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时代在发展,新生的事物也在不断变化,包括我们面对的儿童也较之以前截然不同了。纵观这些满口流行歌曲、不时蹦出网络用语,穿着亮丽、时尚的孩子,我们也不难发现,他们的个性更张扬、自我;为人更随性、无畏。相对来说,教育起来也更是对不了症,下不了药,有种一拳打在棉花上的感觉。那么,究竟该如何更好地了解孩子的习性,有的放矢地浇灌好这些形态各异的"花朵"呢?记得一个著名的教育家说过,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能承担培养人这个艰巨而复杂的教育工程。由此可见,家校联系、共同教育的重要性。只有加强  相似文献   

2.
王发明 《中国教师》2014,(11):92-93
<正>阅读郑也夫先生的《吾国教育病理》,不禁会让我们想起曾有人这样评价过我们的教育:"教育的最大悲哀之处在于它为我们编织了一幅美轮美奂的景象,我们顺着这条路即可到达光明的前方,但是当我们在路上时,却发现我们永远无法抵达曾经的理想。"理想中的教育应是秉承"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的大同社会,但在平行时空下,现实中的教育却  相似文献   

3.
<正>我想先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外国学者曾做过这样一项调查,他到一所学校去,用粉笔在教室的黑板上轻轻一触,黑板上就出现一个小白点。老师问:"这是什么?"外国的孩子十分活跃,争先恐后地说:"是天上的星星!是路旁的石子!是……"孩子们的想象丰富多彩,答案各种各样。而在我们中国,同样的动作,同样的问题,全班同学却一片茫然,在老师的追问下他们才齐声答道:是粉笔点!此时,教室里没有一点杂音。活生生的事例折射出我们与国外教育方式的不同,更反映出我们与国外教育的差距。  相似文献   

4.
严阳 《生活教育》2013,(3):38-39
作为教师,恐怕很少没有听过这样一句话:"没有教不好的老师,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但是,对于这样的观点,能够接受的并不多,尤其是我们长期在教育教学第一线工作的老师:因为如此,就等于说我们的学校教育和我们的老师是万能的?或者说,只要是我们的学生中出现了"次品"、"废品"之类,责任全在老师的身上?这样的说法一方面太过绝对化,另一方面,也给我  相似文献   

5.
<正>小学阶段,特别是低年级的识字教学,大部分教育者往往忽略其人文性,过分强调工具性,机械地灌输理论技能,重复读背识记,使学生压力过大,而且收效甚微。这样不利于他们兴趣的培养以及长期发展。在这一背景下,我们更要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识字过程中,我们应从"人"出发,以学生为中心,渗透人文性的同时,也让识字教学焕发生命力。  相似文献   

6.
正做过班主任工作的老师都有这样的经验:再少言寡语、不善言谈的人在当了几年班主任后也会变得伶牙俐齿、口若悬河,至少在和学生谈话时是这样,这都是长期和学生作"斗争"的结果。通常我们在和学生谈话时,几乎都会引经据典、滔滔不绝、上纲上线,一连说上几节课都不成问题。有时连自己都佩服自己知识渊博、口才了得。最后说得学生频频点头、  相似文献   

7.
正"人的一生应该是有价值的,更应该是精彩的。对事业的热爱让我勇往直前,对追求的执著让我勇敢面对前进中的险阻。人的一生不应该为自己追求梦想的决定而后悔,更不要让自己因为没有坚持梦想而悔恨。"夏岩这样说过,也这样做了。作为一名幼儿园园长,她全身心投入到幼教这片热土上。执著地追求,努力地探索,她用坚持与坚守,智  相似文献   

8.
<正>一、教科研真的是"下地狱"吗?近日在连云港教育博客上看到张廷亮撰写的《教科研和下地狱》一文,其中有这样两段话:"搞教科研也一样,也要有一种下地狱的思想准备和勇气,比如我们能否体验一下饥饿的感觉、遭受打击的心理、饥渴的感受、失恋的滋味、失败的情感,没有这些  相似文献   

9.
正"数其十过,不如夸其一长,好学生是夸出来的。""表扬总是比批评更有效。"……这些话都有一定道理。希望得到赞许是人的一种心理需要,应该没有不想让教师夸奖的学生——即使是所谓的"差生"。批评而指出学生过错,可以使之反省、自责而改过自新;夸奖鼓励,更可以使之有进步的支点,找到自尊自信。差生自卑而优生自负,"爱而知其短,恨而用其长"同样也有道理。这里,我们要强调:言其过,更夸其长。我们曾亲见这样的情景:驾车人打牤牛拉车上坡——还是空  相似文献   

10.
严阳 《山东教育》2013,(8):16-17
作为教师,恐怕大都听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教不好的老师,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但是平心而论,对于这样的观点,除去那些教育专家,事实上能够接受的并不多,尤其是我们长期在教育教学第一线工作的老师:如此这般,那不等于说我们的学校教育和我们的老师是万能的?或者说,只要是我们的学生中出现了"次品""废品"之类,责任全在我们的老师身上?这样的说法一方面显然犯了绝对化的错误,,另一方面,也给老师的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相似文献   

11.
有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教育的目的在与激励、唤醒和鼓舞。可见激励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我们更应该注意评价方法多样化,多种评价方法相结合,这是让学生走进生态课堂,走进数学知识的催化剂,如果运用得当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数学教学评价,是一门艺术,在我们倡导生态课堂的理念下,更应该关注课堂评价,让每个孩子能够感受到自己在课堂中的价值和幸福,只有这样的教育才会走进孩子的内心,才会激发他们全省的热能,让我们一起在教育评价的智慧里感受孩子们的成长吧。  相似文献   

12.
裴巧琴 《考试周刊》2014,(31):187-187
<正>我们处于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数字化、颠倒课堂、可汗学院、微课、微学习、微研究等一组组新名词冲击着我们的视觉;《指南》、《纲要》一个个理念文本刺激着我们的大脑。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利用有效工具让教育更直观,更能激发教师的激情?于是,我们勤幼教师团队借助园所信息技术特色,开始微课程的教研活动。1.思维的"微"聚——积微成著大班策划搞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征求意见,确定路线,引  相似文献   

13.
常攀攀 《中国教师》2014,(19):32-34
<正>时下,我们均耳闻目睹过这样的事情:父母对孩子过分赏识,导致孩子的"自大"和"自我中心";教师对学生的学习错误或不足的指正,引发师生关系的紧张;一些孩子将外界的丁点儿批评视为对他们的轻视或嘲弄,哪怕是善意的提醒或是诚挚的关怀,也会自暴自弃,酿成意料之外的悲剧。我们不禁会问: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状况的出现?对孩子一味的赏识教育是否有利于他们身心的健全成长?如何才能均衡赏识教育与批评教育的关系?一、赏识教育滥用的危害  相似文献   

14.
<正>数学大师希尔伯特曾讲过这样一段话:"在讨论数学问题时,我相信特殊化比一般化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我们寻找一个答案而未能成功的原因,就在于这样的事实,即有一些比手头的问题更简单、更容易的问题没有完全解决,这一切都有赖于找出这些比较容  相似文献   

15.
王晶 《现代教学》2015,(Z2):22-24
一、对教育新常态的认识当前,"新常态"已成为社会的高频热词。"新常态"思维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正在产生深远的影响。上海市长宁区绿苑小学作为上海市新优质项目学校,我们在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中,也产生了无数的教育追问:何为教育新常态?何为办学新常态?何为校长德育管理新常态?正因为有了这样的追问,才让我们有了更主动、更深刻的思考与预判,才让我们肩负的教育使命变得更加富有意义与挑战。  相似文献   

16.
在教育越来越为过多的现实功利要求所困扰,教育的高雅也正逐步让位于需求的庸俗这一情境中,人们曾经有过的教育梦想和人生追求也大多难以寻觅。这样说,对于我们怀揣教育理想的教师来说,也许并不公平,对于我们期待已久的理想教育来说,可能也算不上公正。毕竟,每个时代都有在现实教育的土壤中追寻理想教育的人们存在!  相似文献   

17.
<正>在高中数学学习之余,同学们经常会有这样的议论:上课听老师讲时,感觉听懂了,但是在做数学作业时,却感到无所适从,无从入手。待下一堂数学课老师把某一问题分析完时,我们时常会扪心自问:"原来这道题这么简单,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呢?"每次考试时,我们或多或少都会有数学题做错,这些做错的数学题有的是老师课堂讲过的、有的是自己课后做过的、也有的是以前考过的,但是我们还是可能有这样那样的错误。这时同学们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2012新课标的推出,让我们越来越感觉到数学课堂教学变得更活跃、更开放、更灵动,学生也始终在一种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中积极地学习数学,这是我们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可喜变化。人民教育家、情境教育的创始人李吉林老师曾经说过:"真情的交融,使师与生双方都同时感受教与学的无穷的趣味与自身的无法估量的潜力,使教学活动进入师生对话、充满生命活力的完美的境界。"只有当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时,孩子的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真正的发展。教师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  相似文献   

19.
正读大学时,教育学教师给我们讲过无数次这样的例子:优秀教师面对脏、乱、差的教室时,会亲自弯腰捡拾垃圾,学生往往会感动、会羞愧。当教师后,我也常常学着这样做,效果一年不如一年。直到今年,我再次走进满地纸屑的教室弯腰捡垃圾时,学生无动于衷,还有一个女孩(已经小学四年级)跑过来说:"老师,那边还有。"  相似文献   

20.
正赞科夫曾说过:"如果让真正的、广阔的生活冲进教室的门而来到课堂上,教室的天地就广阔了。"什么是"真正的、广阔的生活"?笔者以为,就是适合儿童生命特点的生活,也只有这样的生活"冲进来",生活才会让儿童更迷恋,习作才会让孩子们更向往,作文才能更充满童趣。让作文教学返璞归真,回归"生活"之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