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工具,但是不同的表达方式和不同形式的语言在人的交流中起到不同的作用.舞蹈本身即是人类最初的语言,在人类还没有系统的语言之前,舞蹈就是人们用来相互传达情感、交流思想的重要方式.直到现在,舞蹈仍然是人们表达情感的最高形式与最终手段.因此,解读舞蹈语言,对于舞蹈艺术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舞蹈是一种形体的艺术,它通过艺术化的肢体语言来表达与交流情感,是一种以人体为表演中介的动态艺术.舞蹈艺象通过舞蹈语言和整体的舞蹈形象,来显现出一种内在的生气、情感、灵魂、风骨和精神,而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艺术作品的意蕴.  相似文献   

3.
舞蹈作为艺术语言之一,是人们对内心情感表达的一种外显形式。舞蹈作品的传神与能否感染观众,其核心要素依然在于它是否能准确地传情达意,舞蹈编导的创作意图是否能很好地被舞者领悟,舞者是否具备能够充分表现舞蹈内涵的舞蹈能力,是否能准确地以肢体语言展示舞蹈内涵等等。这些都是舞蹈情感表现的重要因素。舞蹈表演是一种以动作来表现人类情感的艺术,它通过人体律动来传达人类的情感语言,具有强烈传感作用,含有浓厚的情感因素。  相似文献   

4.
艺术离不开感受力,任何一位艺术创作者都应具备感受力这一基本元素.无论是戏剧、美术、戏曲、各类器乐、播音、声乐、舞蹈等艺术都需要感受力,这也是作为艺术创作者的基本条件.舞蹈艺术是一种人体动作的艺术,是用人体自身的动作直接表现自己的情感,细腻的情感、深刻的思想、鲜明的性格,和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以及人自身内部的矛盾冲突所感知的生动的形象,以舞蹈动作表现人们的内在深层的精神世界.舞蹈演员在进行舞动时不能没有感受,没有感受的舞蹈不如广播体操.而且在创作前期,了解音乐、风格、形式、时代背景时,就应该感受着此时此刻的作品的内涵与所传达给观众的思想,是演员在后期舞台上表演时,与表现力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说舞蹈演员只有内心感受到了才能把握节奏,丰富自己的表现.  相似文献   

5.
舞蹈是以肢体语言来表达内心情感与智慧的一种形体艺术。舞者利用肢体,通过一些特有的规律性动作来传达自己内心的情感世界。动作是舞蹈的核心,情感是舞蹈的灵魂。舞蹈教育工作者在舞蹈教学中不但要重视训练学生的舞蹈技能,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舞蹈情感。在舞蹈教学中,要通过对学生进行音乐节奏的训练、表情的训练、音乐情感的培养以及激发其想象力和创造力来全面提升学生的舞蹈情感和舞蹈表现力。  相似文献   

6.
舞蹈表演是一种涵盖面广且特殊的表演艺术,其形式的多样与内容的复杂是人所共知的.舞蹈表演艺术,是综合视觉、听觉(这里的听觉是指音乐)、动觉于一体的表演艺术,演员本身没有语言,只有通过肢体的动态,与观众交流沟通、传达思想情感,作出比较抽象、局限的舞台体现.  相似文献   

7.
舞蹈是以舞者的肢体动作、面部表情以及舞者在表演过程的情绪为表现形式的艺术形式,舞者可以借助舞蹈表演,将自己想要表现的情感完美的表现出来。舞者的舞蹈表演能力是对舞者舞蹈能力的考验,而在现实的舞蹈教学中,学生在进行舞蹈学习时,只是复制教师的舞蹈动作,没有将自己的情感投入进去,舞蹈没有内在的思想情感,十分的空洞。  相似文献   

8.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内涵。语言中的词汇常反映社会生活和社会思想的变化,词汇作为人与人之间传达信息、表达情感的媒介,常常被赋予了独特的文化色彩。本文旨在从圣经故事,希腊神话,英美人生活等方面管窥"Apple"一词的英语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9.
舞蹈是通过表演者的肢体语言来表达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有很强的观赏性,需要表演者有着很强的肢体协调性.一个优秀的舞蹈演员能在表演的过程中通过丰富的肢体动作向观众表达情感,将观众带入到自己的舞蹈世界中.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舞者一次成功的舞台表演少不了在台下无数次的努力.扎实的基本功是跳好舞的基础,高校舞蹈专业的教学课时是最大的,因此需要学生有很强的自觉性和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10.
舞蹈作品中人物形象占据重要地位,舞蹈作品创作的关键在于舞蹈作品中的对人物形象的刻画与塑造。在舞蹈作品的创作过程中,人物形象是舞蹈作品中的主体,它可以表达作品的思想,是传达感情的重要媒介。而音乐是舞蹈必不可少的伴侣,在一部舞蹈作品当中舞蹈语言和音乐语言共同承载着情感的传递,让观众进入人物的情感氛围,把观众带入到主要人物形象的情感氛围,与人物共同分享喜怒哀乐。音乐塑造听觉形象,舞蹈动作塑造视觉形象,两者有机结合统一,才是舞蹈形象塑造的全部。一部完整的舞蹈作品,它的舞蹈艺术形象与舞蹈音乐形象应完美匹配,这样才能使得人们对舞蹈作品达到更深层的了解。舞蹈作品《孔乙己》中人物形象的塑造鲜明生动且深入人心,本文将以舞蹈作品《孔乙己》为例,浅析其创作过程中对"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与音乐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舞蹈是用人体的动作和姿态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形式。它和音乐、文学、美术和戏剧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它又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各种不同的艺术创作领域都有着自身艺术门类所独特的表现手段和表现方法,如文学通过文字表现,美术通过色彩表现,音乐通过音响表现,而舞蹈则是通过人体动作来表现的。本文将针对舞蹈创编中如何进行形象模仿。  相似文献   

12.
舞蹈艺术是具有独特的美感艺术,是以人体作为美感的物质基础和艺术表现媒介,通过人体的造型和有节奏的、程式化的动作来塑造形象,以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和精神风貌的艺术形象。在舞蹈教学中加强学生的美感训练是非常重要的美学素质教育。但是,在当今舞蹈教学领域存在一些问题和误区,重技能训练,轻美感训练的倾向依然存在。教学中存在着很大一部分学生死板和僵硬的模仿,追求动作的技术性,而忽视舞蹈的内在美的情况。所以在舞蹈教学中加强学生舞蹈美感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相似文献   

13.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能表达任何语言或文字所不能表达的“心灵状态”。力度作为构成音乐要素之一,也是有表情意义。在钢琴演奏中,其力度表现的范围、层次,形态是丰富多样,千变万化的,这为音乐表现提供了一个无限广阔的空间,然而要自由驰聘于此空间去表现音乐,不但要是备坚实的调节控制力度技巧,还必须准确把握作品的内容,并凭借良好的音乐感觉来进行细致、具体的处理,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把握力度表现,更好地表现音乐内涵。  相似文献   

14.
从舞蹈传播的概念出发,以文山州马关县苗族舞蹈为例,运用符号学理论,论述其核心领域、符号活动和传播模式以及舞蹈的文化代码,试图从一种新的研究视角解读舞蹈传播所体现的文化内涵,凸显马关县苗族舞蹈在民族文化传播领域中的价值,以期更好地保护马关县苗族舞蹈,促进马关县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  相似文献   

15.
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独有的艺术瑰宝,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其吸收了江河山川草木、飞禽走兽的形象美,借鉴音乐、舞蹈、戏曲的节奏美、旋律美,使文字的形象与人的艺术表现力化为一体,抽象化为一种"神态"和"意向",并极大地丰富了世界文化艺术的宝库。  相似文献   

16.
诗是一种文学体裁,透过语言,除了表达文字的意义外,也表达情感与美感,引发共鸣。诗能够自成一格,也能与其它艺术结合,如诗剧、圣诗、歌词或散文诗,文字配上音乐则称为歌。诗歌是一种大的文学样式,语言精练而形象性强,除了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感情,亦反映社会文化,富于想象,语言具有节奏韵律,传统的诗歌亦常常对结构格式有一定要求。诗歌的特点在于除了可以阅读,亦宜吟诵,又或者和其它艺术形式结合表演。诗歌常透过特定的形象和技巧,让字词除了表面意义之外,蕴含另一层意义,或唤起情感共鸣。通过对比中国诗歌来分析越南古体诗歌的特点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两个民族的思维方式以及两国民族文化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了解两个国家的传统文化,对于学习越语的中国人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作为阐释主体的读者,自身的审美倾向常常会取代作者的表达意蕴,作为被阐释者的创作主体只是将个人的情感体验表达出来,而不同时代的阐释者则解读出了具有超越意义的艺术体验。一种情结的形成是在主体不断强化的过程中形成的,其一旦形成就会进一步生发出对感性世界加以观照过程中的理性思考。经过历代研究者的阐释从中找到更具普遍意义的合理内容,以意逆志也好,断章取义也好,都找到了属于自己时代的诠释视角。由此可见,文学文本一旦被过度诠释就会面临"以意逆志"的观念传播,进而不再以文本最初的意义出发,形成了特有的大众阅读的传播场域。  相似文献   

18.
舞蹈作为一门表现性的视听艺术,深受世界不同肤色人群的喜爱。但是,怎样的舞蹈作品具有艺术价值?怎样的作品能让观众产生共鸣、深受欢迎?文章认为视觉冲击力是我们实现视觉效果、表现舞蹈意蕴强有力的手段之一。一个优秀的舞蹈作品能否对观众造成一定的视觉冲击力是一个作品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9.
现在所见的古代诗文墨迹,人们基本将其当作书法艺术看待,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古代文人无论是记言记事,还是作诗作文,其书写的墨迹原本是应用的语言,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语言,所要传达的信息借助文字予以彰显。从作者书写的动机和书写之后形成墨迹的功能来看,这些墨迹首先是文学作品的文本;其次古人将字写得好看些;再次由于印刷技术和新的媒体传播方式出现,文学作品的文本形式发生了变化,而它最初的文本——书写墨迹,则被当作另一种审美形式——视觉艺术了。因此,当代所谓书法艺术,自作诗文甚少,人们欣赏书法作品,亦基本不读文字而只看墨迹是否"好看"。如此以来,书法的文化性、文学性日渐式微,其形式美感日益流行,这是一种令人忧虑的现象。  相似文献   

20.
人类艺术已经步入以电子媒介符号为主导的艺术发展的第三阶段,即现代媒介艺术阶段.现代媒介艺术以现代声光与电子技术为创作与传播手段,运用艺术审美思维,通过声像合一的现代媒介语言,在特定的媒介时空中创造鲜明的艺术形象,给受众提供以审美和娱乐为中心的综合享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