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信息技术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提高信息素养为目标的教育,不仅要向学生传授信息技术知识,还要着重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协作学习的能力,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精神和批判意识.  相似文献   

2.
何欢欢 《考试周刊》2014,(74):133-133
<正>民族振兴的希望在于创新人才,创新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创新教育。基于信息技术课的特点,信息技术课程"新课标"新增了"行为与创新"教学目标,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各种与信息技术教育有关的创新设计与开发活动,培养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这是新课改中的亮点,是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一个显著特征,对于初中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及提高必将达到"革命性"的效果。初中信息课堂中创新目标如何实现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认为应该采用以下策略。  相似文献   

3.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是当前信息技术教育的基础,是培养学生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和信息素养的重要途径,通过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基本知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培养学生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讨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  相似文献   

4.
<正>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人才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经济与文化发达程度的标志和决定性因素,而"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课程,关系到未来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然而,目前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存在着诸多问题:一是硬件环境差,课时不足;二是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化程度不高,研究性不强;三是重复式的教育磨灭了教师的激情;四是学生基础差、起点不一,对信息技术课缺乏正确的认识;五是信息  相似文献   

5.
<正>在创新精神、创新教育大发展的环境下,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深化,信息技术学科教育已不再是单纯的技术教育,也不再是以信息技术研究与开发为目标的教育。其内涵由"信息技术教学"和"与其他课程的整合"两大部分组成,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是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所以信息技术更需要创新精神,更呼唤创新教育。一、创新教育对信息技术教师教学素养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蒋诗祥 《新疆教育》2013,(10):33-33
在新形式下如何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适应信息社会的高素质人才。已成为信息社会十分关注的问题。常言道:教无定法。随着计算机的日益普及,为了促进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进程。努力探索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对于发展学生“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极好途径。加强信息技术教育,才能促进新课程改革健康发展。关注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才能适应信息社会对新课改的要求。如何更好的贯彻新课标理念,上好新课标下的信息技术课,这是我们广大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所要反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芮晓杏 《考试周刊》2013,(34):125-126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创新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如何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是信息教师正在努力探究的一个课题,本文就此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和劳动者,需要落实信息技术新课标精神,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需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  相似文献   

10.
在教育信息化时代,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新的信息环境。在教学设计中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  相似文献   

11.
信息技术时代带来的全新技术和媒体,正在影响着教育观念、教育模式和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的信息科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首先应当让他们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以亲身经历建构自己的实践能力,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发布信息、交流并有效地利用信息的能力。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探讨了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全面培养学生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信息技术时代带来的全新技术和媒体,正在影响着教育观念、教育模式和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的信息科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首先应当让他们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以亲身经历建构自己的实践能力,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发布信息、交流并有效地利用信息的能力。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探讨了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全面培养学生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是一门实践性强,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实践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以达到突出"学科教学改革,创新精神培养,实践能力训练,信息技术运用"为目的的课程.因此,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的研究与运用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如何培养创新精神、实施创造教育,这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严峻课题。笔者认为,结合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特点,基于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研究和探索各种教学方法与手段来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是非常有意义的。而"微课"作为时下比较流行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过程中,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部把创新教育列为二十一世纪教育的核心,把开发人的创造力作为教育的重要的目标。的确,人类进入信息科技时代,最需要的是一批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着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与实际操作能力,重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进而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当今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问题。那么,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在走进新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我从以下几方面做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尝试:  相似文献   

16.
常国刚 《考试周刊》2013,(38):141-142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效地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已经是摆在信息技术教师面前的一大难题。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已成为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生本教育"的诞生为解决这一问题带来了曙光。  相似文献   

17.
培养问题意识,发展创新精神,这是多年来一直为基础教育界所关注的论题。在当今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还要不要通过培养问题意识来发展创新精神?还能不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从而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实践与研究表明,问题意识不但可以从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整合中得到有效的培养,学校的校园网也可以为运用信息技术培养问题意识提供独特而有效的场所,而教师本身养成强烈的问题意识则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必要而可靠的保证。  相似文献   

18.
培养21世纪的信息技术人才和造就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建设者,是当代教育的神圣使命.要完成这一使命,教师首先必须改革传统的教育观,要让学生从传统的被动接受知识的模式中解放出来,不做知识的奴隶,而是成为主动学习、积极摄取,能驾驭自身学习活动的主人.基于"信息技术学科应该以任务驱动的方式,采取重自主、重环境、重实践、重创新为特点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的认识,我们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开展了"培养创新理念,鼓励大胆探索"的创新教育尝试.本文就:创新教育需要创设孕育创新精神的教学环境和人文环境;创新教育需要以具有创新观念和重实践运用的教学方法体系和教学模式来保障;创新教育需要以充分的实践作基础并通过实践实现创新等方面的问题,浅谈开展创新教育的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9.
潘刊 《成才之路》2009,(20):88-88
一、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的意义 笔者认为,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20.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网络和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引入教育领域后,不仅带来了教育技术上的更新,更促进了教学结构模式的发展。随着网络环境的不断完善,我校加强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我们认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不是简单地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师教学的演示工具,而是要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关键是如何有效地应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更好地达到课程学习的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要培养学生学会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讨论、解决问题和构建知识的认知工具。同时对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