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究五四时期小说观念的变革,第一要务是打通戊戌与五四两个时段。五四小说观念是在“破”、“立”的互动中完成变革的。“破”体现为对旧小说的全面批判;“立”包括小说形式的重新确立与小说观念的彻底更新。小说观念变革从一个侧面展览了五四新思潮,彰显出五四一代在文化---审美上的抉择。  相似文献   

2.
"五四"激进文人发起的国故整理运动,引发了新旧学者整理国故的热潮,这股热潮引发了新旧学者激烈的论争。然而,取得国故整理成果的恰好又是那些对国故存有芥蒂和异议的"五四"激进文人。本文就上述现象的产生原因、论争内容和最终结果展开了深入探讨。认为:整理国故的学者的思想倾向鱼龙混杂,在新文化人那里,他们整理国故的主张也存在缺陷。总的来说,整理国故运动与五四新文化运动是相辅相成的。在思想与学术、学术与文学、现代与传统等多元因素混杂交织的文化生态环境中进行的整理国故运动,其科学的研究精神和民间的价值趋向对于文学、历史、学术的现代转型乃至史学学科的建设、新文学秩序的建立都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小说现代转型的完整过程是由清末"小说界革命"肇其始,民初"小说兴味化热潮"充其实,五四"新文艺小说潮流"收其功。"新小说家"被迫向西方学习,出于"新民"需要而与报刊结合将原不登大雅之堂的小说推向"文学场"中心,其倡导的求新求变意识与民族国家意识成为中国小说现代转型的主线。"兴味派小说家"主倡"兴味",以丰富多元的著译实绩纠"新小说"之偏,在小说传统的现代转化与小说审美的独立性上用力,且更加紧密地与报刊出版界合作进行现代生活启蒙。"新文学家"则主动彻底地向西方学习并否定传统,但从其主题选择、艺术追求、语言变革与人性表现等诸方面仍能看出它对前两者的批判性继承。它们是激变与渐变相接续的三部乐章,民初渐变部分因长期遭遇遮蔽尤需仔细辨识。  相似文献   

4.
五四"问题小说"是特定时代的产物,也是"为人生"派小说的一种.鉴于有些论者对它的评介不够明确,易于引起人们的误解,本文通过对部分"问题小说"及其作者的创作经验,重新加以考察辨析,力求弄清"问题"二字的实质所在,同时还对"问题小说"的产生背景作了简要描述.  相似文献   

5.
“儿童的发现”是现代小说研究的一个新视点。本篇试图探寻“儿童”命题与五四“人”的总主题之间的共生关系,及其对五四小说创作的影响,进而发掘其超越”妇女”命题、“农民”命题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6.
发端于“五四”运动的现代小说强烈地感染着莘莘学子,在此之前小说理论有相当长的一段时期的酝酿。理论家呼吁应“专出一种小说,足备学生之观摩”,由是儿童小说便渐渐在当时的校园兴起。描写苦难人生,颂扬硬汉精神,表现童真童趣,是处于草创期儿童小说的三大题材取向。儿童小说是我国现代小说意识觉醒的产儿,它的诞生与发展,为我国现代儿童学的繁衍提供了宝贵的借。  相似文献   

7.
“小说是文学”这一命题近代始得普遍认同。“五四”后,在西方流行的小说原理、小说观念大规模引入中国的背景下,中国“小说”观念经历了一个通过知识背景转换而争取独立地位——取法美国、法国小说观念以图创新——融会俄苏现实主义小说理论、英法现代主义小说理论等外来资源而力图自创新路——酿造出作家富于个性特色的小说观念这样一个演化过程,从中可窥见现代历史文化语境的迁延。  相似文献   

8.
“五四”是传统性爱观向现代性爱观转型的时期,现代性爱观的核心就是对女性的人格尊重,将“性”与“爱”紧密结合在一起。“五四”时期小说中出现了大量描写性意识、性心理的作品,细读这些小说,我们会发现,现代作家普遍赋予女性以神圣的地位,甚至带有女性崇拜的意味,与此相对应的,就是男女两性地位的颠倒,男子的女性化特征,男子往往在性与爱两方面都处于被动软弱的状态。  相似文献   

9.
由于对科学理性的极力崇拜和对西方写实主义的片面追求,五四新小说的想象力曾一度处在现实真实、科学常识和现实意图的束缚之下。传统小说的神秘想象瞬间绝踪灭迹;西方现代派的非理性想象也失去了被理解的土壤。想象力被小心翼翼的局限在合科学性、合现实真实性的狭小范围之内。再现性想象成了作家们创作的主要途径。一般说来,缺乏自由想象的小说也是缺乏真正的表现力的小说。被束缚的想象力最终又影响到了五四新小说对生活本质的把握和艺术审美的追求。  相似文献   

10.
从乡土小说理论倡导,乡土小说文本示范,乡土小说作家队伍三个方面,论述了浙籍文人在"五四"乡土小说成长过程中的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认为:个人──人类的同一、“个人主义──人道主义”的合致,是周作人五四时期伦理思想与文学思想的最根本的共同特征,前人研究周氏多强调其五四时期倡言“人生派文学”所包含的利他主义伦理倾向是对周的误解。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三个方面,即构思玄妙的幻想、情感要妙的风流、呈示“诗笔”“诗才”的文化,论述唐代小说的文人情趣,确定了唐代小说独特的美学品格.  相似文献   

13.
创造社作家的小说突破旧有小说的范式,力求与散艺术结合,呈现出强烈的散化特征。这种特征主要体现为将小说叙事功能转为抒情功能,将戏剧化结构转为散式结构。这一方面拓宽了小说的表现路子,另一方面也带来一些不足,即人物形象类型化,作品缺少含蓄美。  相似文献   

14.
民间文学源远流长,对中国新文学的影响不可估量。从乡土小说的三大家鲁迅、沈从文、赵树理的创作与文本的解读中,可见民间文学对现代文学乡土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王中平 《唐山学院学报》2021,34(2):16-27,49
近代中国的留学生本是学习西方的思想阵营.但"一战"却使西方发生分裂,而十月革命又使得原来是整体意义的西方,变成了思想对立的两个西方——资本主义西方(传统的西方)与社会主义西方(新式的西方,即"新俄").两个西方的出现,使得留学生对西方这个学习对象发生了观念上的转移,一部分留学生继续学习传统的西方,而另一部分留学生则学习...  相似文献   

16.
《莆田学院学报》2015,(6):75-79
序跋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重要文体之一。五四时期,很多旧式批评文体如评点、诗话、词话等因不合时宜逐渐被淘汰,但序跋却成功地进行了现代转型。内容由微观到宏观,方法由传统到现代,风格由单一到多元。"五四"批评家在序跋创作上汲古求新,使这一传统文体获得了新的活力,得以胜任现代文学批评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古代文人小说充分利用了自己介于国家与民间的中间地位,在向民间社会解说和诠释自己心目中的国家法律秩序时,意外地重构了一个与国家法律秩序有较大出入的民间法律秩序。  相似文献   

18.
五四前后是皖籍文人在安徽历史文化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阶段,在中国近现代文化与文学转型过程中扮演了引领与创造的角色。本文将在现代文化转型与"现代性"诉求的总体框架下,立足皖籍文人视角,进一步勾勒皖籍文人多元探索的图谱,同时,进一步挖掘他们遗留的精神资源与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19.
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现代美术教育在五四新文化运动、“西学东渐”、现代美术思潮、新式教育的影响下诞生和发展。其教学模式具有教育思想的开放性与国际性、教学模式的多样性、教学方法的现代性与实践性、教材的系统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20.
刘备是《三国演义》中争议比较大的人物形象之一。之所以争议大是因为三国故事在民间和文人中间流传时间比较长,并且成书的跨度时间也很长,使得三国故事和人物有了多角度的叙述与解构,从而造成了刘备这一人物形象的复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