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乡村公共文化空间能为乡村社会治理提供最佳场域和重要载体,为维系乡村社会良性运转提供文化保障,为乡村社会稳定提供凝聚力。在城镇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我国乡村公共文化有衰退的迹象,公共文化空间也在发生蜕变,给乡村社会治理带来了一些困境。地方政府或村民自治组织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重构乡村公共文化空间来推进乡村社会治理:拓展乡村公共文化空间,重塑乡村社会善治良序;创新乡村公共文化活动,重构乡村社会价值认同;增强村民参与主体责任,充实乡村公共文化空间。  相似文献   

2.
乡村文化振兴是实现国家善治的重要议题。村落文化作为乡村共同体的呈现样态,存在乡村文化的多元化来源和展演形态。文化公共性与乡村建设休戚相关,村庄政治精英不但引领了文化资源的运作方向,而且重新整合了村民的“文化习惯”,为村庄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具体而言,要通过政策宣传激发村庄文化的活力,围绕党群关系发挥村规民约的影响力,进而践行文化制度的本土化适应力。同时,乡村文化公共性的流失贯穿于公共议题的失语和公共空间的日渐式微。因此,要不断涵养乡村公共精神,加强村民公共意识的培育,促进村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发挥乡村精英的引领作用,完善乡村公共空间的设施建设;不断拓展文化赓续的公共空间,重构乡村社会资本和关系,通过重构社区空间,促进村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明确公共规则的内容和制定程序,加强公共规则的宣传和教育,健全监督机制的信息反馈渠道。  相似文献   

3.
在乡村治理实践中,村庄的整体性贫困与村落公共空间的衰落相互嵌结。当前,以农民个体和家户为主要扶持对象的精准扶贫实践和以技术治理为主的政策落实方式,使许多贫困地区的扶贫政策屡遭执行困境和落实偏差。以基础设施和产业扶持为主的"整村扶贫"的日常实践忽视了村落社会"组织衰落"的短板,因缺乏与村落公共平台的衔接以及村民的社会性参与,导致扶贫"内卷化",进而加剧了农民原子化、村落离散化、村庄共同体瓦解甚至"村落终结"的趋势。在乡村治理现代化背景下,研究村落公共空间与乡村社会治理之间的关联机制能够在理论上承接并形成本土化的公共空间理论,在政策和实践层面深化和完善基层社会治理。  相似文献   

4.
从空间叙事学的角度来观照西南边疆的村史室可发现乡村文化空间的“媒介化”属性。村史室中“乡愁”空间叙事,通过线性的节奏与情节,虚实相交浓缩展示乡村历史时空,突出展示革命和现代的乡村政治图景,使得乡愁成为各方权力的交互场,其中有怀旧情绪,有认同,有资本参与,也有工具性。在此背景之下,须突破村史室抒发“怀念过去”的单一情绪维度,赋予乡村自我审视的文化自觉,突出对农村活生生的文化生活的服务,突出村民在公共文化空间中的主体性和参与性,从而让“乡愁”去工具化,变得更有灵魂。  相似文献   

5.
村落公共空间是村民交往的重要场所,凝结着村民的共同记忆,其空间布局及物质构成深受地域文化的影响。本文基于社会文化角度,从“点、线、面”三种物质形态分类要素去解析皇都侗文化村公共空间特征,探究物质空间表征背后的社会文化逻辑,研究结果表明:(1)公共空间向心性特征显著,鼓楼在物质和精神层面都占据着侗寨空间及侗族文化的中心位置;(2)侗族村寨小众公共空间活力弱,小众公共空间从属于大众公共空间;(3)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文明的冲击以及乡村旅游的发展,侗族村寨公共空间有了明显的世俗化趋势;(4)文化内涵是影响侗族村寨公共空间活力的重要因素,具有深厚民族文化底蕴的传统公共空间依然深受村民的喜爱。  相似文献   

6.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教师的新乡贤角色重塑为乡村教师扎根乡村、立足乡村、奉献乡村奠定了坚实的乡土教育情怀和乡土文化自信。当下,随着乡土文化转型和乡村社会结构秩序重塑,导致乡村教师原有乡贤角色迷失和旁落,他们逐渐沦落为乡土文化的“陌生人”、乡土治理的“逃离者”、乡土教育的“技术人”、公共身份的“遮蔽者”、专业身份的“教书匠”。基于此,重塑新时代乡村教师新乡贤角色,应确立回归乡土的培养机制、厚植反哺乡土的教育情怀、生成在地化实践教育素养,以期实现乡村教师回归乡土主体自觉意识,主动承担应有时代使命和乡土文化责任为价值归旨。  相似文献   

7.
公共精神重塑是乡村教师助力乡村教育振兴战略、身心俱在融入乡土社会、回归乡土公共情感世界的题中应有之义。当下,新时代乡村教师囿于公共制度依附、公共使命式微、公共空间离场等现实桎梏未发挥应有的“新乡贤”身份角色。研究发现,乡土社会悬浮化、乡土文化空心化、城乡张力对立化是导致乡村教师公共精神旁落的主要原因。鉴于此,通过融入乡村社会文化生活、肩负乡村教育振兴使命、加大本土定向培养力度等措施重塑乡村教师公共精神。  相似文献   

8.
建国以来农村公共生活模式的变迁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生活是公共管理研究的一个重要视角。受"总体性社会体制"及其运行方式的影响,改革开放前在我国农村形成了一种运动式、集权化的公共生活形态。1978年,改革开放为农村公共生活的变迁奠定了新的制度基础,农村公共生活开始转型。1988年,村民自治制度实施后农村公共生活实现了现代化转变。当然,在未来还需要妥善处理农村公共生活空间的拓展与政府宏观秩序控制的矛盾;引导和规范农村组织多元化发展,发挥乡村主体多元治理的合力;通过治理机制的建设,激发村民参与公共生活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社会具有强国家、弱社会的特征,国家对乡村社会拥有无所不在的统治权。从1980年代开始推行的村民选举制度,通过国家法律的确认和村民选举的实践,逐渐实现了农民的有限自治。村民选举作为一种制度创新成果,它在乡村社会的传播,促进了乡村公共领域的形成,增强了农民的契约意识,提高了农民的民主精神,进而使乡村政治文化在结构上做出新的调整。在新的乡村政治环境下,民意成为乡村政治的精神基础,协商成为乡村治理的工作机制,诚信成为乡村发展的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10.
乡村过事的赢利化及其后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礼为核心的乡村过事制度,在鄂西南地区借助泛化整酒名目、随意扩大人情圈、简化酒宴操办和货币化礼物,逐渐丧失其社会和文化价值,通过泛滥的“无事酒”沦落为村民争相利用的赢利工具.农村礼俗的这种根本性改变,是乡土社会在遭遇市场化冲击后,乡村由多元价值需求变成直接的物质追求,日渐理性化的村民面对弱化的村庄舆论,在人际关系的功能尤其是经济功能弱化的情况下,利用残存的乡村场域谋利的结果.作为乡村秩序操练和维系的过事的赢利化,在不断加重农民负担的同时,也加速了乡村人际关系的功利化,导致社会资本的急剧流失,从而使农村社会陷入无序之中.  相似文献   

11.
肇始于上世纪的村民自治作为一种制度形态的存在,通过一系列的制度设计已经深深嵌入到乡村社会之中。不过,从村民自治的产生来看,它是自生于乡村社会土壤,在上升为国家制度后推行全国,逐步脱离了原有的乡村社会。当村民自治以统一的制度形式遭遇多样的乡土社会时,全国各地为推进村民自治进行了地方性探索与机制性创新。显然,这些探索和创新并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且植根于乡土社会的自治文化,并将绵延的文化与现代的制度耦合于村民自治的具体实践,逐步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治理结构之中,为村民自治的有效实现奠定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12.
李森  高静 《教育研究》2022,(12):130-140
乡村教师的社会责任感是乡村教师在乡村社会实践过程中产生的对自我社会角色认同的情感偏向、所承担社会责任的认知取向和行动倾向的总称,它是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内生动力。乡村教师的社会责任感随着乡村社会文化的变迁而不断发展变化,且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内容样态,如初级文化启蒙与乡村礼俗传递的整体意识、现代知识传播与乡村文明建设的公共情怀、学科知识教学与自我专业发展的专业精神。新时代,乡村教师的社会责任感具有新的内涵,表现为乡村教师强化专业角色与乡村社会嵌合的积极情感、关注乡村儿童与乡村社会融合的认知倾向、促进乡村教育与乡村社会联通的意志行动。以此为基础,以“在地化教育”为抓手,通过在地化乡村服务学习,为职前教师社会角色认同营造丰富情境,通过在地化乡村教师培训和在地化乡村教育实践,为乡村教师的社会责任认知和社会责任行动打造理念文化和创造实践场域,系统培育新时代乡村教师的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13.
乡村文化振兴是时代赋予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价值导向。农村公共文化结构转型,既是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内容、机制、模式的重构,也是具有批判、导向、整合功能的新型农村价值观念、行为规范、道德标准的成型过程。具体而言,乡村文化振兴是以文化内生性激发文化自觉,重构文化认同,促进文化自信,实现文化"乐民、育民、富民"的战略任务,是以重塑乡村文化振兴的价值理念为突破口,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端对需求端的适应性,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促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开放—融合",实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提效—增能"的系统工程。其重点在于突破公共文化服务内容空洞、服务机制空转的困境,全面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治理质量与治理能力,并重构农村社会认同,促进城乡文化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4.
河南省农村图书馆事业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而得到长足的发展。乡镇图书馆、农家书屋建设和个人图书馆的兴起以及县级图书馆总分馆制的实施推进,为构建河南省现代乡村图书馆体系打下了坚实基础,丰富了乡村公共文化资源,提升了河南省乡村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为河南省乡村图书馆事业创建了全新的发展环境。但河南省乡村图书馆事业发展还存在着制度体系不完善、供给不足低效运行、多头管理缺乏协调、人才不足服务欠佳等问题。因此,要使乡村图书馆建设成为后扶贫时代通过“启智扶人”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河南省就要建设以政府为主导的乡村公共图书馆体系,以制度保障乡村图书馆回归公共图书馆的大家庭;探索县级总分馆制发展新路径,实现乡村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的扁平化、均等化;坚持政府为主、社会力量为辅的原则,积极引入社会力量;扎根本土,加强乡村图书馆建设的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5.
王勇 《山东教育科研》2013,(7):20-22,56
当前,随着群体的不断分化、公共空间的不断压缩和公共言说话语权的不断丧失,乡村教师陷入了悖论性的社会角色困境,出现了公共性危机。危机的根源既是结构性的,又是建构性的。为此,建构乡村教师的公共性,应该从制度建构、知识建构、公共空间建构和自我建构入手,坚持专业性和专业角色优先,重塑乡村教师的社会角色和社会形象。  相似文献   

16.
在构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过程中普遍存在政府角色失位问题。政府必须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机制,通过完善财税政策,缩小地域、城乡公共文化差距,建立以公众为主体的公共文化考评体系等方式,实现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角色的民本复归。  相似文献   

17.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涉及很多方面和问题,其中振兴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题中应有之义。乡村文化赋予了村民生活以意义、乡村社会以秩序,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的文化支撑与精神动力。城镇化和全球化的进程对信阳乡村传统文化的冲击与消解,使乡村文化建设面临两难困境。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信阳乡村文化发展路径:一是形成政府、社会、村民三方合力,共推乡村文化振兴;二是推进信阳乡村文化价值重建,实现历史价值、当代价值、未来价值的连通;三是挖掘信阳乡村文化精神内涵,提升乡村文化的自信与自尊;四是推动信阳乡村文化现代转型,做到保护与利用并举。  相似文献   

18.
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的精神源泉和根本命脉。然而,乡村文化在当代转型中面临着物质文化美学凋敝、组织制度文化公性衰落以及精神文化内涵贫瘠的问题,给乡村振兴带来文化能量受限与精神支撑不足的障碍。作为重塑乡村文化的重要场域,乡村教育对乡村文化当代转型负有不可推卸的文化责任。因此,通过审美教育提升乡村文化的文化品质、公德教育重塑乡村文化的文化秩序以及精神教育丰富乡村文化的文化内涵,成为新时代乡村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教育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9.
现代性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个特定阶段,我们生活在一个传统被逐渐消解,社会秩序被不断重新描述的现代性世界。我国的乡村社会秩序经历了由乡村内生权威占主导地位的封建社会时期、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国家权力主导时期和多元权威秩序共同发挥治理作用的当前时期。随着现代性的到来,乡村社会秩序突显出国家供给制度公正性的缺失、传统公共权威的退场以及现代性所带有的个体化特征导致乡村传统道德文化的迷失。乡村社会治理秩序的重构可以通过国家制度供给的公平性和合法性,新乡贤在乡村社会秩序中的助力作用以及发挥文化在乡村社会秩序的柔性治理作用来实现。  相似文献   

20.
我国公共文化服务政策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职责的履行,需要公共文化服务政策加以落实。根据我国公共文化服务政策出台数量的变化以及内容和特色,可将我国公共文化服务政策的发展分为公共文化服务政策肇始、政策探索和政策深化三个阶段。目前我国公共文化服务政策主要呈现了重视人民群众文化权益的保障、重视硬件设施的建设、重视重大文化惠民工程的建设以及重视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等总体特征。公共文化服务政策的发展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了切实的法律和制度保障,但我国公共文化服务政策也还存在着政策制定中群众参与不足、政策执行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检查、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水平较低以及政策绩效缺乏评估等方面的问题。因此,未来我国公共文化服务政策发展和完善要着重抓好以下几点:重视拓宽社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政策制定的渠道;加快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政策执行的监督机制;重点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政策的制定;积极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政策绩效评估工作以及进一步加强公共文化服务政策保障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