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许地山认为文学是表现人生的.他作品中的人物全生活在一个痛苦的世界之中,被现实世界、精神世界、爱情生活中的痛苦包围着,他认为命运就是一张网,这张网什么时候破和怎样破法是没有定数的,人生就是一个"织网--补网--再织网"的过程."补网"哲学是他对命运本质的透视,具体表现为作品中的人物在世俗的黑暗中不顺命,为"挣脱"世俗的重压而"退让";人物都是在世俗的重压中从"苦"里悟出"乐"来,这是他对人生的终极体验.  相似文献   

2.
【人物速写】工作日的早上,淮安市实验小学的门口都会有一个熟悉的身影,在高兴地迎接老师和孩子们的到来。"校长好!""老师好!""同学们好!"的问候声此起彼伏,成为校门前一道温馨亮丽的风景。他就是这所百年老校、万人大校的掌门人——戴铜校长。这已成为他的一种生活习惯、一种工作方式。他是一个平常的人。他是一个农民的儿子,虽生在偏僻贫穷的乡村,但对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执着的毅力。在"文革"结束的那年深秋,他重新拾起课本到邻村"带帽初中"的村小举办的"730"高中班学习,并以此为"跳板","跃出农门"成为一名师范生,成为一名城市小学的老师。他  相似文献   

3.
辛红 《中国教师》2014,(10):13-14
<正>"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是教师教育学生的前提条件;而"尊重学生"是教师应接受并内化于心的道德观念。如今,倡导"尊重学生"不仅是未来社会的需要,更是学生谋求幸福生活的需求。换句话说,在社会生活中,一个学生能否被尊重,且有尊严地生活,直接关系到他的幸福感。因此,当民主、平等和自由成为社会发展追求的目标时,尊重学生  相似文献   

4.
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相对于其他普通高校而言,难度更大。21世纪的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而学校的先进典型教育依然停留在传统的对"高、大、全"式人物的宣传上。创新方法,构建大学生先进典型挖掘、培养、塑造、示范作用发挥的有效运行机制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5.
赵力霏 《教育》2006,(2):45-49
中国的教育界应该关注李开复这位人物。李开复一直虔诚地行进在支持中国教育的道路上,从2000年《给中国学生的一封信》开始一发而不可收。几年来,他不间断地通过与中国学生对话、帮助他们解答人生路上的困惑,来实现他对中国教育独特的关注和投入。青年需要李开复这样的导师式人物和他们谈学问,谈为人,谈理想,谈前途。李开复在青年中受到如此热烈的追捧,给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什么启示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人物速写】他是一位年轻的"长"者:20岁参加工作,25岁担任教导主任,27岁任副校长;32岁调任教研室副主任。6年后,他又被提拔为吴江市鲈乡实验小学校长。  相似文献   

7.
约翰·杜威是实用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他的教育思想诸如:"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教育无目的论"、"儿童中心论"等在世界教育史上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杜威思想的主要内容,希望借助其中的合理成分为我国所用,以期推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新课改的十几年间,我国语文界以饱满的改革热情,在教材建设、课堂教学等诸多领域进行了创造性的开拓,涌现了一批新生代名师,且有"南李北魏"之说。(南有李镇西,北有魏书生)李镇西,中国教育战线上的领导人物,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被誉为"当代陶行知"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他的民主教育思想及举重若轻、行云流水般的课堂教学境界,散发着独树一帜的教育芳香,影响着一代教育新人的成长。本期专题,旨在让大家进一步共享李镇西老师的教学思想与风格。  相似文献   

9.
2009年春晚开播,一夜间“小沈阳“成了全国人民茶余饭后的热门人物,因为他给人们带来了欢乐。“小沈阳”,简简单单地讲故事,机智幽默地抖包袱,惟妙惟肖地表演,以及他嘹亮的歌声带给人们耳目一新的感受。“小沈阳”的一举成名,靠的是鲜明的个性和特长,这让我想到了我们的教育。“教育应使学生感到快乐,  相似文献   

10.
信心是这样建立起来的 02届机械班学生张强,"制图"课学得很差,每次找他谈话,他总是抱怨自己想像力差,不是学习"制图"的料.在一次课堂作业中,较难的一道题,好多人都做错了,他却碰巧做对了.我立即抓住这一"天赐良机",告诉他在制图方面很有潜力,并让他做"制图"课代表,他先是吃惊、怀疑,但看到我诚恳信任的目光,他的信心之火被点燃了.之后,他学习劲头大大增强,成绩有了显著提高,期末考试时,"制图"考出了135分的好成绩.  相似文献   

11.
在徐其军的身上,我读到了一名优秀教师的责任与爱心。我们该如何像徐老师那样,去书写属于自己的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像徐老师那样坚定信念,拥有博大的教育情怀。"我想快点好起来,尽早回去给孩子们上课!"徐老师朴实的话语充满教育的情怀。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我觉得,这是对教育理想执着追求的坚定信念!是对莘莘学子的炽爱情怀!在他的内心里有着一股坚强的、足够支撑自己面对一切困难的力量,激励着他一往无前、创新实干、追求卓越!  相似文献   

12.
季羡林先生是2006年的感动中国人物。记得给他的颁奖词是这么写的: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学问铺就了大地美丽风景。他把文化汇入了传统,把心留给了东方。颁奖词对季先生的人格、学术及一生概括得如此简洁,却又如此丰富、深刻、准确和传神。我以为,其魂灵是璞玉般的"良知"。  相似文献   

13.
教育人生     
张晓虎 《班主任》2012,(8):68-69
正我的中学时代是在陕西省周至县楼观镇九峪中学度过的,至今我仍十分怀念校园里的一草一木,怀念与同学们朝夕相处的那段岁月,更加怀念我初三时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张常良老师。正是他,让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一名教师所应具备的人格魅力和人生追求。教好书,更要育好人听张老师讲课,真是一种美妙的享受。他的语文课讲得细致生动、妙趣横生,而且他写得一  相似文献   

14.
<正>小马"转学生"的外号是从原来的学校带过来的。称他"转学生"是因为他在两年之内转了三次学,而且全都是因为上网成瘾被老师"劝退"。第四站他到了我的班上,在小马的信誓旦旦、家长的痛心疾首、我的将信将疑中,我们开始了这段师生缘。贴着"转学生"的标签来到班里,小马看上去压力挺大,整日低着头。有的老师开玩笑地对我  相似文献   

15.
教育过程是一个发现、赏识、激励、矫正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赏识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一句精彩的赞美,可以做我十天的口粮。"马克.吐温的这句至理名言,道出了普通人的共同心声。当蹒跚学步的幼儿跌倒后,母亲投以疼爱的目光,用温柔的语调夸奖他勇敢时,他就会勇敢地爬起来;当孩子会背一首古诗,父母鼓掌时,他还想要多背几首;当下属受到老板的赏识  相似文献   

16.
最近和学生一起读《青铜葵花》,读到作者曹文轩在序言中的几段话。他说,长期以来,评判文学的标准是西方的所谓"深刻",而且这"深刻"似乎成了唯一的标准;但中国的文学评判标准是"意境"、"情趣"、"智慧"、"格调"、"滋味"、"微妙"……曹文轩很激愤甚至有些极端地写道:"于是我们看到全世界的文学,绝大部分都在这唯一的维度上争先恐后地进行着。‘深刻’这条狗追撵得人们撒丫子奔跑……"对此,我基本上是认同的。只是我没他那么极端。我认为,  相似文献   

17.
梁翠嫦 《广西教育》2013,(21):44-45
如何通过最科学的教育方法把学生教育成才,是无数教师的最大心愿。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研究发现:"人类本性中最深刻的渴求就是受到赞美。"笔者认为,赏识教育无疑是教育学生的最好利器,它能使教师更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效地促进学生愉快地学习。詹姆斯还发现,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过激励后,其能力是激励前的3-4倍。可见,在教育过程中,赏识教育是多么重  相似文献   

18.
走近徐其军,我们不禁要追问:是什么让在校期间表现突出的他放弃了被推荐继续深造、留城工作的机会,来到条件相对落后、师资不足的乡村小学任教?是什么让他在药物的作用下听力、记忆力不断下降,还能强忍晨吐,坚持上课,心系他的学生们?是什么让他放弃了医院透析,果断地选择明知道易感染的自我腹膜透析治疗的方式?这一切都源于他对教育理想执着追求的信念!他像苦  相似文献   

19.
教育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自由发展、自主建构给予指导的实践活动,对受教育者的发展承担指导责任。"指导"内涵丰富,"指"表明某种方向性的指向,"导"表明某种方式与方法的引导。指导既含有价值澄清和价值选择层面的价值指向,亦含有方式、方法与步骤等技术层面的具体引导。在教育活动中,"指导"蕴含着教育形成什么样的人与怎样形成人的问题,前者表明教育的方向,后者表明教育的方式与方法。价值多元时代寻求价值共识更需价值指向,知识经济时代提高教育质量更需方式方法的指导,指导亦是教育者的天职。要实现对学生自由发展的指导,有赖于核心价值的先行统摄、无为有为的顺势转化、精神养成的一以贯之、自由之境的以身示范。  相似文献   

20.
请看下面几个真实的镜头: 某教师十分敬业,每天全校第一个到校的教师便是他,他的一名学生(小学三年级)不解地问:"×老师,我发现你每天来得最早,你是不是想当官?"该教师刚回答"我不想当官……"学生马上打断他的话:"现在当官不看表现,只看人缘和钱!"教师无言以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