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季凯  鲍国  陈琛 《大观周刊》2011,(2):152-152
网络成瘾给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危害,本文就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动机进行了分析,以期提高解决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2.
《新闻界》2014,(11):64-69
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和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年大学生因为过度使用网络甚至达到网络成瘾的程度,从而引起大学生思想认识、心理健康及其社会行为等诸多方面的问题。本文通过解析网络时代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内涵及其成瘾的发展机理,研判其当代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特点与影响,针对西方文化、技术防范和网络素养作出了预防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网络购物的普及,不少网友开始沉溺于网络购物不可自拔,表现出网购成瘾症状,严重者甚至影响到了生活和工作。但是目前国内外对网购成瘾现象的深入研究较为缺乏。本文借鉴网络成瘾的研究,主要对网购成瘾形成的不同阶段进行分析,以便对网购成瘾的形成过程有一个较为清晰的了解。  相似文献   

4.
贾煜  刘天元  杨旸 《新闻大学》2023,(10):31-45+120-121
老年人的媒介使用效果是数字社会和老龄友好社会建设关注的重点。研究基于问卷调查数据和深度访谈资料,描述了老年人网络成瘾的现状和表征,并从代际关系视角分析了老年人网络成瘾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老年人的网络成瘾主要表现在对短视频和即时通讯类应用过度依赖;在其背后,网络成瘾是老年人社会经济地位差距在网络和新媒介使用领域的延伸。从代际关系视角看,随迁、照料孙辈以及与子代交往频率与老年人的网络成瘾密切相关,亲子间“爱而不亲”的情感张力、社区参与的消失共同强化了老年人的孤独感,进而诱发了网络成瘾问题;隔代间的数字反哺虽然能够缓解数字鸿沟,但也间接加重了老年人对网络的依赖。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网络成瘾与少儿图书馆的防范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阐述了青少年网络成瘾的行为表现及其危害,指出了它产生的原因,探讨了少儿图书馆防范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李东 《大观周刊》2012,(16):193-193
家庭的教养方式对青少年的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研究表明,很多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的发生,是由于家庭的教养方式存在很大问题,不恰当的家庭教养方式是很多青少年沉溺于网络的重要原因。本文主要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一些表现进行总结,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家庭教养方式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影响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家庭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涉及到方方面面,但家庭因素在其中起着尤为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从传播学角度展开研究,结合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分析了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家庭影响因素,对父母和子女之间的沟通背景与基础、沟通方式以及沟通内容等方面进行了论述,着重探讨了家庭沟通问题对青少年网络成瘾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陈方权 《图书馆》2007,(6):117-118
本文分析了少儿网络成瘾的现状和因由,阐明了少儿图书馆作为社会教育机构,应加强未成年人戒除网络成瘾道德教育,充分发挥少儿图书馆的网络环境资源和文献信息资源,引导未成年人正确上网。  相似文献   

9.
国外网络成瘾的人群集中在20~30岁,中国却集中在15~20岁;国外网络成瘾的内容比较分散,而中国80%~90%集中在网络游戏;国外网络成瘾罕见极端事件,而中国人网瘾的极端程度也超过国外。  相似文献   

10.
高校图书馆开展大学生网络成瘾阅读疗法服务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论述高校图书馆开展阅读治疗服务及图书馆在戒除大学生网络成瘾方面的意义和作用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开展网络成瘾大学生阅读治疗与读者服务的具体措施和效果.  相似文献   

11.
近日,北京军区总医院炮制出了所谓的"网络成瘾诊断治疗标准",将网络成瘾定义为一种精神行为障碍,纳入精神病诊断范畴.据说,该标准通过了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医疗管理局组织的专家论证,等向卫生部报批后拟向全国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2.
本文简单介绍了当代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重点探讨了其应对措施,包括心理咨询、家校联合等,旨在改善学生网络成瘾问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早日戒除网瘾。  相似文献   

13.
11月8日,中国首部《网络成瘾诊断治疗标准》通过专家论证,玩游戏成瘾被正式纳入精神病诊断和治疗范畴。  相似文献   

14.
网络沉溺已经成为我国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特别是其对青少年造成的负面影响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近年来,西方一些传播学者对网络沉溺现象进行了讨论,提出了若干建构模型;国内的研究者多侧重于网络沉溺形成原因、测量和防范措施,对网络成瘾的形成机制论述则较少.本文通过对网络成瘾相关因素和形成机制进行分析,建构了网络沉溺形成的主体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防治网络沉溺的几个着力点,以期对网络沉溺的研究和防治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5.
文章概述网络用户的成瘾问题及其表现、类型和危害性.针对网络用户的成瘾性提出了在高校图书馆应该采取和尝试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移动互联网与智能手机的日渐普及,微信朋友圈已成为当代华人群体在赛博空间中的核心社交场域。具有实时性、碎片化、符号化、影像化与虚拟化的社交网络将人们的日常生活本身呈现为庞大的图文景观世界,我们在社交网络的景观世界中不断获得视觉快感,在看与被看的欲望满足中获得多重感官体验,并藉此从中寻求自我表达与社群认同。很多网络用户也因此产生了无意识、高频次、长时间刷看微信朋友圈图文信息的视觉成瘾行为,亟需从产品设计、用户心理、社会文化等层面,深入探究社交网络视觉成瘾的用户行为特征与成瘾原因。  相似文献   

17.
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综合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阅读疗法、音乐疗法、同伴支持法及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对大学生网络成瘾者进行教育救治。以针对性的"图书处方"、"音乐处方"去陶冶网络成瘾大学生的情操;以同伴的相互关爱、帮助与监督干预成瘾者的上网行为,强化了阅读疗法的效果;以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充实成瘾者的课外生活,抵御网络聊天与游戏的诱惑。在研究中,应用美国学者金伯利.杨教授设计的测"网瘾"方法,进行对比测试,发现该综合干预方法对大学生中低度网络成瘾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一、网络、网游不是洪水猛兽,我们要正确认识它 其实,不光是网络游戏,许多事情都可以让人成瘾,而且不是说所有的成瘾都是坏事,比如说科学家要搞科研,如果不能沉迷其中,恐怕出不来成果.  相似文献   

19.
社会化网络是以现实的人际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网络,大学生是社会化网络的主要用户群体。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大学生使用人人网交往进行了现状描述,探究了大学生热衷社会化网络交往的原因,认为社会化网络提升了大学生的交往能力,有利于大学生社会化,但又存在泄露隐私、网络交往成瘾的隐患。  相似文献   

20.
我国网络信息消费存在的几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互联网行业发展的限制以及网络消费者自身素质的影响,我国的网络信息消费存在许多问题,如盗版、网络成瘾、隐私泄露、虚拟财产被盗等,分析这些问题,有利于正确引导消费者,促进网络信息消费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