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张建星,<传媒>(原<报刊管理>)创刊号的封面人物.中共天津市河东区委书记,原天津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兼天津日报报业集团社长、总编辑.作为一位优秀报人和资深媒体管理者,他的经历颇具传奇色彩.  相似文献   

2.
张建星采访山西省委书记王茂林张建星称干记者是出于一种难以拒绝的诱惑。说这话时他的态度绝对虔诚。于是他那片刻难宁的内心翻腾着无尽的渴望:渴望创造,渴望交流,渴望当一个特色与个性俱佳的名记者。为此他写得极苦。时至1990年之夏,天津日报二版套红加圈、推出个人专栏《今早相会》,天津人又多了一个津津乐道的话题。专栏主笔张建星也成了新闻人物。人们很快发  相似文献   

3.
一颗新星的轨迹──记天津日报编委张建星樊国安张建星。现为《天津日报》编委、《北方市场导报》常务副总编辑。天津新闻界公认的“鬼才”:以点子多、文笔精而获此雅号。1994年年底,对于年仅36岁的张建星来说,是事业步入辉煌的一年,他以省级报纸中唯一的记者,...  相似文献   

4.
《传媒》1999,(1)
1999年3月刚过,四十一岁的张建星出任《天津日报》总编辑。他对报社全体职工说:该给我的,天津日报都给我了。现在到了该我回报的时候了!此话不假。1983年张建星在天津师大毕业后分至《天津日报》工业部作记者。一年半后,他被破格提为记者部主任,当时二十六岁。三十岁成为报社编委会委员。这之后破格为主任记者,再破格为高级记者,并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1994年获范长江新闻奖,是两届获奖者中最年轻的。所有这些成就都在三  相似文献   

5.
张建星 男,36岁,主任记者,天津日报编委兼财贸部主任,《北方市场导报》常务副总编。他工作勤奋,精力充沛,新闻敏感性很强,善于策划组织重大报道和重大活动。曾连续三次获全国好新闻奖、中国新闻奖;连续八次获天津好新闻奖。他主持的天津日报“今早相会”专栏深受读者喜爱。三联书店等出版社出版的其作品集《书祭》、《魔鬼市场》等具有很大的社会影响。 常常以为,想要解读一个人,不必一定做彼此接近心灵的努力,只要看他是如何走向表达的,或许便足矣。 比如,对于那个以表达进入人们的生活世界并被人们所关注的张建星。 他是一位记者。据说这本不是他的最初选择,他那时一直梦想当一个纯粹的行吟诗人,或者作家。  相似文献   

6.
走进天津日报报业集团,社长、总编辑张建星就把旗下十报两刊及其实体的领军人物及其骨干们一位位推到我们面前,于是一些激情洋溢、充满活力又性格各异的青春倩影从我们身边匆匆走过……  相似文献   

7.
《传媒》2006,(10):29-30
2006年度中国十大最具传播力创新城市周报(提名与自荐名单)精品购物指南申江服务导报假日100天周末画报精品导报环球时报南方周末体坛周报新女报唐山广播电视报渝州服务导报广州日报报业集团京华时报中央电视台航美传媒天津日报报业集团腾讯网Cgogo上海文广集团解放日报报业集团英语周报新周刊东方卫视时尚瑞丽搜狐凤凰卫视深圳报业集团湖南卫视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分众传媒2006年度中国十大创新传媒(提名与自荐名单)2006年度中国十大创新传媒人物(提名名单)张建星(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戴玉庆(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尹明华(解放日报报业集团)马云(阿…  相似文献   

8.
3月31日中午近12点,从首都机场飞来的一架机身上喷涂“天津日报”标识的波音737客机平稳地降落在上海虹桥机场,标志着国内第一架拥有媒体标识的国内航线客机首航成功。据悉,这架由天津日报斥资500万元买断冠名权的中国新华航空公司的客机,开创了媒体与航空运输业合作的先河。天津日报社长、总编辑张建星在沪表示,买断飞机冠名权是为了扩大作为天津市委机关报——天津日报在全国的影响力,此次与新华航的强强联合将充分发挥飞机这一载体的文化宣传作用,产生“1 1>2”的巨大能量。据了解,此次天津日报冠名新华航客机,期限为一年。在此期间,这架客机除机身喷涂“天津日报”标识外,空乘人员也将佩带“天津日报”号绶带,机舱内饰等部位也均设置相应的宣传标识,并免费为乘客提供《天津日报》。据《解放日报》  相似文献   

9.
徐胜 《新闻实践》2004,(5):37-38
一 最近在读四本书。下班回家,躺在沙发上看《华为真相》;找个周末,一口气读完《深喉》;李国文老先生的《中国文人的活法》则放在洗手间,每天坐看一个文人命运沉浮的故事;在办公室编稿之闲,翻翻天津日报报业集团社长兼总编辑张建星的《新闻的创意时代——新闻操作92条札记》。 前三本是第一次读,建星的可以算是“重读”。92条中的大部分札记我曾经在《天津日报》总编室编的内部简报“总编辑评报”  相似文献   

10.
杨春兰 《传媒》2007,(6):29-30
2006年9月7日,国内中文报业将会铭记这一天:仅仅两分钟,一份18个版、大8开的当天<天津日报>就打印了出来.这不是一份普通的<天津日报>,它是通过数据传输到卫星,并由卫星数据出报机打印且装订好的报纸.作为我国第一家进入卫星报纸销售系统的中文报纸,此后,读者无论在世界任何角落,只要有这种出报机,就能随时读到当天的<天津日报>.  相似文献   

11.
叶辉 《新闻记者》2005,(7):68-68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社长兼总编辑张建星的新著《传媒的运营时代》最近由文汇出版社出版。该书收录了作者近五年来在不同场合的30篇演讲、讲话稿,这些讲稿立足本土.放眼全国;立足纸质媒体,放眼整个传媒业发展,除了介绍作者“从媒体经营到经营媒体”、“中国传媒发展的三个阶段”等在国内传媒界颇受肯定的观点之外.更是一本难得的实战手册、操作指南.详细解析了天津日报报业集团近年来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2.
今年7月底,天津日报为青年记者张建星开辟了一个《今早相会》专栏。该报总编辑鲁思说:“我们开设这个栏目,目的是沟通记者与读者的心,加强交流,共唱一首‘同心曲’。”《今早相会》专栏每周至少两次。不回避重大问  相似文献   

13.
张建星称干记者是出于一种难以拒绝的诱惑。说这话时他的态度绝对虔诚。于是他那片刻难宁的内心翻腾着无尽的渴望:渴望创造,渴望交流,渴望当一个特色与个性俱佳的名记者。为此他写得极苦。时至1990年之夏,天津日报二版套红加圈、推出个人专栏《今早相会》,天津人又多了一个津津乐道的话题。专栏主笔张建星也成了新闻人物。人们很快发现,这个张建星仿佛如影随形地出没于他们生活中间,那一个个推心置腹般的诸多话题以其特有的磁力,侃侃道出了他们的种种隐衷、忧思、呼唤和期待。如同作者在一篇回答读者问询的《相会》文章所说:“记者也好,作家也好;报纸也罢,刊物也罢,只要能和读者对话,并引起——或愉快、或沉重、或忧忧郁郁、或痛快淋漓的感情,就能成为读者的朋友。而只有在朋友的位置上,才能沟通,才能交流,才能共鸣!居高临下,或板起人师的面孔首先失去的是交流的真  相似文献   

14.
红学家周汝昌致书天津日报“百科之窗”编辑,感谢在摘刊他的谈《<红楼梦>电视剧》一文时所做的准确精炼编排,称誉编辑是“大手笔”。这位编辑就是天津日报理论部的毛耕刈同志:四十刚过却头发花白;不善交际却文友成群;处世幼稚却文章老成;平时讷讷少语,谈起学术、稿件却滔滔不绝;生活上节俭成习,工作中却舍得用心血浇灌他人果实;同志间芥蒂不存,对稿件却疾误如仇,穷校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 (记者 王利明 周志懿)4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天津日报红旗路发行站视察时,充分肯定天津日报报业集团走出了一条党报发行改革的新路,认为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发行体制改革探索是党报改革的一个重大突破,为全国党报发行创造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周志懿 《传媒》2006,(6):26-27
记者:您认为目前中国传媒业面临什么样的发展环境?<传媒>应该怎么做? 张建星: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扩展到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发展从来没有停止过.  相似文献   

17.
也许我们对王蒙、路遥、蒋子龙、陈国凯等这些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有着一席之地的作家和他们的作品以及发表这些作品的<人民文学><当代>非常崇敬,然而在这些优秀的作家、作品和刊物的背后,我们却遗忘了一个不该被遗忘的人,他就是这些作品的编辑者、这些优秀作家的发现者和培养者,<人民文学>副主编和<当代>主编--秦兆阳.  相似文献   

18.
《青年记者》2010,(16):72-72
8月10日,天津日报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今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天津日报、今晚报按照宣传经营两分开改革方向,将所属非时政类报刊的所有权、经营权及广告、发行、印刷等经营性业务和资产剥离出来,整建制地进入企业集团,分别成立天津日报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今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19.
天津日报传媒集团,目前有十报四刊的报刊体系,以及天津网、手机屏、数字电视屏、汉王电子书、天津日报iPhone阅读器、户外屏、车载屏等平台为载体的全媒体传播的渠道,用我们内部话叫“七屏合一”。  相似文献   

20.
天津日报传媒集团,目前有十报四刊的报刊体系,以及天津网、手机屏、数字电视屏、汉王电子书、天津日报iPhone阅读器、户外屏、车载屏等平台为载体的全媒体传播的渠道,用我们内部话叫“七屏合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