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譬喻说理乃至形成博喻论证,是《荀子》的独特说理方式.其对譬喻的倚重信任,有儒家学派的学术源流.梳理儒家譬喻理论的源流,探讨孔子到“七十子”,再到孟子的譬喻理论与实践对《荀子》博喻形成的影响,可以了解譬喻说理的学术来源,把握《荀子》博喻说理方式的理论渊源.  相似文献   

2.
苏轼诗歌中,博喻的运用时常见,就其博喻的对象而言,可分为两大类:一是描摹具体事物静态或动态的形象;二是表述自然界中抽象的事理。在运用博喻这种手法时,他做到了“切至”,而不“蒙笼”,这一切使得他的诗篇更显绚烂多彩。  相似文献   

3.
在战国时代,孟子为捍卫和继承发展孔子的儒家学说,经常与各色人群辩论。孟子在辩论中,尤其擅长运用譬喻,其喻体选材范围广泛,而以水作为喻体的“水喻”在孟子散文中比比皆是。从认知比喻的现代理论对《孟子》中的“水喻”进行归纳分析,以“水”喻品德修养,以“水”喻人们的生活状况,以“水”喻仁政,以期能够解读孟子运用比喻手法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4.
《学记》是早期儒家学派的教育理论概括和教育实践总结。它不仅第一次全面论述和涉及了教育作用、目的、制度和方法等。还着重揭示了‘喻’在教育中的启导作用。《学记》中多次提到‘喻’,均为譬喻、诱导之谓。‘喻’有时也指‘告晓’,但告晓仍须借助譬喻。比喻的作用,就在以浅近、易懂的事理(或物体)说明另一不为人  相似文献   

5.
比喻是修辞中最常见、最多用的一种手法,有人称它为“诗歌语言的花朵”,实在并不过誉。比喻的类型有许多种,最常见的是明喻,暗喻和借喻。此外,在专家的著述中,尚见有倒喻,反喻、较喻、多项喻、迂回喻等多种形式,尽管如此,比喻的类型也仍然没有囊括净尽,“藏喻”便是其中之一例。  相似文献   

6.
在古典诗词中诗人常常运用比喻的修辞格,这种辞格,我们往往容易辨认,可在有些诗人笔下,为了强调本体的属性,故意把它同喻体颠倒过来,如果不注意就难于辨认,其实这就是古诗词中的另外一种修辞格——倒喻。这种手法在古典诗歌里不乏其例。孔绍安在《落叶》中写道:早秋惊落叶,飘零似客心。翻飞未肯下,犹言惜故林。秋天到来,西风一吹,树叶飘零;然而又上下翻飞,不肯落地。为什么?因为树叶也依恋生它长它的故树啊!这是一首描写客中望归的诗作。无知的树叶尚且知道“惜故林”,作为有感情的人又怎能不思故乡呢?这首诗就用了倒喻的手法:诗人不用飘飞…  相似文献   

7.
比喻作为一种修辞方式,在古往今来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特别是诗词中运用最广泛,最活跃、最普遍、最常见,举足轻重,有其独特的功能,《礼记·学记》说:“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东汉哲学家王符在《潜夫论·释难》中说:“夫譬喻也者,生于直告之不明,故假物之然否以彰之。”宋代陈骙在《文则》中说:“《易》之有象,以尽其意,《诗》之有比,以达其情,文之作也,可无喻乎?”所以凡修辞学著作总要谈到这个重要内容,论述了明喻、暗喻、借喻、博喻、引喻、强喻、曲喻、倒喻、反喻、对喻、互  相似文献   

8.
从认知角度看比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修辞学认为“凡喻必以非类”、“譬喻以不同类为类”,但从认知角度分析,这种说法在某种程度上是无法成立的,我们不能简单地从类的角度去考虑,而应该看本体和喻体是否能形成相似关系。  相似文献   

9.
“绘事后素”见于《论语·八佾》: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标点为笔者自加)释“绘事后素”,一般从郑玄和朱熹的注释。郑注:“凡绘画,先布众色,然后以素分布其间,以成其文,喻美女虽有倩兮美质,仍须以礼成立。”朱熹引《考工记》注曰:“‘凡绘画之事,后素功。’谓先以粉地为质,而后事五彩,犹人有美质,然后加文饰。”对此,笔者加以考辨,发现了一些与此略有龃龉的注解:①戴震《孟子字义疏证》:“素,以喻…  相似文献   

10.
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一书中指出:“要用譬喻约有两个重要点须留神:第一,譬喻和被譬喻事物必须有一点极其相似;第二,譬喻和被譬喻的两个事物必须在整体上极其不相同。”这段话比较准确地概括了比喻的特点,而且已被大多修辞书籍所沿用。对比喻的特点,古人也早有阐发,但不够全面。如《艺文类聚》卷五十六引晋挚虞《文章流别》说:“比者,喻类之言也。”朱熹在《诗经集传》里说:“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这里,前者道出了比喻的两个事物间要有相似之点(类),后者说出了比喻的两个事物要是不同的事物(此和彼)。的确如此。比喻中的本体和喻体若为同一个事物,比喻就丧失了其存在的意义;但若二者之间绝无相似之处,则本体和喻体就失去了其联结的桥梁,没有了交通的媒介  相似文献   

11.
“较喻”是古典诗文中常见的一种修辞手法,它与一般的比喻不同之处是:一般的比喻总是将甲物喻乙物,如“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史记·项羽本纪》),“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孟子·梁惠王上》)。较喻则是将甲物与乙物相比较,从而相喻,即在比较中进行比喻,不是说甲物象乙物,而是说甲物不如乙物,或甲物胜过了乙物。这种修辞手法,生动而含蓄,用语也较简洁,通过比较而进行比喻,比喻的结果,给读者  相似文献   

12.
应试议论文给阅卷者的最大遗憾之一,是大多数考生的语言因缺乏语势而显得苍白无力,缺乏文采,难以服人。在高考竞技场上,如何才能使你的语言闪亮耀眼,以“势”压人呢?请看2001年高考议论类几篇佳作是如何设置亮点的。一、博喻造势法 博喻,即多个  相似文献   

13.
谈荀子《劝学》篇取譬设喻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取譬设喻,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一种手法,在诗词戏曲中固为多用,在散文中亦不罕见.譬喻,即打比方,是使语言形象化的一个重要手段.抽象的思想感情,一用譬喻就变得具体;枯燥的道理,一用譬喻就能变得生动感人;不可捉摸的事物,一用譬喻仿佛也可感触得到.所以作家秦牧说:"譬喻,可以说是语言艺术中的艺术,语言艺术中的花朵."用譬喻说理,本为先秦诸子的共同特长,然荀子之文取譬设喻却更令人喜爱.荀子之取譬与庄子不同.《庄子》中取譬多引寓言,有的还是一些神话传说,带有浓重的浪漫主义色彩,令人不可捉摸,也难以从字面上理解.而《荀子》所取之譬喻多为人们所熟悉的事物,寓深刻  相似文献   

14.
王攀 《文教资料》2013,(21):1-2
孟子在辩论中不仅爱用譬喻,更善用譬喻.其譬喻特征主要体现在运用和表达效果两方面,分别是:显和隐、简和繁、博和约的灵活运用;讽刺辛辣而不失幽默的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15.
博喻,亦称复喻,比喻的一种。博者,多也,它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喻体,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去说明一个共同本体的比喻形式。它既兼有一般比喻的基本特点,又具有一般比喻所不及的优越性,它凭借多个喻体的优势,多角度、多侧面地描绘景物,使读者获得审美享受。《我的空中楼阁》是一篇韵致风流的写景散文,作者用带彩的笔、奇特的想象和精巧的比喻,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摄下了一幅幅小屋的英姿。如:“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这里写了小屋的点缀效果,采用了博喻的手法,把“山”喻成“一望无际的水…  相似文献   

16.
敦博本《坛经》中的譬喻集中分布在大梵寺讲法部分,多用于说明复杂深奥的佛理。在佛法真谛"不可说"与传法需要"不得不说"的矛盾下,这种"譬喻说法"暗含着"如何说"的语言策略,即遵循"于譬喻而离譬喻"的原则,通过"出语尽双"和"亦复如是"的方式尽力消除语言逻辑对自性的干扰。  相似文献   

17.
博喻属于比喻修辞格的复合用法,是独特的隐喻篇章类型;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对目标域作延伸描述”的为延伸式博喻,和“对目标域作多角度描述”的为平行式博喻。博喻是概念的系统性的最好展现——概念的系统性生成了隐喻的蕴涵,而隐喻的蕴涵使博喻的建构有了认知和辨认的可能。  相似文献   

18.
“比兴”这种手法始见《诗经》,“比兴”依据朱熹的解释是:“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通俗地讲.“比”就是譬喻,是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兴”就是起兴,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有的“兴”兼有发端与比喻的双重作用,所以后来“比兴”二字常联用,专用以指诗有寄托之意。  相似文献   

19.
物喻和理喻     
人们从形式上给比喻分类,一般分为明喻、暗喻(例8)、借喻(例6),特殊的有博喻(例5、11)、倒喻(例2)、缩喻(例6)、扩喻(例7)、反喻(例8)、互喻等,愚以为若从内容上把比喻分为物喻和理喻,更有利于理解比喻的表达效果。比喻可分为两类:以物喻物(或人)和以事喻事,姑且分别称之为“物喻”(或“简单比喻”)和“理喻”(或“复杂比喻”)。物喻的理解并不很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就金志仁对《诗经·卫风·硕人》描写美人之比喻的“求疵”进行了商榷,认为根本无“疵”可言,而恰恰是开启了后世博喻写美人的先河,是中国优秀文学艺术传统的具体体现。此外,通过重温陈望道先生关于“譬喻”的界定,进一步强调了比喻的核心问题乃在于本体与喻体的“类似点”,而不是别的,从而从根本上否定了“求疵”之说,肯定了《硕人》美人之喻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