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877年,德国新黑格尔派哲学家卡普(Kapp)《技术哲学纲要》一书的出版标志着技术哲学诞生。1978年第十六届国际哲学大会确认技术哲学为一门新的重要的哲学学科。将技术哲学确立为一种有独到的解释力的哲学纲领这件事,代表了真正的哲学意味,作为有着伟大未来的学科,技术哲学可能在未来的某个时间点迎接它的辉煌。在我国,技术哲学领域的研究者正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吸纳西方技术哲学与技术社会学的最新研究成果,联系我国的国情及发展趋势,构建着具有中国特色的技术哲学体系。  相似文献   

2.
杨岗、罗维亮二位同志撰著的《技术一艺术思维》教材,内容和思路广泛涉及思维科学、语言科学以及人文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艺术哲学、设计哲学等。思维操作是人的行为的一个内在部分,是看不见的内部操作决定了看得见的外部动作。作为思维领域中最困难问题之一的思维操作理论以及具体在技术艺术中的表现,作者独到地提。  相似文献   

3.
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研究历程主要分为前后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以他的《逻辑哲学论》为主导,第二个时期以他的《哲学研究》为主导。在前期他是以语言与逻辑的关系来探讨的,而到了后期则以日常语言作为哲学研究的主题。  相似文献   

4.
陈嘉映  田春雨 《大学生》2016,(Z1):112-113
陈嘉映,有人说他是"中国最可能接近哲学家称呼的人"。先后任教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现为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特聘教授。其学术贯通欧陆现象学与英美分析哲学,著有《海德格尔哲学概论》《语言哲学》《价值的理由》等;翻译了二十世纪西方重要的两部哲学经典著作: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和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研究》。近日,陈嘉映出版了《何为良好生活》,这不是一部晦涩难懂的哲学理论专著,而是一部有关"我该怎样生活"的通俗哲学读本。陈嘉映从伦理学的角度对"我该怎样生活"这一问题展开探究。他认为,所谓良好生活,首要维度是有所作为,所有的德性都是在作为中体现出来的。其中,德性也需要不断学习,以求自我与有德融合,最终实现自身。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以下简称《新发展》)是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舒远招教授的新著,是他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的结项成果,并收入了湖南省社会科学研究“百人工程”学者文库。《新发展》的作者广泛研究了数十位当代中国最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所取得的主要成果和主要哲学观点,搜集和整理了70年代末以来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领域所积累的丰富学术资料,并依据作者自己的学识以及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的理解,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作出了较全面的概…  相似文献   

6.
维特根斯坦(1889-1951)是系统地从语言来思考世界的第一人,在这个意义上,维特根斯坦可说是语言哲学的奠基人。他一生著述不多,主要作品有《逻辑哲学论》、《蓝皮书和棕皮书》、《哲学研究》、《论确定性》。《逻辑哲学论》是维特根斯坦生前出版的唯一一部哲学著作,代表他早期的哲学思  相似文献   

7.
《爱弥儿》     
出版:上海人民出版社《爱弥儿》,亦有译名作《爱弥尔:论教育》,是让·雅克·卢梭自认为的"我的所有作品中最好、最重要的一部"作品。该作品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篇关于人类天性的哲学论文,致力于探讨关于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政治和哲学问题,特别是个人如何在不可避免趋于堕落的社会中保持天性中的善良。在《爱弥儿》中,卢梭通过描写爱弥儿和他的家庭教师的故事,以说明如何教育出一个理  相似文献   

8.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举世公认的历史上第一位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他不仅是哲学大师,而且是逻辑学、心理学、生物学、伦理学、政治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奠基者或重要创始人。作为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他不仅总结了以前所有哲学家的思想,还澄清了他们的混乱,并且把自然哲学和本体论紧密结合在一起,从而代表了希腊哲学的最高水平。正因为他是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故后人对他的哲学立场派别归属问题,众说纷纭,不一而衷。亚里士多德在哲学方面的主要代表作是《形而上学》、《物理学》、和《论灵魂》。在他的诸多哲学著作中,详细地阐述了他的基本哲学思想。从古代希腊哲学的发展史看,进而从全部西方哲学史来看,亚里士多德是一位承上启下的哲学家。他的思想吸引了西方众多学者的探索。马克思曾称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恩格斯称他是古代的黑格尔。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称《手稿》)中有着丰富的技术哲学思想,文中他坚持从人类实践的角度分析技术本质,在技术批判中采用了独特的人文视角,并以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作为技术批判的最终目标,这些思想对当代的技术问题研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对艾思奇《大众哲学》的研究过去多停留在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通俗化上。事实上,《大众哲学》的历史价值并非只具有一般哲学史或学术史的意义,而更为重要的是具有思想史上的意义。由此观之,《大众哲学》在改变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等方面就具有一种深刻的观念变革作用。由此也可以见出《大众哲学》和毛泽东哲学思想之间的更为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1.
技术哲学作为职业教育的哲学基础,目前还没有得到广泛认识。本文在解释了什么是技术哲学和区别科学和技术的基础上,认为技术哲学应该是职业教育的哲学基础之一.我同的职业教育课程需要从技术哲学的视角进行审视。  相似文献   

12.
在回顾和分析了过去35年技术哲学所经历的经验转向与伦理转向及其内在缺陷之后,作者提出了技术伴随的责任伦理学理论,这一理论旨在坚持人的中介特性与新型的人与技术的交互关系,并为这种关系的有效构建奠定伦理上的可能性。这一理论能够有效整合技术哲学发展中的经验转向与伦理转向,并克服上述二重转向的内在缺陷。它不仅克服了经验转向中批判缺席的缺陷,还克服了传统技术伦理学规范立法者的缺陷。  相似文献   

13.
<正>普布留斯·维吉留斯·马罗,通称维吉尔。公元前70年出生在意大利北部波河安德斯村。幼年在父亲田庄上过着农家生活,先后在克莱蒙、米兰和罗马学习。他学修辞学,还学过医学、算学和法律。《牧歌》10首是他二十多岁时陆陆续续写出来的,时间大约在公元前42年至前37年。后有《农事诗》和史诗《伊尼特》。公元前19年,维吉尔去世。维吉尔是荷马以后最重要的史诗诗人,对后世欧洲文学有极大影响。意大利诗人但丁几乎在他所有的文学作品中都  相似文献   

14.
庄子哲学及其内在主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子的思想世界既涉及庄子其人,也涉及《庄子》其书。作为哲学家,庄子的哲学追求与他的存在方式,往往呈现内在的一致性。从《庄子》其书看,无论就内在的思想系统抑或外在的历史影响而言,《庄子》都首先呈现了整体、统一的历史品格。从哲学思想的衍化看,庄子在历史上的深远影响,首先通过《庄子》一书而实现,尽管在具体篇数、篇目的划分等方面,它曾发生了某种变化,但《庄子》一书始终作为庄子的思想符号和哲学载体而内在于并影响着思想史过程。庄子的哲学沉思以道为内在指向。作为形上之域的对象,道具体表现为天道与人道的统一,它所实际涉及的,则是广义的存在与人之“在”。  相似文献   

15.
技术哲学作为职业教育的哲学基础,目前还没有得到广泛认识,本文在解释了什么是技术哲学和区别科学和技术的基础上,认为技术哲学应该是职业教育主要的哲学基础之一,并对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进行辩证论述。  相似文献   

16.
在当下的语境中,后现代主义哲学似乎已经过时,但这并非思想进步的表现,而是缺乏思辨的结果。从辩证唯物主义角度看,后现代主义哲学非但没有过时,而且还有待进一步推进。在思想的共时性上,后现代主义哲学不同于后现代主义文化,不能把后者的负面影响推到前者头上;在思想的历时性上,后现代主义哲学并非对"现代性"的简单否定,不能在想当然的思考中陷入非此即彼的假问题中。正确认识和发展后现代主义哲学不仅对人类具有重大时代意义,而且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7.
约翰·S·布鲁贝克在《高等教育哲学》一书中首次提出“高等教育哲学”这一论题,并以人本为基点构建出高等教育哲学学科框架。张楚延著《高等教育哲学》更以人本为主线,从正面涉及高等教育是什么、为什么要发展高等教育以及如何发展高等教育三个高等教育哲学的基本课题,该书是人本高等教育哲学的开山之作。随着人本高等教育哲学的诞生与发展,中国大学教育必将通向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18.
哲学是关于对象本源与本质的研究,是一切具象研究得以深入的理论基础.技术作为人类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影响着各个研究领域的发展,也渗透到哲学的骨子里,形成哲学的分支:技术哲学.视觉哲学的发展受到技术哲学的观照.尽管视觉哲学的理论体系尚不明确,但是视觉对人的思维影响一直受到关注,从哲学层面揭示视觉现象规律的研究成果丰富多样.然而,当下必须深刻认识到技术力量在整个视觉哲学发展中的影响.从技术哲学工具论与人本论的视角审视视觉哲学的发展历程,将有助于认识当下视觉哲学研究的深刻意义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潘天群博士的新作《行动科学方法论导论》最近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作者对广义的技术(包括社会技术 )问题做了一种系统的哲学反思 ,从方法论角度提出一研究“行动”的科学的构架。有两位在科学哲学和逻辑方面有影响的严肃学者 (张志林、鞠实儿 )都对我说 ,该书很有学术价值 ,这才引起了我的重视。记得在 1 993年武汉科学哲学与逻辑国际会议上有一位美国教授作了题为“技术哲学”的报告 ,讲述了技术的许多社会功能以及由技术引起的一系列伦理道德问题。可是当人们问及 :技术哲学所应有的中心问题是什么 ?你所谓技术哲学与技术社会学及技术…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40年代,冯友兰先生就提出“世界哲学”的概念,并阐述了中国哲学与世界哲学的关系,提出中西哲学互补和中国哲学对世界哲学可能有的两点贡献。在《中国哲学史新编》中的《总结》中,冯先生又把中国哲学和世界哲学的未来归结为“仇必和而解”和“太和”,他所提出的中国哲学对未来世界哲学的贡献,可概括为六大关系。这一阐释与建立一个有人价值导向的全球化的过程完全合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