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明健 《小学生》2010,(12):9-9
实施开放性评价对激发学生求知的热情,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语文教学中采用开放性评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拓展学生思维。语文教学中运用开放性评价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
从国际性学生评价项目引发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性学生评价项目的研究,具有显性的时代意义。它对我国现行的课程及教学改革的研究、学生评价的研究均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探讨了我国学生评价与国际性学生评价项目相比存在的问题和对改革策略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3.
目前,新课程改革提出的发展性评价在教育实践中遭遇了困境。与传统教育评价相比,发展性评价在评价的目的、形式、内容上都有着质的不同。发展性评价困境的产生既有评价者观念、评价制度和评价方法等教育内部的原因,也存在发展性评价所需的社会土壤缺乏的原因。只有增强学校教育的开放性、完善评价制度以及促进教育者对学生权利的尊重,并积极进行发展性评价的技术方法研究,才能使发展性评价走上正途。  相似文献   

4.
研究项目A:《多元评价在新课程改革中的应用》。该研究从我国中小学班主任以往对学生的“鉴定式”评语人手,经过理性反思认为,以往的评价缺乏对学生的动态描述,更缺乏教师对学生未来发展的指导和期待。所以说,以往的评价不符合新课程对学生评价的要求。因此,该校以美国学赫舍尔在《人是谁》中所言:“人的存在之谜不在于他现在是什么,而在于他能够成为什么!”  相似文献   

5.
自学生评价改革实施以来,教师们常常处于“多元评价”、“发展性评价”、“真实评价”等新名词的包围之中,他们在上级的要求下忙于试用档案袋、小论文、项目研究等新的评价方法,却往往无暇思考到底什么样的评价才是好的学生评价。殊不知,这一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即使评价方法再怎么花样翻新,也未必能真正达到评价的最终目的——促进学生的发展。笔者认为,好的学生评价至少应符合两个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6.
李建平 《福建教育》2003,(9B):26-29
为了推动中小学评价与考试改革,研究和解决评价改革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教育部于2000年成立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教师发展与学生成长评价研究。项目组,由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董奇教授主持。两年来,“评价项目组”组织全国各地的有关专家及一线教师,积极开展研讨与培训活动,就评价改革中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研究,为实验区评价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专业支持。  相似文献   

7.
建构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综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构”内涵的阐述,提出应建立一个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的科学评价体系;建立一个关注发展性、动态性、开放性的评价体系一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思考与分析,论述了高职院校学生综合评价指标应涵盖的主要内容。最后,着重从当今教育评价倡导的价值观及其特点等方面,论述了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构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陈军 《云南教育》2007,(6S):6-7
新课程评价倡导“立足过程”的发展性评价,要求针对学生学习数学的个别差异,从正面发现和鼓励每一个学生的进步。为适应当前课堂教学评价改革的发展,数学试题的编制就必须以数学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目标和学习要求为依据,通过引导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灵活运用以及对思维的求异性和开放性的考查,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学生评价,作为项目课程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为项目课程的教与学提供着反馈性信息、指导性方向和建设性意见。随着项目课程开发与实施过程的逐步推演,我们发现,项目课程中学生评价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仍然处于模糊状态,亟待澄清。从实践角度出发,以下三个问题是迫切需要研究的:项目课程中的学生评价主要评什么?如何在项目课程中对学生进行评价?如何保证项目课程学生评价的有效性?一、评什么:基于目标的评价内容阐述评价内容是评价活动所指向的被评价者的表现领  相似文献   

10.
美国大学学生评价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美国大学学生评价教学的实践活动在世界上起步较早,这种教学评价活动在改进大学教师教学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美国大学关于学生评价教学的理论研究和方法技术,并提出我国高校加强学生评价教学实践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其中有一个必要条件。就是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评价体系和评价工作模式。学生评价改革重点体现着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学生的学科学习目标和一般性发展目标。比如学生在道德品质、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交流和合作、个性与情感以及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等。二是重视采用灵活多样,具有开放性的质性评价方法.而不仅仅依靠纸笔考试作为收集学生发展证据的手段。也就是说要关注过程性评价。三是将考试和其他评价的方法结合起来。以全面描述学生的发展状况。这些改革重点与霍华德&;#183;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完全符合。  相似文献   

12.
提到学生评价,人们很容易联想到考试和分数,这就足以证明以往的学生评价过于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而且评价方法单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因此,在进行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同时,应该尝试进行综合化、多样的评价方法改革,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以消除学生怕考试的心理。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先介绍了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的基本概况.并简要回顾了该项目的第一轮——PISA2000的实施情况及评价结果。接下来对新一轮评价框架的基本特征进行了阐述,指出在新一轮的评价过程中会有哪些改变与创新之处。最后在此基础上着重思考HSA对我国教育评价体系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开放性问题解决环境是一种全新的互动学习环境,其设计、分析与评价是一个综合了方法论、技术、系统性等多方面因素的复杂过程。通过对国外有关文献的分析研究,介绍了与教育环境设计与评价有关的问题,概括了基于学生任务建模概念的设计与评价框架结构,并探讨了设计与评价的支持工具的可用性问题以及该框架结构在开放性问题解决教育环境的评价过程中所产生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对学生评价的改革重点之一,是重视采用灵活多样、具有开放性的评价方法。为了让评价这缕自然、亲切、和谐的阳光,洒满孩子们健康成长的大道,我在科学教学中对此进行了以下尝试。尝试之一:让孩子们与科学家相媲美  相似文献   

16.
重视采用灵活多样、具有开放性的质性评价方法,是新课程对学生评价的改革重点之一。质性评价方法主要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学习态度、思维水平、解题能力、创新能力、心理品质作出恰当评价,旨在通过恰当评价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17.
学生评价是对学生优秀程度的一种价值判断,也是对学校教育教学的效果的检验,对促进学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评价体系改革的滞后已经成为当前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针对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学生评价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一种以人为本的评价理念和评价方法——真实性评价。在对真实性评价的内涵和特点分析的基础上,从目标定位、项目任务设计、标准设定、量规设计等方面详细阐述了职业教育真实性评价的设计流程。  相似文献   

18.
当前,在教育评价研究中,很大一部分内容都是研究学生评价的。但是,我们发现众多研究的关注点都是研究评价的方法和手段,而很少关注学生对于评价意义的认识和评价意识的培养。学生常常疑惑:为什么老师要我们做那些作业?为什么上课要认真听讲?为什么爸爸妈妈和老师总要求我们要考那么些分数?当前出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许多尴尬,  相似文献   

19.
评价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千万学生、教师的发展,必须统筹规划,有步骤地进行。评价必须从思想观念、理论技术、手段工具、实施策略、专业队伍建设等方面作系统研究,并从学生全面发展、学校内涵建设和教育人本价值角度作理性思考和实践回应。因此,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将项目任务进行任务分解,落实责任人,分专题进行集中攻关,形成了国际比较、评价工具、数据分析、评价报告等专题研究成果。项目获批后,项目组下移管理重心,鼓励各区县按照项目要求,根据区域面临的实际矛盾和发展环境,选取突破点,申报子项目,聚焦瓶颈和难点,集中资源进行点上突破。全市共有9个区申报子项目(前期研究的还有静安区),每个区选取若干所学校开展“绿色指标”校本化实践。项目组定期召开项目工作交流会,组织专家加强培训和指导,确保项目扎实有效推进。我们对各试点区子项目开展跟踪调研,总结经验,进行针对性指导,并在上述基础上形成了本次研究报告。  相似文献   

20.
中等职业校学生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学业技能和人格的成长,学生素质发展是多方面的,因而对学生的评价应是综合的、多元的。评价应淡化选拔功能,强化评价的反馈指导功能、学习功能、激励功能、研究功能、管理功能;评价领域应广博;评价技术多元;评价由师生合作展开。 学生完整人格的构成是多侧面的,评价学生的素质应采取多种评价技术方法,真实地把握学生发展的状态,提高评价的效度。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评价应有重点地开发多种有效的评价技术。 1.非正式评价技术非正式评价技术是相对于正式测验而言的搜集学生信息的技术,包括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