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机会平等才是真正的平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平等历来是哲学和政治学的重要概念,也是当今时代的焦点问题。对于平等可从多个维度进行研究,从人的发展维度看,平等可分为起点平等、结果平等与机会平等三个层次。起点平等不可能,结果平等不可取,唯有机会平等才是真正的平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努力创造发展机会平等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2.
精英式机会平等主张机会面前人人平等,能够容忍因为能力不同,导致起点和结果不平等。这样的平等方式会导致马太效应、机会的实质不平等和对社会正义的解构;分配式机会平等主张天赋权利,保障弱势群体权益和避免先天遗传与家庭背景对机会平等的影响。但此平等方式会导致难以操作、个体抽象化和责任与义务的错位。从精英式机会平等的角度来看,我们要注重高等教育的区域均衡,避免马太效应,重视弱势权益;从分配式机会平等的角度来看,我们要注意机会的复杂性和程序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论教育机会平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教育机会平等的涵义至少应包括发展机会起点的平等、教育机会实现过程本身的平等、承认并尊重社会成员在发展潜力方面的“自然”差异及由此所带来的教育机会拥有方面的某些“不平等”。教育机会平等可分为“共享的教育机会平等”、“有差别的教育机会平等”和“形式上的教育机会平等”、“实际上的教育机会平等”等类型。影响教育机会平等的主要因素有个人天赋、家庭、制度化教育、教育资源配置失衡等等。政府在创造教育机会平等中应承担重要责任。  相似文献   

4.
教育机会从其提供者的情形来看,可以分为两类:社会提供的教育机会与非社会提供的教育机会。非社会提供的教育机会比较复杂,主要包括:天赋提供的教育机会、家庭提供的教育机会、运气提供的教育机会、个人努力提供的教育机会,等等,它们皆属私人权利,是教育机会享有者的个人权利。社会,主要通过政府提供的教育机会,则与天赋、家庭、运气、个人努力等提供的教育机会根本不同,它属于公共权利,是全社会人人均应享有的“人权和幸福”。  相似文献   

5.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受教育机会不平等现象浅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谭细龙 《教育科学》2001,17(4):4-6,50
平等的受教育机会是法律规定每个公民都享有的基本权利。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公民接受义务教育的平等机会尚未完全实现。本文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入学机会、受教育条件和受教育过程三个方面分析了受教育机会不平等产生的原因,并从教育投入、师资配置和师生关系等方面提出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6.
教育机会从其提供者的情形来看,可以分为两类:社会提供的教育机会与非社会提供的教育机会。非社会提供的教育机会比较复杂,主要包括:天赋提供的教育机会、家庭提供的教育机会、运气提供的教育机会、个人努力提供的教育机会,等等,它们皆属私人权利,是教育机会享有者的个人权利。社会,主要通过政府提供的教育机会,则与天赋、家庭、运气、个人努力等提供的教育机会根本不同,它属于公共权利,是全社会人人均应享有的“人权和幸福”。  相似文献   

7.
论教育机会平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育机会平等的涵义至少应包括发展机会起点的平等、教育机会实现过程本身的平等、承认并尊重社会成员在发展潜力方面的“自然”差异及由此所带来的教育机会拥有方面的某些“不平等”。通过分析教育机会平等的理念依据和现实依据,阐述政府在义务教育领域和非义务教育领域方面所应承担的责任是本文的主旨。  相似文献   

8.
高等教育机会是一种有限的资源,如何分配这有限的资源是高等教育机会平等研究的内容,我国高等教育机会平等与高考收费制度紧密相连。本分析了当前高考制度和高校收费对高等教育机会平等的影响,初步提出一些基本的原则和策略。  相似文献   

9.
公正是一个古老而现实的问题。机会平等是社会正义研究的重要内容,可分为形式上的机会平等和事实上的机会平等。对所有人开放的地位和职务的竞争机会的获得,关键取决于发展潜力机会的获得。而发展潜力机会的获得取决于教育。因此,教育公正是实现机会平等原则的核心内容。我国目前在地区、城乡、校际、性别和群体阶层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教育不公现象,并从宏观的国家基本制度安排和政策制定角度来看,实现教育公正应遵循:基本受教育权利的完全平等、非基本受教育权利的比例平等、利益补偿三个原则。  相似文献   

10.
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难已经成为我国解决就业问题的硬骨头,要想啃掉这块硬骨头,优化农村劳动力素质是关键。优化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根本途径是加强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教育。政府不仅要从城市化、工业化角度看待加强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的意义,也要从机会平等角度看待加强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教育机会均等的教育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教育机会均等是教育公平、教育民主化问题的核心内容。本文从教育机会均等的历史发展及其内涵变化趋势分析,探讨推进真正的教育民主化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
随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奋斗目标的确立,实践公平正义已经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价值方向。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础性工程。机会公平作为教育公平的重要起点,是矫正当前中国教育发展失衡的重要原则。当前,我们要着重在培育机会公平的文化教育理念、创新机会公平的制度模式、打造机会公平的教育起点等方面寻求突破,不断实现中国教育发展的机会公平。  相似文献   

13.
我国各社会阶层在占有高等教育机会的结果方面是不均衡的,这种教育机会的阶层差异,主要是由个人背景所积累和放大的教育竞争能力差异,以及基础教育财政投入等制度安排不当造成的,并非是高等教育机会分配过程中社会排斥的结果。对高等教育机会实现结果的改善,可以通过基础教育投入制度和高等教育入学考试制度等制度安排的改革来实现。  相似文献   

14.
受教育机会平等:不同的标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凤岐 《教育学报》2006,2(5):71-75
解决受教育机会平等问题,有两种典型的方案第一,为每个人提供与其能力水平和倾向性相适应的教育;第二,为每个人提供相同的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为每个人提供相同的教育,是教育平等的基本要求;而在没有真正实现基础教育平等的时候,在选拔接受高水平的高等教育的时候,应该对不同地区的学生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15.
教育机会均等是教育的社会理想和目标追求,是"人人平等"理念在教育领域的体现和延展.目前,我国已迈入高等教育大众化初始发展阶段,高等教育机会均等问题开始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但无可讳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面对不同社会阶层共存的现状,绝对的机会均等是不存在的.因此,我们应当联系国情来理性认识和把握高等教育机会均等问题,力求达到一种理想与现实的基本平衡状态,推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平等、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作为当代西方社会重要思潮之一的女性主义,主张通过宣传教育来提高社会中所有妇女的平等地位和意识,通过立法来保护女性的平等参与;她们也希望通过重建学校里的课程、目标和方法,以求得女性自身真正的彻底的解放;并倡导在教育的语境中促进女性学生对自身地位批判的觉醒。女性主义自身的发展,特别是有着一定影响的女性主义教育思潮,一定会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整个人类教育的发展贡献出自己应有的理论和价值。  相似文献   

17.
妇女就业机会平等是实现其生存权、参政议政权和发展权的重要保障,是实现男女平等的前提条件。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转型,对妇女的平等就业权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与挑战。如何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在严格执行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推行生育保险,促进妇女就业,对推进我国社会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教育机会均等是一种教育理想,当前主要解决帮助扶持贫困家庭子女入学问题。要促进社会参与兴办高等教育,并采取多项措施保障贫困生完成大学学业,主要是政府主导,增加供给;“公私合营”,公有民办;双管齐下,信贷助学。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世界各国高等教育从精英走向大众,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然而,规模的扩大并没有改变入学机会不公平的现象,特别是来自社会弱势群体家庭子女并没有从高等教育发展中受益。影响高等教育机会平等的因素很多,但人们拥有文化资本的多寡是影响高等教育机会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文化资本以作品、文凭、学衔为符号,以学历为制度化形态在高等教育机会和选择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日益深化,教育公正和教育平等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人们在思考与解决教育公正与平等问题中提出了“补偿原则”,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教育公正和平等是对立统一的,在努力创造对促进教育公正能够有所作为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程中.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妥善解决二者之间的矛盾,促进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