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吃喝有道     
<正>陈晓卿,安徽灵璧人,中央电视台高级编辑,中央电视台社教中心文化专题部《见证·影像志》栏目制片人,美食专栏作家,纪录片制作者,主要作品有纪录片《远在北京的家》《龙脊》《百年中国》《一个时代的侧影》《甲子》《舌尖上的中国》等。  相似文献   

2.
环境对交河故城破坏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河故城遗址在自然和人为环境的影响下,已经遭受了严重的破坏,交河故城的环境主要特点是风沙大,温差大,土体耐崩解性差,矿物成分的耐风化、热膨胀系数有差异,位于新构造活动带.它的主要病害有风蚀、雨蚀、裂隙、崩塌等,交河故城的破坏主要是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通过对交河故城赋存环境和病害的调查,分析它的赋存环境因素对土遗址的作用机理,认为风是交河故城破坏的主要外动力,风蚀病害是交河故城的最主要病害,风参与了所有的破坏活动;温差变化大、雨蚀、地质构造和地震是它破坏的因素之一.温度变化引起土体内水分含量的变化是表层土体风化的主要因素;土体中可溶盐、方解石、长石含量高,是它抵抗破坏性能差的主要内因;同时,建议可用PS材料对它进行保护加固.  相似文献   

3.
近代以降,安徽自然灾害不断,水灾、旱灾、蝗灾、震灾等破坏性较大的灾害,发生频率都较鸦片战争以前提高,一方面严重破坏近代安徽农村的水、生物、地质等自然环境,另一方面破坏了居住、交通、生产等社会环境。江淮地区过度的经济开发,是自然灾害频发的一个重要因素,而频繁的自然灾害又使安徽乡村环境不断恶化。  相似文献   

4.
到德国留学,第一要适应的是跟我们不同教学形式,第二恐怕要适应的是更不相同的饮食方式,想想我们北方的粉丝,豆腐、大白菜,只有干咽口水的份儿,有的人居然想到东北的酸菜,那就更是妄想了。同学说,那我就想几粒瓜子总可以了吧。不得已,还是换个德国胃吧,发现不久就增肥了好几磅了。  相似文献   

5.
与吃喝无关     
一说起好吃的、好喝的.同学们个个喜欢。可是你知道吗,在英语中,许多表示吃的和喝的单词,它们在有的句子中不再与吃喝有关。不信请看:  相似文献   

6.
唐宋人似乎不怎么讲究大吃大喝。杜甫的《丽人行》里列叙了一些珍馐,但多系夸张想象之辞。五代顾闳中所绘《韩熙载夜宴图》主人客人面前案上所列的食物不过八品,四个高足的浅碗,四个小碟子。有一碗是白色的圆球形的东西,有点像外面滚了米粒的  相似文献   

7.
8.
19世纪的法国文人大多数都是出了名的吃货,在料理百科辞典中查找“巴尔扎克”,会找到“大麦与芋头芹菜巴尔扎克风味奶油浓汤”,查找“维克托·雨果”则是“雨果风味朝鲜蓟浓汤”,而“夏多布里昂”的词条则是著名的夏多布里昂酱汁,或者干脆就是指淋上了这种白葡萄酒风味酱汁的网烤牛腓力。  相似文献   

9.
我少年时读《寓林折枝》,里面讲了个故事:唐代贵族讲究饭食,就算是煮米饭也极其挑剔,认为凡是以炭作燃料做饭,要先烧炭,烧到烟气全消,称为炼炭,然后才方可以用来煮饭,否则做出来的饭有烟气,难以下咽。当时读得我啧啧称奇,心想这些贵族们的舌头与嗅觉真灵敏。对食物穷奢极欲地讲究的风气,在魏晋大盛。想古代人在吃上都比较粗糙,终于可以不用打仗了,有闲钱了,又爱斗富,所以在食物上讲究一下呗,但结果没把握好力度,  相似文献   

10.
董小宝 《科学教育》2005,11(1):34-35
本文阐述了环境破坏的根本因素是人类的思想道德素质下滑所致,主要的直接因素就是人类所采用的目前这个不完善的科技工业所致,而不是人口增长所致。  相似文献   

11.
旅游资源开发对环境的破坏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开发这十几年成为许多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但人们在获取巨大的经济收益的同时,却对环境所遭到破坏视而不见,对批评意见也听而不闻。在许多地方,破坏性建设愈演愈烈,旅游业的发展导致了对植被、水体、空气质量和野生动物的日益严重的破坏和伤害,旅游已不再是无烟工业。本文在分析了旅游开发对环境破坏的基础上,提出了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2.
“什么时间吃”比“吃什么”更重要 科学家作过一个试验:两组人每日进食一顿同样的食品,一组是早晨7点钟进食,另一组在晚上5点钟进食。结果前一组人体重普遍下降,后一组人体重却不断上升,换了人结果都是如此。因此早餐可以适当多吃,而晚餐一定要少吃。 一日多餐比少餐更重要 科学家通过动物和人体试验发现,多次进餐可使血清胆固醇维持较低水平,而不少中年以上的人,一日三餐的热量70%集中在晚餐,使血脂猛然增高。晚上睡觉时,血流量明显降低,大量血脂容易沉积在血管壁上,易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人类对大自然的索取变得更加贪婪,更加肆无忌惮,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正遭受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从田间地头随处可见的鱼虾昆虫,到现在的鱼不见游、蛙不闻鸣;从天空中种类繁多的鸟儿自由翱翔,到现在的鸟不见飞、鹰无食可捕;从到处的原始森林到土地的沙漠化;从洁净的空气到遮天蔽日的雾霾天气;从天气的适宜到现在的无节制变暖,大自然已经不断向人类警示,她已不堪负荷,她已伤痕累累。以下是触目惊心的几组  相似文献   

14.
春秋战国环境破坏原因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秋战国是人类历史上一段大变革、大动荡的岁月。对于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来说,它起了巨大的推进作用;但对于自然环境来说。它无疑又起着严重的破坏作用,给植被和生物带来了—场浩劫。  相似文献   

15.
《红领巾》2011,(12):24-24
寒冬来临,气温下降,风冷干燥,了解有效的冬季养生小常识是十分必要的。下面是你不得不知的一些关于冬季饮食的健康知识:  相似文献   

16.
夏天不能暴饮暴食,就是不能过饱,尤其晚餐更不应饱食。谚语说:“少吃一口,活到九十九。”《黄帝内经·素问》指出:“饮食有节、无使过  相似文献   

17.
醒醒,别做梦了 经常听到周围有朋友哀叹:“减肥可太难了.”熟悉的六字箴言——管住嘴多动腿——听上去很容易,做起来很麻烦.试问有谁不想大吃大喝、躺着不动、马上变瘦呢?那究竟有可能吗? 亲,没有呢. 瘦身不等于唯瘦 现在细想来,瘦身、减肥变为热点大概和摄影摄像技术的发明不无关系.因为影像形成原理的限制——小孔成像、横向扫描...  相似文献   

18.
进入90年代以来,我国每年的夏季水涝灾害几乎不断发生。1991年的一场大水灾使江苏、安徽等省造成重大损失;1994年华南和华北又是一连串的洪涝灾害;1995年和1996年一人夏,南方地区又是水患成灾。面对如此频繁的水涝灾害,我们不得不去探索成灾的原因:一、上游地区生态失去平衡难道近几年的水灾仅仅是由于降雨量增加吗?实际上,我国近几年的降雨量和过去相比只是减少而不是增多。这是因为在气候一定的情况下,降雨量是受地表植被覆盖量影响的。树木多,降雨也会多;树木少,雨水也相应减少。自清朝以来,中国的植被覆盖率至少由50%下降…  相似文献   

19.
<正>对塑料吸管说不SAYNOTO PLASTIC STRAWS免吸管杯盖它适用于可乐、雪碧等普通的饮料It is suitable for common drinks such as cola and Sprite不戒饮料,只戒吸管一次性塑料吸管因质地轻无人进行商业回收,又因使用数量巨大,已成为造成海洋污染的主要塑料废弃物之一而备受争议。2018年10月24日,欧洲议会一审通过了欧盟委员会提出的新法令草案,自2021年起欧洲市场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产品。新草案将吸管、棉签、一次性餐具等纳入了禁止使用列表中,并且把高轻质塑料袋和聚苯乙烯快餐盒都列入禁止使用的范围。  相似文献   

20.
对于环境的保护和调整,我国一向侧重于运用行政制裁手段和民事制裁手段,而刑法作用于环境保护的力度不够.但近几年的实践表明,在我国,人类生存的环境已受到破坏和污染,环境犯罪已大量出现,据估算,目前我国由于环境污染和破坏,单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达700多亿元,远远超过每年各种刑事犯罪给国家造成的经济损失总和,至于由此引起的水土流失、土壤沙漠化、盐碱化、资源枯竭、气候变异、生态平衡失调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和环境恶化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所带来的间接危害,更是非经济价值所能衡量,为了维护经济发展和人类环境的协调统一,刑法介入环境保护已刻不容缓.刑法同其他法律相比较,具有更大的严厉性和强制性,在刑法上明确规定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的犯罪,处以一定的刑罚,一方面可以打击污染和破坏环境资源的行为,另一方面可以弥补其他法律手段在保护环境过程中力度不够的缺陷,更好地保护环境和维护生态平衡.但是,原刑法没有单独设立“环境犯罪”专章,也没有使用“危害环境犯罪”一词,关于这方面的犯罪的规定,只是散见刑法分则的部分罪章和条文,以及一些单行刑事法规,其中有的是直接危害环境资源的犯罪,有的是因其他犯罪行为而危害环境资源,前者如大气污染罪、水污染罪、非法捕捞水产品罪、非法狩猎罪、盗伐林木罪等,后者如放火罪、爆炸罪、投毒罪、决水罪、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以及玩忽职守罪等.97年新刑法一改过去刑法规定滞后于环境犯罪的客观现实,在分则第六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第六节中单独规定了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为用刑罚手段处罚严重危害环境资源的犯罪提供了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