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文章是语句构成的有机整体.而其中的有些重要语句是有着深层的含义的,这些被追问深层含义的语句(需要解释深层岔义的语句)有着独特的表达形式.是富于意味的语句。这类语句为了传递潜在的客观信息,有着创造性的表达形式,并以追求这种创造性的表达形式为现实目标,将无穷的审美趣味作为最终目的。也正因为如此,我们一见这样的语句,就会发现它远离了通常的司空见惯的模式.不再一目了然.而字词之间却散发着特殊的诱惑.生成着强烈的震撼。毫无疑问,只有这样的语句才是文章的眼睛,才会有着动人的神韵;文章如果没有了这样的语句,就会走向平淡无味,滑向单调呆板。就像炒菜忘记添加食盐。花园没有种植花草,大地缺少了山峰.海面不再兴起波浪。  相似文献   

2.
我爸爸爱我非同一般。冬季里的一天,下了一场大雪,我和爸爸到外面玩儿了一会儿打雪仗。[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2001年下半年,笔者参加了山东省中学教师自学助考论文审批及答辩工作,审批了100多篇论文,主持论文答辩400余人,含全省十几个县市。论文的总体质量且不作评价,仅从论文的语句、字、词方面来说,发现问题较多,并普遍存在。语句明显不通,错别字随时可见:如“立论”的立,写成“力量”的力,新闻“报道”的道,写成“领导”的导,“既、即”不分,“洲、州”不分,类似的“似”写成求是的是,“的、地”不分等现象更是到处出现。是作者笔下误呢?还是根本就不清楚呢?如果属于前者还好些,在教学工作中,稍加注意就能改变;若是后者,可不是稍加注意就能解决的,而是其业务水平问题,需尽快提高,不然的话,不仅难以提高教学质量,而且也难以培养合格的中学毕业生。因此.应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特别是语文教师的高度重视,应尽快改变这种状况。要提高语文教学质量,首先应提高语文教师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1、要把习理解和学习表达统一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学习理解和学习表达是语文工具性基本体现,理解可分为对字词的理解:句子的理解;段落的理解;文章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学界也是一种江湖,一入其中,每每身不由己。当记取清儒所说:“人虽至促迫之时,亦必有一二刻之闲,可以安坐读书。”  相似文献   

6.
现代的语文课堂教学,由于考试等因素的影响,趋近于"功利化"。教师只注重"教"的活动,而忽略了学生"学"的感受。对语文的学习更像是"囫囵吞枣",想要真正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应该让学生学会"细嚼慢咽"的学习语文。  相似文献   

7.
读书要趁早     
读书并不能算是我的长项。因为,和一些学界的大师们相比,我读书的数量既少,记忆的也有限。  相似文献   

8.
现代的语文课堂教学,由于考试等因素的影响,趋近于"功利化".教师只注重"教"的活动,而忽略了学生"学"的感受.对语文的学习更像是"囫囵吞枣",想要真正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应该让学生学会"细嚼慢咽"的学习语文.  相似文献   

9.
周北平 《湖南教育》2003,(20):49-49
近几年来,纵观许多地区的中考语文试卷,其例题思路有了新的走向——偏重对学生知识运用的考查,而忽略了对学生知识积累的考查。正如有人说的那样,知识运用属“能力”考查,知识积累是些“死记硬背”的东西,无需多考。殊不知,丰富的语文知识积累也是一种“能力”的表现。 中考语文试卷上的语音、词义一般是选择题,每道题所选字词条例不多,分值也不高,看似简单,而这两类题目考查的学生的字词知识容量是很大的。事实上,在初中语文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对于字音、词义,学生只有在教师精心指导下,肯花时间和精力,这方面的知识积累才能达到一定的水准。  相似文献   

10.
中华民族素有重视诵读的优良传统,历代学者和教育家更有许多论诵读的经验之谈。从语文教育的角度说,这种“经验式”教学符合汉语文学习的规律,历史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然而半个世纪以来,由于对语文学科性质、任务认识的偏颇以及应试教育的影响,人们忽视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逐步放弃了传统“经验式”教学的优点,语文教学一度走向旁门左道。  相似文献   

11.
所谓关键语句,主要是指文中那些能揭示题意、点明主旨、归纳要点、承转前后的语句。把握了关键语句,也就在一定程度上把握了文章的内容和结构。所以,古人说:“观书贵要。”那么,怎样在阅读中准确而迅速地扫描到关键语句呢?文体不同,关键语句的表现特征也不大相同,因而找寻它的角度应该有所变化。  相似文献   

12.
在<咬文嚼字>教学中,我首先提出一则字谜,谜面是"小老鼠看书",让学生想像,猜出谜底是"咬文嚼字",由此导入,调动学生的想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做到以"趣"引趣.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课外阅读”的习惯提法给人一个根深蒂固的印象,就是阅读是课外的事情,“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主体之外的东西,有固然好,没有也无伤大局。这样的认识体现到教学实践中,就会出现两种教学行为:一是无视课外阅读的价值,认为只要抓好课堂40分钟就好了;二是把课外阅读当做语文教学的附加,是附属品,  相似文献   

14.
2007年度,我阅读了《窦桂梅与主题教学》、《赵谦祥与绿色语文》等18本教育专著,计600万字,再加上阅读的一些诸如上海的《小学语文教师》、江苏的《小学语文研究》等专业期刊,总计700万字,平均日阅读量为2万字。  相似文献   

15.
朗读是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口头语言、把无声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一种再创造的言语活动。指导学生朗读,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进入文章意境,读出真情实感 朗读时,教师一定要教会学生用脑去想像,用心去感受,进入课文意境,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比如学习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时,我们可以先让学生看录像,从三幅不同的画面中感受战士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学生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再朗读课文,就会懂得如何用强烈的语气表达出对战士们的崇敬与佩服。  相似文献   

16.
精读,是语文教学的主体,要钻进去,要跳出来。一篇文章,从内容到形式,要深入探讨,追根溯源,该咬的咬,该嚼的嚼,细细品味,心领神会,有如坐春风之感。一字一词,学一个是一个;一体一式,仿一点似一点。  相似文献   

17.
自然科学类章(包括科技说明和科技新闻)阅读,是章阅读的一部分,所以首先要遵循章阅读的一般规律,一般原则,如整体把握、理清脉络、抓关键语句、循解方略,等等。  相似文献   

18.
李广玉 《现代语文》2006,(11):101-102
重音是体现文章节律的一种很重要的朗读技巧.根据重读产生的原因,语句重音可以分为语法重音和逻辑重音两种.语法重音是根据语法结构特点读出的重音.语法重音是有规律的,位置一般比较固定.常见韵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9.
语文的素养是多方面的,不仅仅是语言文字的学习,标点符号也是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内容。用好标点,能够读准句子,读顺语句,读出感情。  相似文献   

20.
(标题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书非借不能读”的古语)读书不分四时。春天读书,有杏花春雨,别具一番风情;夏天读书,有接天莲叶相伴,也令人神往。而我半生读书,都似乎与杏花、春雨、莲叶无缘,飘满记忆中的是山乡茅屋的一天风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