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我国从提出研究性学习并进行实践尝试至今。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年,但是由于它顺应了中小学教育改革的要求,其重要性很快就受到了广泛的重视。“新课程标准”把主动探究、自主学习、解决问题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解决问题的学习氛围中去,让学生在探究中锻炼思维品质,在探究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探究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相似文献   

2.
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是一篇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优美散文。文章所反映出的“清、静、悲凉”意境,与他的身世命运及由此形成的性格情趣有着密切的关联。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郁达夫《故都的秋》中那幽雅的意境 ,忧思落寞的情怀 ,形成一种美丽的忧伤 ,深深地打动着读者的心 ,历来为人们所称道。因此许多文选都选用了它 ,它也是高中教材中唯一的一篇郁达夫作品。这的确与它独特的艺术魅力密不可分。许多教师在教学时 ,往往都抓住故都的秋“清”、“静”、“悲凉”这一文眼去赏析文章所描绘的景物 ,所寄托的情怀 ;赏析真切、细腻的笔触 ,映衬对比的手法 ,如诗的画面 ,隽永的意境 ,这无疑是本文的要点 ,也是本文的重要特色。可是 ,往往被教学所忽视的 ,却又是本文大有别于其它散文作品的描写中的议论 :一边描绘其秋的…  相似文献   

4.
5.
注重语言的节奏美,是诗歌语言的特点之一,也是许多优秀的散文作家的追求。曹靖华先生就曾说:“不但诗讲节奏,散文也该讲这些,讲音调的和谐。也应下字如珠落玉盘,流转自如,令人听来悦耳,读来顺口。”优秀散文具有的语言的节奏美,完全可以和诗歌相媲美,郁达夫的名作《故读的秋》就是这样一篇优美的散文。  相似文献   

6.
杨茂义 《学语文》2014,(5):49-50
通过赏秋来悲秋,才是《故都的秋》书写秋天的特色。许多人为文本点到的"悲凉"二字牵引,力图从字里行间挖掘出悲凉的含义,结果增加了学生的疑惑。作者虽然用故都之秋"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点题,并指出故都的秋能够引起人们"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但通读全篇,给人的感觉是清静有余而悲凉不足。主人公仿佛是在赏秋,而非悲秋。《故都的秋》的悲秋独异处正在这里:赏秋在表层,悲秋在深层。  相似文献   

7.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的《故都的秋》,是一篇散文中的美文,思想内容深刻、文化内涵丰富、艺术构思精巧独特、语言优美隽永,其风采与魅力难以一言尽叙,值得认真诵读和鉴赏。  相似文献   

8.
《故都的秋》深得古诗神韵,其在意象、意境上与古诗文中“秋”之意象、意境一脉相衣而其语法结构、意象组合结构和复沓的画面结构一定程度上与中国古典诗歌的结构形式亦多有类似.故其可谓诗之散文,或散文之诗.  相似文献   

9.
一、牵牛花为何“以蓝色或白色为佳” ?郁达夫先生在《故都的秋》中写道 :“说到了牵牛花 ,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为佳 ,紫黑色次之 ,淡红者最下。”蓝色蕴意宁静深远 ,白色包含素雅纯净 ,二者与此文的意境、与作者此一时期的心境相吻合。更重要的是 :宁静深远、素雅纯净正是许多生于内忧长于外患的知识分子的共同的性情旨趣 ,所以作者“以蓝色或白色为佳”。而紫黑色过于低沉、压抑与悲观 ,淡红色过于浅近、浮躁与艳丽 ,这两者与作者的心境、性情旨趣相忤逆 ,因此作者不喜欢。其二 ,牵牛花属蔓科植物 ,身材细长 ,状貌显求远之相 ,态势呈袅娜之…  相似文献   

10.
李宗阳 《学语文》2010,(5):14-14
“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是《五灯会元》中用来比附第二种修行境界的。也正是王国维《人间词话》中所言的。有我之境。在文学创作中即可指带有感情色彩的景物描写。  相似文献   

11.
郁达夫作为中国现代著名的早期作家,他的名作《故都的秋》自1934年诞生以后,就以其独特的魅力拨动着人们的心弦,它传达的是一个迷恋的主题。  相似文献   

12.
郁达夫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小说和散文作家,是创造社的主要成员之一,他主张“为艺术而艺术”。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革命人民。这大大震惊了沉缅在艺术中的郁达夫。从此,他开始提倡无产阶段文学,积极参加左翼文艺活动。但他对革命的性质,革命的复杂性、艰巨性缺乏正确的认识,又由于受到白色恐怖的威胁,1933年,他离开大革命的洪炉。举家迁往梳州。他在这一时期的作品中着力描写乡村生活的宁静,文笔精致优美,力图借此陶冶人们的感情,净化人们的灵魂,表现出他远离政治的倾向。  相似文献   

13.
《故都的秋》是一篇颇有特色的抒情散文。它以情贯穿,构思精巧,是现代散文中不可多得的佳作。千里追寻,情在意中。首段说,北国的秋有“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的特点。接着作者写自己从千里以外的青岛赶到北平来的理曲是“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作者为什么一定要从千里以外赶来寻秋呢?这是因为他对故都的秋有着特殊的眷念的感情。前段的意中显情在尾段得到了深化。作者想留住北国的秋天竟说“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  相似文献   

14.
《故都的秋》是现代著名作家郁达夫的一篇优美的散文。文章文笔灵活,通过风味十足的景物描写,凸现了作者对故都的秋的向往和眷恋之情,意蕴悠长。文章还具有较  相似文献   

15.
故都的秋产碧天鸽声日光蓝朵秋槐秋蝉秋雨秋果(叙)」(点)深沉 \、注胡静悲凉{幽远严厉折去寿命 (愿望)-换得零头门1}l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1!i习\一//一\一恤一依厂(面)萧索“.~_.二一(议) 色彩不浓一~--..-一..一一-一--一(感受)一 回味不永 一\一/慢润淡/一\ 南秋;︵对比映衬︶|l (总起)—(分轰)—(总结) 夏板书说明月《故都的伙》这篇抒情蔽起、分写、总结三个部分的内容要点,同时标明了文,运用对比映衬等手法,通过对故郁之秋的着意写法,反映了本文紧扣“清”、“静”、“悲凉”抬绘,赞美了故那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落笔,以…  相似文献   

16.
【总体阅读思考】这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作品感情深沉,描写别致细腻,学习本文可着重围绕下面三个问题来思考:一、作者曾说过:散文家笔下的自然“是人性、社会性与大自然的调和。”(《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又曾提出,要把热情渗入到景物描绘中去“使读者几乎不能辨出这美丽的大自然是不是多情善感的主人公的身体的一部分来”。(《小说论》)请结合这些话来分析本文的“景”  相似文献   

17.
【教学目标】1.指导品读,把握情感2.整体感知课文,把握课文结构3.鉴赏五幅秋景,品味语言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秋天是个意蕴丰厚的季节,不同经历、不同心境的人对秋天有不同的感受。“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秋日里,毛泽东独立橘子洲头读到的是壮丽。  相似文献   

18.
《故都的秋》是现代著名作家郁达夫的一篇优美的散文。文章文笔灵活,通过风味十足的景物描写,凸现了作者对故都的秋的向往和眷恋之情,意蕴悠长。文章还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9.
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以其独特的表现手法,表现了独特的色彩,在对故都的秋的色彩的描绘中,寄寓了对美的追求,流露了沉静、寡淡的心境,从而体现了郁达夫散文的独特个性和魅力。  相似文献   

20.
读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作家的作品,会感到由于当时白话文尚未完全成熟,汉语语法也未形成系统,作家的文字、标点符号常有不规范之处。而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在这方面似乎更突出一点,因为此文是作者被人函索坐索逼得急了,于一个早晨挥就的。作为一位语文教师,在常规引导学生欣赏了本文浓厚的感情、隽永的意味,优美的文辞之后,我突发奇想,给学生上了一堂特别的语法课:请学生给名家挑刺,找出本文的语病和标点用错的地方。这堂课一开始气氛并不怎么样,可越上效果越好,后来不得不规定每位学生只准上台一次,且只准说一个错误。一时间,教室里咬文嚼字的,查字典的,翻其它工具书的,排队等上台的,气氛十分热烈。课后,我将这一堂课的有关内容总结如下:一、关于语病的1“.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前半句是偏正结构“我……的理由”,“理由”前已经有助词“的”,故“我的不远千里”中的“的”多余,应删去。2.“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之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尝”的是“味”,“看”的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