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操,这位汉魏之际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堪称是三国时代人才思想的集大成者和善于用人的杰出大师,他一生事业的兴废都和用人当否密切相关.试从不拘一格、唯才是举,礼贤下士、求贤若渴,虚怀纳言、集思广益、赏功罚过、不论亲疏等方面对曹操的用人观加以阐述,以史为鉴,以唤起人们对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的反省与思考.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曹操用人思想的全面考察认为,曹操在用人上既唯才是举,又德才并重,突破了封建士大夫历来的传统道德藩篱。曹操能从动态的角度去看待德与才的关系,将德才关系同法治和政治目标的实现结合起来,因时制变,把握了儒家传统德才论的精髓。  相似文献   

3.
从曹操的几个政令视其用人观石军红曹操的一生,均处于战乱年代。乱世之秋群雄迭起,各拥兵自立妄图大业。曹操从镇压黄巾起义起家,始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他在割据势力相互争夺的战争中先后灭袁绍、挤刘备、攻孙策、终于统一北方,成为手握大权执掌重兵的一代雄。他的成...  相似文献   

4.
5.
王仲荦的《曹操》一书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是运用“魏晋封建论”解决具体问题的范例。该书主要以阶级标准、道德标准和历史作用标准对曹操做出了较为公允的评价,而评价标准之间的界限比较模糊,阶级斗争的色彩也不太明显。该书因“莫须有”的罪名在“史学革命”中受到批判,未能参与到1959年“替曹操翻案”的大讨论中。《曹操》作为建国以来第一本研究曹操的专著,其学术价值值得肯定,其学术命运值得反思。  相似文献   

6.
司马光的用人观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总结了“三晋灭智伯”的历史经验,春秋末期,智伯是个很有才能的人物,但他恃才骄霸,贪欲无已,最后被赵、魏、韩三家所灭。司马光由此得出教训说:“智伯之亡也,才胜德也。”并通过分析社会现象,将人划分为四类:“才德全尽谓之...  相似文献   

7.
当今社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国加入WTO已给作为高级人才主要来源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带来了重大变化。最近八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一度陷入低迷态势,这就更需要就业指导部门加强研究、指导,而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使学生正确地认识市场、了解市场熟悉市场规则,从而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出发,阐释了社会用才观念上更新的必要性,着重从人才的价值观念等五个方面说明新的用人观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9.
嘉靖以后的明代君主,很少有勤于政事的。嘉靖佞道成性,为求长生之术,二十几年不朝,隆庆、万历亦相差无几,熹宗当政期间,不理政事,唯嗜木工。国事日非,政局日乱。天启七年,朱由检由藩王入继帝位,年号崇祯。即位之初,就显示出他的“锐意求治”,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收捕了魏忠贤及其党羽,并整肃吏治,戒谕百官  相似文献   

10.
论孙中山的用人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是许多志士与他共同为之奋斗的事业。选择和使用人才是孙中山进行这一革命事业的重要条件。革命事业的需要、个人的才能、服从孙中山以及革命意志的坚定程度是孙中山的用人观的主要内容。孙中山的用人观在总体上有益于革命事业 ,但也不免含有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孔子是我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他关于人才选拔的“举贤才”、“学而优则仕”两条渠道 ,看一个人实践中所表现的德才 ,完成任务的情况、意志和作风等一整套的考核方法 ,对于我们今天培养和选拔干部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太平天国的兴衰有很多因素,而洪秀全用人的得失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大约以1856年为界,洪秀全在太平天国前期任人唯贤,广揽人才,太平天国兴旺发达,但也包含着对待知识分子失策,用人选官过滥,实行世袭制,丧失最高宗教领导权等缺点;而在后期虽任人唯亲,猜忌贤能,但也不乏选贤用能等某些英明之举。洪秀全用人观演变的原因是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痴迷于宗教和其多疑性格等原因造成的,其根本的局限在于其用人观是一种传统的帝王驭人之术。  相似文献   

13.
雍正认为人君为政之要在于选好官员。他认为“清、慎、勤”是官员的基本要求,同时各级官员必须具有全局观念,目光长远。他特别注重提拔那些有才干、有能力的官员,并从各个方面加以督导和关怀。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借鉴中国古代政治家的用人之道,创立了自己独特的用人理论。1、革命需要庞大的干部队伍,用人的标准只能是德才兼备,而德尤为重要。2、在干部的使用中要做到人尽其才,充分发挥出人才最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3、爱护党内外干部,指导提高干部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尊重下级的人格,帮助他们改正错误,并照顾好干部的困难。4、反对干部使用中的不良作风。  相似文献   

15.
企业在用人原则上,要坚持任人唯贤、德才兼备的正确的用人观,树立“文凭不等于水平,身份不等于资格,经验不等于能力,好人不等于能人,无过非英雄”的用人思想,不重身份,重能力;不重资历,重实绩;不重学历,重水平;不重经验,重激情;不重上意,重人格魅力和威信。这样来任用人才,才能调动所有人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的用人观 ,是邓小平人才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搞四个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 ,一方面要培养人才 ,另一方面就是要用好人才。用人的条件和标准不外从政治、业务、身体三个方面的素质去考察人才。用人的方法主要有 :善于发现人才 ;抛弃成见 ,不拘一格用人才 ;破格提拔任用人才 ;放手使用人才 ;充分发挥人才的专长 ;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17.
曹操     
曹操(公元155——220年),字孟德,东汉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县)人.三国时代著明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二十岁举孝廉,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担任洛阳北部尉、济南相时,他在政治上打击豪强.经济上惩治贪污,思想上反对迷信,锐意纠正时弊,政治态度非常鲜明.公元190年,曹操以兄弟子侄的家兵、部曲组成了自己的基干队伍,参加讨伐董卓的勤王战争.同年冬天,收编黄巾军三十余万,男女百余万人,选其精锐,组成青州兵.与此同时,曹操根据"公家无经岁之储,百姓无安固之志"的残破局面,采纳了毛玠“奉天子以令不臣,  相似文献   

18.
曹操     
<正>~~  相似文献   

19.
曹操     
9月18日 雨 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 三国鼎立,群雄争霸,硝烟弥漫,这是一个阳光灼烈的世界。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手执羽扇,头戴纶巾的谋士;可以看到舞着大刀,驰骋战场的将领;可以看到求贤若渴,众人爱戴的君主……在这星光璀璨的时代,有一颗霸气十足的星辰,他被人称之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他的名字叫曹操。  相似文献   

20.
曹操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郡(今安徽宅县)人。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精于兵法,著《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书。曹操的诗歌,受乐府诗影响很大。虽用乐府旧题,却不因袭古人诗意,自辟新蹊不受束缚;且继承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例如《薤露行》《蒿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