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考作文定题目、定字数、定时间,是多种能力的综合测试。它涉及到思想水平、知识储备、生活经验、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心理素质等诸多方面。要在特定的情境中、完成特定要求的作文,靠的是平时点点滴滴积累起来的内功。但是,如果能在考前了解有关应考要求,那是不无裨益的。中考作文,一般说应做到以下几点:审题要准,选材要新,内容要实,构思要巧,语言要好。限于篇幅,本文只谈其中两点。一、审题要准审题准确,就是要对题目作全面的审察、思考,从而准确把握其  相似文献   

2.
在作文讲练的过程中,很多教师光把焦点投在学生平时阅读、审题、表达等问题上而忽视了写作之发轫——列提纲。作文训练,贵在指导编写提纲。先编写提纲,理清思路。通过审题,明确写作目的,从而确定文章的中心思想,组织写作材料。本文着重从三方面论述了编写提纲的重要作用:编写提纲有助于提高独立选材能力;编写提纲有助于提高表达中心能力;编写提纲有助于提高布局谋篇能力。  相似文献   

3.
中考作文的提分,单靠中考前的作文指导和作文复习是收效甚微的.只有将作文教学贯穿于平时的教学中,才能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本文结合实例,探索了一些对学生作文在题材内容、行文结构、文章语言方面的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4.
记叙文是初中学生最熟悉的一种文体,也是学生最能抒发真情实感的一种文体。在中考前的作文指导中,教师如能从记叙文的审题、素材选择、结构设计等方面,引导学生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应试能力。  相似文献   

5.
一个人写作文必须经历审题、选材、构思、作文、修改这样几个阶段.农村小学作文指导课应遵循写作的客观规律,根据学生阅读面窄、语言贫乏的实际情况,把作文指导细化到学生作文的全过程,手把手教学生审题、选材、列提纲、作文、修改.  相似文献   

6.
作文指导三题甘肃省兰州实验小学王荣清小学生写不好作文的原因很多,但大多数学生的困难集中表现在“审题、选材、写法”三个方面。现就这三个方面的指导谈点意见。一、审题学生写作文时,往往出现不切题或离题的毛病。究其原因,多为忽视审题或不会审题。俄国教育家拉德...  相似文献   

7.
对学生作文中存在的常见问题进行了分析 ,从素材积累、审题、立意、选材、谋篇等方面探讨了如何对学生作文进行有效指导  相似文献   

8.
中学生的作文能力主要包括审题能力、立意能力、选材能力、谋篇布局的能力、运用写作技巧的能力。因此,要让学生写好作文,必须从这几方面着力培养。一、培养学生审题能力  相似文献   

9.
现在许多中学生都感觉作文很难写,对于老师来说中学作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以为中学生的作文能力主要包括审题能力、选材能力、谋篇布局能力、修改文章的能力等。而审题是写好文章的第一步,是作文成败的关键所在。如果审题错  相似文献   

10.
作文必须审题,叶圣陶先生说:"写作前要多想。"这里的"多想"就是指审题与构思。审题就是仔细推敲和认真分析命题者的意图和题目的意旨,从而确定文章的选材、中心、重点的思维过程。它是作文的基础,决定习作的内容、中心是否符合题目的要求。因此,在日常作文教学中,只有指导学生仔细审题,才能帮助他们全面地把握作文的要求,写出符合要求的作文来。也只有不断培养,逐步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才能使学生终身受益。  相似文献   

11.
陈小燕 《考试周刊》2013,(80):52-52
作者根据自己平时作文训练和教学中总结的经验,从审题、立意、选材、构思四个方面论述作文教学中反常思维的运用。  相似文献   

12.
中考冲刺的枪声已经打响,全面而系统的复习已然来不及,俗话说"临阵磨枪,不快也亮",抓住重点,进行针对性的考前复习,乃当务之急。别再抱怨平时的不努力了,抓紧时间,快速领会写作的要领,也许还能在考场上博个好分数。为此,本期推出"中考作文突击技法集成",从审题、立意、构思、选材、语言等几方面讲解考场作文的写作要领,以期对同学们写好考场作文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李树斌 《广西教育》2014,(41):100-100
正臧克家说:"作文可贵而难为。"从作文的审题立意到选材构思,再到文字表达等不仅要体现平时的积累、生活的感悟、知识的积淀,还要调动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联想力、思考力等智力因素。长期以来,语文教育工作者对作文教学进行过许多改革,从作文前的指导到作文后的批改,从作文的内容到作文的形式等都进行了诸多探索。笔者在批改学生作文时,发现作文能力薄弱的同学存在的通病主要集中在文章内容干瘪和表达不流畅、语病较多这几个方面。笔者认为,可以对这几个方面的缺陷表征进行深  相似文献   

14.
针对初中生的作文审题能力差的现象,教师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要增强学生的审题意识、培养良好的审题习惯、传授适当的审题方法,从而提高初中生的作文审题能力.  相似文献   

15.
作文是一个人语文知识与能力的综合体现。不少同学平时不仔细观察生活,不注意积累素材,写作时不认真审题、构思、选材,因而其作文中常存在着“偏飘远”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素质教育呼唤人的主体性发展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作文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方面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优势。但现在的作文教学中还大量存在作文内容与儿童生活脱节,重课内轻课外的现象,致使学生被动作文,心态消极,生编硬造,课堂上往往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千篇一律指导审题立意,选材谋篇,过分强调共性,  相似文献   

17.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作文教学中采用分步教学训练法,锻炼学生的审题、立意、选材、材料组织、行文与改进等能力,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引领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21,(59):48-49
小学生写好作文的前提是要能够准确审题,并且围绕题目立意、选材、布局,再加以语言组织,方可成文。由此可见,教师在开展小学作文教学时,则应当针对习作审题、语言组织技巧等进行相应的教学设计,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写作方法,促进其综合语言应用能力的提升。此外,教师还应让围绕习作审题与语言组织要点,积极创新小学作文教学策略,从而促使学生作文学习效率与质量实现逐步提升。  相似文献   

19.
所谓迁移,就是将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方法,应用于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过程中。作文中的迁移指的是学生将已获得的有关作文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应用于新的作文过程中,它能使所习得的作文知识和经验得以概括化和系统化,因而能使作文经验向作文能力转化。但迁移有正负之分,正迁移能促进学生作文能力的发展;而负迁移则会阻碍学生作文能力的发展。这种负迁移实质上是作文教学经验的泛化,故而比较隐蔽,难以发觉。一、作文教学中负迁移现象的主要类型作文教学中的负迁移主要表现在审题、立意、选材、谋篇、语言等方面。1.审题负迁移。这是指审题…  相似文献   

20.
为使学生的话题作文摆脱窠臼,老师必须在审题、立意、选材、形式、语言等五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同时,教师自身也必须创新思维,掌握好评判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