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高职德育的职业特色建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杜月菊 《职教论坛》2005,(11):14-15
高职德育的职业建构,应突出市场经济理论、职业道德、创新意识教育,借助多媒体教学,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把健全人格培养作为终极目标,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综合评价,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
在新时期,高等理工科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在改革过程中,理工科教育应突破原有的以理为主、以专业为主、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主、德育为先过渡,尽量开展通识教育和创新教育,把学生培养成适应新时期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具体来说,要做到确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根本任务、以培养学生的应用技能为主体,同时兼顾学术研究、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鼓励学生个性的发展以及在实践教学中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3.
职业素质教育是高职教育的重要内容,把企业价值观、团队精神、责任心与敬业精神、诚信意识、创新精神、感恩意识等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建设,通过重构德育课程的内容、工学结合以及开展团队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  相似文献   

4.
社会的发展,越来越突出地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到教育工作者面前。转变这种以继承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树立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观念,是深入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前提。使素质教育在德育教学中落到实处的根本措施是“素质教育与德育教学的三个结合”。  相似文献   

5.
结合中等职业学校的特色和优势,丰台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构建广泛存在于学校及社会生活的“三维生态德育系统”,以职业生涯教育为主线,以文化建设为内涵,以信息技术为支撑,探索校企合作模式下的育人之路. 以生涯教育为载体,创新德育内容 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六个意识”,即尊重意识、服务意识、团队意识、进取意识,抗挫意识、创新意识.以职业生涯教育为主线,从职业认知、职业学习到职业规划、职业发展,形成职业人生的教育系列.  相似文献   

6.
德育中实施创新教育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职业技术教育作为国家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提高国民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等方面具有特别的意义。而德育课在实施素质教育、创新教育过程中,起着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关键作用。在德育课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实际上是把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德育理论学习之中并融为一体的活动。这是对传统德育理论课教学方式的挑战,也是对德育课教学达到新的更高层次的要求。从而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高度的统一。走创新教育之路,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探索德育课改革之路。才能在德育课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  相似文献   

7.
教师必须具有德育意识。教师没有或缺乏德育意识,就谈不上端正教育思想,在教学中常会表现为把教学和智育相等同,从而把教学和德育分割开来。这样,势必阻碍学生的一般发展,不利于我们的教育目的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公民意识缺失的教育原因主要有:传统的"圣人"教育的观念影响下的道德标准高不可攀,脱离一般人的生活实际;中小学德育系统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挤压,公民意识教育比较滞后;灌输说教式的高校德育方法未能使学生把公民意识教育内容真正内化;我国尚未形成良好的公民社会氛围,社会大环境的负面影响阻碍了大学生的公民意识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正把每一个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自主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的一代新人,学校以此为育人目标,积极构建以学生的自主管理、自主教育和自主评价为主体,以教师的善导为主轴的"三自一导"德育新模式。学校通过优化德育工作机制,强化学生的自主管理,完善"三结合"德育网络,形成了"开放式引导,自主式管理,立体化育人"的办学特色,取得了丰  相似文献   

10.
和谐目标下的中学德育新理念以育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为基础,以构建和谐社会为动力,以人与人及人与自然全面和谐发展为始终,是一种有别于传统德育的创新理念与和谐教育理念。当代中学德育的目标创新反映于学生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和谐发展。通过德育主题、德育体制建设、德育模式、德育师资及自主教育等内容与手段的创新与探索,克服传统德育意识的阻碍,构建中学德育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11.
德育的过程是把学校教育的外在要求。内化为学生自身素质和自觉行为的过程。随着时代的发展,随着青少年学生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的不断增强,学校德育那种传统的“你说我做”,“你讲我听”的教育方式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当前,基础教育正逐步由注重学生的应试能力向注重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上转移。各学科都在开展创新教育的研究,积极探索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然而对于道德教育来说,则不乏空洞而留于形式的说教。虽然人们提出“德育为先”,但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过程中,德育却缺乏“创新”。其实,德育作为塑造学生美好心灵的教育,教育形式更需要不落俗套的方法和手段,更需要创新。  相似文献   

13.
学习邓小平教育理论,树立教育新理念,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历史责任和时代机遇,是深化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学校要用新的教育观念开展教学,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使学生成为国家和民族需要的创新人才,这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随着学习邓小平理论的深入,我们把办学的总体思想放在"德育为首、科技育人,艺体共育,优化育人环境和心理健康教育"上,扬自己之长,走自己的路,有力地推进了办学水平上台阶,办学效益上档次,增强了学校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相似文献   

14.
教育的现代化,是一个全面而深刻的变革过程,涉及教育观念、教育原则、教育模式的整体性的变革和创新。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素质,并把学生培养成高素质创新人才,对德育提出了新的问题,也为德育自身的改革提供了机遇。 我们应根据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呼唤和学生发展的需要,研究与之相适应的德育的特点。这有助于我们对德育的内容、途径和模式产  相似文献   

15.
教育观念更新的今天,怎样构筑一种新型的、以人为本的学校德育,是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德育工作者深入研究的新课题.笔者从近几年学校德育工作一线的实践中体会到,创新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营造一种能促进学生主体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健康发展的宽松与和谐的教育环境,是构筑人本德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培养学生的勤俭节约意识是落实德育的重要一环。这就需要教师在教育教学的各方面渗透勤俭节约的思想。作为一名班主任,我是从四方面提升学生勤俭节约意识的。一、"比"素材——创新教育情境德育活动的教育情境设置是否巧妙,直接关系到活动的开展效果。  相似文献   

17.
面对未成年人社会阅历浅、辨别是非能力不强,又普遍存在求异、前卫、反传统等鲜明的个性特点,学校提出在新形势下要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德育主体地位,形成以人为本,德育为首的共识;改变德育被动的灌输局面,必须克服片面德育观,摒弃把德育和智育分离的做法;必须进行德育内容的创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成才教育等;必须改进德育的方法,把枯燥的道德要求变成无形的渗透,增强德育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必须充分挖掘教材德育功能,实行全方位、全过程育人.  相似文献   

18.
过去的学校德育工作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与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实际仍存在较大距离。如何增强德育工作效果,是教育理论和实践方面的一个重要课题。注重德育创新,完善德育工作体系,精心构建德育立交桥,深化德育改革,是搞好德育工作和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为使课改成功进行和实现德育工作效果的最大化,必须下大功夫落实学生德育主体地位,对德育工作模式、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等进行创新。一、学生德育主体地位的创新新课程改革要求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学生主体意识。德育工作也不例外。为此,我们提出要让学生当家作主人,让学生参与学校管理,改…  相似文献   

19.
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以及创新个性为主要目标的教育,就是要在学生牢固、系统地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发展他们的创新能力。其中创新思维的培养是创新教育的核心。化学是人类进步的关键,同时化学又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学科的这些特点为实施创新教育提供了独特的优势,在教学实践中我主要通过以下三种途径来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一、重视德育渗透,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所谓创新意识,就是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意识或理念。创新意识是创新型人…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社会实践能力已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初中思想品德课作为学校进行德育的主渠道,也必须把创新作为教学目标,把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办学主旨。一、教师要增强创新意识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学生创新能力的起点和源泉,在创新学习中,一个学生能否提出创新问题,关键在于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