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詹姆斯·乔伊斯的《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讲述了主人公斯蒂芬·迪达勒斯在从少年到青年的成长过程中面对各种问题探索解决方法的人生历程。主人公在成长探索过程中形成了审美乌托邦情结。本文主要从主人公对宗教彻底绝望,难以融入家庭的和谐关系,环境的漠然,以及女性对主人公的束缚等方面入手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2.
潘凌  吴群 《文教资料》2007,(11):61-62
本文从小说《蝴蝶梦》中女主人公的心理变化历程的角度,探讨了无名女主人公的自我身份定位的变化过程;研究了这本名著中除文学价值外的心理探索价值,给女主人公曲折而艰辛的身份探寻之路,提出了一个明晰的轮廓。  相似文献   

3.
美国作家奥德丽·尼芬格的小说《时间旅行者的妻子》描述了男女主人公在时间与爱的复杂交错中勇敢探索,发现自己的成长过程。基于此,从弗洛伊德人格理论视域探讨这部小说中男女主人公从本我到自我再到超我的人格发展历程。在梳理弗洛伊德人格理论的基础上,探讨小说主人公的三种人格结构:本我、自我和超我,分析了他们人格发展的过程,最终在本我和自我之间保持平衡,达到超我的状态。  相似文献   

4.
<正>一、转换角度,探索文本价值对于文本内容的阅读,不能仅仅以读者的身份或者局外人的身份去探索文本的价值,只有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不断转换自己的身份,才能够探索出丰富多彩的文本价值。所以在细读文本的过程中,教师要教会学生转换角度。站在文本主人公的角度去审视文本中所交待的事件,让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如果自己是文本主人公将会怎样做,只有将自己置身于文本之中,学生才能够在阅读中获得更多的体验,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这样才能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伤逝》与《围城》中的恋爱婚姻状况为切入点,剖析文本中男女主人公在这一过程中的心理状态,试图进一步探索五四之后女性生存真相,从女性的生存困境中发现了女性解放的不彻底性。  相似文献   

6.
文章旨在将巴赫金的复调理论应用到《伤逝》的分析中,揭示其人物形象的复调特色、男女主人公形成的复调世界及在涓生心灵探索中拉开的复调世界,并在此过程中,发现了以男性权威自居的真实的涓生和隐藏在涓生男性话语体系下的真实的子君。而对于读者在小说阅读中必然产生的关于爱情和婚姻出路的问题,也需读者在与主人公的对话中寻找答案。  相似文献   

7.
马克·吐温是美国19世纪杰出的现实主义批评作家,同时又是幽默大师及儿童心理学家.本文着重探索其小说《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主人公小哈克通过对黑奴吉姆看法及态度的转变引起的道德和心理成长过程,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哈克形成了自己的道德观并变得成熟起来.  相似文献   

8.
英裔爱尔兰女作家玛利亚·埃奇沃思在《倦怠》中,以男主人公格伦索恩伯爵为叙述者,叙述了男主人公摆脱倦怠,重塑男性主体,重获男性权力的故事。男主人公的倦怠源于其主体建构过程中象征父性秩序的能指以及对应的“他者”的缺失。摆脱倦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男主人公重回主体建构本源,重新开始建构权力主体,重拾主体权力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法国当代作家图尔尼埃小说的突出特点是深刻的哲理寓意性。他的第一部小说《礼拜五———太平洋上的灵薄狱》在主人公鲁滨孙的精神探索过程中深刻阐释了返回自然的哲理寓意。这一哲理寓意不仅仅是个人的,更是人类精神探索的必然结果,因此它在客观上也起到了警示人们改造现实创造更高程度文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索尔贝娄的小说中,主人公的犹太身份特征总是处于一种由强到弱的淡化过程中。这种淡化的轨迹有两条:一是以时间为线索,另一条则是以空间为线索。贝娄小说中主人公的犹太身份是贝娄文化身份的重要风向标。循着这两条变化的轨迹,贝娄的文化身份由犹太作家渐变到犹太作家和美国作家直到他所自称的"一个有着犹太(文化)遗产的美国作家"。这种身份的演变使索尔贝娄不断超越了种族的局限,使他在展现和探索人性的过程中有了更丰富和宽泛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铁凝的《永远有多远》、《大欲女》中三位女主人公白大省、尹小跳、西单小六为研究对象,揭示她们在女性精神探索过程中逐步转换对男性崇拜的视角,突破女性自我缺陷的圈子,高扬女性主体意识的寻求过程。  相似文献   

12.
以往的长征电视剧主要是着眼于战略层面的,而《骡子和金子》主要叙述主人公成为革命主体的过程,是个人的主动升华。笔者在本文中将探索《骡子和金子》这一部电视剧的叙事创新。  相似文献   

13.
《雨中猫》是海明威于1925年在法国生活期间写的一个短篇。一对美国夫妇在意大利度假。小说中,作者大量地运用了对照这种修辞手法。小说中,主人公对自己的身份的追求是以一种自恋的形式表现出来,也正是因为女主人公强烈的自恋性才阻止了她对自己身份的有效探索。  相似文献   

14.
《他们仰望上苍》是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著名作家赫斯顿的代表作。作者在作品中引入话语概念,解析了女主人公——黑人妇女简妮从"失语状态"到"发出声音",最终争取到话语权力,达到自我成长的过程。从一个侧面描绘了一个黑人女性争取生存权、反对种族歧视、男权主义的曲折成长过程,从而开启了探索黑人女性生存状态的先河。  相似文献   

15.
《海玛与卡西克》由三个连续的小故事构成,主要讲述男女主人公在成长过程中的故事。通过分析男主人公卡西克的人生遭遇考察其内心世界的变化,旨在揭露移民者所面对的失落现实与对归属感和存在感的追寻,探索裘帕·拉希里对移民者面对苦难时的人生态度的反思。  相似文献   

16.
被选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本中的课文《最后一课》是一篇典型的成长小说,通过叙述主人公小弗朗士所上的最后一节法语课的过程,展现了主人公的心理成长历程。这一经历在小主人公的成长过程中,留下了深刻的痕迹。  相似文献   

17.
魏萍 《华章》2007,(3):130-130
二战后,美国文坛上涌现出大批黑人作家,他们以其犀利的文笔控诉种族歧视和种族压迫的罪恶,抒发他们的悲愤,歌颂他们的反抗和斗争,并且不懈地探索和寻求一条实现自我存在价值和意义的道路.许多黑人作家从一开始就着力表现黑人个性和自我本质的失落,在这些作家作品中,<看不见的人>是战后出现比较早的一部描写主人公寻找自我的小说,通过主人公在荒诞、敌对的环境里失去和寻找自我的故事,描写了以主人公为代表的黑人的心理异化过程和白人文化对黑人文化的排斥.  相似文献   

18.
乐俊蓉 《文教资料》2010,(32):11-13
本文通过分析《雨王亨德森》中的主人公亨德森在非洲的探险经历和精神之旅,说明亨德森通过在两个非洲部落的经历,以及对生活的真谛的思索,实现了探索自我和精神重生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雨王亨德森》是贝娄作品中最具有浪漫主义特色的一部小说,主人公亨德森具有浓厚的传奇色彩和现代性意蕴,其追求自我,探索人生价值的个性化历程呈现出鲜明的三大层次,即自我意识觉醒-人格分裂-寻找自我的发展过程,而这三个阶段都以同主人公有密切关系的三只动物为标志,从亨德森的精神迷惘和人生探求上体现出贝娄小说中普遍的追寻主题。  相似文献   

20.
分析澳大利亚当代著名作家亚历克斯。米勒的《祖先游戏》中心人物冯氏第四代浪子的成长历程。成长小说探索个体成长过程,在主人公通往成熟的道路上必然会经历一些曲折坎坷,必须去面对并解决一些矛盾冲突,而这过程中的每个阶段都有其自身的价值与必然性。从成长小说的视角分析,主人公浪子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天真懵懂、迷惘反叛、成熟蜕变,最终找到了自己的定位。通过这一探究旨在为读者更深刻地理解这一人物角色提供一种新的思维角度,从而更好地品味该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