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职业教育正处于从规模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的关键期,国家不断加大对职业教育改革力度,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始终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逻辑主线.真正实现产教融合的关键是课程.专业课程运行机制不健全、专业课程结构设置与人才培养目标不匹配、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对接度不高、专业课程评价体系与专业课程发展融合度不高,这是高职专业...  相似文献   

2.
梁晓晓 《广西教育》2024,(3):142-146
产教融合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必须进行课程体系改革,针对高职电子商务课程体系改革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接产业需求以精准定位培养目标、对接职业能力以重构实践教学体系、对接岗位内容以创设产教融合平台、对接工作过程以改革课堂教学方式、对接育人标准以完善教学评价体系等基于产教融合等路径,构建高职电子商务课程体系,以更好地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复合型电子商务人才。  相似文献   

3.
现代职业教育模式背景下,职业院校的课程建设应从就业市场需求的职业岗位核心能力出发,将专业核心课程与职业岗位需求对接,优化课程体系设置,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弧焊机器人操作与编程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实现了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的融通模式,深化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发展,更有利于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4.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通过岗位对接实现职业素质本位的课程体系,则要在职业岗位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调研的基础上,确定对接岗位的人才培养目标,建构岗位对接的学习领域,形成对接岗位序化课程体系。在基于岗位对接的职业素质本位课程体系的实施过程中,应注重课程内容与岗位工作的对接、"三课"融合以及"两课"结合。  相似文献   

5.
高质量开展人才培养是职业教育的核心任务。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并轨决定了人才培养不仅要明确类型特色,而且还要注重层次质量,必须按照教育结构体系建构理论层面的逻辑、职业技术导向的社会实践逻辑以及社会和个人发展需求的现实逻辑,进而开展人才培养。从类型与层次方面与专科层次区分开,并按照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思维模式开展培养方案的制订,与产业需求对接,形成产教融合对应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职业能力层面构建专业课程体系,顺应数字信息时代的发展趋势,实现教育的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借助校企合作契机缔造“双主体”综合实践教学平台,从而实现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6.
人才培养是稳步并高质量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关键问题。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深嵌于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双重属性特质决定了其人才培养既要确立“类型”之特色,也要保证“层次”之质量,遵循教育结构与体系构建的理论逻辑、技术应用导向和职业导向的实践逻辑,满足经济社会与个体发展多元需求的现实逻辑。要从“层次”和“类型”两个维度科学定位其区别于专科层次职业教育和普通本科教育的特定人才培养目标,并从遵循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逻辑开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创新对接产业需求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课程体系,适应数字化发展趋势推进专业建设数字化升级,打造高水平“双师型”教师团队,强化校企“双主体”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等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入手,以全面推进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产业发展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是一个双向的适应过程。高职院校要想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就必须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和产业发展的需要。基于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耦合关系理论,着重分析了所选对象扎实推进就业工作的经验和做法,包括优化学科专业,主动对接区域产业发展;深化产教融合,着力提高人才培养适配度;搭建合作平台,大力拓展就业岗位资源等。并提出高职院校可供借鉴的经验有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建立健全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聚焦产业需求重心,推动产教深度融合;强化合作交流,多渠道拓展就业资源。  相似文献   

8.
高职扩招背景下学生来源多样化、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同质异化、学生发展个性化、产业分工多元化、职业岗位多样化呼唤人才培养要精准对接产业链,实现分层分类精准育人.研究指出应根据专业精准对接产业链的"多方向、多岗位"职业岗位,构建"首岗胜任,一岗多能,多岗迁移"的职业岗能力迁移培养体系,基于分层分类视角提出重构对接产业链需求和职业岗位能力需求的课程体系、技能竞赛体系,构建职业岗位精准对接产业链需求的"宽方向、多岗位"的实训体系、创新产教融合的机制体制和构建"多方共评、共同参与"的质量评价体系等.  相似文献   

9.
高职院校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获得最受企业关注的工作过程知识和基本工作经验,课程教学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高职院校只有加强对学科体系的课程改革,与工作过程导向对接开发课程,将专业与职业、课程与岗位、学习与工作有机融合,才能培养学生专业岗位需要的职业能力,与工作过程导向对接开发课程,既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客观需要,也是实现与职业岗位零距离对接的必然途径与手段。  相似文献   

10.
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关键,在于人才培养质量的稳步提升。深嵌于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特质,决定了遵循教育结构与体系构建的理论逻辑、技术应用导向和职业导向的实践逻辑,其人才培养既要确立“类型”之特色,也要保证“层次”之质量,满足经济社会与个体发展多元需求的现实逻辑。要区别于专科层次职业教育和普通本科教育的特定人才培养目标,须根据“层次”和“类型”两个方面加以科学定位,并从本科职业教育的内在逻辑着手,开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接产业需求创新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以职业技能的培育为导向,通过专业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培育具备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学团队等核心途径入手,以全面推进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运用就业导向的职业能力系统化课程(Vocational Competency Systematized Curriculum,VOCSCUM)方法对生物制药企业岗位的典型性工作任务进行调研和分析,探究了岗位职业能力的具体要求,据此归纳出高职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开发出专业课程体系。通过人才培养目标和VOCSCUM课程的实施,在解决学生就业、师资队伍转型和产教深度融合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这为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也为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设定和课程改革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案例。  相似文献   

12.
曾唐君 《教师》2023,(36):126-128
文章以汽车服务与营销专业的深化产教融合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策略为研究主题,首先阐述了汽车行业的发展前景以及汽车服务与营销专业毕业生将在汽车行业中承担什么样的职业责任,然后分析了中职汽车服务与营销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基于产教融合开展中职汽车服务与营销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意义,最后探索出了突出课程与岗位的对接、及时更新教学内容、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积极组织各类实践活动、与企业合作开设订单班、建设产教融合育人载体、建设“双师型”教学团队的人才培养策略,并以服务接待、汽车销售相关课程为例给出教学案例,为中职院校汽车服务与营销专业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新《职业教育法》强调职业教育必须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面向市场、促进就业,职业学校的设立应当有与所实施职业教育相适应、符合规定标准和安全要求的课程体系、教育教学资源等,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当前,职业院校存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行业需求脱节,课程体系构建缺乏精准对接,课程师资缺乏职场经验分享等现实问题。据此,职业院校面向职场的课程体系应以目标岗位群作为逻辑构建,重构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促进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同频共振,组建教学面向职场的课程师资队伍,形成学生就业与产业发展双赢局面。  相似文献   

14.
职业本科教育的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类型化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是衡量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日本创设专门职大学以来,其产教融合呈现求全、求合、求精、求实的样态特征,具体包括办学主体多元参与、课程体系面向产业、师资队伍力求实务、学科建设紧跟发展、人才培养重视职业特性。我国职业本科教育应借鉴日本专门职大学在产教融合实践中坚持市场引导、面向职业场域、强化技能训练、旨在产业输出的经验。同时,我国职业本科教育产教融合要在总结世界经验中形成中国特色发展模式,坚持服务区域产业发展,依托学分银行和在线教育,强化实践教学,切实培养技能型精英人才,推动中高本一体化建设,实现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现代化目标。  相似文献   

15.
职业教育开展来华留学生人才培养是新时代职业教育参与教育对外开放、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的重要方式,有利于国家对外开放战略的深化、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发展以及企业“走出去”战略的落实。当前职业教育来华留学生人才培养的问题集中表征为人才培养目标不清晰、产教融合不够深入、人才跨文化适应力不强、师资队伍不完备,因此建议从需求对接、产教共育、文化融合、师资养成四个方面进行优化,明确来华留学生人才培养规格,提升人才培养的产教融合度;搭建校企协同育人平台,提升人才就业的匹配度;开展中国国情与文化教育,提升人才就业的适应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人才培养的完成度。  相似文献   

16.
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产教融合视域下的专业课程重构与实施要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工作过程导向的专业课程体系重构需按职业岗位(群)调研、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行动领域归纳等步骤循序推进,"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改革应通过学习情境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反馈等程序展开。  相似文献   

17.
职业精神、职业技能与创新创业能力融合培养是新时代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指向。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药品生产技术专业群对接中国(泰州)医药城,依托国家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省级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和省级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从系统化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重构模块化课程体系、打造一体化教学平台、构建专业文化育人体系、实施"三教"改革等方面,探索高职学生职业精神、职业技能与创新创业能力融合培养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8.
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责任担当,也是其发展的内在动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当前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是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和适应性的关键所在。通过校企深度融合共建订单班、产品开发工作室和实训室,实现了培养过程中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与岗位对接、理论与实践对接、实习与生产对接、完成了通用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和专向型人才的分类培养。建立“一班二室三型”多路径育人模式,对高职电子信息类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4T”叠加式: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实证研究和具体分析,阐述了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若干个关键问题,提出了通过服务面向分析和职业岗位群分析来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的方法,以及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基本素质和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以职业岗位业务能力培养为重点,产学结合为基本途径的"4T"叠加式人才培养新模式。  相似文献   

20.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最重要的环节,也是职教集团化办学的核心使命。努力构建并实现"人才培养、科技服务、师资锻炼、岗位实践、就业创业"五位一体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共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是职业教育的本质要求。通过对国内部分职业院校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的做法进行了剖析及总结,对如何深化产教融合提出几点思考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