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大千体”书法具有结体险峻、用笔灵活、章法整肃和气韵朴茂的特点,它们是张大千在继承中国历代书法优秀传统基础上,重点学习碑派书法“尚朴”,追求个性自由抒发“尚意”,与绘画相得益彰和适应时代需要产生形成的。“大千体”书法在碑学书法“壮美”的共性中更具有“华美”的个性,学习欣赏“大千体”书法要充分认识其特点,才能把握其质朴、华美的实质。  相似文献   

2.
张大千书法因其强烈的个性特色被誉为"大千体","大千体"受清末民初碑学书法实践的深刻影响。碑学书法的意趣与大千情性契合。张大千接受碑学书法的影响当在拜师曾熙、李瑞清以后。其拜师曾熙、李瑞清学习书法,动因较复杂,且时间均在1919年。张大千研习碑学书法经历了三个阶段:直接取法曾李二师阶段;遍临"三代两汉金石文字,六朝三唐碑刻"阶段;由博及专,以《瘗鹤铭》、《石门铭》为基础形成独具特色的"大千体"阶段。  相似文献   

3.
张大千作为20世纪中国画大师,其书法艺术也取得很高的成就,达到很高的境界.传世的张大千画作中绝大部分都有十分精彩的题款,这种绘画题款书法也代表了张大千的书法艺术特征,融碑人帖,刚健奇崛、飘逸峻峭、开张恣肆,他的画款书法是围绕其绘画形式风格、创作心境、审美需求而题写的,同时也体现了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珠联璧合、相映生辉的艺术魅力.大千的画款书法既独具一格,同时也是成就他的绘画艺术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张大千书法艺术可分为四期。青少年时期的张大千书法属典型的帖学书风。海上拜师后,书法除深受曾、李二师影响外,还受到过何绍基等书法家及八大、石涛、金农等画家书法的影响,体现为典型的碑学书风。30年代后期至40年代大千书风有较大变化,以独具自家面貌的“大千体”形成并臻于成熟为显著特征。“大千体”是大千在前期家学、师学、金文、魏碑等基础上融会帖学传统而推陈出新的结果。大千书法刚柔相济、心手相应的理想状态约出现在50年代以后,经50年代初在印度大吉岭的沉潜反复,至后来行遍“欧西南北美”,眼界、心胸进一步开阔、拓展,“大干体”随之迎来新境。  相似文献   

5.
刘颖 《重庆师专学报》2012,(5):105-108,157
张大千是中国20世纪画坛上的大师,文章聚焦张大千画作中画款书法与绘画的关系,从画款书法与画作的结构和画款书法与画意的关系方面进行讨论。他的画款书法以绘画为主体,既服务于视觉的审美,又将自己对人生、对绘画的情感及观点融汇其中,在构图美的基础之上自然而然地造就了画境之关,形成了诗书画的完美结合。艺术的审美意境获得无尽的延伸和拓展。  相似文献   

6.
陈思遥 《文教资料》2013,(18):61-62
无论是复笔细腻、古雅华丽的重彩画风,还是别具一格的逸笔写意,或者是独特的泼墨泼彩,张大千的绘画艺术不仅体现对中国传统绘画精神的继承和创新,更体现理论与技法上中国画色彩的全面复兴。"大千荷"以荷花图式为载体,见证了张大千对传统绘画艺术的传承和突破。  相似文献   

7.
《瘗鹤铭》为南朝著名碑刻。张大千受老师曾熙和李瑞清的影响,同时因个人性格特征与《瘗鹤铭》透露出来的笔墨意趣及思想内涵高度契合,对此碑挚爱终生。张大千正是以《瘗鹤铭》为基础,同时亦受《石门铭》影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大千体"书法艺术。  相似文献   

8.
精品收藏     
荷花张大千(近代)张大千:(1901-1984)名爰,字季爰,号大千,别号大千居士,四川内江人。幼年受擅长绘画的母亲和以画虎著称、自号"虎痴"的二哥张善的熏陶,并从名师  相似文献   

9.
张大千     
在我国现代画家中,象张大千(1899-1983)这样的艺术家是绝无仅有的。他对人物、山水、花鸟,工笔、写意、兼工带写,书法、金石、诗文无不涉足而又无所不精,特别是他晚年创造的奇丽奔放、光彩有致的“泼彩泼墨”绘画风格,为他成为中国乃至国际上有影响力的艺术大家奠定了基础。大千先生出生于四川内江的望族,原名正权,后改名爰,又名季、季爰。他一  相似文献   

10.
张大千是二十世纪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国画大师,无论是绘画、书法、篆刻、诗词都无所不通。画风工笔和写意结合,水墨、重彩融为一体,尤其是泼墨与泼彩,开创了新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1.
倪元璐在书法艺术上追求神明变化的境界,他在继承文人画传统的基础上主张神形兼备;在创新方面倪元璐提出了中国美学史上独树一帜的艺术创新论——“传神”、“我法”、“四傅”。  相似文献   

12.
王羲之以书法艺术闻名,但为官逾其人生之半,且力争在立德、立功、立言上有所作为,显示了他的行政管理思想和能力。如,有大局意识,忧国忧民,能从国家全局的高度观察和处理问题;勤政,务实,爱民;针砭时弊,改革弊政,精官简文,严刑惩贪;重责任,轻权力,不以官位为进退等。在当时,堪称清醒的政治家,爱民的地方官。当然,他没有尽全力从事行政管理工作,不是职业政治家。这与他所处的恩赐官僚制时代有关,更与他儒释道杂糅的思想和骨鲠孤傲、不拘于俗、追求自然的个性及酷爱书法艺术的心境有关。  相似文献   

13.
费新我是我国现代著名书法家。人们对其关注得最多的是左笔"费体",对其书论则鲜有研究。透过费先生的著作及札记,可以发现,他对书法艺术有着自己的辩证觉解。这主要体现于目标定位、路径选择、技法运用等方面,其内容值得挖掘,其意义不可小觑。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是现代中国最杰出的政治家、革命领袖,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书法,尤其是草书在当代中国独树一帜,影响巨大。毛泽东草书雄浑恣肆,激情澎湃,挥洒自如的风格形成,既与他个人内在气质有关,也与他丰富的阅历有关,他对当代书坛的最大贡献,在于打破了清代碑学兴盛以来无狂草大家的格局,同时引导书法领域流派纷呈,百花齐放。  相似文献   

15.
阮元搜访、编印了大量金石文字,开辟了用金石实物从事研究考证的新途径;创立碑学理论,使书法学开出了新纪元;精评历代名画,发前人所未发。这些都是阮元对金石书画研究的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6.
张大千虽以画家之名享誉海内外,实际上,书法表现亦有可观.张大千的书法,按其作品面貌,大致可以分为早、中、成熟期三个阶段.张大千透过多层次的临写与摹写,重新建构出他自身的书法史观,在明清诸家流利面貌之后,逐步上追高古气息.张大千的书法学习是一种逐渐完备的历史溯源,从形象外貌的具体掌握,逐渐朝向幽深的内在精神;在精巧灵动的笔法背后,是他心中追摩古法的积极用心.  相似文献   

17.
苏轼说黄庭坚书法有“三反”,他的成长经历与人生际遇使他不得不约束自己的言行,而他又不甘平庸,有用世之心,故似敛而实纵。其书法以纵代敛,寓巧于拙。人书互见,丰富了他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是一位既善于吸收和借鉴传统文化,又善于创新,不断求新求变的人。他的书法艺术融汇了中国传统书法的精华,但又不拘泥于成法,不囿于古人碑帖。他早年学楷书,继而习行书,晚年攻草书。他博采众长,独树一帜,终于孕育出独创一格的"毛体"书法艺术。毛泽东的书法用笔结体精到巧妙,具有方圆并用,藏露兼施;欹斜取势,以斜求正;左垂右曳,左伸右敛;左收右展,重心右移;重按轻提,肥瘦兼施;简省笔画,替代繁复;笔断意连,牵丝连属等特点。谋篇布局气韵贯通,常见字体或参差错落,奇大奇小;或奇粗奇细,奇重奇轻;或简洁疏荡,疏密有致;或上重下轻,上密下疏;或左重右轻;或有行无列;满纸墨迹飞舞,云烟缭绕。其书法风格雄健豪放,气势磅礴,高秀飘逸,神采飞扬。毛泽东的书法艺术与他的军事指挥艺术、诗词语言艺术、辩证思维艺术一样,堪称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9.
赵孟頫是赵宋近支宗室,他一生富贵,却极度痛苦。赵宋宗室的特殊出身和丰富的遭际造就了他复杂的性格,加深了他对人生的体悟,他寄情书画,才华横溢,形成独特的艺术风貌。根据所得史料,结合赵孟頫的书画作品,试图窥探其人格特征及在他的人格特征影响下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