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工业化是民族国家在大工业时代生存与发展的核心问题。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是一个“中心一边缘”的等级结构,少数中心国家的发达以大多数边缘国家的不发达为前提。边缘国家不可能通过资本主义实现工业化并真正发展起来。20世纪以来,社会主义作为超越资本主义的社会运动出现两个发展方向。一个是中心国家的社会主义,其目标是以革命或改良方式消除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的内在矛盾。另一个是以斯大林模式为代表的边缘国家的社会主义,它以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动落后国家快速实现工业化。但是,社会主义传统认识忽视二者区别,给新自由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提供了渗透机会。  相似文献   

2.
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经济方面发生了诸多变化,在此基础上西方社会出现了一系列自称是对马克思主义有发展的“新社会主义”,但是却提出了诸多与马克思主义根本观点不相一致的理论主张:在革命的动因和目标、革命的主体、革命的途径上都“修正”了马克思主义,我们要正确地看待这种“新社会主义”,认清其本质,识别其目的,以科学的态度正确发展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3.
一帝国主义时代的殖民政策是垄断资本奴役和剥削“落后”国家的政策。列宁指出,“殖民政策和帝国主义并不是资本主义的一种病态的可以纠正的偏差”,“而是资本主义基础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是,资本帝国主义在殖民统治的形式上,并不总是一成不变的。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帝国主义推行殖民主义,一般说来,是采取直接统治的形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形势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世界上出现了一系列的社会主义国家并组成了强大的社会主义阵营,它的力量和影响日益增长;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出现了巨大的革命风暴,在此基础上五十多个国家宣告了独立,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正在迅速地土崩瓦解;而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则更加衰落和腐朽,帝国主义阵营正在走向四  相似文献   

4.
第一部分书面提要(一)我们来这里讨论的是时代性的问题。什么是当前时代的质的规定。19世纪是古典的资本主义在征服世界的道路上取得辉煌胜利,也是它的内部矛盾进一步显露出来、从而作为学说和运动的社会主义兴起的时代。19世纪末出现了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私人资本主义向社会资本主义转变的趋势。20世纪前半个世纪是战争与革命的时期,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并存。  相似文献   

5.
本认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繁荣和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挫折表面上与“两个必然”渐行渐远,实际上加快了“两个必然”的进程。科技革命、资本扩张和自我调节一方面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也为社会主义准备了更加成熟的条件,社会主义在探索中走上了更加健康的发展道路。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曲折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6.
孙中山举政治革命与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思想,目的在于寻求一条既不同于欧美资本主义,也不同于苏俄社会主义,而是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优势的改造中国之路。这条路既要解决政治革命的问题,又要避免完成政治革命以后可能出现的诸如贫富不均等社会问题,同时实现三民主义。“毕其功于一役”包含着新民主主义理论“两步走”的思想。孙中山对中国发展道路的探索与中国共产党逐渐接近,表明三民主义与新民主主义必然的呼应与衔接。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国外不少论著着力阐述“非资本主义发展道路”,说它是“许多经济和社会落后的前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国家的革命发展过程”;“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过这种道路的可能性。列宁发展了依靠胜利了的无产阶级国家支持的从前殖民地和半殖民地非资本主义道路的思想”。我国有的专著也写道:“列宁捍卫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非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理论”,并以“新结论和新原理来丰富这个理论”。有的还说“在这一理论指导下”,中国人民“越过了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过渡到了社会主义社会”。我认为,这些论  相似文献   

8.
20世纪上半期 ,社会主义从理论变成现实 ,社会主义运动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势头。苏联、中国等国家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取得了许多辉煌的成就 ,这些辉煌成就被人们认同为“社会主义因素”。社会主义发展的辉煌成就在一定程度上震慑着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在它的发展中 ,尤其是在它遇到了自身难以克服的弊端时 ,不得不对社会主义发展中的辉煌成就刮目相看。尽管它们不断地诋毁和攻击社会主义 ,但它们却不会忘记用“社会主义因素”来改造自身 ,来克服弊端。纵观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 ,我们看到的资本主义经济计划化、资本主义社会福利制度化、资本主…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科学结论,列宁的“一国胜利”的思想,已经经受了历史的检验,为俄国十月革命、中国革命的胜利和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的出现所证实。但是,社会历史发展的辩证过程(其中包括二战后资本主义社会发生的新情况以及本世纪80年代末以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所遭受的严重挫折)告诉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在全世界范围内实现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长期性和曲折性。认识的目的是使我们进一步坚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并长期地、百折不回地为之而奋斗。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生前根本没有正式使用过“卡夫丁峡谷”一词,这个词也不能正确表达他的思想。不经过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意思是避免资本主义的一切灾难性的波折。俄国农村公社在种种前提条件下,可以“大大缩短自己向社会主义发展的过程”,但并不是跨越资本主义直接进人社会主义。实际上根本不存在一个所谓的“跨越理论”或者关于东方社会的理论,也无法为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革命是跨越资本主义提供理论依据,与此相反,现实社会主义的实践否定了“跨越论”,而与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缩短阶段的观点形成了有力的互证。邓小平制定的改革开放政策,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晚年关于“互相补充”的思想,找到了首先胜利的落后国家的无产阶级,在没有得到胜利的西方无产阶级帮助下,获取资本主义创造的文明成果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和苏维埃政权的建立,标志着世界进入资本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制度交替的时代,或曰“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共存的时代”。这一时代至今一直持续着。但是,由于原有矛盾的深刻变化与国际形势的发展,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时代主题开始由战争与革命转向和平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概括苏联20年代党内两场重大斗争的基础上,指出斯大林在“一国建成”社会主义中,实现现了以托洛茨基“不断革命论”为基础的左翼反对派的诸多政策主张.本文认为,“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是以经典理论同迂回过渡理论的“揉合”为基础,以落后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特殊矛盾和严峻的国际形势作为内外条件的产物.它的出现和发展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它的弊病只有经过曲折发展后才能被认识.“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整个历史,说明落后国家绕过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在前期必然是十分曲折的,但仍不能因此否定这是一条通向共产主义更少曲折、更少痛苦、需时更短的道路.  相似文献   

13.
一前言中国现代史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自一九二四年一月开始。在一九二四年前后国际上主要的情况是出现了两种稳定局面:一种稳定是苏联稳定,“表明着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实力和政治实力的更加增长”,一种稳定是资本主义的相对稳定,“顶示着资本主义新危机的行将到来”。在一九二四年前后国内的主要情况是中国革命的开始高涨和直系军阀反动统治的日益  相似文献   

14.
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新技术的突破,资本主义生产得到了迅速发展,出现了所谓资本主义世界生产发展的“黄金”时代。从社会主义国家来看,生产发展比资本主义更加迅猛,大大超过了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发展的速度。1951年——1980年,几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平均增长率,日本为11.5%,西德为5.8%,法国为5%,美国为4%,英国为2.3%。而我国为12.5%,比发展最快的日本还高出0.8个百分点。但由于种种原因,社会主义国家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有的国家甚至还出现了挫折。于是国内外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就大喊大叫什么“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理论过时了”,“社会主义失败了。”这显然是谬论。  相似文献   

15.
列宁关于国家资本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是苏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退却”)的需要,是落后国家小生产过渡到社会主义大工业的“中间环节”。利用国家资本主义苏俄将得到“最主要的东西”,特殊形式的“战争”又需要社会主义国家对其进行限制和防范。利用和限制互为因果,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6.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将长期并存共处;二者之间首先是不同国家主体之间的合作竞争关系,我们应当根据国家关系的一般规律开展合作竞争;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对立斗争仍然存在,应当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社会主义国家实施的“西化”、“分化”图谋。  相似文献   

17.
资本主义是一个不断演变和发展的历史过程,资本主义发展的每一阶段都伴有社会主义的发展。迄今,资本主义已经历了自由竞争、私人垄断、国家垄断、国际垄断四个发展阶段。资本主义的四个发展阶段伴随着四次科技革命,资本的扩张推动着资本主义的改革和体制创新,资本主义的改革和体制创新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动力机制和制度支持,但资本的私人属性决定了它的历史局限性,因而如同历史上相继更替的社会制度一样,它也要被新的社会制度所代替。社会主义是代替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发展的必然产物。伴随资本主义体制的变化,社会主义依次实现了科学理论的创立、社会制度的建立、世界体系的形成和理论与模式的创新发展。资本主义的不断变化发展,最终将促进世界社会主义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从当时世界革命发展的趋势出发,提出了经济落后国家能够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进入社会主义的“卡夫丁峡谷”理论。列宁不但从政治革命的角度进行了论证。而且将理论转变为现实。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的两次飞跃。重现了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的科学性。透视“卡夫丁峡谷”理论从提出到实现的全过程。可以清楚地看到经过了“起步”、“助跑”、“跳跃”、“着陆”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19.
平台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已被平台资本主义“合法化”的话语叙事逻辑、术语革命和解释框架所掩盖。这一叙事利用数字平台的“中介性”特质巧妙地遮蔽了资本逻辑在数字资本主义时代的时空布展和“全面殖民”。它通过巧用“平台”隐喻、高扬“颠覆性”话术和宣传“成功”故事等伎俩手法,从主体、市场和国家三个向度切入,倾力打造数字平台“智能、精益与共享”“中立、开放与平等”“自由、自主与创造”的社会形象,促成了多链条的新型隐性剥削和系统性垄断,将当代资本主义带入到以数据掠夺为剥削手段,以创造性破坏为基本特征的新阶段。揭底平台资本主义,必须走出新经济创造、新工作形态、新社交方式、新消费模式和新政治运作等各种追捧和美好寄望的话语叙事误区。社会主义平台经济话语叙事既是对平台资本主义叙事逻辑的深刻纠正,也表明当代中国在驾驭平台资本和发展平台经济问题上的思想立场。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恩格斯在考察了世界各国历史过程之后,曾经提出某些落后国家。非资本主义发展”的可能性。但是,由于当时的历史条件限制,他们提出的这一设想没有变成现实。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首先在俄国成功地解决了落后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的问题,并在总结俄国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落后民族和国家“非资本主义发展”的可能性和现实性问题。列宁的“非资本主义发展”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跨越”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他不仅提出落后民族和国家“非资本主义发展”的可能性,而且全面、具体地提出了如何实现“非资本主义发展”的方法和步骤问题,从而把“非资本主义发展”理论变成了指导落后国家进行革命的完整的理论体系。列宁的“非资本主义发展”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