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儒家曰:"乐所以修内也"、"乐者,德之华也"。强调用音乐提高内心修养。为此,笔者对本校学生发放"寻找你心中的歌"问卷,真实了解学生的音乐素质、喜好的音乐、向往的音乐课、对音乐教学状况的评价等方面情况。本文笔者借助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阐明"清"、"调"、"补"是灵动有效的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全面提高学生音乐综合素养,进行素质教育促进全面发展的三部曲。  相似文献   

2.
声乐素养不仅是音乐专业学生需要具备的基本素养,而且也是培养非专业音乐人才素质的基本素养。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通过"训"、"演"、"赛"等路径,对非音乐专业学生的声乐素质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对提高非声乐专业学生的声乐水平和技能有着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尝试在黄汉华教授提出的音乐符号行为链条:"物"—"心"—"身"—"音"—"心"—"身"—"音"—"身"—"心"—"物"的基础上,探讨"物"、"心"、"身"、"音"四要素在音乐实践中的音乐创作、音乐表演、音乐欣赏三个环节中的转化关系及其内涵在链条中发生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视唱练耳"课程的主要内容是借助于视唱、听写、听觉分析完成的三个大课堂环节,"基本乐理"课程是以重点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音乐修养、音乐素质与能力目的的一门音乐基础课程。本文尝试将"视唱练耳"与"基本乐理"二课程进行融合,希望能够对教学有更好的帮助以及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宋书》、《晋书》、《南史》等史书皆有陶渊明"不解音声"、"性不解音"的记载,但从其诗文作品看,陶氏是精通音乐的,尤其是古琴艺术。对此矛盾,历来治陶者的解释是史书有误。本文则从道教音乐出发,指出陶渊明所不解的是灵宝"玉音"。易言之,陶渊明精通的是世俗琴乐,而非宗教音乐。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21,(20):155-156
音乐是一种美好的情感艺术。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老师对音乐知识的讲解往往会比较抽象,特别是音高、旋律、节奏、曲式结构等特点,无法进行简洁明了的呈现,使得学生一堂课下来懵懵懂懂,大大降低了学习热情。音乐图谱将学生用于倾听的音乐"视化",以易于理解,简洁的线条、符号、图形,具体、形象、生动地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要素,在老师的精心设计下,新颖、趣味的图谱带给学生不一样的感受,更直观、鲜明地引导学生感受、体验音乐之美,愉快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形象地理解音乐要素,在"听"与"视"的有机结合中提升音乐的审美体验,开阔了孩子们的思维。巧用图谱,让孩子们在实践活动中享受音乐,真正地将音乐"视化"效能"有谱"。  相似文献   

7.
张勇华 《考试周刊》2013,(36):184-185
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一名教师不断努力的方向,一旦课堂教学环节处理不好,就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再加上音乐课时少,音乐老师就更应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文章提出应在在教学中通过"动"与"静"的结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8.
聆听音乐能很好地感受音乐的魅力,音乐的魅力就在于常常聆听音乐,能调整人的性格及改变人的心境。用"静净敬精"的方法聆听,与音乐同行,为生命聆听,让聆听音乐成为学生的"学习方式"、"生活时尚","生命源泉"。  相似文献   

9.
音乐教育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文章就如何让初中生在音乐课堂"动"起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音乐是大众心灵的呼声,每一个大众的心灵里都潜伏着音乐的种子。"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音乐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尤其在素质教育大行其道的今天,学好音乐知识,构建一个"有效聆听"的音乐鉴赏课堂,已经成为高中音乐教师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学音乐教学积极贯彻新课程改革的思想,通过改革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其中,音乐"party"教学模式是一种全新的音乐教学手段,运用这一教学模式提高中学音乐教学水平,培养中学生的音乐素养是当前中学音乐教师所探究的主要问题。本文对这一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2.
朱旖 《江西教育》2022,(6):82-83
"教学评"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环节,本文从教学内容的"多元渗透"、教学方法的"多元互动"和教学评价的"多维评价"三个方面,探究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拓展"教学评"形式的策略。让音乐课堂教学形式多元化,既能满足学生音乐学习的多元化需求,又能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益。  相似文献   

13.
流行音乐“中国风”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世纪以来,中国大陆流行乐坛形成了前所未有的"中国风"热潮。这种流行音乐风格将西方流行音乐中最具潮流代表性的音乐体裁融入中国古典文化的不同侧面,形成极具中国传统特色并饱含时代音乐气息的全新艺术形态。跨越历史和音乐种类,从多重视角主体形象、音乐技巧和目的性思考,中国风音乐并不等同于我国流行音乐发展中的"民族化"音乐。它与20世纪初的学堂乐歌、五四时期艺术歌曲、80年代港台流行乐曲有相同处,它们的主导力量、中西文化的融合继承都具有相似性。中国风音乐应当克服审美和创作缺陷,将其提升为与蓝调、摇滚并存的体裁样式,并稳定发展成为一种专属于中国的流行音乐新体裁。  相似文献   

14.
音乐老师们想必都有这样的体会:课堂上,无论老师播放如何经典的音乐,讲述得怎样神采飞扬,学生们却是一脸的迷茫,有的甚至瞌睡连连。等到课堂发表见解环节时,自然就有很多学生对教学内容"不入正轨"。面对这种种现象,我困惑了:这到底是学生的"不务正业"还是老师的"缘木求鱼"呢?  相似文献   

15.
"海上丝绸之路"是明清时期西洋音乐传入我国最主要的通道,海路文化传播体系逐渐取代陆路文化传播体系。西洋音乐通过海上新航道,利用先进的造船水平和航海技术,远涉重洋,直接或间接传入我国。尤其是晚清,西洋音乐给中国音乐的发展带来了动力、注入了新的血液,开启中国近代音乐文化发展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6.
从1999年英国伦敦首演后,音乐剧《妈妈咪呀》有14个语言版本巡演于世界240多座城市。歌舞片《妈妈咪呀》从音乐剧改编而来,继承了音乐剧的优美旋律,发扬了电影艺术独特的视听艺术,将温馨的亲情、甜蜜的爱情、感人的友情和追求自我的目标,通过无时空的音"乐"和无极限"乐"曲展现得淋漓尽致,它们或欢快、或感伤、或兴奋、或低落,但都完美地契合了人物的情绪变化和故事的发展轨迹,使观众的情绪伴随着情节的发展和音乐的节奏而波澜起伏。从歌舞片的独特魅力出发,详尽分析音乐在影片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将音乐与人物、情节、主题相结合,试图寻找该片成功的原因所在,并为歌舞类型片的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崔忠艳 《考试周刊》2013,(21):183-183
<正>从审美教育的角度把握音乐教学活动,并进行卓有成效的教学实践,已成为学校当前音乐教学改革的热门课题和必然趋势。那么,如何在音乐教学中体现其审美意义,如何增强音乐的审美效应,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审美教学认为,美的实质是情感教育,因此,普通音乐教育应以培养和发展学生健康的音乐审美情趣和审美情感为内涵,以培育人格完善、身心和谐发展的人为目的,进行音乐教学改革,以"情"  相似文献   

18.
音乐教学能够开启学生的智慧,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文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从乐曲欣赏、教唱歌曲、乐理知识三个方面从"玩"的角度对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要积极主动地做好"活"字文章,只有教师在教学中"活",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活"起来,才能让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活"起来。  相似文献   

20.
雅乐作为中国古代的宫廷音乐,代表着统治阶级的音乐思想,"和"文化正是这一音乐形态的核心内容。"容胡俗之声于大雅之中",雅乐在唐代宫廷礼乐中比重较大,但主流音乐绝不是雅乐所能担当的,导致这一现象与当时的人文思想有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