相似文献   

5.
自闭症是一种广泛性的发展障碍,近年来不断的研究发现,自闭症个体有一种音调知觉优势的超常能力。针对这一现象,研究者们提出了弱中心信息整合理论、知觉功能增强理论、神经复杂性假说等多种理论,但直到目前为止,这些理论都还无法满意解释已有的相关研究结果。在未来,有必要结合行为与认知神经科学多个层面的方法、技术深入对其进行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6.
本文试图对“具身化”这个认知科学-哲学中的前沿主题进行拓展性思索。第一部分中我 们简要介绍了安迪?克拉克在《拓增心灵》中对具身认知及拓展心灵的论述:其核心主旨为“脑—身—世界”的交互循环,对之相关的两个关键原则为等价原则和生物体中心原则(HOC)。在后一部分中,我们借助丹尼特在《意识的解释》中对时间性的分析引入了德勒兹(及加塔利) 在《什么是哲学?》中大脑和思维本性的思索,并以此作为对于克拉克的具身-拓展认知的另一种拓展性回应。  相似文献   

7.
“具身”相对于“离身”而言,多见于“具身认知”“具身学习”“具身教学”等概念,强调“身体”的重要作用,近年来受到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广泛关注,也逐渐在教育技术学领域引起讨论。文章对教育技术学八大核心期刊上发表的以“具身”为主题的文献进行内容分析,发现目前教育技术学领域“具身”研究主要涵盖三个内容维度:具身认知理论的研究、技术驱动的新型具身学习展望、具身教学设计与应用实践。进一步对已有研究中的实证研究进行内容分析,从技术增强的具身环境类型、研究开展的具体实施方法、用于学习过程和结果评估的方法,以及实施教育干预的教育背景等方面进行讨论,发现目前我国教育技术学领域“具身”研究中的实证研究还存在较大的成长空间。针对已有研究的特点提出相关建议,为未来研究者找到合适的研究切入点和突破口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语言磨蚀指的是使用两种或多种语言的人,由于减少或停止使用某种语言而使该语言的能力出现逐渐下滑的现象。在母语磨蚀研究中,人们提出了各种假说来解释母语磨蚀的发生机理,其中最具争议的假说就是"语言休眠假说"。对该假说及其相关争论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得出结论:只有对受蚀者磨蚀之前、之中和之后的语言知识进行详细的语言学描写,控制相关干扰变量的影响,才能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从而根本上解决语言是否休眠的争论。  相似文献   

9.
情绪作为影响创造性思维的一个重要因素,越来越受到研究者们的重视。本文主要从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总结国内外情绪影响创造性思维的研究。主要归纳为两种对立的观点:一是情绪促进创造性思维的促进假说;二是情绪抑制创遣l生思维的抑制假说。  相似文献   

10.
易洁美  张湘一  刘邦春  陈锡友 《教师》2012,(29):126-128
具身理论是继计算隐喻、联结主义之后解答人类是如何获取外部世界知识,建构内部概念系统的一种诠释的新视角。本文首先在前人对该理论介绍的基础上,简要回顾了具身理论的基本思想及介绍了具身社会认知的概念。接着,描述了具身视角下社会认知领域中的四大主题:社会态度、社会印象、社会判断以及情绪。然后,介绍了具身社会认知的几种理论解释。最后,对具身社会认知进行了简评,并提出了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相似文献   

11.
研究者分析教育问题、解释教育现象、概括教育特征和阐释教育思想能力之间的差别,体现了其深度思维品质的差异。教育研究者的深度思维品质主要体现在基于对教育现象之想象力的联想思维、基于对教育行为之合理性的透视思维、基于对教育权威之超越性的批判思维、基于对教育思想之涌动性的具身思维四个方面。培植和发展研究者的深度思维,引导研究者进入观点触类旁通、反思深邃深刻、批判合理合情、思想诗性灵动的思维新境界,应当成为教育者的自觉担当。  相似文献   

12.
具身认知理论强调认知的涉身性、体验性和嵌入性的特点,揭示出传统认知的不足,即对个体身体的忽视。这一观念的提出也为语文课堂教学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为改变当前课堂教学忽视身体的现状,主要从如下四个方面提出解决路径:改变“脖子以上”的学习观念,建构具身学习的教学环境,提倡具身学习的教学方式,创设具身学习的教学空间。具身认知还为教学评估提供了体验性和参与性的评价思路。  相似文献   

13.
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学习动机作为语言学习诸因素中最具动能性的一种,越来越受到教育研究者的关注。学习动机指激励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导致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利于教师对学生动机的激发和培养,可促使学生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及学习潜能。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传统经济学一直将躯体性因素排除在理论体系之外,是一种"离身"的经济学。具身经济学(embodied economics)则是在具身理论框架下对个体经济行为进行解释的一种(神经)经济学取向,它考虑身体信号、肌体状态、他人动作或位移(或其位移)所提供的信息对个体经济心理及行为的影响。近期大量有关动作、姿势、肌体状态影响决策、估价及消费行为的心理学研究已经为具身经济学奠定了坚实的实证基础。深入理解躯体性因素对经济心理及行为的影响,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个体经济决策的动力机制,让经济学和心理学更贴近现实生活。  相似文献   

15.
名词形容词化现象一直是语言学研究的话题,但是在一些深层次问题上语言学对该现象并没有做出很好的解释。名词形容词化的实质其实就是概念表征的变化。近年来在具身认知思潮的影响下,概念表征的具身性成为研究的热点。有研究者认为除了感知运动信息外,概念表征中也包含情绪经验信息和语言信息,同时语境和词频会通过影响经验信息的组合形式,进而影响概念具体性水平的变化。而词性的具体性和离散性是名词区别于形容词的关键特征。因此从具身认知视角下结合语言学研究,名词形容词化的过程即是在语境和词频的作用下,伴随不同类型经验信息的组合所产生的概念表征变化。  相似文献   

16.
具身认知揭示了传统认知的重要缺陷——对个体身体的忽视,突出了认知的涉身性、体验性与环境性特点。根据具身认知生成的路径,可以分为实感具身、实境具身和离线具身。此为教学带来新的启示:从纯粹大脑认知的传统教学转到身心投入的主动体验式学习,师生互动的身心融合为生成式学习达成了路径,情境教学则为加强身心体验的重要教学方式,消除对学生和教师身体束缚的负性具身效应。具身认知观还为教育教学评估提供了体验性、参与性与生成性的评估思路。  相似文献   

17.
二语初始状态中的普遍语法及母语知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十年来研究者对第二语言学习初始状态这一新兴论题作了相当的研究。作者对有关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分析,认为普遍语法约束着二语习得过程为前提所进行的相关研究的成果,可大致归类为以下五种假说:充分转移完全可及假说;反树形图次序习得假说;特征强度无参数值假说;初始状态的句法学假说和完全可及假说等。  相似文献   

18.
具身认知之根:从镜像神经元到具身模仿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兴起于第二代认知科学视域下的具身认知观,认为心智是具身的神经生物现象,人类的认知能力是在身体--大脑活动的基础上实现的.然而,在科学心理学内部,具身认知观缺乏一种普遍认可的神经生理机制以及超越现象的全局性解释理论.当前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成果显示,灵长类大脑中的镜像神经元系统在社会认知(从动作和意图理解到语言进化)的许多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基于这些证据,我们讨论了当前认知科学领域一种对具身认知的全新解释框架--具身模仿论.镜像神经元系统和具身模仿论通过有效地共享他人动作表征、意义与意图,为认知具身化的合理性奠定了基础,并重新赋予"身体"在科学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9.
神经现象学致力于意识难题的研究,遵从认知科学的具身研究进路,集中讨论了基于具身行为的技巧性知识习得训练,强调经验并非一种副现象,而是解释心灵的核心要旨。从研究内容上,现象学和实验认知科学相互补充。神经现象学MRC策略的介入旨在从经验的现象解释和心灵的科学解释上跨越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鸿沟,体现了交互因果观和启发式策略。  相似文献   

20.
余璐 《文教资料》2014,(22):16-17
“语言相对论”即“萨丕尔-沃尔夫”假说,指的是语言制约思维,思维反作用于语言。这一假说曾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引起相当反响,但之后因其涉及面繁杂,而沃尔夫本人于1941年去世,在去世之前并没有对其假说进行证明。另外,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乔姆斯基普遍语法逐渐盛行,以致“萨丕尔-沃尔夫”假说曾一度销声匿迹。直到20世纪90年代,研究者们才开始重新考量这一假说,并试图用更科学的方法证明它,尽管有很多学者描述了“语言相对论”的发展,但对其脉络的勾画还不是特别清晰。本文根据“语言相对论”发展的时间段和研究者对其研究的程度,把其划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初期、中期和后期,希望能给“语言相对论”感兴趣的同仁们以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