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兰经》上有一个先知唤山的故事。有一位先知,几十年来练就了一身“移山大法”,然而故事的结局却耐人寻味———世上根本没有什么移山之术,惟一的方法是改变自己。先知说:“山不过来,我们就过去吧!”山不过来,我就过去$湖北枝江白洋中学@楚怡君  相似文献   

2.
《古兰经》里有这样一个故事,说有一位大师几十年来练就一身“移山大法”。一天,慕名而来的人,请求大师当众表演,于是大师就来到一座山前坐了下来,等了一会儿只见他起身跑向山的另一面去了,然后告诉众人表演完毕,众人大惑不解。大师微微一笑道:这世上根本就没有什么“移山大法”,唯一所能移动的方法就是:“山不过来,我就过去”。  相似文献   

3.
在平日的解题活动中,我们十有八九不会一帆风顺,一定会遇上困难,一定有头碰南墙的时候。回教《古兰经》上有这样的经典故事:有位大师,几十年来练就“移山大法”。他先当众表演移山,而最后他说:“世上本没有什么移山大法,唯一可以移动大山的方法就是:山不过来,我就过去。”  相似文献   

4.
《古兰经》里有这样一个故事,说有一位大师几十年来练就一身“移山大法”。一天,慕名而来的人,请求大师当众表演,于是大师就来到一座山前坐了下来,等了一会儿只见他起身跑向山的另一面去了,然后告诉众人表演完毕,众人大惑不解。大师微微一笑道:这世上根本就没有什么“移山大法”,唯一所能移动的方法就是:“山不过来,我就过去”。  相似文献   

5.
一《古兰经》上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大师,曾当众表演移山。他一会儿到山的南面,一会儿到山的西面,一会儿到山的北面,一会儿到山的东面,然而,大山皆纹丝不动。最后的结局是:大师走进了大山。大师说:世界上没有移山之法,既然山不过来,我就过去。“山不过来,我就过去。”改变不了“山”的位置,就改变自己的位置,这才是大师真正的移山“大法”。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启发?请以“改变别人与改变自己”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写作导引]世上本没有移山之法,唯一能移动山的方…  相似文献   

6.
那天,一个小姑娘给我打通电话竟嘤嘤地哭。我轻声细语地劝她:“什么事儿让你这么伤心?说说吧,或许我能帮助你。”小姑娘哭了一会儿终于安静下来,带着一点哭腔说起自己的故事。“今天早上,我来得特别早。教室里只有班长一个人,他悄悄塞给我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的是———‘Iloveyou’。我都整整一天没心思上课了,又害怕又委屈。放学后,我就来给您打电话了。”女孩子说着又哭起来。“只是收到一张小纸条?”我问。“对!”女孩子使劲抽抽鼻子。“纸条上就是———Iloveyou?”“是呀!”“这就怪了,人家说喜欢你,又不是骂你,你哭什么?”我故意说。…  相似文献   

7.
一、故事激趣师 :我知道小朋友们爱听故事 ,前几天 ,我读了《古今文人轶事》(罗启荣编)一书上赵树理“传经”的故事。今天我来讲一讲这个故事。(1951年秋天 ,赵树理回到自己所熟悉的太行山 ,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 ,体验农村生活。村里有个小青年写了一篇文章让赵树理指导。赵树理看了一遍 ,说 :“你先改一次 ,明天让我看。”第二天 ,小青年把稿子改好 ,送给赵树理 ,他看了一遍 ,说 :“你再改一次 ,明天送给我。”第三天 ,小青年又把稿子改好了送来。赵树理看了一遍 ,说 :“我看你会改 ,再改一遍。”第四天 ,小青年再次将稿子送给赵树理 ,他…  相似文献   

8.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老师拿出一张画有一个黑点的白纸问一个学生:“你看到了什么?”“一个黑点。”“难道你没看到这张白纸吗?眼光集中在黑点上,黑点会越来越大的。”接着老师拿出一张黑纸,中间画有一个白点。“你又看到了什么?”“一个白点。”“太好了,”老师高兴地笑了,“无  相似文献   

9.
沐阳讲述这一天我正在看《可怕的科学》,我看到一句非常有趣的话:“假如你是一个二维的人,你身边有张纸,你是不可能看到这张纸的边缘的,因为你太薄了!……这是因为,纸是三维的……如果你生活在一维的世界里,那么你只是一个点,你能看见什么呢?”  相似文献   

10.
挑错结缘     
我的妈妈在报社工作。今年一放暑假,我就跑到妈妈单位的阅览室去看杂志。看杂志时,我总是用一种挑剔的眼光来看,时不时就能挑出一两个差错来。一天上了班车,妈妈的同事《、东西南北》编辑部的王蕾姐姐送给我一本新出版的《东西南北》。杂志第一页有个栏目叫“知错就改”,我刚翻了两页,就发现有一张图片贴反了,不由一阵高兴。第二天一早,我来到杂志主编办公室,说明了来意,指出了这一差错。主编拍拍我的头说:“小伙子,你真棒!你要什么奖励呀?”我想了想说“:我想要一年的《东西南北》杂志!”主编爽快地答应了。我很高兴,连忙跑到王蕾姐姐的办…  相似文献   

11.
刘洁 《学前教育》2022,(8):26-27
<正>周五,晴天从幼儿园回到家,姥姥发现她没有往日的欢愉,小表情中透出一丝的郁闷。姥姥关切地问:“晴天,幼儿园有什么新鲜的事跟姥姥说说。”晴天闷闷地说:“没什么新鲜的事,都很平常。”见她不想说,姥姥也没有再追问,跟二宝晴朗玩去了。过了一会儿,晴天凑过来说:“我们幼儿园要进行故事比赛,评选故事大王了。”姥姥饶有兴趣地说:“太有意思了!你想讲什么故事?”晴天丧气地说:“一点也没有意思,我不会讲故事。”姥姥反驳说:“谁说你不会讲故事的?你讲的《西游记》每次都逗得姥姥哈哈笑!你讲的《三国演义》,好多故事我都不知道。”  相似文献   

12.
开心葫芦串     
《新作文》2006,(10)
“十·一”期间,小哈哈放假在家,闲来无事,结果又闹出了不少笑话。小哈哈和爸爸坐在沙发上,全神贯注地观看篮球赛。小哈哈看到运动员们拼命地抢球,便问道:“爸爸,篮球一定很贵,是吗?”爸爸惊诧地问他:“哈哈,你怎么会这样想呢?”小哈哈说:“要是不贵,他们为什么不每人买一个呢?”看篮球比赛愚公为什么移山邻居家的小刚和小哈哈是同班同学,又是好朋友,所以假期经常来找小哈哈玩。一天下午,两个小家伙正在埋头写作业,爸爸坐在一旁看书。小刚忽然问爸爸:“叔叔!今天我看了《愚公移山》的故事,可我一直想不明白愚公干吗要移山?我觉着他太傻了!”…  相似文献   

13.
妈妈正在专心地看《大长今》,女儿在一边玩,很无聊:“妈妈,陪我玩一会儿吧。”“自己玩去,你没看我正忙着吗?”“妈妈,你不是老说我和你之间有距离吗?你不和我说话,都不知道我在想什么,能没有距离吗?”“也对呀。好吧,我和你聊一聊。”妈妈恋恋不舍地关了电视。是做美『容骗,人一,点天儿天也不不是关看心电我视。』就完么原了没来『,这『是那妈么你大做妈起就海几,劲知,我张?道还刚黄对看有看冈了恐考,闲龙了你试书呢一今本卷,。读书天吧英』的,。说语作』新业你疆做怎“妈妈,距离产生美,看来,我们之间还是有距离的好。”高吗话中?,吗考不『…  相似文献   

14.
李治洲  黄亚飞 《教师》2011,(31):16-16
在《教师博览》上看到了这么一则故事:一位大师几十年练就一身“移山大法”。人们问他秘诀时,他回答令人回味:“世上本无什么移山之术。唯一能动山的办法就是山不过来,我就过去。” 读完这则故事,深有感触。 教育也是这样。当我们碰到那些不是那么“听话”的孩子时,或者面对孩子们那些不令人满意的行为时.我们何不像大师一样“山不过来,我就过去”呢?  相似文献   

15.
今天,讲第八课《成语故事》,当同学们读完课文后,我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成语都分别讲了什么故事吗?”这时全班同学像一群叽叽喳喳的小麻雀,一个劲地说“老师,我,我……。”我随即点了一名学生:“你说说吧”。  相似文献   

16.
一个女孩走进心理咨询室,微笑中又有几分忧虑:“马老师,我想请教您一个问题。”“不用说请教,我们一起来讨论。说说看,马老师能为你做些什么?”我说。  “您说,怎样让同学们都喜欢我?” 我笑了:“你能把这个问题讲得具体一点吗?比如,你碰到了什么具体的难题,有什么具体的故事。”在心理咨询中,常有来访的同学自己存在问题却又表达不准确的情况,因而我启发她说。  相似文献   

17.
邸彦英 《宁夏教育》2006,(11):62-62
一天上午,我上完课刚到办公室坐下,就有一群学生好像有什么大发现一样涌进了我的办公室。其中有一个学生手里拿着一张纸条,气愤地对我说“:老师,你看看,我们班的某某同学骂你了。”我接过纸条一看,果真如此,骂的话还很粗俗。看了之后,我又生气又好笑。生气的是这个学生竟然说全  相似文献   

18.
听来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 ,是在很古很古的时候 ,世上有位英雄 ,他来到一个村庄问有没有需要他帮忙的事。村人说山上有只猛虎一直祸害着他们。英雄就去了山上 ,与猛虎搏斗了三天三夜 ,猛虎被除了。他剥下虎皮回到村中 ,问还有什么祸害 ?村人说 :“海里有条龙 ,你去杀死它吧。”英雄又赶到海里 ,苦战了七天七夜 ,提着龙头回来了。村人设下酒宴款待他 ,英雄喝下那壶酒 ,又问还有什么祸害只管说吧 ,英雄就是为民除害的 !村人说 :“是还有一个祸害 ,如果消灭了就天下太平了。”英雄问 :“是谁 ?”村人说 :“是你。”英雄疑惑不解 :“怎么是我 ?”村人说 :“因…  相似文献   

19.
一开课,我让学生欣赏动物世界中父母关爱儿女的几组镜头,问学生“:你想说点什么?”孩子们有的说“:燕子妈妈把捉到的虫子都给小燕子吃,燕子妈妈很喜欢小燕子。”有的说“:河马爸爸教小河马游泳,河马爸爸也很爱小河马。”有的说:“羊妈妈保护小羊,和大灰狼打架,羊妈妈很爱小羊。”紧接着我播放歌曲《摇篮曲》,让学生闭目聆听,并随着音乐哼一哼、摇一摇,让孩子们置身于一种温馨、感人的情境当中,从而引发联想。这时我问学生“:你想到了些什么?”孩子们说“:想到小时候奶奶摇着摇篮哄我入睡。“”想到妈妈讲的《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想到……”我再顺势出示几幅孩子们和家人在一起的图片,说“:孩子们,你可以给图中的人物真情配音,也可以说说自己身上发生的爱心故事。”一个叫田琳的学生马上站起来说“:有一回,我生病了,高烧不退,妈妈赶紧送我去医院。医生说很危险,妈妈紧紧地搂住我哭了,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田琳说的时候,神情特别激动,在她说的过程中,其他的孩子有的跃跃欲试想发言;有的沉浸在感人的故事中默默不语;还有的眼眶都红了。在学生充分理解家人的爱,产生了情感共鸣后,我马上出示句式:的爱是。用简短的语句概括其中的一幅图“:妈妈的爱是遮雨的伞。...  相似文献   

20.
“一枕黄粱梦”浙江方伯荣“小明,你在看什么呀?”我见小学五年级学生张小明拿了一本刚出版的《人民警察》(1995年第6期),看得津津有味,便问道。他正看得入迷,头也不抬:“阿叔说有一篇恐龙蛋的故事。”他说着指了指照片。我瞥见一篇《恐龙蛋在出境前截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