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闽南客家话主要分布在漳州西南部南靖、平和、云霄、诏安四个县的15个乡镇。学界对闽南客家话的归属存有争议。对闽南客家话语言特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语音特点方面,将闽南客家话和闽西、粤东客家话的语音特点进行比较,词汇和语法方面的研究成果并不多见。闽南客家话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目前学界对闽南客家话研究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研究内容缺乏深度,研究方法缺乏创新。要从语言因素和社会因素,借鉴不同学科的研究成果,来探讨闽南客家话的语言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2.
壹概说 公会镇是广西贺县各乡镇中客家人口最多、居住最集中的镇,约有客家人口四万四千人,占全镇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五。有纯客家话或绝大部分人口讲客家话的村公所十二个,约一半以上人口讲客家话的村公所六个。公会镇除讲客家话居民外,其余居民大部分讲粤方言土语,当地居民把这种粤方言土语称为“本地话”,另外还有少量居民讲瑶话或壮话。公会镇地处小盆地,周围有山岭与外界阻隔,虽不十分险峻,在解放前交通不甚方便,现有多条公路与外界相通,离县城八步镇四十公里。据占公会镇客家人口大部分的谢、吴、杨三姓族谱记载,其先祖于清代乾隆至道光年间陆续由今  相似文献   

3.
闽粤赣是形成客家民系的重要地域之一,福建三明市宁化县则是客家人的重要祖地之一。梅州客家人大多数是从宁化搬迁出来的。宁化的客家话与梅州客家话(梅县话为准)有着很大的差异。本文选取了137个日常词汇,试将宁化客家话与梅县客家话的词汇特点进行比较,揭示客家人原祖居地与迁徙地客家话的部分词汇变化规律,从而探求两地客家方言常用词语的构成方式和命名理据。  相似文献   

4.
客家人在海南主要分布在儋州的南丰、洛基等地。据史料及笔调查,南丰与洛基等地的客家话有差别,南丰是客家人最为集中的地区,本以南丰的客家话为记录对象,着重讨论南丰客家话与粤西等其他地区客家话的比较。从中发现南丰客家话与粤东、粤西等地的  相似文献   

5.
二十年前,国语和闽南话是台湾社会的强势语言,而闽南话较之国语又略占优势。当今台湾社会,国语和闽南话仍然是强势语言,但是国语的优势远远大于闽南语。闽南人只有在家庭内部,与祖父辈、父辈交谈时及在菜市场时使用闽南话的比例超过国语,其余在面对各类交际对象、交际话题和交际场合时,使用国语的比例均超过闽南话。外省人、客家人、少数民族的国语能力、使用、评价更是远远高于闽南话。客家人和少数民族的族群对应语言已经退到家庭内部使用,在家庭之外,闽南话在客家人中的优势比客家话明显,闽南话在少数民族中和少数民族语不相上下。客家话及少数民族语处于令人堪忧的弱势。  相似文献   

6.
"客家话"是伴随着客家意识产生而产生的一种方言名称,是显示客家族群特征的一个重要载体。从明中叶开始,广肇惠地区出现客家方言的称谓,在同一时期的粤东北地区没有把自己的方言称为客话。清末民初时期,客家方言名称传入粤东北客家人聚居的核心地带,并被客家知识分子接受与传播。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客家话及河源“蛇话”的调查与对比研究发现,“蛇话”是客家话的一种变体。是界于客家话与粤语之间的一种方言,其得名缘由与客家地区的生活环境和容家人心理有关。“蛇话”与单纯客家话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在发音及用词上却有诸多不同。  相似文献   

8.
福建、台湾两岸人民同根 ,文化同源。作为族群意识、文化载体的两岸语言和方言几乎完全相同。除了高山族的民族语言和少数的其他汉语方言外 ,台湾绝大多数人说的都是通称为“福佬话”的闽南话 ,以及客家人所说的客家话。台湾的闽南话主要是明清之际从福建闽南地区大规模流传过去的 ,台湾的客家话也在大致同时从粤东四县地区传播进去。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和澳大利亚人文科学院合作编制的《中国语言地图集》 (香港朗文出版 [远东 ]有限公司 ,1 987年 )里 ,分布于台湾台北、基隆、宜兰、彰化、南投、台中、云林、嘉义、台南、屏东、高雄、台东、…  相似文献   

9.
梅州市是客家方言最集中的地区。除了纯客县外,有些县既有说客家话的人口,又有说闽南话的人口,我们把这样的县称之为"非纯客县",把这样的地区称之为"双方言"地区。丰顺县是梅州市唯一的一个"非纯客县",隍、黄金、汤南和潭江等乡镇属于客闽"双方言"地区。通过多次对黄金、隍等乡镇客闽"双方言"的语言状况进行详细的调查,特别是从客闽方言词汇特点的比较研究,我们看到一些现象:优势语言可以影响弱势语言,然而,弱势语言口语中的基本词汇仍然保留。即客家话虽受闽南话影响,但仍然保留了客家方言词汇的基本特点。闽南话同样受客家话的影响,其词汇特点又与潮州话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0.
梅州客家话粤语借词的语言接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托马森七个机制的接触性理论,对梅州客家话中粤语借词产生的条件和方式进行研究分析,认为梅州客家话由于地理、经济文化等因素使得客家话和粤语的接触比其他地区深入,其粤语借词的产生主要受到语码转换和语码交替两个机制的影响。通过与江西(赣南、大余)客家话进行比较,列举出34个梅州客家话中特有的粤语借词,最后得出梅州客家话借用粤语词的分布情况:借用最多的是名词,其次为动词、形容词、副词。  相似文献   

11.
"台语文学"应包括客家文学,但鉴于鹤佬话的影响力远远超过客家话,故客家文学只好另张新帜。客家文学今后要得到健康发展,在强调族群独特生存境况下形成自成一格的文化个性的同时,决不能由此割断与汉民族共同体的内在联系,更不能把客家话拔高为所谓"台湾民族语言"之一种。要凸显客家意识写作,而不能把用客家话写作强调到绝对化的程度。  相似文献   

12.
鹅埠“尖米话”不属于闽南话、客家话,也与广州话有别,是粤东地区一种比较特殊的方言。在语音上,尖米话保留了较多粤语成分,也有些与客家话相同的语音特点,并显示出受闽南话影响的痕迹。研究尖米话有助于人们了解汉语方言的演变以及因不同方言相互接触而产生的变异现象。本文拟从语音上对鹅埠“尖米话”与广州话进行比较,力求体现该方言特点并探求其成因。  相似文献   

13.
扶绥县属于广西南宁地区的一个县份,地处广西首府南宁市的西部,周边有南宁市西郊、邕宁县、上思县、宁明县、崇左县、隆安县等。全县面积2875平方公里,境内人口36万多人,主要民族有壮族、汉族、瑶族、苗族等,壮族人口占82%,汉族人口占17%。相当多的乡镇杂居着一些客家人。这些客家人一般都是从广西钦州地区迁徙而来的,所操的客家话相当统一。值得注意的是,不仅扶绥县境内的客家话保持统一,而且与周边县份的客家话也能保持一致。据了解,周边县份的客家人也大多从钦州地区迁徙而来的。扶绥县客家话与广东梅县客家话相比,在语音方…  相似文献   

14.
《嘉应学院学报》2016,(1):18-23
台湾客家话源自大陆客家话,两者早期的差别并不大;但由于时事的变迁,异地分布以及不同的语言接触,造成两地客家话既有许多共性的同时又有一些差异。首先是由于台湾在政治、社会、文化、语言接触等方面产生了变化,使得台湾客家话发生了一些变异;其次是大陆客家话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不同的语言接触也使自身发生了改变。以大陆梅县话和台湾四县话为例,从亲属称谓的比较角度来管窥两岸客家话的异同。  相似文献   

15.
通过广西贺州沙田客家话与广东梅州客家话的词汇比较,找出它们的异同,并从贺州白话、官话和本地话的词汇中寻找相异的根源。由此筛选出属于沙田客家话独具的特色词,从而进一步印证语言稳固性、差异性以及因接触而发生变异的规律。  相似文献   

16.
通过广西宾阳县大桥客家话与广东梅州客家话的词汇比较,探寻大桥客家话迁离故土嘉应州后词汇演变的轨迹,并从中寻找相异的根源;由此筛选出属于宾阳大桥客家话独具特色的词汇,从而检验语言稳定性、差异性以及因接触而发生变异性的一些规律。  相似文献   

17.
《嘉应学院学报》2019,(5):15-20
对21世纪50年代以来的客家话口语词进行社会调查,并以调查的结果为事实依据,对梅县客家话口头常用名词的变化进行描述、分析与研究。通过对问卷调查显示结果的分析,进行梅县客家话口语常用名词变异研究,分析其变化的各种原因,并对梅县客家话口语词的未来走向作出合理预测。  相似文献   

18.
梦萦故乡     
“我把大溪挽上衣袖,清凉的温馨伴我左右,描一扇大溪春似锦绣,景幽幽情幽幽。”每每听到这首深情款款的诗歌,我就会想到我那美丽的故乡——大溪。我的故乡大溪,位于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是一个山村小镇。那里风景怡人,就像大师笔下的一幅壮丽的山水画。我的故乡虽在闽南,可住的全是客家人,讲的是地道的客家话,有着传承几百年的客家风俗。如果你来,定会让你流连忘返,大开眼界。  相似文献   

19.
龙岩方言是闽南话的次方言。在闽南话各方音片中龙岩方言最基本特征在于它存古成分较多,且与客家话彼此交融影响。通过宋代以来的方言研究及固始方言的实例获得证明,龙岩方言中保留着特有的上古汉语语音的音系和词汇,以及与客家方言若干相同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20.
龙岩市的新罗区和漳平市地处九龙江上游,两地方言属闽南方言语系,区域文化同属闽南文化。两地的民俗和漳州市的城乡十分相似,特别在岁时习俗和人生礼仪习俗两方面有许多地方相似甚至雷同,体现了习俗在一定区域的传承性与地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