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3年被称为最难就业年,高校就业工作称为重点和难点,贫困生是高校中的弱势群体,由于基础教育不足、不良的就业心态和资源信息的缺乏,使贫困生就业难上加难。高校通过构建贫困生帮扶体系可以促进贫困大学生就业,该体系包括:开展实用技能的培训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开发新勤工助学方式、构建社会资源平台、设立求职基金。  相似文献   

2.
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量达652万,与此同时,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企业用人需求总量减少,导致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极为严峻。当前,我国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尽管已有一些有关促进就业、保障劳动者就业权益的法律制度可依,但也存在政策文件多、法律规定少、主体职责不清、规定过于原则等问题。我国应当通过系统和具体的立法健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法律体系,完善反就业歧视、高校毕业生的社会保障,以劳动合同为方向改革就业协议和完善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服务体系等方面的具体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3.
GPS(Guidance、Promotion、Service)统筹模式强化高校职业生涯辅导、能力提升以及就业服务之间的联结性与实效性,为受教群体构建全方位、全天候的就业与创业的指导服务平台。而面对日益复杂、多样的就业与创业环境,应进一步细化GPS统筹模式在高校中的应用步骤,以此逐步实现"以促进就业为导向、提升就业创业能力为诉求、以强化就业创业指导服务能力为手段"的目标,从而推进高校就业与创业运作体系的顺畅发展。  相似文献   

4.
当前高校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的新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丽萍 《文教资料》2009,(36):223-225
大学生就业问题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是高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本文分析探讨了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就高校在做好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方面应采取的举措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试论高校就业教育与创业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就业教育与创业教育是两个密不可分又各自不同内容的教育体系,在促进和扩大毕业生就业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有效地把握和实施这两个教育体系,正确处理好它们问的关系,使二者有机结合,对于高校的教育创新,对于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对于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以市场为取向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使师专毕业生就业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师专应确立以市场为导向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机制,指导师专生的就业工作。  相似文献   

7.
娄玉珍 《文教资料》2011,(35):173-174
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是就业市场上的弱势群体,需要政府建立就业援助制度,构建就业援助的良性运作机制,给予他们全方位、切实有效的援助和扶持,这是政府的职责,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就业制度的演变过程、现行的高校就业制度在实践中虽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这30多年的演变和实践,对我们新形势下推进高校就业工作具有很大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9.
地方高校就业工作体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规模急剧扩大,就业及人才开发培养成了关系国计民生、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本文从院校定位、人才开发、职业生涯规划、评价体系、弹性管理及校企合作等方面全面阐述了地方高校就业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0.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及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要求高等学校必须建立起适应形势发展和改革需要的就业工作体系。本文阐述了目前毕业生就业工作存在的问题,对就业工作体系进行了初步分析,并就如何构建毕业生就业工作体系提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1.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近几年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国际环境复杂、经济结构性改革等因素影响,高校毕业生总量不断增多、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能力不足、行业发展变革导致供需矛盾加剧、高校毕业生就业取向趋于保守。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着就业市场人才需求发生新变化、高校人才培养供给侧调整力度不够和毕业生就业质量有待提高等困难和挑战。因此,创新体制,凝聚就业工作合力;创新政策,优化就业资源对接;创新载体,提高就业服务质量,构建创新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体系,是促进高校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2.
多角度地比较中美高校毕业生就业评估体系,对改进我国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统计政策,引导社会各界对毕业生就业率进行理性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高校毕业生“预就业”工作体系的构建和运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几年,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增长较快,毕业生就业竞争更趋激烈.非国有制企业、基层、生产一线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市场.但学生的流失率较大,"预就业"使学生充分了解企业.减少企业培训经费.达到校企双赢.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高校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加,大学生就业形势日渐突出.大学生就业问题既是一个社会关心,媒体关注的热门话题,又是直接影响经济和社会稳定发展的重大政治问题.而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体系建设是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前提,它是一项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新形势下分析了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及高校共青团在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的重要意义和优势,指出高校共青团应当发挥自身优势,将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作为核心任务,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为切入点,开展"三向"教育,以素质拓展计划项目为依托,加强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建设为重点,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努力为促进大学生就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高校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知识生产、传播、转移、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的功能和任务,其中,高校宏观管理制度的创新是重要的条件性支撑。我国高校创新体系的建设应:将高校创新体系定位于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地位;打造有利于高校创新体系建设的外部制度环境;完善焕发高校创新能力的内部管理机制;建立激励高校追求创新的质量认证体系;选拔和塑造一批高校使其成为国家或地方创新基地。  相似文献   

17.
建立“公正公平、竞争择优、运转灵活、服务高效”的现代化高校人事管理制度与运行机制,是我国高等学校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迫切需要。我国原有的高校人事管理制度是新中国成立后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根据计划经济体制的特点和要求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主要包括:劳动用工制度、干部录用调配制度、工资分配制度、考核奖惩制度、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制度、高校编制管理制度、员工培训制度、档案管理制度等。在计划经济时代,这些制度为我国高等学校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化和对外…  相似文献   

18.
高校创业教育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高等教育的必由之路.构建大学生"创业就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提升高校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文章通过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建立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以及依托大学生创业园的育人成效,在课堂课外相结合的作用下就如何构建大学生创业就业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2002年,国务院办公厅19号文首次将“市场导向”作为毕业生就业机制四个要点的第一要素提出,是与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吻合的。今后,毕业生就业将以市场形式来实现。为此,政府、高校、企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各方面都应该十分重视并认真研究这一重大理论问题,在新形势下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  相似文献   

20.
实现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聚焦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及其相互衔接。教育体系的发展,是一个从成熟、定型到完善、巩固的过程。我们要明确各级各类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点,通过分类评价,引导高校找准定位,建立科学的绩效管理机制,激发高校办学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