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互联网的普及,新媒体时代已经到来。受到新媒体时代的影响,电视媒体面临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而电视台记者要想顺应新媒体时代的发展,只有进行采访形式的创新,提升自身的采访专业素养。本文重点针对新媒体时代电视台记者采访形式的创新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科技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媒体领域也随之获得了飞速的发展,而伴随此领域市场竞争环境的越发激烈,对于广播电视台记者采访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对广播电视台记者来说,务必要积极创新自身的采访形式,努力做到与时俱进,使自身的采访形式能够始终满足新媒体时代下对于广播电视行业的迫切要求,从而为此领域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3.
王卓 《新闻传播》2024,(5):106-108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广播电视台的记者采访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创新采访形式,包括利用各种数字平台、扩大影响力和参与度、鼓励观众参与反馈、提高采访可信度,使采访形式更加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变化,因此吸引到更多受众的关注。本文将着重探讨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台记者采访形式的创新策略,希望可以为相关人员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4.
王毅 《采.写.编》2021,(10):51-52
新媒体背景下,作为传统媒体的广播电视面临着剧烈冲击.为了更好地应对时代变化及其带来的新挑战,电视台记者需要熟练掌握新媒体工具,通过采访形式的优化创新,促进自身新闻综合采编能力的提高,促使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受众需求相适应,帮助电视台在传媒市场站稳脚步、获取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基于此,本文在阐述新媒体背景下广播电视台记者采访工作变化的基础上,从融合新媒体理念、营造开放包容的采访氛围、准确把握疑难重点采访内容及依托互联网与受访者交流等方面,探讨了采访形式的创新策略,以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5.
现阶段,新闻传播的方式正在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人们的信息获取渠道也在逐渐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尤其是一些年轻群体,其对新媒体信息获取渠道会表现出较高的关注度。在这种情况下,电视媒体如果不作出改变必然会逐渐降低市场核心竞争力。因此,就需要电视台记者对采访形式进行创新,有效地提升电视台新闻报道的实效性、精准度以及时效性,进而促进电视台新闻报道朝着更加亲民化的方向发展。此次研究主要就电视台记者采访形式的创新做了简要分析,目的在于进一步提升新媒体下电视台媒体的发展高度。  相似文献   

6.
7.
新媒体时代下,广播电视作为传统媒体,在发展上受到了极大影响。如何让广播电视媒体在新媒体时代能够获得长足的发展,这对广播电视台记者的采访形式以及职业能力与素养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本文针对广播电视台记者采访现状进行分析,探讨新媒体背景下对广播电视台记者采访的要求,提出运用构建开放包容的采访氛围、建立高效性人性化采访体系、拓展采访手段与途经、加强专业记者团队建设等策略,推动广播电视台记者采访形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8.
新媒体的异军突起标志着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在这个背景下,电视记者要与时俱进,紧随时代发展的步伐,创新新闻采访形式,以更适应媒介融合的发展规律,为观众提供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新闻节目.对此,本文结合媒介融合下电视台记者的采访特点,提出创新采访形式的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新闻采访作为电视新闻报道的最基本环节,采访的信息是否真实,及时有效,直接影响着电视新闻报道的时效性。记者作为电视新闻信息采集的一线工作人员,对于新闻采访工作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直接影响着电视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质量的保证。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传统的电视新闻报道方式已经不能顺应时代的潮流,信息传递的方式不能仅仅靠电视台的传播,还应注重新媒体信息的传播方式。随着新媒体在新闻传播技术中的应用,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也应该保证新媒体技术的提高,保证采访内容的真实性和质量,在保证采访内容真实有效的基础上,提高电视新闻节目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伴随移动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媒体融合已成为当今媒体行业发展大趋势.作为大众传媒的电视行业,也在新形势下拓展了传统的业务渠道,更新了以往的对话方式,从而使电视记者的采访形式变得更加多元化.本文结合电视记者的实际采访特点,对采访形式创新的具体策略进行了分析探究.  相似文献   

11.
电视台记者作为电视新闻节目输出的纽带,对社会信息的传播具有一定的引领作用。但是,新形势下各种信息技术与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元化的媒体平台迅速崛起,给当前的电视记者带来空前的发展压力,其不仅面临日益提高的标准,同时其工作内容和工作理念也面临着革新。随着社会发展和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电视台记者也要积极创新自身的思维理念和采访形式,给社会观众带来更好的收视体验。本文以此为研究基础,深入探究新形势下电视台记者的素质标准和技能要求,并结合现阶段电视台记者的采访现状,对于新时期电视记者采访形式的创新给出可行性的发展策略。以此更好地促进新时代下传统电视新闻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网络多媒体时代的到来下,社会各行业都开始倡导和世界接轨,积极转变自身的沟通交流方式,进而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在这种时代背景下,电视就成为了一种全新的媒介传播形式,打破了传统的媒介介质传播方式,对信息数据进行了深入的加工、生成,从而实现电视台记者采访形式的创新。本文主要对电视台记者采访形式的创新策略进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3.
王辛娜 《新闻传播》2022,(14):110-111
21世纪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这一时代背景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趋势越发显著,而现阶段人们已全面步入媒体融合的时代,融媒体时代下记者如何创新采访方式是值得思考的话题,由于采访形式与采访内容直接关系到采访效果,所以本文重点分析融媒体时代下记者创新采访形式的相关内容,给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网络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也更加广泛,尤其是在新闻媒体行业中,网络的优势逐渐体现出来,从而促进了新闻行业的网络化进程。在信息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也越来越多,人们对生活质量也产生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在新媒体背景下要更加注重记者新闻采访的质量,凭借网络优势对新闻采访进行内容和形式的改进与创新。本文在简述新闻记者工作的基础上,发现新媒体背景下新闻记者工作上出现的问题,并以此为参考,对新媒体时代记者采访工作的应用与创新策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电视台记者的工作,从短期看,关系到电视节目播出后的效果,从长期看,关系到电视台的受众基础和发展方向。在互联网信息爆炸化发展、媒介融合不断深入的今天,电视台记者的采访工作正受到来自新兴媒体的方方面面的冲击,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改革和创新势在必行。本文主要分析了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电视台记者采访工作面对的冲击和挑战,电视台记者采访形式暴露出来的问题,并提出了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台记者采访形式的创新策略,希望能对电视台记者采访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6.
由于网络以及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带动了新媒体的广泛应用,所以媒介融合不可避免地会成为当前和将来新媒体发展的新形势。而传统型的媒体代表已经难以满足社会发展和观众的要求,面临着被淘汰和取代的危险境地。因此,为使其能够在新媒体时代下生存,就必须跟得上时代进步的步伐,要运用一种可行的策略和措施,使广播电视台的记者积极地对其进行创新,通过新媒体的媒介力量,学会利用微博、微信、手机和一些新闻APP等新媒体工具,并且在采访前应该充分做好准备工作,同时在采访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运用新媒体技术进行沟通,从而提升采访的质量和效率。本文主要介绍了新媒体背景下广播电视台记者应该具备的素质,以及如何对融合背景下广播电视台记者采访形式进行创新做出讨论。  相似文献   

17.
计算机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信息得到飞速传播,本文基于新媒体时代背景,就记者的采访技巧,主要是针对信息采集、采访准备以及采访工具、采访速度等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互联网+"战略的不断向前推进,互联网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人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熟练使用网络、数字媒体等新媒体途径完成信息的获取。新媒体的异军突起给传统媒体行业造成了不小的冲击,媒介融合成为媒体行业发展前进的必经之路,广播电视台记者在当前环境下,只有积极摸索出新型的采访策略,才能够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完成身为媒体人自身的进步与创新,投身到媒体工作中去,为广播电视行业的持续发展不断提供动力。本文通过对媒介融合背景下,广播电视台记者的采访特点及变化趋势进行探讨,试图找出行之有效的创新型采访模式,更好地适应新媒体时代带来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媒介融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需求,新时代对于传统广播电视台记者的要求也有所提高,广播电视台记者应该认识到创新采访方式的重要性,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工作中,利用新媒体工具进行有关的采访工作,拓宽受众范围,塑造良好的形象,本文对媒介融合背景下广播电视台记者采访形式的创新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20.
目前,科技的不断进步使得信息的传播方式以及传播途径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形势给新闻媒体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同时新媒体的出现也使得新闻媒体行业不得不进行改革与创新。这一系列的改变也为新闻记者带来了新的挑战,新闻与科技的协同发展使得信息已经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制约,所以为了能够顺应时代的变革,新闻记者们必须要提高自身综合水平,为人们带来更加优质的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