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导演托那托利在《天堂电影院》中,通过对多种电影语言的娴熟运用,层次丰富地为我们展现了电影与人生、电影与时间、电影和情感之间扯不断的关联。本文主要从影片主题、叙事节奏和回叙语态来浅析电影带给我们的美学张力。  相似文献   

2.
由意大利导演朱塞佩·托纳托雷执导的影片《天堂电影院》和法国导演克里斯托夫·巴拉蒂执导的影片《放牛班的春天》都讲述了一个关于艺术与成长的故事。《天堂电影院》与《放牛班的春天》虽为两部不同国别、不同导演、不同时间拍摄的影片,但二者在叙事人物构建、叙事结构模式以及叙事主题三个方面有着诸多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3.
以印刷资本为依托的现代小说,其生成直接服务于建构现代民族国家想象的意识形态的诉求。成熟于资本国际化时期的电影,全球化成为其必须面对的语境。在中国当下,小说与电影面临着共同的困境,以电视、网络等新型大众传媒为载体的现代娱乐及其产业发展,对小说和电影的冲击不言而喻。以小说《海上花列传》和电影《海上花》为个案,以安德森的民族国家理论和萨义德的东方学理论为依据,史料分析与文本细读结合,借此解析小说和电影两种叙事媒介在现代性历史中的不同作用。  相似文献   

4.
从电影《白鹿原》入手谈其改编与小说创作的不同之处,探究在不同的历史背景、时代语境、意识形态、创作理念之下二者产生差异和碰撞的原因,并对电影改编的得失作出评价。  相似文献   

5.
小说《白鹿原》是陈忠实先生的力作,该书情节曲折,人物众多,艺术境界博大精深,这是理论界所公认的。然而小说和电影是不同的两个艺术门类,小说在内容方面一般不受篇幅限制,电影则必须服从时间性的要求。论述了笔者拟从材料的取舍、人物形象塑造、影片色彩运用,以及故事情节方面将小说改编为电影的一些基本想法。其中主要是对内容的删节,因为在区区一部影片中是不可能完全展示该小说的完整形象的。所以,谈及改编,肯定要有所取舍,但是前提是不伤害小说的主要情节以及主题深度。  相似文献   

6.
在电影《湘女萧萧》中,导演谢飞对小说《萧萧》的改编是一次个性化解读,既解读过去又倾注着当代意识与情感。影片在呈现出小说中对原始人性赞美的同时,将文化批评和道德批判有机结合在一起,用诗化历史的主体意识和强烈的道德关怀去审视人性与封建传统文化习俗,产生了与小说文本不同的语义效果。  相似文献   

7.
小说《克兰福镇》是盖斯凯尔夫人的重要作品之一,描写了英国维多利亚时期一个普通乡村小镇的田园生活和风俗人情。该作品向人们展示了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工业革命发展给乡村生活和当地风俗伦理所带来的影响和变化。通过对小说中人物之间的情感冲突分析,可以窥探出维多利亚时期英国乡村中人们的思想状态。  相似文献   

8.
小说《克兰福镇》是盖斯凯尔夫人的重要作品之一,描写了英国维多利亚时期一个普通乡村小镇的田园生活和风俗人情。该作品向人们展示了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工业革命发展给乡村生活和当地风俗伦理所带来的影响和变化。通过对小说中人物之间的情感冲突分析,可以窥探出维多利亚时期英国乡村中人们的思想状态。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部较早描写革命的作品,吴组缃小说《山洪》通过朴素的描写展现了农村的生活和农民的思想转变,体现了早期革命文学集体记忆建构的试验性特征。从《山洪》的创作出发,分析文本所建构的主要内容,可以管窥中国早期革命文学集体记忆建构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0.
中国当代最富有才情与声望的小说家余华在1982年创作了小说《活着》。《活着》一经问世,便获得了文坛的巨大震动。其先锋精神与乡村的沉痛现状成为一种灰色的民族记忆。据原小说改编的电影《活着》在1994年由导演张艺谋摄制完成,电影《活着》以一种主观的情感色彩进入,将故事娓娓道来。  相似文献   

11.
丹·布朗的悬疑小说《达芬奇密码》一经面市就横扫关国各大畅销书榜,成为有史以来最卖座的小说。2006年小说被搬上银幕,全球首映便创下2.24美元的票房佳绩。而对于影片受到的争议及小说与电影的异同,可从叙事结构、文本特色以及电影改编的利弊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东邪西毒》终结版是一部文艺影片,它展示了关于爱、空以及生命意义的思索。西毒和大嫂、东邪与桃花、盲武士和慕容嫣,都是爱的绝望寓言,孤女的鸡蛋和毛驴则是虚静生命的救赎。影片唯一的光亮,是洪七带着驼背上的妻子走向沙漠外,寻求新的生命价值。山那边是什么?希望或有或无,但总得人去探索。  相似文献   

13.
柳青及其代表作品《创业史》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与价值。传记电影《柳青》表现了在社会转型的特殊阶段,作家柳青独特的个人生命体验,刻画了柳青在艰苦卓绝的社会主义创业中,心系家国、沉潜乡土、一心为民的伟大形象以及乡土之上朴实坚韧、勤劳肯干的农民群像。传记题材电影使红色经典文学、人物生命体验以及历史与当下的互文建构,在现实与虚构的影像艺术方面具有更为丰富的意义,这不仅有助于开启传记人物主题研究的新视角,也呈现出新时代重塑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自觉语境下国产电影创作的重要转向。  相似文献   

14.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伴随着大众文化的兴起,"纯文学"逐渐衰落,一批电影人不约而同地选择将王朔的小说翻拍为电影,这与大众文化兴起之后人们心理上的需要有密切关系,同时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于王朔突出的影视化写作策略以及独特的写作风格。一批令人耳目一新的电影作品"应运而生",其中包括1994年姜文根据王朔短篇小说《动物凶猛》改编而成的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文章以此为例通过比较两者之异同,探究姜文如何巧妙利用王朔小说语言具有的影视化创作特色,并重点阐释姜文是如何在原作基础上建构出其独特的审美价值的。  相似文献   

15.
李慧颖 《学语文》2020,(1):64-65
《城南旧事》小说和电影作为两种不同的表现艺术,在叙事艺术方面具有差异性。从叙事视角来看,小说是以儿童视角进行回忆,电影是用双重视角去追忆往事。从叙事结构来看,小说是以散文化结构进行结构编排,电影是以串珠式结构进行结构安排。从叙事话语来看,小说以抒情性为主,电影则以意境见长。通过分析《城南旧事》小说和电影在叙事艺术上的不同,可以加深读者对于《城南旧事》的理解。  相似文献   

16.
以印刷资本为依托的现代小说,其生成直接服务于建构现代民族国家想象的意识形态的诉求。成熟于资本国际化时期的电影,全球化成为其必须面对的语境。在中国当下,小说与电影面临着共同的困境,以电视、网络等新型大众传媒为载体的现代娱乐及其产业发展,对小说和电影的冲击不言而喻。以小说《海上花列传》和电影《海上花》为个案,以安德森的民族国家理论和萨义德的东方学理论为依据,史料分析与文本细读结合,借此解析小说和电影两种叙事媒介在现代性历史中的不同作用。  相似文献   

17.
电影是再现政治的特殊形式。文化阅读方法考察电影深层文化结构与权力机制。文章通过对电影《刮痧》的文化阅读,超越文化差异的表层结构和文化冲突的传统理解,提供一种多元文化语境中文化选择与身份政治关系的全新诠释。多元文化语境中,文化身份成了漂浮的能指符号,等待主体介入才具有意义。移民受到多元文化冲击,主体意识被两种文化身份所分裂;美国文化本身的纯洁性也被“文化杂烩”形式所威胁,为“惧杂症”所困扰。刮痧冲突,在文化领域是美国东方主义意识与中国“汉化”思想的对抗,对于移民个体则更是文化记忆与认同的冲突。  相似文献   

18.
刺刀是隐藏在现实中偶一露面的真实,幕布是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余华以他一贯的冷静风格为我们撕开了幕布的一角。电影《活着》在一定程度上修补了小说《活着》的疑问,增加了更多的现实符号。通过文化语境的重构,使阅读主体与阐释主体、作品文本共同建立了一种以“体验”为空间的同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太原大学学报》2017,(5):88-92
电影与小说是两种异质的体裁,刘震云的小说《我不是潘金莲》和冯小刚翻拍的同名电影,无论是二者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还是表现形式都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与可比性。从故事情节方面来看,电影由于受到其体裁上的局限性即时长的限制而对小说内容进行了删减和改编,导致作品的深刻内涵有所减损;从人物形象方面而言,电影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更多地投注了导演再阐释和再创造的意味,人物形象明晰生动却缺乏复杂性;而在表现形式方面,电影艺术发挥了其独特的艺术手段,运用了几种不同形式的画幅,使得形式与内容巧妙融合起来,加强了故事内容的表现力。  相似文献   

20.
小说《倾城之恋》以上海外来者的身份对香港进行了重新审视:在张爱玲的视野中,香港对于上海而言是一个充满色素相冲的异域都市;而香港导演在《倾城之恋》中又以文化寻根者的身份对上海的旗袍、上海菜等具有上海特色的元素进行回顾.张爱玲文本中上海是本土中国的象征,但在许鞍华的影片里上海只是香港回忆自己的底本,香港比上海更加自由与开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