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建新 《学周刊C版》2011,(12):127-127
现如今,"突出学生主体性地位"成为新课程教学导向已不容置疑。因此,很多教师会毫无原则地放任学生,谈讲色变,怕犯了"说教严重"的"低级错误"。于是,有些该讲的教师也不敢讲了,就怕有"一言堂"之嫌。其实,这是对"突出学生主体性地位"的错误理解。在课堂上,突出学生主体性地位,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再次呼吁教师应退出"独霸讲台"的统治地位。结束教学习惯于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教师讲结论,学生照模仿的形式进行,学生知识的获得是通过教师大量的灌输、讲授的过程中完成。课堂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充分的活动时间和空间,可设计:"游戏"、"智力竞赛"、"实验探究"、"问题答辩"、"讨论交流"等多种活动为载体,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  相似文献   

3.
樊铁军 《考试周刊》2009,(16):61-62
〈正〉关于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自主学习是篇"大文章"也可以说是当前国内外教育界瞩目的热门课题。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把学生从传统的被动的受教育地位转变到主动的求知地位上来,在教学活动中,做到"教学做"合一,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引导学生形成自觉地寻求知识、获取知识的能力。为此,我选择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为课题。本文所述是笔者在平时语文教学时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4.
黄继艳 《考试周刊》2012,(43):32-33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这一新理念要求语文教师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阅读的独特感受和体验,教师绝不能越俎代庖,取代学生在阅读中的地位。可以说有效的课外阅读是提高初中学生语文能力、语文素养的有效切入口。  相似文献   

5.
张长会 《考试周刊》2010,(32):54-54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对语文课堂教学的评价更加关注学生是否学得精彩,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和主人,教师只是学生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和参与人,教师的作用好像并不重要。但是,学生的心智还不能"自能读文",离不开教师的"扶"与"导"。大量事实证明,教师越是导之有方、导之得法,学生的主体地位越能充分发挥。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即是教师实现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监管与调控。  相似文献   

6.
李静 《考试周刊》2012,(33):9-10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教师在教学中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实施教材的"二次开发"。教师应以学生为本,以课程标准为指导,坚持教师、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教师对教材"二次开发"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课堂都是教师主导的舞台,提问是教师的"权利",回答是学生的"本分"。随着教育观念的更新,学生的主体地位越来越受重视,学生的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在这一趋势下,"生—生"课堂提问模式主张开发"学生经验"这一宝贵资源,要求教师尽可能地少讲、精讲,多给学生留些"空白",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本文对"生—生"课堂提问模式的概念、价值、策略和操作框架四个方面展开了论述,以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并鼓励更多教师将此付诸实践。  相似文献   

8.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对话过程。"阅读教学对话理念的提出和确立,给广大教师的教学观念带来了冲击,有利于扭转语文课程传统阅读教学中教师"一言堂"、"满堂灌"的状况,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9.
刘汶渤 《考试周刊》2010,(29):133-133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强调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那么,在体育课程教学中,教师如何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呢? 一、全体参与是确立学生主体地位的基本前提 活动是主体参加的目的、对象与内容,离开了活动就无所谓主体。  相似文献   

10.
尝试教学理论的基本精神是"先练后讲",一开始要求学生进行尝试练习,就把学生推到主动的地位。尝试教学理论既强调学生亲自尝试,又强调教师的精心指导,也就是既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又重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把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指导作用辩证地统一起来。充分发挥教师"教"的指导作用正是为了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1.
樊瑶琴 《学子》2014,(7):29-29
一、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1.确立学生主体地位。课堂教学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而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只有真正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学生才能积极学、主动学,才能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确立学生主体地位,是营造创新氛围的前提,是实现主体的发展的重要举措。2.提倡民主教学。创新教育的民主性原则,强调教育过程中要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民主氛围,如师生关系、教学环境等方面。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应是朋友,是共同探究问题、  相似文献   

12.
沟通是影响教师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有效性的重要因素。教师有时急于达成理想的活动效果,往往不注意沟通技巧,从而挫伤学生主动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教师在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时,应提高沟通技巧,采用"多倾听""、全接纳"、"适分享"、"勤欣赏"等策略,激发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让学生...  相似文献   

13.
浅谈思想品德课中学生参与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教师是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领路人。我们在教学中,要把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作为教学设计的根本原则,注意教与学双方的分工合作,明确师生各自应扮演的角色,尊重学生的"主人"地位,防止教师的"越位行为"。教师有所为有所不为,才能培养学生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4.
陈英 《学语文》2014,(6):24-25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这一观念逐渐深入人心。遗憾的是,有些教师还是过分自信于自己的讲解和分析。这"自信"不仅占用了学生大量体验、思考和演练的时间,让学生在不断被动接受的过程中渐渐忘记自己在学习中的本分,也使"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的教学理念成为一个标签。而教师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容易造成学生主体地位的忽视。那么如何才能彻底改变这种现状?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践行"精讲多练"的有效教学模式。"精讲"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学生的实际。  相似文献   

15.
1.转化定位教师的角色
  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课堂上的主导者,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只能按教师的"指挥棒"转。新课程倡导教学中要体现"双为主",即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转化角色,在课堂上起好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对自己的角色意识模糊,不能从根本上转变角色,对自己的角色定位存在偏颇,不知在教学中如何体现"双为主"。而实际上教师的"导"主要体现在:激发兴趣,使学生爱学;营造氛围,使学生投入地学;给出足够时间,使每个学生扎扎实实地学;适当开展合作学习,使学生在探究中互相启发,互动地学;根据学情加以引导,使学生有目的、有层次、有实效地学。要做好这一点,教师应当绝对是学生学习伙伴,要融入学生的学习之中。这样才有资格做学习过程的指导者、引导者、诱导者、辅导者。这样学生主体地位得以确立,教师的主导作用得以发挥。  相似文献   

16.
陈涛 《西藏教育》2011,(2):63-64
新课改以来我们一直特别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这本没错。但一味的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陷入"主体性神话"的漩涡中,而忽视课堂中的另一半——教师的作用是不行的。课堂是师生双边的活动,"我"的主导作用绝不低于学生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17.
爱的教育     
毛艳梅 《成才之路》2012,(33):85-85
爱学生是教师的天性,也是最宝贵的职业情感。人们常用春蚕、蜡烛来赞誉教师,用"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来赞誉教师。可见,教师在社会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教师极具魅力的特殊的爱的教育,能够架起教与学的桥梁,更能转化为学生的精神动力和财富,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十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让我感受到了"爱的教育"的重要性。"爱的教育"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8.
一直以来,三尺讲台是教师施展才华的阵地,是只属于教师的舞台。而学生只是一群听老师讲话,看老师表演的观众。《语文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教学建议中重申:"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这就明确了学生在语文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因此,必须打破教师独霸讲台的藩篱,让学生也能走上讲台,展示才华,体验初获成功的喜悦。  相似文献   

19.
自交往实践观引入学界以来,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确认并日益受到重视,但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地位却有所忽视。其实,交往实践理论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主体地位与学生的主体地位并非一组悖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当成为"平等中的首席"。  相似文献   

20.
周维新 《考试周刊》2012,(2):168-170
在摒弃"师道尊严"、实施师生"平等对话"和确立学生主体地位的今天,在"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还需要不需要拥有权威?拥有什么样的权威?以及教师权威与学生主体如何共存等问题本文进行了肤浅的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