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云南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版图的一部分。唐统治时期,在唐王朝的扶植下云南区域内崛起了一个强大的王朝——南诏。从天宝至大和年间这80多年时间里,南诏与中原王朝之间时聚时分,先有天宝至贞元年间的南诏叛唐投靠吐蕃;后又有贞元十年的点苍山会盟,南诏与唐和好。至大和年间,南诏又发动了侵略成都的掳掠战争。这中间究竟是怎样的关系?是什么原因使南诏与唐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就出现了几次分分合合的局面呢?笔者打算通过本文来解答这些疑问,并通过史料来分析、论证剑南西川节度使在南诏与唐的关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南诏德化碑》是著名的唐代古碑,碑文详载了南诏初期的历史、天宝年间的两次战争,及南诏与唐、吐蕃的关系,许多史实为诸多唐史典籍所失载。以碑文所记为纲,参照其它史书加以研究,可以认为:唐与南诏的关系带有功利色彩,虽然曾爆发战争,但合作是主流。  相似文献   

3.
天宝年间,唐王朝对西北西南少数民族的战争日趋频繁,连年的战争不仅给边疆少数民族带来了沉重的灾难,也给广大中原地区的人民带来了不幸。诗圣杜甫的《兵车行》就艺术地再现了当时的这一社会现实。  相似文献   

4.
史载天宝之世,玄宗委政于李林甫、杨国忠,权奸借开边战事培植私党,边将也冒领战功而拥兵自重。频繁的战争给人民带来沉重的徭役和赋税。其中以伐石堡和征南诏之役损失最为惨重。据《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六记载,天宝十载四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讨南诏,大败于泸南。士卒死者六万人,杨国忠掩其败状,仍叙其战功, “制大募两京  相似文献   

5.
自"安史之乱"起,唐朝国力日渐衰微,加之吐蕃和南诏的外力冲击,天宝以后,唐朝在西南边疆所设之羁縻府州经历了存废离合之巨变。此前一度有所起色的南中郡县由此陷入了停顿与混乱。随着大唐帝国的崩溃及五代十国的分裂,昭通郡县制的进程再次终结。此后宋、元、明、清近八百年间,地方行政受制于土长豪酋独霸一方,据地自雄的掣肘,再也未能恢复中原经制州县的体制,转而以羁縻或土司统治为主,直到清朝雍正九年改土归流后昭通政区才重新纳入郡县制的轨道。  相似文献   

6.
关于南诏和唐朝之间爆发的天宝战争的原因,学术界或认为南诏在唐朝的逼压下不得不反,或认为唐朝不会坐视南诏的崛起,一定会进行军事干预从而引发战争。其实,前者“压反”观把战争的爆发完全归因于唐朝,看问题流于片面;后者“必反”观把战争的爆发完全归因于历史发展的必然,看问题过于简单。从南诏政权的建立过程及特点来探讨天宝战争爆发的原因,一是南诏政权是在唐朝揠苗助长式扶植的前提条件下建立的,野蛮因素存留较多,极容易走上扩张之路;二是南诏统一洱海地区较为顺利,容易迷信武力而走上掠夺之路;三是南诏统一洱海地区后,不能正确估计形势,错误地迅速走上与唐朝对抗之路;四是从天宝战争发生前的唐朝形势来看,南诏与唐朝发生冲突也并不偶然,是当时诸多类似事件当中的一件。  相似文献   

7.
唐初,国内各民族之间保持着友好关系。但到了唐玄宗天宝年间,统治集团对内加紧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横征暴敛;对外实行“开边”政策,穷兵黩武,连年发动扩边战争。据《通鉴》记载,天宝十年四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讨南诏蛮,大败于泸南,……士卒死者六万人,仲通仅以身免。杨国忠掩其败状,仍叙战功”;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将兵三万袭大食兵,大败,率残兵数千逃回安西;同年,  相似文献   

8.
郑回与唐诏和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元七九四年(唐德宗贞元十年),在云南历史上发生了一件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唐朝与南诏重新恢复盟好,会盟于苍洱之滨,史称“唐诏和盟”或“点苍山会盟。”这是唐诏关系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它安定了西南边疆,促进了中原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联系,加强了经济文化的交流,巩固发展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对云南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而在促进唐朝和南诏和好的过程中,身为南诏清平官的郑回,顺应了历史发展和客观要求,显示了他卓越的政治才能,起了举足轻重的促进作用,不愧为当时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民族团结的友好使者。  相似文献   

9.
七世纪初,松赞干布建立了吐蕃奴隶制政权,随后便向周围地区扩张势力。吐蕃势力进入云南洱海地区,威胁着唐朝的西南边疆。南诏在唐朝的支持下统一洱河地区,成为唐朝遏制吐蕃势力的西南屏障。南诏的扩张与唐朝的利益发生冲突,导致战争爆发,南诏遂弃唐而投蕃。吐蕃对南诏实行的民族剥削和压迫政策,使南诏再次归附唐朝。唐朝与南诏结盟,共同抗击吐蕃。这一时期,西南地区的民族关系,主要表现为唐朝、吐蕃及南诏之间错综复杂的三角关系。  相似文献   

10.
天文历法是中华科技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星,其影响不仅局限于中原,而且波及祖国边疆。唐宋时期,伴随道教在西南边疆传播的进一步深入,南诏大理国在五星七曜、北斗七星以及“天辅”“上元”年号制定等方面所反映的天文历法知识均受到了道教的深刻影响,这使得中华天文历法文化在南诏大理国得到了较好的传播与认同。  相似文献   

11.
盛唐诗研究是唐诗研究的热点之一。但前人在论及盛唐诗时,往往将开元与天宝两个时期的作品合在一起论述。笔者认为,开元诗之基调与天宝诗之基调并不相同。开元年间政治较为清明,而开元诗之基调较为积极乐观。到了天宝年间,由于政局由明转暗,各种矛盾也逐渐激化,因此这一时期的诗歌也大多流露出一种忧患意识。在唐诗发展史上,天宝时期上承开元,下启大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值得作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清代300年间热河地区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变迁,这里由蒙古民族游牧区变成为农业半农业区,这种变迁在清代康乾年间完成。经济格局的变迁给当地以后的发展带来十分深远的影响。作为清代的边疆开发,它时间早且是一个成功的范例,在对边疆民族的管理和边疆的政策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在经济发展中兼顾政府行为和自然因素上有可吸取的教训。  相似文献   

13.
汉族移民怒江流域经历汉晋、南诏大理、明清三个时期,而清代是内地移民怒江流域群体最为复杂的时期。移民群体不仅有边疆镇守的将士,还有开发边疆的屯民、谋求生存的矿工和图谋发展的商人。他们的到来促进了怒江流域社会经济的迅速转型,给地广人稀的怒江流域注入了新的活力:增加了劳动力,荒芜土地得到垦殖;兴修农田水利工程,解决了农作物的用水需求;活跃农村市场,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兴起和发展,缩短了边疆与内地的差距,加速了怒江流域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4.
韦皋与唐代的西南边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皋,字城武,唐京兆万年人,因平定朱论和朱滔的叛乱有功,受唐德宗的赏识和重用,公元785年(唐贞元元年)被委以重任,提任剑南节度使,直到公元805年(永贞元年)去世为止,在任对年。韦皋在任期间,忠实地执行了唐廷关于西南边疆的战略方针和决策,削弱了吐善在西南边疆的势力,截断了南诏与吐善的联盟,使南诏由叛唐而复归唐,稳定了西南边疆,对云南的文化。教育。手工技术等社会经济发展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唐代和云南发展史上,都是一位值得肯定的重要历史人物。公元七世纪中叶,我国西部的吐善奴隶主政权统一了青藏高原各部,…  相似文献   

15.
在学习中国古代民族关系问题时,很多同学对古代边疆行政管辖问题产生错误理解。如在学习“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这一内容时认为:唐玄宗册封南诏首领皮罗阁为云南王,南诏与唐朝形成附属关系,因此说明唐朝对云南地区进行了直接行政管辖。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那么如何确认政府是否对某地区实行了有效的行政管辖呢?简而言之,政府对一个地区是否实行了有效的行政管辖,其前提条件在于政府是否在该地区设置了行政主体,也就是行政机构。如果没有设立中央管理的行政机构,也就谈不上行政管辖了。隋唐时期,南诏与唐朝虽然在政治上是附属关系,…  相似文献   

16.
李白《古风五十九首》其三十四和《别内赴征三首》,旧说认为,前者是天宝十载(751)为鲜于仲通伐云南而作,后者是天宝初应玄宗征诏时作。本文根据二诗内容、李白行踪、史书记载等,考定前者是天宝十三载春夏间为杨国忠征天下兵伐云南作,后者是至德元载(756)冬应永王征辟赴江陵幕府时作。旧说错误。  相似文献   

17.
边塞诗非始于唐,但至唐方盛。开元、天宝年间,唐王朝国力强大,疆域广阔,对外不断用兵,少数民族统治者对唐也时有侵扰。广大下层士人向往边塞生活,把立功边疆作为自己的仕进之阶,因此以表现征戍生活为主题的边塞诗应运而生,形成盛唐时期以岑参、高适为代表的诗歌流派——边塞诗派。岑参(公元715—770),荆州江陵(今湖北江陵)人,祖籍南阳(今属河南),早岁独贫,从兄受书,能自砥砺,遍览经史。天宝三年中进士。安史之乱起,受杜甫等引荐,任右  相似文献   

18.
“郑回久为蛮师”公元737年,居于现今巍山一带的蒙舍诏,在唐朝的扶植下,统一了洱海周围的六诏,建立了南诏地方王朝。南诏与唐朝的关系,由于各种原因,时好时坏。有一次,南诏攻打巴蜀的锈州(今西昌一带),俘获了西泸县的县令郑回。《旧唐书·南诏传》记载:“有郑回者,本相州人,天宝中举明经,授嶲州西泸县令;嶲州陷,为所虏。阁罗凤以回有儒学,更名曰蛮利,甚爱重之,命教凤迦异。及异车寻立,又命教其子寻梦凑。回久为蛮师,凡授学,虽牟寻,梦凑,回得箠挞,故牟寻以下皆严惮之。”相州是现  相似文献   

19.
唐朝天宝年间的广运潭是作为漕运码头而建,而关中漕运及渭河水运方面已有了足够深入而全面的研究,但因为广运潭未给后人留下足够的文献与实物,再加上考古方面的缺乏,导致了今人对广运潭仍存有许多疑问。为此,通过分析,对其开凿过程、原因、作用特别是其位置作一个较为全面的考述。  相似文献   

20.
从秦通蜀、置五尺道、设置官吏到唐朝对南诏的统治,这些史料都表明云南地区和中原王朝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查尔斯.巴克斯在《南诏国与唐代的西南边疆》一书中认为云南和中原的联系"非常稀疏"、直到1253年蒙古军队的入侵"云南的独立才第一次结束"的观点是错误的,是与历史事实相违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