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丽江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现代意义和旅游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丽江地处"彝藏走廊"、"茶马古道"等民族迁徙往来,多元文化交汇融合的特殊地带,这里富集着独特而又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资源,这些资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文化内核中充满生机的组成部分,丽江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在丽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中有着多种价值体现,对丽江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和谐发展与繁荣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丽江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深入研究和挖掘,有利于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世居丽江的各民族都有自己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长期以来,多民族和谐杂居,多元文化交汇融合,共生共荣,构成了丽江民族文化多样而又独具个性的特色,深入研究其特征,挖掘其丰富内涵,对于促进丽江民族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丽江社会、经济、文化等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也有积极的现实作用。  相似文献   

3.
丽江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有22个民族在此繁衍生息.除当地各民族不同形式的原始宗教外,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等宗教都有广泛传播,宗教的种类较多,但它们却以互相尊重、并存包容为主要发展趋势.丽江各种宗教在传播过程中,不仅彼此间相互渗透融合,而且与当地文化接触整合,这是丽江少数民族宗教发展的重要特征,也是丽江各民族和睦相处、社会和谐的有利条件.因此,既要继承丽江各民族、各宗教互相尊重、和谐共处的历史传统,又要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充分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有益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文化是儒释道三教的并行融合。文化是血脉中流淌的情感价值观,室内设计只有碰触到文化层面,才能激起人文消费者的悸动和冲动。本文就儒释道文化对室内设计的影响进行初步探索,意在弘扬传统文化,促进室内设计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5.
民族心理是特定民族在长期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制约与历史文化的积淀过程中形成的;不同民族的接触必然引起文化移入。文化移入指文化上有差别的群体之间持续而广泛的直接接触所导致的文化变迁。以儒释道为根基的中华文化正在经受异质文化的压力和冲击。本文分析了文化移入下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的导向作用的弱化、嬗变和转型趋势,并从中国的民族成员相应将发生的人格心理变化入手,试图在这种阵痛中寻找民族文化传统在扬弃或更生中可能的转归及民族精神现代化发展的生长点。  相似文献   

6.
我国古人很早就形成了朴素的色彩观,它在与中国传统的哲学与宗教的不断融合中,形成了独特的色彩审美文化;这一过程,也直接生发了古人的"重色"传统。诸色之中,古人又特重青色,即所谓的"尚青"传统。古人之"尚青"传统,是受儒释道多种思想之影响的,又具体体现于中国传统的文化中。本文将青色审美文化置于传统文化的背景下进行关照,试图通过对色彩审美文化的研究进而把握民族性格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7.
民族心理是特定民族在长期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制约与历史文化的积淀过程中形成的;不同民族的接触必然引起文化移入。文化移入指文化上有差别的群体之间持续而广泛的直接接触所导致的文化变迁。以儒释道为根基的中华文化正在经受异质文化的压力和冲击。本文分析了文化移入下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的导向作用的弱化、嬗变和转型趋势,井从中国的民族成员相应将发生的人格心理变化入手。试图在这种阵痛中寻找民族文化传统在扬弃或更生中可能的转归度民族精神现代化发展的生长点。  相似文献   

8.
儒释道文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融合,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中国当代戏剧中蕴含了许多儒释道文化元素,常常经过语内翻译和语际翻译的过程传递到英语世界。英译剧本对佛、道两家宇宙观念和儒家治世观念的文化移植尤为突出,译者在翻译剧本时除了呈现剧情,也展示了儒释道精神的内涵,能够激起西方读者进一步探索中国文化的兴趣。  相似文献   

9.
彝族的毕摩经体现了中国文化中儒释道合一的特征,在彝族史诗《梅葛祭:丧老人祭》房屋起源的神话传说中,房屋的第一次建造是由龙女(神力)完成的,龙女建房的故事开头部分是田螺姑娘类型故事,后半部分讲的是丈夫忘恩负义而导致了房屋的失去。第二次建房是彝族神奇人物和汉族文化英雄合作的集体智慧的结晶,其中起到重要作用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文化英雄如周公、伏羲、鲁班、杜康等,还有王母娘娘等神灵。彝族房屋起源神话中房屋的建成经历了从依靠神力(龙女)建造到以彝族的神奇人物和汉族的文化英雄共同建造而成的过程。彝族房屋起源神话是彝族毕摩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采用整合,彝汉文化的交流互鉴的结果。中国各民族的文化中都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交流融合,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互鉴融合正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构的文化认同基础。  相似文献   

10.
儒释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影响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三者自产生之日就不断地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到了明清时期,三教的融合已臻至成熟。在明代小说《西游记》中,这种融合有着典型而又深刻的反映。  相似文献   

11.
酒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良载体之一,聚载了几千年的文化精粹和卓越成果.使儒释道等多元文化完美融合。其审美内蕴负载着中华民族广阔的心灵胸怀,凝聚着炎黄子孙的生命意识和审美情感,融合了民族文化“和”之神韵精髓、社会交际之从容优雅、诗酒风流之典雅浪漫,具有雍容华贵、庄严肃穆、秀外慧中的整体风貌.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历史上,始于春秋的儒家学说,自两汉之际就开始传入中国的佛教,以老庄思想为核心的道教,这三教——儒释道,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既有矛盾、斗争、冲突,也有相互交流、融合、渗透。这三教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大众传统信仰文化的主要内容,也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因此,很好地传承和发扬这些文化,一定会促进社会各方面的和谐发展。本文尝试从儒释道的基本内容和社会意义等方面做一下阐释。  相似文献   

13.
佤族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化及外来文化对佤族传统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因此,构建新的文化体系,让各种新的文化元素与佤族传统文化之间相互协调、融合,使佤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始终处于一个相对平衡的系统中,形成稳定和良性循环的态势,是佤族固守民族文化阵地、传承民族文化精髓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4.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在人类历史发展中世代相传留下的重要文化资源,是各民族传统文化价值的表现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传承载体,而职业教育则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创新传承的重要载体,也是民族传统文化的主要承担者。以广西物资学校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性传承研究实施路径为蓝本,提出了将非遗传统文化有效融入专业教学中,深化产教融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传播与传承,同时建设传承实训基地、开发非遗美育课程教学资源对专业传承人才进行培养,将“非遗传统文化传承”与“社区活动”有效融合等有效形式,为其他职业院校创新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清代丽江地方政府竭力发展儒学,创办学宫,创建书院,广设义学,为地方培养了大批士人,提高了丽江各族人民的文化素质,推动了丽江各民族的融合,促进了丽江风俗变迁。移民、官员提倡、乡绅支持等是清代丽江儒学发展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主要是以儒释道三教为基本组成部分的多元融合的文化系统.而道教作为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在唐朝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因此,道教思想对唐代文学在意境、性情和想象力这三个方面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日本这个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吸取外国文化的优点,它既扬弃不利于本民族发展的“节点”,又与世界其他文化体系展开真正意义上的对话,在这种“扬弃”与“对话”中建构具有本民族文化特质而传承至今。文化传统与教育的融合,使得日本教育的各教学理论中也呈现出中西融合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国家颁布了一系列政策以推进传统文化教育发展,意味着美术课程内容应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教师可积极开发与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在美术教学中弘扬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而《山海经》是古人留下浩如烟海的典籍中,探寻中国传统艺术形象审美思维的重要文献资料,其中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和各式山精海怪的神奇形象描述,极具人文价值与美学价值。这无疑是值得开发成美术课程资源的艺术宝库。  相似文献   

19.
当今世界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旅游业的发展,民族文化势必受到越来越多的影响,以世界文化遗产地丽江古城为例,说明民族传统文化的自身特色及其发展。  相似文献   

20.
民族文化资本化运营将民族文化与经济发展相结合,一方面,通过对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民族文化资源带来的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使民族文化受到更多关注与重视,推动民族文化的创新、发展,并有助于优秀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本文从对丽江民族文化资源的梳理入手,并对民族文化资源的应用和创新与丽江文化旅游结合的实践探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