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物学表明,在青蛙交配的季节里,雄蛙为了获得更多的交配和繁殖后代的机会,大声卖力地呜叫,以吸引雌蛙注意,企图把自身的基因最大限度地遗传下去。而雌蛙也想如此,所以它必须仔细听哪个雄蛙的叫声最适合或满足于自己的这一利益。问题是,这个世界并非只有两只青蛙,发声对于雄蛙来说并不总是好的“信息策略”,因为蛙呜对雄蛙来说有很大的代价或风险。  相似文献   

2.
黄团元 《新闻前哨》2012,(10):120-120
近日,仙桃日报记者尹立群采写的通讯《青蛙“蹦”出大市场》,获得2()11年度“湖北省市州报新闻奖”二等奖!此奖虽然平凡,却“来历不凡”那是去年8月底,小尹采访了一个“养蛙老板”完稿后,她将这篇通讯带到“养蛙基地”,请主人翁过目、可是她在逗弄和追赶青蛙时,发现众蛙居然不叫!她可是在文章中写了自认为情景交融的“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呀!通过咨询,她惊讶地得知,“青蛙只有在寻找配偶期(春季)才大声鼓噪”!而进入“稻花香”的季节,已然时至夏天、秋天,“稻花香”与“蛙叫声”,季节上不合拍!采访后回到报社,  相似文献   

3.
昨天 ,又 看到 了 那则 经典 的 广告 ———是 两 只螃 蟹的对 话 ,其中 一句 是 :“哥们 ,咋的 了 ,让人 给煮 了 ?”不 知怎 地 ,突 然就 想起 了 青蛙 。有 人 做过 试 验,把 一 只青 蛙放 进 盛 满 冷 水 的 锅 里 慢 慢 加 热 , 青 蛙 在 慢 慢 变 温 暖 的水 里 惬意 地  相似文献   

4.
《新闻世界》2005,(5):58-58
在经过6年半的苦心经营后,澳大利亚惟一一家专门为青蛙开设的诊所最终因资金短缺而被迫关闭。从此,那些可怜的病蛙们在澳大利亚再也找不到为它们修补断腿和治疗疾病的地方了。  相似文献   

5.
《动物大使波彼》是新世纪出版社推出的“太阳鸟童话丛书”之一。该书讲述的是五年级学生波彼因为捕杀了太多的青蛙而被蛙国判作黑斑蛙,一年后得以刑满释放,回到爸爸妈妈和同学中间后发生的一系列故事。回到人间的波彼依然和青蛙们有着深厚的友谊,并把和动物朝夕相处时树立的环保意识带到同学中间,倡议他们中队成立“绿色营”。波彼有个铁哥们儿叫皮蛋,他们一起揭穿了可疑的卖肉人,收缴了在市场上出售的豹子肉;和刑警叔叔一起夜袭黑峡谷,摧毁了一个专门交易珍稀动物皮毛的窝点;借助小狗旋风的力量智救贝贝山,从餐馆老板的眼皮底下…  相似文献   

6.
《网络传播》2004,(6):18-19
有这么一个故事:如果你把青蛙放到热水中,它一定会马上跳出来。但如果你把青蛙放到凉水中,然后非常缓慢地加温,青蛙却不会跳出来,因为微小的变化不会引起青蛙的反应,青蛙的感觉器官在缓慢升温过程中台慢慢被钝化,直至死亡。  相似文献   

7.
重庆法制报1988年11月9日四版有篇文章,标题是《怪,餐馆卖蛙肉竟无人问津》,乍看此题,的确有些令人感到奇怪。蛙肉,味美,竟然无人问津,无人光顾,没有食客,噫,群众之觉悟高矣!甚知保护蛙类,有利农作,善哉,善哉! 然而,且慢称快,细读全文,顿时闷上心头。其闷有三:一是恰恰不知保护青蛙,餐馆大肆搜购、出卖蛙肉,每份高达6元;二是餐馆长期卖蛙,从无人干涉过问;三是作者将“无人干涉、过问”竟误作为“无人问津”。“问津”之误,更令我纳闷不已。  相似文献   

8.
有人说,青蛙的眼睛对静物没有感觉,只对飞动的物体特别敏感,所以才能够很快捕捉到从眼前飞过的蚊虫。而笔者以为,不是青蛙对静物没有感觉,而是它充分掌握了静物的各种性能,所以会敏感地发现动的物体从而果断出击,轻而易举地捕获到猎物。  相似文献   

9.
图文秀     
“青蛙”在叫董浩体态较胖,朋友经常和他开玩笑。一次朋友聚会,他刚到场,一位朋友喊道:“看,飘来一团云。”董浩东瞧西望:“哪只青蛙高兴地叫呢?”“青蛙”在叫董浩体态较胖,朋友经常和他开玩笑。一次朋友聚会,他刚到场,一位朋友喊道:“看,飘来一团云。”董浩东瞧西望:“哪只青  相似文献   

10.
许方挺 《声屏世界》2010,(12):20-21
十九世纪末,美国康奈尔大学曾进行过一次著名的“青蛙试验”:他们将一只青蛙放进煮沸的大锅里,青蛙触电般地立即窜了出去。后来,人们把它放在一个装满凉水的大锅里,任其自由游动,然后用小火慢慢加热,青蛙虽然可以感觉到外界温度的变化,却因惰性而没有立即往外跳,直到后来失去逃生能力而被煮熟。和青蛙一样.人也有惰性,由新闻人打造的新闻节目也有“惰性”。  相似文献   

11.
游弋在井底的青蛙,眼望头顶上那块蓝天很是得意,它的主观意识是:我拥有整整一个世界,天是我的,水是我的,这就是安居乐业的世袭领地。我们地市报是否应由此及彼地看到自身存在的类似问题呢?一地一市的圈子不大,一地一市的天际甚小,不能不说它严重束缚着相当一部分地市报的手脚,从而使其青蛙似的在井底游弋,对外界纷繁变化的形势无动于  相似文献   

12.
《蛙》是莫言成熟的民间书写的重要体现。莫言通过对高密民间传统手工艺——泥塑娃娃的演绎,使《蛙》这部小说具备了厚重的人性内涵与广泛的世界意义。"泥娃娃"是《蛙》的主旨升华的点睛之笔,是莫言借助传统民俗讲述民间生活并以此关怀人生的利器。莫言立足高密,积极地从高密民间文化中吸取营养,从而创造了"高密东北乡"这一兼具民族性与世界性的文学王国;与此同时,他对民间文化的重塑和再造,使传统的民俗具有新的审美境界和精神蕴含。  相似文献   

13.
读初中的时候,上生物课。有一次先生讲到青蛙的习性时说。如果把青蛙放入温水中,然后慢慢加热,开始时青蛙会感到很舒服,根本就没意识到自己处于危险中,当水温达到青蛙忍受不了的温度时。青蛙想跳脱,但只能手舞足蹈,已无力跳起了。青蛙本来是可跳脱的,但它意识不到危险的存在,最终也就难以逃脱被烫死的厄运。 看看现在台湾海峡两岸的局势。那些顽固搞“台独”的人,不正犹如泡在温泉  相似文献   

14.
我国出版业人力资源管理改革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筱峰 《出版经济》2001,(10):17-19
19世纪末,美国康奈尔大学曾进行过一次著名的“青蛙试验”。实验人员先把一个油锅加热煮沸,然后把一只青蛙扔进油锅,在这生死存亡的关头,这只青蛙的反应相当敏捷,竟跳出锅外,安然  相似文献   

15.
行动最重要     
有一道儿童智力题是这样的:一根木头上有5只青蛙,其中3只准备跳下去,问木头上还有几只青蛙?正确的答案为木头上仍有5只青蛙.这道题的有趣之处在于告诉孩子们一个事实:准备跳和跳下去是两回事.  相似文献   

16.
有一个故事,叫温水煮青蛙,将青蛙放在温水里,慢慢地在锅下加热,不知不觉中,青蛙就死了:这个故事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过于安逸的生活就会叫人丧失警惕,失去敏感,甚至丧失生活的价值。因此,生活需要创意。  相似文献   

17.
陈丹  郭美含 《新闻世界》2014,(3):180-181
《蛙》的思想内容十分丰富。本文采用文本细读的方法,分析了《蛙》中深刻、丰富、强烈、复杂、独特的民族心理:强烈复杂的群体意识、根深蒂固的男尊女卑思想和真诚的忏悔与赎罪意识。《蛙》是深入了解中华民族心理的一个艺术标本。  相似文献   

18.
(-)艺术家们都一再重复这样一句名言:“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这一点,人们很容易形成共识。宣扬典型,从本质意义上讲,就是要贬抑假、丑。恶,褒扬真、善、美。怎么去发现美呢?“并非凡是有水的地方都有青蛙,但是有青蛙的地方总会找到水。”《歌德的格言和感想集》中的这句名言,不仅给那些因发现不了美而困惑的人指点了迷津,而且也为渴望发现美的有志之士总结了规律:这就是,“到有青蛙的地方”总会找到水。因为,水能够离开青蛙,青蛙却离不开水。(二)典型人物和典型环境的依赖关系,酷似青蛙与水须臾不可分离的…  相似文献   

19.
这次研讨的主题是党报的改革,对此我想说三个方面的想法。 形势的变化需要强有力的党报群体充当舆论主导 现在我们所面临的社会变化到底具有什么样的历史意义?这可能是我们在座的人还没有充分估计到的。为什么这样说,因为这有点像青蛙的温水效应,把青蛙放在水里,慢慢加温,青蛙不会跳出来,最后,慢慢习惯,直至被煮熟。反之,若青蛙被扔进热水里,则马上就会跳出去。这可能就是渐  相似文献   

20.
上海经验谈     
用官方的说法,上海交通在过去十年里变化巨大,基本兑现了当初"畅达、安全、舒适、清洁"的承诺。在上海过去的经验中,既有巨大成就,也有些许遗憾谈及中国的交通问题,同济大学交通运输管理系教授杨晓光对《中国新闻周刊》评论称:"城市交通是‘天大的小事’,如果全社会不能对此给予重视并尊重其科学性和专业性,简单为之的话,中国的城市交通就像温水煮青蛙,大家都在煮这只青蛙,慢慢就煮死了。"而上海近30年的经验是,在城市化高速扩张的同时,煮青蛙的水却为慢热,并时有下降,所以青蛙至今保持着活力。那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