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柳宗元一生大致可分成四个时期 ,每一时期都体现了优秀的中国士人所必有的心态、作为 :中国士人积极用世的人生态度 ;中国士人社会改革的屡革屡败 ;中国士人“穷且益坚”的铮铮风骨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的最后结局。集中体现了优秀的中国士人的人生风范  相似文献   

2.
在柳宗元的山水游记中,幽静、美妙的自然山水,体现着他的人生理想和美好追求,而那些被弃置荒僻之所的山水风物,则寄寓着他强烈的身世之感,所以,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具有较为明显的象征色彩.  相似文献   

3.
齐鲁大地,孔孟之乡,文脉浩荡,滋养了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齐鲁文化。民国时期是一个剧烈动荡的历史阶段,山东地区涌现出了一批志存高远、锐意进取的教育家。他们自幼胸有鸿图,先后受过传统私塾和新式学堂双重教育,学养深厚;后游学日本,研习教育;归国后传播新知,兴校办学,传承文化,为近代山东教育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他们的言行彰显了鲜明的士人风骨:威武不屈的独立人格,赤胆忠心的民族气节,扶危济困的侠义心肠。他们是近代山东新式教育的奠基者,堪称后辈楷模。  相似文献   

4.
近代先进知识分子是指具有强烈忧患意识 ,努力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走在时代前列的知识分子群体。以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为界 ,大体上划分为两个时期 ,他们的人生道路也分别具有鲜明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士人是两千多年封建社会中的一个特殊阶层。士人阶层对于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传统的教育制度和阶级结构特点孕育出了独特的士人文化。自魏晋以来,士人与中国绘画艺术相结合,形成了中国绘画独特的审美倾向,并逐渐成为中国绘画的主流。本文试图分析形成士人阶层和士人文化的中国教育制度和阶级、阶层结构,并进一步阐明中国绘画独特审美风格后面所存在的社会结构因素。  相似文献   

6.
一代宗师柳宗元,传承并宏扬了伟大的民族精神.他崇奉“人之道”,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他有炽热的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他是非分明、憎恶扬善;他既能够在顺境中,刻苦钻研、勤奋写作,也能在逆境中,战胜困难、有所作为.探讨柳宗元所体现的民族精神,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现实意义,即,要有关爱之心,要注重言行一致,要学习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7.
"粤西"地处祖国西南部,有独特的地域风貌、人情世故、历史经验,"粤西士人",既有原籍粤西而土生土长的,又有外籍人士远赴粤西任职为宦的,他们在粤西的事迹、心理及文化精神,是与粤西这片土地上的种种独特性紧密相关的,有充分的个性,亦显示粤西文化的特殊性,可概括为五:争锋科举登第漫漫艰辛、远离中原参透看穿世事、造福桑梓远播粤西美名、地处贫瘠为官安享民风、用兵之地人多忠义气节。  相似文献   

8.
关于西晋太康时代“三张二陆两潘一左”之人品与文品,历来褒贬纷纭,莫衷一是。本文在广泛清理原始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政治斗争、文化思潮、士人交游等方面专论陆云的人生道路与人格精神。  相似文献   

9.
重视名节与骨气,是中国士人的精神传统.陈白沙在为人与治学这两个方面都体现出可贵的风骨.为人表现在高洁自守,不汲汲于利禄功名;治学表现在贵在“自得”,打破因循固陋的学风.东白沙的风骨,辉映出他令人景仰的人格风采.  相似文献   

10.
柳宗元的人生坎坷曲折,积极用世的志向志死不渝。他的精神支柱与强大动力在于崇向尧、舜、孔子之道,并身体力行,关心“生民之意”,实现理想抱负。  相似文献   

11.
陈相圭 《柳州师专学报》2011,26(1):30-32,29
悲剧精神是一种正视人生苦难、反抗命运的作弄、争取人的自由的伟大而崇高的精神。柳宗元的一生经历坎坷,但是无论穷达,他都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正是这种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与他的生活相结合,构成了他的悲剧精神。人生遭遇的不幸,对柳宗元来说,实在是祸福难辨。  相似文献   

12.
论中国传统“士人精神”的现代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士人是中国传统化的承载、传播,他们特有的政治精神是中国传统政治化价值体系的凝聚,并不具有现代性。本针对学将士人等同于现代知识分子的观点,指出从传统的士人精神中走出来,实现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精神的现代化,还需要在“价值支点”、“人生目标”和“人格结构”等三个方面完成从传统到现代的转换过程。  相似文献   

13.
儒家士人或曰士大夫是中国传统社会的重要阶层。说其重要,是基于他们在社会中扮演着复杂的角色,对社会的整合、发展乃至变动都有着广泛影响。在《皇权与绅权》一书中,吴晗曾经分析道:“照我的看法,官僚、士大夫、绅士、知识分子,这四者实在是一个东西,虽然在不同场合,同一个人可能具有几种身份,然而,在本质上,到底还是一个……官僚就是士大夫在官位  相似文献   

14.
佟博 《怀化学院学报》2007,26(12):67-69
柳宗元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政治改革家。他与同时代的韩愈的反佛主张不同,对佛教采取了接受的态度。虽然他自幼就接触了佛教,但他对佛教的接受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期间经历了复杂的过程,他被贬永州,心情的抑郁与佛教徒的频繁接触以及时代风气的影响和自身的性格,都促成了他对佛教的接受。柳宗元对佛教的接受并不是无所取舍的,对待佛教他倾向于天台宗,而对当时流行的禅宗并不是很欣赏。这一点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15.
马志伦 《文教资料》2014,(22):43-44
在唐宋诗的阅读与教学中,诗人们强烈的仕进意识凸显。文章首先介绍了几首有名的带有仕进意识的诗作,其次分析了那个时代的诗人生活的困窘及其天然弱点,再次明确了不少士人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还是能坚守知识分子应有的立场和品格的,具体分析时,当联系当时的社会现实作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6.
北宋建立之后,统治者实行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使得士人政治地位提升。士人面临内忧外患的政治环境,又鉴于五代士风的消沉萎靡,因而大力提倡自我砥砺的人格精神,士人风貌开始转变,范仲淹是引起宋初士人风貌转变的标志性人物。范仲淹注重个人品德修养,不断完善个人操守,形成重名节、重人格的精神品质,并在仕宦实践中身体力行,表现出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其言行对当时士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独特的人格魅力与精神特质,成为时人的精神楷模。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刑法体系非常发达完善,自古就形成了"重刑轻民"的法律传统。柳宗元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其刑法学思想相当丰富,而民法学思想相对分散,难成一家之言,但其精微细致处也比较精彩。  相似文献   

18.
隐逸精神是士人园林艺术文化精髓之一,士人园林在自身的发展中甚至携裹着隐逸精神不断向前发展,隐逸精神在士人园林的勃兴、成熟、衰败的发展历程中实现着自身的嬗变。  相似文献   

19.
相似的遭遇和人生经历是柳宗元与屈原产生联系的基础,从人格精神与政治理想以及创作两个角度可以看出柳宗元的忠贞不二、九死不悔的坚贞精神,在任何处境下都保持高标独立的人格操守,以及在创作中表现出的骚怨情感都明显受到屈原的影响。可以说柳宗元是屈原千年之后的真正知音,也是屈子精神的坚定继承者。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刑法体系非常发达完善,自古就形成了"重刑轻民"的法律传统。柳宗元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其刑法学思想相当丰富,而民法学思想相对分散,难成一家之言,但其精微细致处也比较精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