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短视频是非遗传播的新兴媒介,既是非遗保护的新兴措施,也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兴领域。通过数据分析和质化探讨,发现非遗短视频传播存在以下困境:传播主体“官方力量”为主导,结构较为单一;传播内容宣介性居多,开发程度有待深入;传播流量较低,双重效益转化明显不足;传播态势具有应景性,缺乏日常性。究其原因,一是代表性传承人在非遗短视频传播中“缺位”,二是政府机构的非遗保护机制存在漏洞,三是非遗社群对非遗保护的协同力不足。以视频生产为中心,提出三个优化路径:以PGC引领短视频制作风尚,创作赋能品牌化;增强再生产的内外驱动力,市场赋能自动化;提升未来传承人的媒介素养,人才赋能根治化。  相似文献   

2.
与传统媒体相比,手机APP功能齐全、信息量大、交互方式简单、用户群体广泛,对非遗传播有明显优势。在新媒体背景下,“非遗+手机APP”的融合势在必行。借助手机APP进行建档方式灵活,可持续记录、随时完善和保存非遗信息,还可为手工技艺类非遗传承人提供销售平台,同时为非遗与受众之间搭建沟通的桥梁。“非遗+手机APP”的融合需要相关职能部门、手机APP运营者和非遗传承人等多方共同努力,挖掘非遗文化价值,拓展手机APP功能,增加非遗展示的趣味性、互动性、参与度和关注度。  相似文献   

3.
<正>大概念:现代媒体艺术是现代生活中信息沟通和观念表达的重要方式之一。基本问题:如何用影像记录非遗文化,表现“我眼中的非遗传承人”?主题:我眼中的非遗传承人主题纪录片拍摄与实践:环节一:感受影像之美,激发创作热情环节二:学习摄影技能,体验创作乐趣环节三:后期剪辑,展示发布环节四:评价与反思一、学习任务发现和表现家乡有代表性、有价值的主题,用影像的方式记录和传播非遗文化。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十多年来羌族国家级、省级非遗名录和代表性传承人基本情况进行梳理,结合近十年来羌族非遗保护与传承的实践经验,深入分析了目前羌族非遗在保护与传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如下具体对策建议:进一步完善非遗申报与管理工作;不断加强传承人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充分尊重当地群众在非遗保护中的主体地位;努力推动非遗保护跨区域合作发展;积极引入新兴媒体为非遗保护与传播赋能。  相似文献   

5.
实现对非遗传承人口述史的科学采集,是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优良传统及历史文化的有效手段,是研究和发展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举措,是强化民族自信、文化自信的学术路径。总结田野工作,认为对非遗传承人口述史的采集,应注重实录手法,侧重其生命历程化,考虑平民视角、历史视角与整体视角,使贵州非遗传承人口述史内容更加科学和丰富,使口述史体现贵州各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空间和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6.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乡村社会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它具有乡土性与实用性、集体性与公共性、稳定性与持久性、分散性与差异性、历史性与民间性、流变性与地方性的特征。在乡村非遗文化传播活动中,传承人、非遗形态、传承方式、乡村社会结构都存在着特殊性,它们决定了乡村非遗文化传播活动的乡土性规律。以皖西乡村的非遗资源为例,对非遗文化传播的特征、特殊性与主客体进行分析,旨在探索乡村非遗文化传播的内在逻辑,为乡村非遗文化传承与保护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当今文化与旅游融合的背景下,以布迪厄的文化再生产理论为指导,对《张家界·魅力湘西》进行个案考察,研究认为市场、政府、专家学者、非遗传承人与地方民众等文化主体共同建构了旅游演艺场域,并在市场主导和支配下实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再生产。旅游演艺场域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再生产的价值主要是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激发非遗传承人、当地民众和整个社会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觉意识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皖北城镇化加速推进为皖北非遗拓展了传播发展空间、注入了时代内容、加速了非遗资源向文化产品的转化。同时城镇化也使皖北非遗面临诸多严峻挑战,衍生出原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现代生产生活方式对非遗形成冲击、传承人培养陷入困境、非遗保护传承方式与现代社会难以调适等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9.
数字化技术为寿州窑陶瓷制作技艺的传承与保护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手段。首先,文章从理论研究和实践成果角度分析了寿州窑陶瓷制作技艺数字化保护的现状,阐释了数字化技术对其记录和保存、展示和传播、开发和利用的重要意义。其次,从传承人及相关叙述者、遗址遗迹、技艺及文化空间、文献资料四个方面探讨了寿州窑陶瓷制作技艺数字化保护的具体内容,继而提出增强数字化保护意识,完善保护体制机制;增强开放意识,整合多方力量建设数据库;增强用户意识,聚力共同打造数字博物馆;增强传播意识,加快新媒体宣传平台建设的保护策略。最后,强调在保护过程中需要找到数字化技术与文化的契合点,以及保障非遗传承人和拥有者的主体性地位。  相似文献   

10.
王衡 《安康学院学报》2013,(4):57-61,77
虽然秦东地方戏已有37位艺人被评为国家级和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当地市县两级文化行政部门也评选了本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但由于这些传承人年龄普遍偏大,加之一些年轻艺人因生活压力而相继离去以及愿意投身于地方戏的青年人愈来愈少等因素,秦东地方戏遭遇了后继乏人的生存危机。而要解决好这一问题,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制订系统的应对方案,在加强投入、开拓市场、培育兴趣等诸方面多下功夫。  相似文献   

11.
从甘肃省的"非遗"传承来看,确实有诸多困境,这些困境都指向了"传承人"的问题,即后继乏人。因此,有必要研究从根本上解决"非遗"传承人的问题。文化的传承需要教育,教育要学校来办。电大社区教育能汇聚最优质的教师队伍和最优质的教学资源,能较好地解决"非遗"传承人的教育问题,且能对广大民众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唤起民众对"非遗"保护的自觉意识。通过将电大社区教育跟"非遗"项目逐渐对接,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非遗"传承人的问题,从而摆脱"非遗"传承的困境。因此我们得出的结论是:"非遗"传承的问题是"传承人"后继乏人的问题,解决"传承人"的根本办法在教育,电大社区教育是解决"非遗"传承人教育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12.
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具有可以创新非遗项目传承人制度、创新非遗文化传播途径和实现非遗资源的整合利用等价值;目前荆州非遗数字化保护面临传承危机、受众危机和保存危机等问题;荆州要通过建立并完善非遗资源库、构建非遗数字化博物馆、形成立体化数字传播渠道等形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有效保护和利用。  相似文献   

13.
《教育文化论坛》2012,(5):132-132
87万项非遗资源,1219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1488位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36项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和“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些数据有力展示了我国“十一五”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成就。  相似文献   

14.
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媒介素养与少数民族文化传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伴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传媒在文化生存发展中的作用被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身处信息环境中,少数民族文化传播主体是否能进行有效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其在新传播秩序中的地位和将来的状况。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作为少数民族文化传播主体中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媒介素养的亚群体,除直接承担着传播少数民族文化职责外,在人际传播过程中潜移默化提升了整个文化传播主体的整体媒介素养。因此。从信息社会民族地方文化传播需求入手,着眼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特征,并结合少数民族文化群体进行文化自我表述的意义,论述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媒介素养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潜在影响力。  相似文献   

15.
新媒体的诞生为传统文化类节目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同时,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也促使受众由信息的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创造者、分享者,人们对信息内容的质量要求也更高。在传统技术条件下,传统文化类节目普遍存在内容同质化、形式单一化、传播渠道固定化等问题,对观众吸引力不足。在新媒体背景下,传统文化类节目需要充分利用新技术,创新呈现形式和传播模式,深度挖掘传统节日、历史故事、文物作品等的传统文化元素,打造富有吸引力的文化精品。其创新之路应从内容上注重深掘文化内涵,刻画视听亮点,推动传统文化内容生产与传播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从形式上紧扣内容本身,打造在场叙事,以全新节目形式为观众营造沉浸交互式节目氛围,为传统文化节目呈现形式树立新范式;从渠道上打通传播路径,以实现传统文化类节目的“破圈”之道。  相似文献   

16.
徽州砖雕是徽州文化标志性的文化符号。其历史久远,技艺精湛,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吴正辉先生,是徽州砖雕代表性传承人,他在传承徽州砖雕传统技艺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吴正辉延续着古代传统技法和风格,作品层次突破了九层的最高境界,复原了古代匠人的绝活。如今,在全国大力推进非遗保护的浪潮下,徽州砖雕发展呈现了较好的态势。同时,在新的经济形势下,这项技艺的传承也面临着诸多危机和困难。  相似文献   

17.
物质文明不断发展的当代社会,需要辅之以相应的新人文教育来传承文明、涵养精神、启迪智慧。海门市通源小学从本地非遗文化中挖掘教育资源,构建与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相契合的非遗课程群,并借力非遗传承人,通过课堂教学与活动展示相结合,学校学习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不断深化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在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18.
台州地处浙东南沿海,历史积淀深厚,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且特色鲜明.但是大部分非遗项目面临传承困难,创新应用转化率极低的困境.在新媒体浪潮之下,充分发挥新媒体沉浸性、交互性和即时性特征的优势,以“数字产品”和“文化产品”的方式重新演绎传统民间艺术,建立符合台州地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展示平台、传播平台、商业开发与营销平台相结合的网络化体系.将是当下地方非遗保护、传承与创新应用的最佳模式.  相似文献   

19.
非遗是华夏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和发展是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年轻群体是非遗传承的主要力量,如何吸引年轻人,让更多的年轻人主动参与文化传播,成为非遗创新传承的关键。非遗信息视觉化作为文化传承的新形式,有利于传统文化振兴,更有助于提升人们对非遗的情感认同。但当前非遗信息视觉化存在生存空间挤压、内容过于形式化、保障机制缺失、传播方式单一等问题。基于此,非遗传承人要探寻非遗与时代的关联,关注文化内涵的传达,完善资源整合,丰富文化传播形式,让非遗文化以视觉化形式得到活化传承。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的发展及相关传播媒介的普及,新的媒体与传播形式也逐渐丰富。我国现阶段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在新媒介生态环境下提高政府官员的媒介素养极为重要。目前我国政府官员的媒介素养缺失主要体现在对于媒介的认知能力不足、对待媒体的作风与态度待转变、对新媒体的舆情驾驭力的缺失等几个方面。提出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制度、培养官员的全媒介素养及加强对政府官员的媒介素养培训等对策来提升政府官员的媒介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