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亨廷顿和福山均为西方政治发展理论的代表人物,但二人关于政治发展的理论渊源、态度、内容及特征方面皆不尽相同。亨廷顿基于发展中国家现实立场,从分析的角度提出权威政治的观点,主张将稳定与制度化作为其政治发展的目标,并演变为分析文明的冲突及强调民主的重要性。福山则从历史发展的角度以其历史终结理论乐观地认为自由民主制度是人类意识形态发展的终点,并在"中国模式"出现之后,对其终结理论进行了重新修正。  相似文献   

2.
“历史的终结”是弗兰西斯·福山作为一个悲观者对世界历史所作出的乐观判断。廓清理论的迷雾后发现,“历史的终结”乃是基督教末世说的翻版,其本真是“咒语驱魔”——为了提供反马克思主义的符咒。只要运用马克思的问题意识关照一下,就可看出福山的理论不过是黑格尔思想的拙劣的仿制品。他把重组自己的偏见当作创新。因此,“历史的终结”必将摆脱不了同玛雅人关于世界末日的预言一样的结局:历史并没有终结,终结的只是“历史的终结”论本身。  相似文献   

3.
在90年代初冷战刚刚结束的形势下,西方学术界出现了引起人们关注和争议的“历史终结”理论。如今,90年代即将结束,但是后冷战时期世界历史是否终结的争论并没有结束。因此,本文拟对后冷战时期的世界历史走向谈些新的看法,并且在此基础上对后冷战时期世界的主要矛盾展开讨论,以作抛砖引玉之用。 “历史终结”论是由美国学者弗朗西斯·福山提出的。福山于1989年发表了《历史的终结?》的文章,又于1992年出版《历史的终结和最后的人》。福山认为,冷战的结束标志人类历史的终结。因为由于资本主义的自由民主制度将在冷战后…  相似文献   

4.
政治发展的理论研究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的西方国家,并在60年代后风行西方各国。尽管西方学者们对政治发展的概念有各种各样的解释,但其基本含义是指政治系统的变迁过程,即由不发达的政治系统向发达的政治系统的转型过程。西方政治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是:政治过渡论;政治民主论;政治现代化论;政治稳定论等。这些理论之间具有一定的相互联系性,因而,政治发展成为当代西方政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相似文献   

5.
杨雷 《华章》2010,(16)
福山的理论依据和论述方法都存在着很多令人难以信服的地方.所以,当西方社会陶醉在福山所营造的胜利气氛之中时,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冷战的终结并不是历史的终结,并不就是资本主义及其民主制度的必然胜利.福山的"历史终结论"在很多方面还存在着错误,这种错误的认知表现在现实生活中,就是人们所熟悉的历史唯心论、西方中心论、"资本主义优越论"、"社会主义失败论"等一系列理论,所以我们在看待这个问题的时候还应该从实际出发,不要被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迷惑.  相似文献   

6.
当代新儒家基于人具有天命之仁而天下为公、自由平等之核心价值,在政治上坚决主张民主自由,认为只有民主自由才能实践儒家政治理想,含具儒家价值的民主政治才能生根发展,发挥其最高的价值;主张民主政治除了吸纳西方体制,亦须以道德自觉、淑世利他和中庸均平的价值精神相互充实。迩近西方学界反思民主共和的危机,恰正呼应儒家民主在西方经验之外亦讲求道德自觉的主张。徐复观的儒家民主论谈及儒家义理为民主自由之依据、中道之政治观、人格人权相依不离之民主观,并藉此反思中国传统与西方民主政治,及儒家思想转进民主政治之关键,对儒家普世价值的阐发作出了重要贡献,值得今人审思与继承。  相似文献   

7.
施米特的国家观建立在对“政治”的思索之上,强调。庇护和臣服”的相互关系,并分析了现代“全能国家”的出现及其后果。这些既是对魏玛困境的应对性思考,又是对德国国家理论研究传统的继承.同时更是对西方文明发展转折时期的理论反思。阅读施米特,对于我们的理论建构和政治实践都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历史的终结"是弗兰西斯·福山作为一个悲观者对世界历史所作出的乐观判断。廓清理论的迷雾后发现,"历史的终结"乃是基督教末世说的翻版,其本真是"咒语驱魔"——为了提供反马克思主义的符咒。只要运用马克思的问题意识关照一下,就可看出福山的理论不过是黑格尔思想的拙劣的仿制品,他把重组自己的偏见当作创新。因此,"历史的终结"必将摆脱不了同玛雅人关于世界末日的预言一样的结局:历史并没有终结,终结的只是"历史的终结"论本身。  相似文献   

9.
《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简称《雾月十八》)是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创建时期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其唯物史观的经典体现.从中可以看出,意识形态的历史特性包括继承性、延续性、滞后性.关于意识形态作为历史性的存在是否终结这一问题,可以理解为意识形态的终结是“意识形态终结论”的终结、马克思的意识形态观并没有走向终结.  相似文献   

10.
公共领域虽然是西方社会的一个理论话语,但它对于研究当代中国问题也具有“跨文化”的普适性.从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作用来看,公共领域是监督制约国家公共权力的重要社会力量和有效机制,它通过把“话语民主”形成的“交往权力”转换为行政权力而实现了对国家政治权力的监督制约,进而促进着当代中国政治民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针对西方理论界的“反理论”呼声,特里·伊格尔顿出版了《理论之后》一书,对“理论终结论”进行回应。他梳理文化理论的发展历程,反思后现代文论对社会现实的逃避,导致理论活力的衰落,并借助马克思主义和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反思理论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在福山做出历史将终结于自由民主理论的论断之后,民主理论在发展和实践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众多的矛盾,如何中和或者抑制这些矛盾成为了修正民主主义的思考重镇。文章主要对前人对民主理论的问题和对策研究进行综述,提出关于民主发展趋势"小国家、大社会"的展望。  相似文献   

13.
“共产主义失败论”、“历史终结论”、“文明冲突论”、“民主和平论”、“第三条道路”、“新”主权理论、“新帝国论”是后冷战时代国际关系领域出现的七股影响最大的新思潮,它们具有伪学术化和功利化、偏见性和歧视性、保守性和工具性的共同特征。人权外交战略、新干涉主义和单边主义是后冷战时代美英等国的外交新战略,它以人道主义和维护安全、国家利益为幌子,实质是为推行以美国为首的、以西方世界为主导的霸权统治服务。思潮与外交战略具有密切的互动关系,前者为后者提供思想渊源和理论基础,后者为前者在全球范围形成话语霸权提供便利,二者日益结合成为后冷战时代美国称霸世界的工具。  相似文献   

14.
对民主及民主理论的研究是政治哲学的重要内容,国内学者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日益显学化,但对其政治哲学特别是民主理论的系统研究十分欠缺。基于这种理论空白,本文以自由和平等的张力为背景,以法西斯主义批判、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批判和当代资本主义批判为主要内容,从而勾勒“西方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的线条,并且阐释这一民主理论对于今日中国所具有的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意识形态”自法国大革命时期特拉西创立以来就争议不断,一直是西方哲学、社会学和政治学辩论的焦点。对西方学术界特别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家近几十年关于意识形态社会功能、意识形态批判、意识形态的终结、意识形态与科学关系、苏联解体的意识形态原因等问题进行梳理,强调全面、辩证认识意识形态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批判“意识形态中心论”、“意识形态终结论”、“历史终结论”。  相似文献   

16.
对教育理论的历史和现状的多维透视,是当代教育学自我意识进一步觉醒的显著标志。吴纲著《论教育学的终结》(刊于《教育研究》1995年第七期,下称“吴文”)而掀起学界不小的波澜,诸多论辩唤起我等对教育学“生命力”的深切感触,为求同存异,启发思路计,现谨将愚见不吝托付,不耻就问于吴织及诸位同道。一、教育学历史发展最极端的理论可能性或教育学“废墟”的实质是什么教育学‘“终结”的论辩,作为教育理论反思过程的自觉升华,于澄清学科发展现状的迷雾大有神益。“吴文”是从教育学理论发展过程一系列悻论和困境开始展开其教育学…  相似文献   

17.
当前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界较流行的“民主和平论”实际上是为西方大国尤其是美国干涉他国内政,推行强权政治提供依据。以肯尼斯.华尔兹的基本理论框架为分析工具,把国际关系的历史考量与理论阐说结合起来探讨时下流行的“民主和平论”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历史已经而且将继续证明“民主和平论”不仅不科学,而且行不通。  相似文献   

18.
福山的经济文观是他“社会信任”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一理论从国家,社会间在经济组织方式,企业管理特点上的差异入手,向上追溯了它的文成因,向下指出了对于国家在新时期进行世界性经济政治竞争的影响。福山的观点虽有很多可商之处,但它确实能推动我们进一步支反思我们的现代化战略取向。  相似文献   

19.
政治形而上学是政治哲学的主要形态,它是对政治理论的立论根据、方法与评价原则的理性反思,是一种“二阶”理论,它从反思政治理论之后的本体根据、基础出发来抽绎政治理念,构建理论体系,是政治本体论、政治认识论、政治方法论及政治价值观的统一。政治形而上学的视域从传统到当代经历了几次转换:古代客体或实体本体论、神学本体论、现代人本本体论、实践生存论、后现代政治观,而最后合乎逻辑地指向交往实践观。  相似文献   

20.
郭嵩焘通过对洋务活动的反思及对西方文明的探究,指出西方文明具有整体性,有本有末,并从政治、经济、教育等诸多领域探讨了西方各国强盛的根本.他的“本未”论显示出洋务思想向维新思想过渡的特色。郭嵩焘的“本末”观拓展了中国人的文化视野,他关于学习西方、标本兼治的论述,实质上是用“本”、“末”这对传统范畴,广泛地探讨了经济、教育、文化及制度等诸问题,在早期现代化求索过程中,在理论上作了创造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