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现代汉语中,介词是一种特殊的词类,它的基本功能是与名词(或名词短语)、代词构成介宾短语,修饰动词或形容词。由于介词绝大多数是从古汉语动词中演变过来的,有些至今还保留着动词的用法,而且与连词也存在着兼类的情况,所以,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一些问题。其使用错误的几种情况,几乎涵盖了《考试说明》中所提到的几大病句类型。下面对与介词(介宾短语)有关的常见语病作简单的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现代汉语中的介词短语状补易位现象进行了研究。主要从不可易位的介词短语和可易位的介词短语等方面对现代汉语中介词短语状补易位的形式和意义进行了对比归纳,试图研究状补易位背后的句法、语义等机制,探讨状补易位这种重要的语法手段对汉语语法意义表达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现代汉语中"就地"是由介词"就"和名词"地"组成的介宾式副词。在汉语的发展过程中,副词"就地"由古汉语中的动宾短语"就地"通过词汇化演变而来,其萌芽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于元时期,成熟于明清时期,沿用至今。  相似文献   

4.
介词不能单独在句中存在,它通常与其后的名词或代词(人称代词的宾格)构成介词短语。初学介词短语时,通常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介词短语的翻译介词短语的翻译应根据它们在句子、对话或上下文中的实际意义。译成符合汉语习惯的、通顺的中文。如果介词短语放在被修饰的名词或代词之后,译成汉语时则应放在名词之前。如:  相似文献   

5.
以"走西口"等短语为例,根据生成语法功能范畴假设,"V_(不及物)+NP"的生成可以实现为由方位范畴扩展轻动词引进不及物动词的论元,并指派处所宾语的题元角色。现代汉语中,"动词+介词短语"的划分存在争议,有些学者将"动词+介词"分析为动介复合词;有些学者则将介词短语或介词分析为补语,并将"动词+介词短语"分析为"动+补+宾"的形式。受"V_(不及物)+NP"的生成机制启发,将"在、向、到"等介词分析为轻动词的语音实现形式,并将其设定为现代汉语中的方位范畴,同时,通过致使范畴和时体范畴来测试方位范畴的句法位置。  相似文献   

6.
<正>高考试卷中的文言文翻译,凡是原文中有"所以"、"之所以"的,相应的译文中都不能出现"所以"、"之所以"。文言文中的"所以"是古汉语"所"字结构的一个表现形式,是一个名词性的短语,而现代汉语中的"所以"是一个关联词。文言文中,结构助词"所"可以和它后面的名词或者动词或者形容词以及介词结构一起构成一个名词性的偏正短语。  相似文献   

7.
英汉介词与介词短语有相似之处:介词在句法中都起定位、粘着作用;介词短语的主要句法功能都是用作状语。不同之处是:在句法结构方面,英语介词与介词短语的句法特征说明英语语法以形统意;汉语介词与介词短语的句法特征说明汉语语法以意治形。在句法功能方面,英语介词短语的语序不影响句子的语意;汉语介词短语的语序决定句子的语意。英汉表示时间与地点的介词短语的语序反映了两个民族认知方式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有些介词,只能用在介词短语里,不能作动词。这类介词属纯粹的介词。如:“以、从、把、关于、按照”等。还有些介词,是从古汉语动词演化而来的,属于介词、动词兼类。如:“在、到、比、给”等。这些兼类词在句子中作介词还是动词,有时很难分辨。  相似文献   

9.
古代汉语中的“所以”和现代汉语中的“所以”无论是含义还是用法都是不同的,这是在学习文言文时要加以注意的。本文将以中学语文文言课文为例,着重分析古汉语“所以”的特点和用法,并分析现代汉语“所以”的由来以及占汉语“所以”在现代汉语中的遗存形式。一、古汉语“所以”的含义在古汉语中,“所以”是由指示代词“所”和介词“以”结合而成的一种“所”字结构  相似文献   

10.
汉语学界对于介词“对”构成介词短语用来充当状语,修饰谓语中心语这一特点认识一致,然而却对其在句中的影响力研究甚少。“对”字句谓语部分不仅可以由多种成分充当,而且在“对”字介词短语的影响和制约下,句中谓语与其它成分间表现出复杂且独特的语法关系。本文针对现代汉语“对”字句谓语类型进行归纳与分析,突显其语法特征,并给这类句式一个明确定位。  相似文献   

11.
本文考察了28个汉语常用介词在新加坡中学生作文中的使用情况。首先提出了鉴别新加坡汉语学习者使用汉语介词的特点和偏误的标准。在此基础上,认定了新加坡中学生使用汉语介词的4个特点:“被”字句的使用频率、存在句句首处所词语前使用介词“在”的频率、“当……时/的时候”的使用频率都很高,以及目前已经很少使用带“来得”的“比”字比较句:8类偏误:有关框式介词的偏误、介词冗余、介词短语所处的位置有误、介词与介引成分及介词短语与谓语动词搭配不当、介词之间的混用、将介词短语用作动词短语、介词短语的否定表达有误、语句意义不明;并进而提出了5项教学建议:通过汉英对比强调汉语介词用法上的特点、突出强调时间词作状语和方位短语作定语的结构特点、确立易混淆的介词并加强辨析教学、依据语块教学理论加强框式介词的教学、用认知图式来阐释结构和语义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胡小曼 《现代语文》2006,17(7):125-125
从现代汉语语法单位角度看,"符合"属于词,是词类中的复合词.然而从古汉语角度看,"符合"却是一个主谓短语,古汉语中的"符"跟"合"都各自独立承担语义.  相似文献   

13.
盘笋 《英语辅导》2001,(12):6-7
英语学习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与to有关的短语。有些短语中的to是不定式符号,而有些短语中的to却是介词。现就初中英语课本巾与to有关的短语作一归纳,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  相似文献   

14.
词序问题是汉语语法的一个重要问题,就古汉语特别是先秦汉语而言,一般的词序是:主 谓,谓 宾,定 中……但也有一些特殊情况。本文主要以先秦、汉魏语料为依据,简析古代汉语中宾语前置、定语后置和介词短语及其他有关成分(短语)的位置等几种特殊的词序问题。  相似文献   

15.
黄敬轩 《双语学习》2007,(5M):68-70
“就”是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词,用法非常灵活,包括介词,副词,和连词用法,前人对“就”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它的副词用法上,对介词的研究较少,本文从语法化的角度出发,研究“就”从动词向介词演变的轨迹,揭示汉语介词“就”从古汉语动词,向近代汉语介词“就”演变,又向现代汉语介词“就”演变的一个历程  相似文献   

16.
历届高考相似题考点七:表示时间的固定短语前不能随意加介词有些考生由于受汉语习惯的影响,喜欢在没有介词的表示时间的固定短语前加介词,造成表达错误。高考短文改错题很注重考查考生使用这些时间短语时是否受汉语习惯影响。NMET蒺02:IwassotiredthatIfellasleepatthemomentmyheadtouchedthepillow.析:themoment虽表示“在……时刻”,但在这里作连接词,前边不应加任何介词,所以应将at去掉。NMET蒺96:Infact,theyareplanningtovisitChinainnextyear.析:nextyear,thenextyear等时间短语在汉语里虽可说成“在下一年”,但英语表…  相似文献   

17.
基于对古代汉语介词主要功能的分析并结合典籍汉英翻译的实践,探讨了常用介词转译的三类主要方法,即在通常情况下可以将汉语古籍中的介词翻译成现代英语中的介词,在特定语境下可以将某些介词转译为连词、副词或短语,在少数情况下可以将某些介词略去不译,实现真正的"对等"。  相似文献   

18.
一、受汉语意义的影响,误用介词。1.英语巾有相当一部分短语属于习惯性搭配,切勿按汉语意义理解其结构。下面各句中的斜体介词均不符合英语习惯:  相似文献   

19.
在古汉语中,介词短语足个颇具特色的角色,因此,其一般规律多为一些语法著述所论及,但也有些不能满足教学与阅读需要者,今将拾遗所得,掇为杂记四则。一、名词性宾语的前置在古汉语介词短语里,名词性宾语(包括数词,形容词作宾语)的位置比较灵活,有前置的,也有大量后置的。先秦两汉著作无不尽然。这样,在作者就有一个运用不同语序的主观意图问题,对我们则有一个探讨其实际语意和表述效果的问题。对此,一些语法论著很少触及。我们以为两相比较,前置的多带有强调性,意在突出宾语,加深印象。例如:  相似文献   

20.
“就”是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词,用法非常灵活,包括介词,副词,和连词用法,前人对“就”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它的副词用法上,对介词的研究较少,本文从语法化的角度出发,研究“就”从动词向介词演变的轨迹,揭示汉语介词“就”从古汉语动词,向近代汉语介词“就”演变,又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