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主要是对阿Q悲剧性格的初步分析,从社会历史根源上探讨这种悲剧性格形成的历史必然性.从而得出,阿Q的悲剧性格也是当时社会的悲剧性格.同时,把阿Q的这种悲剧性格与现代人进行对比,得出现代社会中也存在某种程度上的阿Q式悲剧性格.  相似文献   

2.
悲剧往往体现着作者对现实更深刻的认识。莎士比亚一生留下了许多不朽的名篇。而其中的《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和《麦克白》则被被公认为"四大悲剧",这是莎士比亚悲剧的中心作品以至莎士比亚全部作品的转折点,是莎士比亚思想集大成者。而四大悲剧所折射的灿烂文学光芒的阴影下,则是作者体现出来的依附于权贵,取悦于王权,为王室服务的权贵思想。本文就这一现象及形成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3.
20世纪初,中国现代悲剧意识开始觉醒,在学人自觉地向西方寻找范型的过程中,以莎士比亚为代表的西方戏剧家唤醒并培育了一些在中国传统戏剧中没有或者很薄弱的艺术素质.其中,莎士比亚悲剧的崇高感给中国现代悲剧注入了震撼人心的生命力与充满反叛抗争的人性精神.从总体上说,莎剧的营养提升了中国现代悲剧观念及创作的人文意蕴与艺术高度.  相似文献   

4.
莎士比亚的悲剧创作有两大成就:揭露暴君统治、谴责独裁政治;批判资本主义的罪恶。莎士比亚的悲剧虽然弥漫着阴郁的气氛,但作者依旧有对干人类未来的信心和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相似文献   

5.
性格的悲剧     
一代大儒荀子平生有两个最得意的学生,一个是韩非,一个是李斯,韩李都是中国历史上出类拔萃、赫赫有名的人杰。韩非“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集法家思想之大成,为文化宗师和思想巨匠;李斯则足智多谋,有经天纬地之才,辅佐秦  相似文献   

6.
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戏剧家,以其悲剧为代表的戏剧创作标志着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最高成就。莎士比亚对悲剧创作有深刻的认识,形成了自己的悲剧创作观念。莎士比亚的悲剧创作广泛地反映了当时英国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7.
最能代表莎士比亚戏剧创作水平的是他的悲剧,尤其是以《哈姆莱特》为标志的悲剧创作时期的悲剧作品。莎士比亚悲剧的主人公具有较为明显的共性特点:高贵的身份、偏执一端的性格、身不由己的行动、绝非完美的道德修养。悲剧主人公所以呈具上述特点,既有客观的社会因素的影响,又有作者主观因素的参与;既是传统文化因子的“遗传”,又有当代人文精神的垂照。这类悲剧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社会现实和人生状况的毕真模写。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探春的才智与社会的矛盾的角度探究探春悲剧成因。通过探春性格本身的复杂性、丰富性,文学史上的独特性等方面的分析、阐述其美学内涵。对探春对生母的态度问题做了较深入地剖析。对探春悲剧性格的理解。从多角度着手,力求做到新颖、深刻。  相似文献   

9.
哈姆莱特的悲剧性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常说,有一千个哈姆莱特的演员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同样,历来的评论家也一个个在各自的心目中塑造着不同面貌的哈姆莱特的形象。弗洛伊特学派用他们的性心理学说来给哈姆莱特作心理诊断,丹麦王子报仇心切,却为什么迟迟没有行动,一再拖延呢?英国琼斯博士认为:这缺乏行动意志力的病根子归源于恋母仇父的“俄狄浦斯情结”。他的叔父杀兄夺嫂,正是实现了潜伏在他内心深处的一个秘密愿望。原来在这个恋母者的心目中,父亲成了不能容忍的情敌。这一学说,似乎在西欧很有影响。  相似文献   

10.
张居正是个性不凡的政治家,他从寒微中奋起,当了十年首辅,成就了封建社会后期最大的改革运动、在风云际会中他思想深邃,刚毅深沉,多谋善断,却又专断独行,偏信阿谀奉承,引得附势者趋之若鹜。权势欲促使他步入人生高峰,也引发身后祸发萧墙.他饱读经书,倜傥豪放,冷峻严酷,威震当朝,又兼有泼皮样的身手伟大与渺小,无情而重义,拒贿而好谄,坚强与卑微集于一身,多侧面性格混然一体,这就是历史中的张居正,一个使人看不透也说不尽的张居正。  相似文献   

11.
悲剧的性格悲剧的结局——论宋江性格的两重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江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他的悲剧根源就在于他的双重性格."忠""义"思想是他思想性格中不可调和的两个方面,这种反抗性与妥协性的矛盾,使宋江在其人生的各个阶段左右摇摆.性格决定命运,悲剧的性格造就了他不可避免的悲剧结局.  相似文献   

12.
13.
布拉德雷(F.H.Bradley 1846—1924),英国著名的哲学家,新黑格尔主义的最杰出代表,以研究和宣扬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悲剧学说而闻名于世。他基本上肯定黑格尔的悲剧学说,但就黑格尔的某些论点又作了些补充和“修正”。布拉德雷指出,所谓悲剧描写“精神的自我分裂和自我耗损”,其实是在强调冲突双方都有一种精神价值。“悲剧性的冲突不仅仅是善与恶的冲突,而且最主要的也是善与善之间的冲突。”对莎士比亚悲剧作品的分析和探讨构成布拉德雷悲剧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莎士比亚作为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艺术家,其作品既呈现了人文主义情怀,又体现了莎士比亚对传统基督教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本文试图通过莎士比亚悲剧与基督教文化关系的考察,进一步理解莎士比亚独特的艺术视角.莎士比亚在思想内涵上汲取了基督教文化精华的同时,在艺术形式上也继承了基督教经典圣经的艺术精华.体现在借鉴圣经中的叙述结构,人物原型,意象等几方面.通过以上几方面的探讨更加深化对莎比亚戏剧的认识,从而丰富读者们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15.
当代青年女作家王安忆的创作犹如“上升的螺旋”,由单纯到丰厚,日益引起人们的注目。 前些年我读王安忆的作品,曾被一片充满乐感与激情的《雨,沙沙沙》所陶醉,也曾在一段令人难以忘怀的《流逝》岁月里徘徊……最近又读王安忆作品集,却被并不代表作家创作风格与主流,也不甚为人重视的三部作品所吸引,即《命运交响曲》、《B  相似文献   

16.
《红楼梦》中的晴雯,是一个光彩照人的艺术形象。她虽身为奴婢,但天真美丽、洒脱泼辣、刚直不阿、不拘泥虚伪,显现出与众不同的个性,而这种叛逆的性格,又使她与当时的社会大环境不相协调,结果冒犯了很多人,最终陪葬在她的鸣声中。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三国演义》中的陪衬人物之一,魏延的悲剧虽与诸葛亮不无关系,但从根本上说却是其性格所导致的。魏延身上特立独行、善于思考的开拓性格,使他为世人所不能理解,因而,他也就背负上了"反骨"的恶名,且其恃才傲物的性格,使得魏延的人际关系十分恶劣,然而性格粗疏、冲动的他,不仅不反躬自省,反因个人的得失而牢骚满腹,这一切最终使他走上了人生的不归路。总之,充满悲剧色彩的魏延一生,绝非单纯是由于个人因素而导致的,这与民族文化性格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曹植的人生悲剧并非肇始于曹丕称帝,在此之前他早就已受到其父曹操的冷遇;导致其悲剧命运的直接原因,也并不仅仅在于曹丕的忌恨和迫害,而在于他那慷慨不群、任性而行、不自雕励、不周世务的悲剧性格。正是这种通脱放达的性格为封建礼法所不容,从而演成了他的性格悲剧。  相似文献   

19.
讲授完《祝福》,总是对祥林嫂所处的环境深深感叹。由于环境影响,生活经历以及觉悟程度等方面的原因,祥林嫂的追求与反抗蕴藏在复杂的生活形态之中,在她的身上,积极的东西和消极的东西,进步的因素和落后的因素又经常是掺杂在一起的。因此,她的性格也是很复杂的。  相似文献   

20.
张永智 《学语文》2002,(3):54-54
秦可卿生长在一个“寒儒、薄宦”的家庭中,她没有公府千金小姐的高贵身份,没有一般人应享有的母爱,这是她喜欢思虑、性格内向的生活基础;清寒的书香门第,拮据的经济条件,长期跟养父的生活和秦邦业的宦海生涯,是她具有一定教养、见识和深通人情世故的客观条件。但这些并不具备与贾府结(?),她没有薛宝钗那样的贵族势力,没有夏金桂家的雄厚资财,也不是孙绍祖那样的官场新贵,她之所以能登上宁国公长重孙媳妇的宝座,是因为她的“形容袅娜,性格风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