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赵克 《新闻爱好者》2012,(18):53-54
新闻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的主要功能之一。进行舆论监督,经常需要隐性采访这一获取新闻的采访方式,特别是近些年随着各种隐性拍摄设备的使用,电视记者的隐性采访更多地出现在荧屏上。例如,平顶山电视台新闻评论部《实事点击》栏目主要依靠隐性采访对平顶山某些地方公路"三乱"、小煤矿违规生产情况的报道就曾引起相关部门和社会的强烈反响。隐性采访,简单地说,就是暗拍暗录暗访。例如,平顶山电视台新闻评论部《实事点击》栏目在拍  相似文献   

2.
舆论监督是媒体的热办栏目,因为舆论监督既是媒体的社会责任,又能增加媒体的受众率。然而,由于舆论监督属于新闻评论体裁,媒体大都沿袭使用说教式的冷硬面孔模式。辽阳广播电视台的《新闻时空》是主打的龙头舆论监督栏目,至今已经开办12年,在每天早上  相似文献   

3.
1994年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的开播,被很多人视为中国新闻舆论监督进入全面发展,遍地开花的开端。各省市电视台先后推出主打的新闻评论栏目,强化新闻舆论监督的作用,此后,《南方周末》等平面媒体也迅速在业内崛起,掀起一波新闻舆论监督的高潮,媒体新闻舆论监督出现了泛化的现象。  相似文献   

4.
白雪 《新闻世界》2012,(1):59-61
本文以笔者所在电视台开办的《百姓说话》栏目为例,谈谈县电视台如何开展舆论监督,如何办好舆论监督栏目。  相似文献   

5.
新闻舆论监督是社会监督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主旋律报道的一种表现方式。近年来,随着我国舆论环境的改善,各级电视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在数量上呈现出加强的趋势。继中央电视台开办《焦点访谈》栏目以来,全国各地电视台舆论监督栏目已经遍地开花,推出的一大批社会影响很大的舆论监督报道,对社会上各种丑态和劣行进行了公开揭露批评,受到了群众欢迎。但如果认为新闻评论节目就是曝光、就是批评,那就不免有失偏颇了。正面题材也应是我们县级台电视节目生存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媒体舆论监督工作在数量上呈加强趋势,舆论监督的质量也在不断提高.目前,全国地市一级以上报纸、刊物、电台、电视台大都设有舆论监督类节目或栏目,涌现出了像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一类的知名栏目.舆论监督的形式也实现了从过去的解气式的情绪宣泄到现在建设性的主动参与,较以前成熟了许多,针对性也更强了.  相似文献   

7.
许咏诗 《视听界》2001,(4):46-47
前不久,我们泰兴广播电视局举行了一次全市范围内的收听收视调查活动,被调查者对泰兴电视台的《荧屏视点》栏目中电视评论所起的舆论监督作用回答较满意的为53%,回答一般的为45%,回答较差的为2%。这说明,《荧屏视点》作为一个新闻评论类节目,在履行舆论监督功能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得到了大部分观众的认可。  相似文献   

8.
我国电视深度报道的兴起是以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栏目开播为标志。《焦点访谈》是一档“以电视深度报道为基础.以旗帜鲜明的评论为特色,以舆论监督和舆论引导为基本功能”的新闻评论栏目.由“主持人演播室导语+新闻事实陈述+主持人演播室评论”构成的一种新的节目形态,①一经推出就受到了电视业界的一致追捧,导致许多电视台纷纷跟风仿效。然而,一味的跟风仿效无形中把电视深度报道引入了误区。  相似文献   

9.
信欣 《视听纵横》2007,(2):67-68
2002年夏,温州政协和温州有线电视台携手合办的大型开放式谈话节目《政情民意中间站》开播了。作为温州电视台唯一的大型开放式谈话栏目,栏目初期的基本设想是民主监督与舆论监督的有效结合——使舆论监督在其他形式监督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
舆论监督是关系舆论导向的大问题,现阶段,舆论监督有着广阔的社会需求和影响力,但当前各级领导干部对舆论监督的承受力仍很有限,新闻从业人员必须在稿件的观点、事实乃至发稿量等方面把握度,提高舆论监督的水平。 舆论监督有着广阔的社会需求 近几年,随着法制观念和民主意识的增强,舆论监督成为新闻宣传的重要内容。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开电视评论类节目的先河,注重舆论监督的栏目定位,使它成为各级领导干部重视和群众注目的焦点。各个省市电视台也竟相仿照中央电视台设立自己的焦点节目。而国家通讯社——新华  相似文献   

11.
万经双 《青年记者》2010,(18):53-53
近年来,我国媒体舆论监督工作在数量上呈加强趋势,舆论监督的质量也在不断提高。目前,全国地市一级以上报纸、刊物、电台、电视台大都设有舆论监督类节目或栏目,涌现出了像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一类的知名栏目。舆论监督的形式也实现了从过去的解气式的情绪宣泄到现在建设性的主动参与,  相似文献   

12.
李静 《新闻传播》2014,(3):45-46
对于电视台而言,热点新闻是提升电视台形象和突出电视台作用的重要措施。邓州电视台开办的《记者视点》栏目已十余年,在热点新闻报道方面获得了成功。《记者视点》栏目是理论走进广播电视的课堂,舆论监督的阵地,吸引观众的磁石,锻炼记者的熔炉。为了能够更好地了解热点新闻报道的特点,以邓州广播电视台为例,深入探讨热点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13.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县级电视台存在“会议多,领导活动多,关注民生少,反映社情民意少”的现象。如何为老百姓搭建一个反映心声的平台,进一步发挥“喉舌”作用,在政府和群众之间架起一座“连心桥”,打造地方台舆论监督品牌栏目,提高收视率,是县级电视台面临的首要问题。2004年3月,磐安电视台在黄金时段开辟舆论监督栏目《关注》。栏目以“关注百姓、聚焦热  相似文献   

14.
胡耕 《新闻前哨》2003,(7):54-55
一、地方广播电视舆论监督的现状与分析 近年来,我国传媒舆论监督工作在数量上呈加强趋势,舆论监督的质量也不断提高。目前,全国地、市一级电台、电视台均设有舆论监督类节目和栏目。但毋庸讳言,人们对地方媒体舆论监督的现状还不甚满意。具体表现在:  相似文献   

15.
创新是一个栏目保持生命力的持久动力,舆论监督栏目如何创新,真正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值得我们思考。淮北市广播电视台《说办就办》栏目开办三年多来,不断摸索,常办常新,打造了百姓信任、政府认可的电视品牌。本文以该节目为例,谈谈舆论监督栏目应如何创新。  相似文献   

16.
张永 《新闻传播》2013,(12):181
新闻评论性节目,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等栏目为代表,以追踪热点、焦点,大众话题评说为出发点,充分发挥了电视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新闻评论节目逐步被广大电视观众所熟知和接受,许多地市电视台也相继开办了这类节目。而作为地市电视台,如何才能做好这类节目,这类节目的编导、记者,在做新闻评论节目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呢?笔者在这里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一、新闻评论节目要本着"聚焦不散光、帮忙不添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中央电视台的一个新闻评论栏目,《焦点访谈》创办不到9年,每期节目一般也只有13分钟,但这个栏目却以鲜明的特色,成为了中国政治生活中“下情上达”和“上情下达”的重要窗口,在社会上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被誉为是“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  相似文献   

18.
评论是电视的旗帜和灵魂,负有引导舆论和进行舆论监督的使命。目前,电视评论已由电视新闻评论发展到电视专题评论乃至在栏目中广泛的的运用。其原因在于:  相似文献   

19.
常州电视台在新闻节目中公开亮牌,开设了以批评报道为特色的《街头巷尾》专栏,实行舆论监督。这个栏目从去年7月7日开播至今,闯过了道道难关,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一、确定栏目宗旨,正确把握导向加强舆论监督,开展批评报道,不能与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相悖。也不能同党的方针、政策,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和开展的中心工作唱反调。加强舆论  相似文献   

20.
正我国中央台和地方台都有自己独特的舆论监督栏目。以中央电视台为例,《焦点访谈》、《东方时空》、《新闻调查》以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纵横》等舆论监督类栏目都已经是家喻户晓,起到了标杆作用。而各地方台的舆论监督栏目也各有地方特色。目前,笔者从业的辽宁省营口广播电视台主要开设了如下舆论监督类栏目:《时空传真》(广播专栏)、《今日关注》、《视点》(电视专栏)。其中,《时空传真》栏目曾经获得辽宁广播电视新闻奖首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