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表明,自我概念积极程度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高,自我概念对心理健康有预测作用.因此,中等职业学校应构建个人一学校一家庭一社会四位一体的教育网络,树立实践光荣的文化氛围,完善实验实习条件,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在专业实践、社会实践以及在各种校园文化活动中加强交流与沟通,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在实践中了解自我,提高自信心,以培养学生积极的自我概念,从而达到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和综合素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自我概念是指有关自己的外貌、能力、技巧、学业水平、社会接受性等方面的知识、态度和情感的自我知觉。自我概念在个体的人格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对自我体验和自我调节影响深刻。学生进入学校后,经过一定阶段的学习,会形成对自身学业成绩的自我概念:学业成绩好,一般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学业成绩差,一般形成消极的自我概念。这些学业形成的自我概念,成为个体成长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趋于积极或消极的自我概念,会对学生随后的学习行为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从而反过来影响学业成绩。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认为:个体的自我认知直接影响个…  相似文献   

3.
自我:中小学生学校适应的心理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中小学生学校适应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尤其初中阶段是学生自我发展的关键时期,而自我因素又是影响学生学校适应的重要内部因素和心理基础。教育者要想帮助学生适应中学阶段的学校生活从根本上解决学校适应不良问题,应重点抓好对学生自我的培养和教育: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增强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体育对大学生自我概念发展的作用,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改善心理健康水平的作用机制,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新思路,文章采用"大学生自我概念问卷"及"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 L-90)",对1263名体育院校的体育教育、运动训练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进行了测量、统计与分析;结果:体育教育、运动训练专业学生自我概念高于非体育专业学生,高自我概念水平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好,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呈正相关关系;结论:体育对大学生自我概念发展有积极影响;个体自我概念水平能较好预测其心理健康状况;大学生加强体育运动能促进自我概念发展,改善心理健康水平;加强体育运动改善自我概念是大学生心理干预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中学阶段是中学生自我概念形成、发展的重要时期,培养积极的自我概念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影响自我概念的因素有学生的性格、家庭、学校教育和同辈群体等。教师应帮助中学生积极悦纳自我、指导中学生全面认识自我、利用心理暗示和创造良好的氛围促进中学生自我概念的正强化,从而保证自我概念健康、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高中生正处于自我概念发展的重要时期,在此时期对其自我概念进行干预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基于积极心理学的理念,采用团体辅导对普通高中高一学生的自我概念进行干预。根据自愿参与的原则,筛选了30名自我概念较为消极的学生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15名学生连续实施八次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团体辅导,而对照组不作干预。干预结束两周后,进行后测调查并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团体辅导能有效促进普通高中高一学生的积极自我概念。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福建省内两所院校的英语专业大专二年级学生进行问卷与调查,分析他们的语音自我概念与口语自我概念,发现这两所学校英语专业学生有对语音自我概念和口语自我概念满意度比较低.数据分析发现语音自我概念对口语水平的影响远大于口语自我概念对口语水平的影响.个别访谈的结果也印证了语音自我概念比口语自我概念对个体的口语水平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8.
同伴指导在轻度智力落后儿童自我概念发展中的意义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我概念对于智力落后儿童的人格完善和社会发展至关重要,这在客观上要求学校教育必须将儿童自我概念的发展作为重要的教育目标。而在我国,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普通学校对随班就读学生的支持是不够完善的。本文从社会学互动理论出发,认为普通学校中同伴指导是一种能够促进智力落后儿童形成积极自我概念的简便易行的方法,并对其意义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经济困难学生是高校中的特殊群体.本文从自我概念的视角分析了高校贫困生不同于非贫困生的心理和行为特点,即更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逆境、更容易出现自我期望值高与自我认同度低的矛盾心理和具有更强的独立性.同时,从培养贫困生积极的自我概念的角度,提出了指导贫困生形成全面客观的自我认识与评价、开展贫困生教育时给予积极的社会反馈、指导贫困生在学校中建立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等三个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以广西3所市区初中学校七八九年级的56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考察初中生在统计学习过程中的学习动机、学习焦虑、自我效能感、自我概念对统计学习策略的影响,结果表明:(1)统计学习动机、统计自我概念和统计自我效能感对统计学习策略有显著正向影响;(2)统计学习动机、统计自我效能感对统计自我概念有显著正向影响;(3)统计学习焦虑对统计自我概念有显著负向影响.建议教师在统计与概率的教学过程中,务必采取措施让初中生维持较高的统计学习动机、减轻统计学习焦虑状态、提升统计学习效能感,以便于生成积极的统计自我概念,从而有效提升统计学习策略水平.  相似文献   

11.
丁珂 《职业技术》2010,(6):58-60
目的:探讨高三学生不同群体间的自我概念和主观幸福感的特点及其关系,为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作参考。方法:用自我描述问卷Ⅱ和幸福感指数量表对164名高三学生进行测量。结果:①高三学生自我概念的城乡差异显著,文理科学生在学业自我概念上差异显著,应届生和复读生在非学业自我概念上差异显著;科别、是否复读和家庭所在地对主观幸福感均无显著影响。②高三学生的自我概念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一般自我概念、数学自我概念、情绪稳定性和诚实可信赖能显著正向预测总体情感指数;与父母关系、情绪稳定性、数学自我概念能显著正向预测生活满意度。结论:高三不同群体的学生在自我概念与主观幸福感的不同维度存在着显著差异,自我概念和主观幸福感有显著正相关,前者能显著预测后者。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采用“大学生自我概念问卷”,对1263名大学生的自我概念进行了测量、统计与分析,以探讨大学生自我概念特征.结果表明:大学生自我概念在性别、年级方面差异不显著,专业方面大学生自我概念存在明显差异.体育对促进学生积极自我概念的形成,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蒋艳君 《文教资料》2012,(3):239-240
口语自我概念是指学生在学校情境中形成的对自己在口语学业方面的特长、能力和表现形成的比较稳定的认知、体验和评价。研究高职生的口语自我概念的特点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高职生在口语上的认知、体验和自我评价的特点,从而帮助其提高口语水平。本研究通过高职生口语自我概念问卷对850名五年制高职生进行实测发现,五年制高职生总体口语自我概念水平普遍偏低,在各因子上也表现各异。  相似文献   

14.
中学生学校归属感及其与自我概念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重点中学和非重点中学,从初一到高二10个教学班248名学生的学校归属感与自我概念。结果表明:(1)学校归属感与自我概念存在显著正相关;(2)重点中学学生的学校归属感和自我概念都显著高于非重点中学的学生;(3)学校归属感存在显著年级差异,初三学生的学校归属感显著低于初一和初二,高二学生的学校归属感显著低于高一;(4)学校归属感对自我概念有非常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5.
初中阶段学生数学自我概念的发展是自由的、不自觉的发展,呈现出“V”形状态,在年级上存在非常显著差异,但在数学自我概念的能力和情感维度上,却分别呈现出下降和上升的状态.不同数学成绩水平的初中生的数学自我概念的能力和情感2个维度及总体水平上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优生明显高于差生.城市学校的初中生的数学自我概念的能力和情感2个维度及总体水平上都明显高于乡镇学校,差异达显著水平.初中生数学自我概念总体水平及2个维度都不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6.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要形成积极的英语自我概念,这样才有助于英语成绩的提高。在重要他人尤其是老师的帮助下,学生能够更好更快地形成积极的英语自我概念。  相似文献   

17.
中学时期是学生自我概念形成的关键期,而自我概念如何将影响一个人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并进而影响今后的发展。暗示在自我概念形成的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本文着重探讨心理暗示对中学生自我概念形成的影响,以及怎样利用暗示促使中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以便得到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探讨大学生自我概念对其学校适应的影响。采用《大学生适应性量表》和修订后的《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对沈阳市518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测试。(1)自我概念总体水平对大学生学校适应的总体状况影响大,具有极强预测力;(2)自我概念各因子对大学生学校适应的影响力度存在很大差异;心理自我影响最大,社会自我次之,道德自我最小。大学生自我概念越积极,学校适应状况越好;自我概念对其学校适应有显著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9.
缺乏相互尊重的家庭和学校社会环境,给学生自我概念的形成造成了消极的影响,致使学生的行为偏常,人格扭曲,引发消极的自我期望和只能期待外部社会的消极评价,最终导致对学习的厌恶。尊重学生,培养学生积极的自我概念,使学生养成适应社会化发展的优秀个性品质,是教育者的责任与义务。  相似文献   

20.
中学生的学校归属感能促进学生与学校良性互动,在学校专心努力学习,与同学、教师建立良好关系;有利于教师轻松教育引导学生发展。运用周记叙事法对55名初一学生进行学校归属感调查发现:自我概念在中学生学校归属感形成中起着内部导向作用;与同学、教师的关系是影响中学生学校归属感形成的重要人际要素;良好的班集体以团体接纳的形式对学生的学校归属感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