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蓝雪 《军事记者》2001,(10):42-42
北京军区某油料仓库政委马旭升,在部队30余年,从新闻干事、宣教股长、组织干事、宣传科长,到仓库政委,采写过不少人物新闻。如今.他自己也成“新闻人物”了。1969年12月,他带着理想从军人家庭参军时还不满15周岁。一个偶然的机会,由于他写班长王杰民的一篇小通讯《我生病之后》在团广播站里播放.并且登在了《邯郸日报》上,一时间,在连队引起强烈反响,王杰民因此受到了团里的表扬。随着马旭升的稿子越来越多,他被团政治处调到了报道组,随之又派去《战友报》学习。  相似文献   

2.
“在苦苦中探索,在默默无闻中追求”,这句被你摆在床头案几上的座右铭成了你热爱新闻的真实写照。作为一名行政主官,从干事、科长、到领导岗位,你通过夜以继日的点灯笔耕,已有100余篇新闻、文学等作品见诸于报端,连续3年被济宁电视合评为优秀撰稿人,多次被上级评为新闻工作先进个人。他,就是济南军区后勤部兖州干休所政委宋灵勤。当干部科长那阵,一直爱写写画画的你,一有空就往报道组跑,向报道干事汇报新闻线索,总是被否定,报道干事说你缺少的是“新闻眼”。你从此抓住这个字眼不放,平时注重练“内功”。凡是上级的文件及中央…  相似文献   

3.
某师地处大别山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在一般人看来,这里不是出新闻的地方,更不是产新闻人才的地方。然而,近几年该师不仅新闻报道工作搞得红红火火,而且人才辈出,两名新闻干事被调到军队报社当了编辑,5名新闻干事被调到集团军机关工作,10多名报道员回到地方当了报社编辑、记者以及党和政府部门的专职新闻干事。在这些人才的背后,有一个默默支持他们,甘为他们做人梯的人,他就是该师政治部副主任韩强毛。韩强毛当了3年多政治部副主任和2年多宣传科长,在此以前,他一直在基层从事新闻报道工作,从战士写到干部,从正排职干事写…  相似文献   

4.
要一名新闻报道员,平时电话、通信联系最多的就是与报社的编辑,无非是询问投过去的稿件是否合乎要求,请求编辑“笔”下留情,以免自己的稿件被“枪毙”。涉足新闻报道 有些“豆腐块”见诸报端。新闻干事和报道员人人渴望的编辑“约稿”笔者也遇到过,经历之后,才重新认识到了编辑约的稿件,并非是简而略之地写完投过去就可以见报的。每次写稿子,我是改了一遍又一遍,总觉得写得差些火候,直到让新闻干事修改之后,才放心地投到编辑那儿去。一次新闻干事下基层采访,笔者一人留守报道组,突然接到《前卫报》社一位…  相似文献   

5.
初秋的一天,正在某团采访的集团军、师、团三名报道员向我们叙说了宣传股长田兆广那一件件感人至深的事。难忘怀──蹒跚学步他引路──某集团军报道员刘福奎如是说1991年底,我还是某炮兵团导弹连一名新兵,田股长在师里当新闻干事。出于对新闻写作的爱好,我训练之余时常学着写些消息、小故事。然而,半年多过去了,报纸h没有用出一个字。正当我准备与新闻“绝缘”时,田股长来团里采访,我拿着一大爆没有发表的稿子去找他。没想到他是那样热情,对我的稿子一篇篇地进行了讲评,最后还挑出三篇消息当面修改,没几天,就有两篇被《前卫报…  相似文献   

6.
某预备役师组建时间不长,但该师政治部主任郭志强关心支持报道工作的事情,在官兵中已是有口皆碑。这里只讲他的几件小事:求才。部队初建,百业待兴。根据预备役部队的特点,郭主任制定了通过对外宣传报道扩大社会影响、促进部队工作的工作规划。可当时师部缺乏专门搞报道的人,在各项工作千头万绪的情况下,郭主任决定多方求才成立报道组。他听说友邻部队有一名报道骨干将要下连队任职,就多次找有关领导把这名干部“挖”了过来;之后,他又从团队挑选了一名有一定新闻报道工作经验的基层干部,指定由新闻干事出身的宣传科长任组长,成立…  相似文献   

7.
一篇好的新闻稿,除了采访扎实写作镇密等基本要素,少不了在动笔之前研究研究,这就是“吹稿子”。一个常人眼里不值一写的“战士抓歹徒”,新闻干事带我采访了3天之后,我急着下笔,新闻干事连说不忙,往办公室一坐一杯茶一支烟师徒两人“吹”了一天“牛皮”,从社。大背景吹到歹徒扣动扳机的瞬间动作,从战士的勇敢精神到军队方兴未艾的精兵尚武,“吹”到半夜,才吹到抓歹徒毫发未伤靠的是过硬的军事技术,正靠在当时军队习武热上。师徒相视一笑倒头便睡。一周之后,《人民日报》、《解放军报》、新华社等十几家新闻单位先后发了一组系…  相似文献   

8.
一位老记者说过:勤奋的人才能从事新闻报道工作,懒散的人只能算是个不称职的新闻工作者。我是个业余新闻爱好者,凭着勤奋在新闻报道这条坎坷小径上跌跌撞撞4个年头,有过成功的喜悦,也饱偿了失败的痛楚。但最近因为偷了一次懒,差点误入了报道失实的深渊。某部有段10公里通讯线路,时常受到沿线不法分子的偷盗,严重影响了部队的工作。该部队也曾向驻地有关部门报过案。为了对沿线群众进行教育的目的。部队让一名干事给驻地新闻单位写了篇新闻稿子,但未见报。随后,部队又让我去写。当时我想,那名干事写了稿子,素材肯定是真实的。…  相似文献   

9.
一位解放军报的资深记者到某单位采访,单位的新闻干事拿出一篇洋洋数千言的稿件请其指点。记者还没看完,便对这位新闻干事说:“你的稿子里至少有20条新闻线索。每一条都是一篇相当精彩的稿子。”新闻干事茅塞顿开,抛开原稿,重起炉灶,一气写出十多篇篇幅虽短却有较强的思想性、针对性的稿件,篇篇精彩,篇篇新颖,受到军报编辑的好评。  相似文献   

10.
平日里只知李全茂是北京军区宣传部的新闻干事,一个写部队新闻的好手。比较全面地了解他,是在去年北京军区政治部机关优秀党员事迹报告暨表彰会上对他采访之后。当时,他是4个介绍经验的人之一。近几年来,北京军区在全军、全国颇有影响的几篇先进典型报道,如《模范团长贾俊清》、《边防好政委钱连祥》、《神枪手韩清利》、《给水团团长李国安》等,李全茂是主要作者之一。采访中,我听到了那一篇篇优美深刻的文章背后,蕴藏的许多让人心动的故事。不惧艰苦,深入挖掘,才能从富矿中提炼出精品有一年冬天,李全茂采访一个连队,出发以后…  相似文献   

11.
济南军区某仓库政委原华,到任前一直从干部科干事干到科长,对干部工作轻车熟路,而对报道工作却是个的的确确的“门外汉”。在机关时常同笔者开玩笑:“又到哪个单位去‘吹’了”?于是,他笑我也笑,因为我知道他的玩笑并无他意,更知道在几次研究干部提职会上,他都为新闻干部尽力,并向领导建议,搞新闻报道工作实在太辛苦,在提拔使用上要优先考虑新闻干事。后来原科长当了政委,我还挺为难,一名新闻报道行业的“门外汉”,能否重视支持报道工作?事实证明,我的担心纯属多余,更令我没有想到的是,他这个“行人”,竟有一双敏锐的“…  相似文献   

12.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可某分部宣传科科长金立诚却相信另一句俗话:“隔行不隔理”。在有些人看来宣传就是新闻,新闻也叫宣传,其实并不全是一回事儿。金科长从当干事开始,在宣传科一干就是八九年,搞文字材料是机关当之无愧的“高手”,但写新闻知是个地地道道的“门外汉”,一直没弄明白材料和新闻倒底有啥区别。直到当了科长,在层层“加压”下,才憋足劲往新闻门里挤,脾气犟的他认准了一条“死理儿”,隔行没有啥好怕,困难难不倒有心人。使大家没有想到的是,短短的两年内,还真叫他搞出了名堂,成了一名搞新闻的行家里手。口说…  相似文献   

13.
“人生的真谛是不断追求。”张爱勤作为一个在医学上崭露头角的白衣战士,在部队新闻人才青黄不接的时候,毅然挺身站了出来。许多人劝他:放弃以前的医学研究成果多可惜,何况写新闻你得从头来。张爱勤说:“‘研究医学虽是我的理想,但部队当前更需要新闻宣传人员,我不能只顾自己”。然而,从事新闻写作与研究医学毕竟是两码事。开始,他从书店买来一摞新闻方面的书籍。没日没夜地“啃”,看到深夜饿了就吃袋方便面充饥,接着他又报名参加了军报新闻函授学习。这期间,他经常抱着写好的稿子跑到老新闻干事出身的宣传科长杨林家登门求教。…  相似文献   

14.
编辑对约稿应注意把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社的编辑同志有时会通过给通讯员写信或打电话等形式,约写某方面内容的稿件。这种报社编辑按照宣传需要,让通讯员(或特约撰稿人)提供某一方面内容稿件的过程,就叫约稿。约稿具有可以增强新闻时效、满足报纸宣传需要的优势,但有时也潜伏着某些隐患。去年下半年,根据宣传需要,笔者曾向某单位的一名新闻干事约写了一篇关于新装备尽快形成战斗力方面的稿件。可稿子在报纸登出后不久,有的读者就打来电话或写信给报社,说稿子与事实不符。后经查实,主要是由于这名干事在接到编辑约稿的电话后,未进行深入细致的采访,凭个人感觉和所了…  相似文献   

15.
济南军区某综合仓库政委战增忠深知新闻报道对指导工作的重要性。虽说在政委的岗位上工作繁忙,可他业余时间总是笔耕不辍,他凭着挤时间“爬格子”的这股热情,结合工作写报道,先后有近百篇稿件分别被《解放军报》和《前卫报》等报刊刊用。战政委在新闻报道中从不摆政委的架子,他乐于当学生。有一次,战政委写了一篇稿子,让报道组的同志修改,战政委像学生似的走了过去,从口袋里掏出稿子请报道组郭干事修改。看着政委那样诚恳,郭干事看完稿子谈了自己的看法以后,便大刀阔斧地改了起来。战政委说:“搞新闻首先要做到谦虚、好学,在知…  相似文献   

16.
季嘉 《军事记者》2002,(12):61-61
前不久翻看今年以来的《军事记者》时,勾起了我对步入新闻这一行的回忆。我在军校是学雷达专业的,后来改行当了两年指导员,接茬儿就搞起了教育,跨进新闻这一行,完全是个偶然。记得是1988年初,我在旅政治部当教育干事,当时科里的新闻干事探家了,科长跟我说:“小季,你兼管一下新闻工作。”我琢磨了半天———“管一下”,怎么“管”?还是先“干一下”再说吧。可到真要“干”的时候,才发现我对新闻一窍不通。这不是“赶鸭子上架”嘛!我只好硬着头皮上了新闻这个“花轿”。第二天,我突击看完了一本关于新闻基础知识的书,第三天就…  相似文献   

17.
“文革”中入伍后,他在部队做炊事员。一次,一位在广播室做广播员的同学没有稿子.就对他说:你的作文分数最高,帮我写个新闻吧。他很爽快地答应了.也很认真地写出了稿子。这篇稿子播出来之后.团里的政治宣传股长就伺,这篇稿子的作者是谁呀?人家告诉他,是三连一个炊事员。宣传股长很惊讶,就跑到炊事班跟他说:你不要当炊事员了,今天晚上就打背包到团里,给我写文章去。就这样,他这一辈子跟新闻结下了缘。现在.他在解放军报社任副总编辑.高级记者,  相似文献   

18.
张礼伦 《新闻三昧》2008,(1):106-107
从一名基层通讯员到企业新闻干事、特约记者、宣传科长,再到企业报社社长,我在企业新战线上走过了近二十个舂秋,在报刊电台发表新闻作品1000多件。回顾我走过的新闻采写历程,总结在新闻采写上的心得,我的体会是做到“九多”。  相似文献   

19.
说来,也许令人难以置信。一位仅有三年军龄的新闻干事,先后在军内外报刊上发表新闻、文学作品240多篇,所带领的报道组连续三年被上级评为“新闻报道先进单位”。那14本烫着金字的获奖证书和一枚三等功奖章是对他情注警营、辛勤笔耕的最好诠释。他,就是武警8684部队正连职新闻干事陈举。1994年7月,陈举从河南大学中文系毕业,怀着对警营生活的向往,他放弃了河南日报社、洛阳电视台等多家新闻单位的就业机会,特招入伍来到某部。经过短短六个月的“新兵”集训生活之后,他被任命为某部新闻干事。虽然对于他这个当时已在中央、省级报刊电…  相似文献   

20.
“写不出稿子怎么办啊?”正当我坐卧不安为上不去稿发愁的时候,脑海里忽然浮显出了某师原新闻干事滕风华和蔼的面容。他去年一年见报七八十篇稿件,又是前卫报社的特约记者。对,请他谈谈他的写稿经验。人无我有,是他写稿时的第一渴求。滕干事所在师驻守在渤海前哨。几年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