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宗教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是可以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宗教与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一个逐步认识的过程,有其充分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论断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开辟了社会主义国家正确处理宗教问题的有效途径;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与社会稳定,调动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的积极性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科学地阐明了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基本内涵,深刻揭示了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特点,全面论述了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客观根据和现实基础,指明了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目标和方向,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新境界,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是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宗教工作的重要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4.
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理论的提出与贯彻,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宗教理论的最大亮点,这一理论可以追溯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宗教问题的论述,但主要还是基于我国宗教问题的长期性和复杂性这一现实前提,同时又结合了宗教在当代社会的新的发展变化而提出的。这是我党对于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的重大贡献,体现了我党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和与时俱进的开拓精神。  相似文献   

5.
曹阳 《政治课教学》2002,(1):11-11,12
江泽民同志在一次会议上谈到宗教问题时强调指出:“要全面、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宗教政策,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这是新时期解决宗教问题,做好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针,是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同中国宗教方面的实际相结合所  相似文献   

6.
“民族、宗教无小事”,江泽民同志曾在坚持和继承我党正确的宗教政策的基础上,着眼于国际格局的新变化和改革开放的新实践,提出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科学命题,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在当代中国的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一科学命题的提出有深厚而丰富的理论依据,历史依据,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7.
正确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党的宗教工作的重中之重,认为要用系统的方法,在思想上、政策上、行政管理上、服务社会上、参与经济建设上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引导,使宗教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提出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科学论断,并对这一论断不断进行了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9.
宗教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种重要的社会历史文化现象,而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社会主义国家,宗教与社会发展相适应,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宗教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三层论的涵义探究,对于我们理性思考当前各种宗教问题、顺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0.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中国共产党科学宗教观的具体体现,是我党三代领导集体在管理宗教事务中一以贯之的思想,它既符合宗教发展的客观规律,又是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对于在新阶段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好宗教事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从一般意义上来说,纳入社会主义视野的宗教更多地表现为复杂的历史现象和化现象,其存在的现实根源成为了揭示“宗教迷雾”的第一扇窗户。当前,在对宗教作用的归类分析中,应加强其积极因素的研究,将出发点和归缩放在贯彻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原则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12.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一个充满理论创新精神的科学论断,要正确理解“相适应”的理论依据、科学内涵,不断探索和创新“相适应”的根本途径和实现方式。在现实工作中,我们应当坚信信教群众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力量的观点,教育和引导宗教界在法律、法规范围内进行活动;努力探索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可行途径和方法,真正做到以理论创新推动实践创新。  相似文献   

13.
宗教是目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回避的问题。引导创建具有新意的相对适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宗教观,将宗教活动纳入健康有序的轨道显的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4.
印象主义音乐是西方音乐史众多风格流派中的一种,是连接19世纪音乐和20世纪音乐的桥梁.它的产生深受印象主义绘画的影响,代表人物德彪西反对传统观念对音乐表现的束缚,致力于通过改革创新节奏、和声、调式等音乐表现手段,寻求完美、理想的音乐色彩.其代表作<月光>从上述几个方面体现了这些特点.总之,印象主义音乐注重音色表现,主要通过自由的节奏、丰富的和声等多种手段表现音色,反映微妙和难于捉摸的东西,以表达对客观事物主观的瞬间感受和直觉印象.  相似文献   

15.
《黄英》与其它以女性名字命名的作品不同,并非描写花妖、鬼狐的爱情故事。在这一人物身上寄托着作者的人生理想和美学理想。  相似文献   

16.
17.
文章在扼要介绍国内外关于操突厥语诸民族原始宗教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认为萨满教(现象)是“通过巫术时无生命的自然起调整作用”为目的的、具有实用性的巫术行为;“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中突厥、维吾尔(回纥)等民族的早期宗教(包括原始宗教现象和民族宗教)信仰,是以自然崇拜观念为主和以建立政权为目的而产生的,包括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以柯克腾格里(天神)为中心、乌玛依女神、地一水神等神灵的早期多神教——“腾格里教”。  相似文献   

18.
音乐不仅是审美的对象,在其价值实现的可能性上,更是美育的手段。作为音乐创作、表演的延伸,音乐欣赏是音乐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部。从不同角度对音乐欣赏进行科学的界定,不仅有利于发现音乐欣赏的本质特征,而且可以揭示其与音乐功能的内在联系。从而在音乐欣赏中探妹美育功能实现的有效途径,最终为构建音乐欣赏的开放体系打下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吕家河村传承的民歌,数量惊人,至今仍是活跃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更为举世所罕见。其曲调虽多从外地传入,地方特色不足,但却有如收藏各地展品的展览室,有其特殊的价值。歌词中有一些独具地方色彩的作品。特别是《白莲教闹五更》以及长达约2 000行的"阴歌"等,有重要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